首页 > 学术论文

玉米秸秆厌氧发酵生物制氢的实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11:35
热度:

玉米秸秆厌氧发酵生物制氢的实验研究【摘要】:厌氧发酵生物制氢工艺是利用生物技术分解有机废弃物制备氢气,设备简单、操作容易,既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而且成本低廉,被认为是前景最好的制氢

【摘要】: 厌氧发酵生物制氢工艺是利用生物技术分解有机废弃物制备氢气,设备简单、操作容易,既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而且成本低廉,被认为是前景最好的制氢方法。本文以天然河底污泥为厌氧产氢微生物来源,以玉米秸秆为发酵底物制备氢气,考察了底物的预处理和酶解对底物产氢能力的影响,并设计正交实验探讨了发酵产氢的最优条件。 针对玉米秸秆结构致密、难于直接被酶水解的特点,首先分别采用盐酸、氢氧化钠等对玉米秸秆进行了预处理。结果表明,采用0.6%盐酸在90℃下浸泡玉米秸秆2h,底物的发酵产氢潜势最高,预处理的效果最好,累积产氢量58.69ml·g~(-1)-CS。几乎比未处理的玉米秸秆产氢量提高120%。 在酸处理基础上采用纤维素酶水解,考察了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酶解pH值对玉米秸秆产氢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酸处理后酶解进一步提高了玉米秸秆的产氢潜势。在0.6%盐酸预处理、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72h和酶解pH4.8的条件下,最大累积产氢量104.30ml·g~(-1)-CS,比只经过盐酸处理的玉米秸秆产氢量提高77.7%,是未处理的玉米秸秆产氢量的3倍。 本课题组在发酵产氢生态因子的影响方面作了一系列单因素探索实验,影响玉米秸秆生物制氢的因素有很多,结合本实验室具体条件,本文选择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底物浓度和发酵初始pH值为考察对象,以累积产氢量评价产氢效果,设计了4因素3水平(L_9(3~4))的正交实验。实验结论如下:(1)发酵反应过程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是底物浓度;(2)经过正交实验优化后,玉米秸秆的产氢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累积产氢量和平均产氢速率分别达到了141.29ml·g~(-1)-CS和12.31ml·g~(-1)-CS·h~(-1)。优化后的产氢实验过程如下:在90℃时,以固液比(g:mL)为1:10的0.6%盐酸浸泡底物2h,再加入与底物质量比为0.01:1的纤维素酶,在溶液pH值4.8、温度50℃下酶解72h;将上述的酶解物在36℃下以底物浓度为10g·L~(-1),初始pH值为7.0的条件下发酵。 【关键词】:生物制氢 厌养发酵 天然污泥 玉米秸科 预处理 酶解 正交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Q116.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引言9-22
  • 1.1 选题背景9-10
  • 1.1.1 我国农作物秸秆的分布及性质9-10
  • 1.1.2 农作物秸秆的利用途径10
  • 1.2 秸秆的厌氧发酵处理10-12
  • 1.2.1 秸秆厌氧发酵处理的可行性10-11
  • 1.2.2 秸秆厌氧发酵处理的反应过程11-12
  • 1.3 生物制氢技术12-14
  • 1.3.1 生物制氢技术分类12
  • 1.3.2 厌氧发酵产氢微生物的培养方式12-13
  • 1.3.3 国内外厌氧发酵生物制氢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趋势13-14
  • 1.4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目标与内容14-17
  • 1.4.1 研究思路14
  • 1.4.2 研究目标14-15
  • 1.4.3 研究内容15-17
  • 参考文献17-22
  • 第二章 实验仪器及分析方法22-28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22
  • 2.1.1 实验材料22
  • 2.1.2 实验仪器22
  • 2.2 实验装置22-23
  • 2.3 实验方法23-24
  • 2.3.1 菌种来源与培养23
  • 2.3.2 实验运行与操作23-24
  • 2.3.3 底物酸碱预处理实验24
  • 2.3.4 底物预处理后的酶解实验24
  • 2.4 分析方法24-27
  • 2.4.1 气相组分分析25
  • 2.4.2 液相末端产物的检测25-27
  • 参考文献27-28
  • 第三章 玉米秸秆预处理实验研究28-38
  • 3.1 玉米秸秆的组成与性质28
  • 3.2 酸处理对玉米秸秆产氢能力的影响28-33
  • 3.2.1 酸处理对纤维素结构的影响28-29
  • 3.2.2 不同浓度盐酸预处理对玉米秸秆发酵产氢的影响29-33
  • 3.2.3 各种酸处理对玉米秸秆发酵产氢的对比33
  • 3.3 碱处理对玉米秸秆产氢能力的影响33-36
  • 3.3.1 碱处理对纤维素结构的影响33-34
  • 3.3.2 不同浓度NaOH预处理对玉米秸秆发酵产氢的影响34-36
  • 3.4 本章小结36-37
  • 参考文献37-38
  • 第四章 纤维素酶对预处理过的玉米秸秆发酵产氢能力的影响38-54
  • 4.1 纤维素的酶解38-39
  • 4.1.1 纤维素酶的组分38
  • 4.1.2 影响纤维素酶催化效率的因素38
  • 4.1.3 影响纤维素酶催化速度的因素38-39
  • 4.1.4 纤维素酶水解机理39
  • 4.2 酶解对玉米秸秆发酵产氢的影响39-45
  • 4.2.1 酶解温度对玉米秸秆产氢效率的影响39-41
  • 4.2.2 酶解时间对玉米秸秆产氢效率的影响41-43
  • 4.2.3 酶解pH值对玉米秸秆产氢效率的影响43-45
  • 4.3 盐酸预处理并酶解底物对产氢能力的影响45-49
  • 4.4 玉米秸秆的扫描电镜图49-51
  • 4.5 本章小结51-52
  • 参考文献52-54
  • 第五章 单因素及正交实验54-67
  • 5.1 底物浓度对玉米秸秆产氢效率的影响54-56
  • 5.2 发酵初始pH值对玉米秸秆产氢效率的影响56-59
  • 5.3 正交实验设计结果及讨论59-63
  • 5.4 发酵底物代谢途径63-65
  • 5.4.1 氢气浓度和产氢速率随时间的变化63-64
  • 5.4.2 液相发酵产物的代谢类型64-65
  • 5.5 本章小结65-66
  • 参考文献66-67
  • 第六章 工作总结和建议67-69
  • 6.1 结论67
  • 6.2 对本课题研究的建议67-69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69-70
  • 致谢7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玉米秸秆预处理及对发酵产氢效果影响研究    曾召刚

污泥的驯化和预处理对苹果渣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    方明

预处理方法对玉米秆厌氧发酵制氢的影响研究    王剑

气候变化对厌氧发酵生物制氢影响规律的研究    徐辉

白腐菌预处理麦秆生物制氢的实验研究    支泽仑

玉米秸秆颗粒饲料工艺参数的研究    贾朋君

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谷嵩;刘昱辉;

里氏木霉生产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张继泉,王瑞明,孙玉英,关凤梅

气相色谱法分析厌氧反应器中的挥发性脂肪酸(VFA)    刘艳玲,任南琪,刘敏,王爱杰,李建政,吴忆宁

产氢发酵细菌培养基的选择和改进    林明,任南琪,马汐平,王爱杰,马放,王相晶

生物制氢反应器不同发酵类型产氢能力的比较    宫曼丽;任南琪;李永峰;唐婧;

连续流生物制氢反应器乙醇型发酵的运行特性    任南琪,宫曼丽,邢德峰

玉米秸秆主要成分及热值的测定与分析    岳建芝;张杰;徐桂转;杨世关;张百良;

稻壳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测定    熊素敏,左秀凤,朱永义

玉米秸秆热化学法合成甲醇的研究    朱灵峰,张百良,梁庚白,朱金梭,范彩玲,雒廷亮,刘国际

生物制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李建政,任南琪

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研究的关键问题    钟鑫,薛平,丁筠

芦笋老茎堆肥中高温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李欣欣;王琳琳;申挺挺;宋志刚;韩建荣;

酶改善二次纤维结合性能的研究    杭志喜

一株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固态发酵初步研究    叶生梅,王岚岚,欧阳明

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碱对枯草杆菌产α-淀粉酶的影响    聂光军;薛正莲;岳文瑾;肖必青;陈军;

根霉Rhizopus sp. TC1产酶条件的研究    陈阿娜;汤斌;张庆庆;翟光雯;周逢云;

生物酶在棉织物前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胡承功;陶旭晨;王孙琳;

Plackett-Burman设计在漆酶发酵培养基主要影响因子筛选中的应用    王诗然;赵世光;薛正莲;钱森和;魏明;

红曲霉液体培养对产脂肪酶条件的研究    汤斌,张庆庆

构建我国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刍议    马淑琴;

玉米秸秆在人工瘤胃反应器中的厌氧转化    岳正波;胡真虎;俞汉青;

秸秆、蓝藻和餐厨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的进展与探讨    翟志军;李俊;陈祥松;吴金勇;姚建铭;

广西农林废弃物热解汽化技术现状及展望    陈伟强;冼萍;黄世钊;周航;

长沙地区低碳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蔡立湘;纪雄辉;彭新德;李明德;倪笑;

生物菌剂对秸秆厌氧发酵的影响    王赛月;牛明芬;庞小平;

生物酶在天然纤维素纤维纺织品漂白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石磊;张建波;张建英;张林;

桉树烟熏液的制备工艺研究    王路;刘辉;谌素华;王维民;王小明;

秸秆揉碎加工机械及工艺的试验研究    李林;张庆旭;赵满全;赵振国;

青贮饲料收获机关键部件设计与应用研究    赵满全;韩宝生;佘大庆;刘伟峰;刘汉涛;陈铁英;

玉米秸秆去叶装置设计与试验    朱新华;杨中平;郭康权;吴永锋;查峥;

聚合物/无机物/生物质杂化复合材料及其陶瓷材料的研究    李忠

微孢根霉华根霉变种CICIM F0088生淀粉酶系的研究    李彧娜

羊毛表面生物酶改性及机制研究    王平

离子液体—蛋白酶处理对羊毛表面性能的影响    袁久刚

腐殖酸对纳米零价铁修复污染物的抑制及抗抑制机理研究    纳曼

基于组分的生物质热裂解机理研究    刘倩

淀粉/纤维素类生物质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的机理研究    谢斌飞

废纸二次纤维氰乙基化改性及制备复合材料的研究    张春红

微生物纤维素及其氧化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冯玉红

长期施用化肥和稻草下红壤性水稻土钾素肥力演变规律的研究    廖育林

深海细菌Martelella mediterranea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表达与酶学分析    董俊丽

热带地区连续培养亮斑扁角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和生物转化猪粪研究    杨森

脆性水稻秸秆的生物预处理及发酵    刘晨娟

沼渣利用下温室番茄及土壤环境对水氮耦合的响应    谢景欢

利用DNA体外重组技术构建高活性纤维素酶基因工程菌    潘海波

里氏木霉swollenin在米曲霉中的表达和纯化    王美花

天然彩色棉静电纺丝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万和军

极低酸中稻壳水解特性及转化乙酰丙酸的实验研究    魏巍

耐盐碱产纤维素酶芽孢杆菌的选育及酶学特性的研究    桂春燕

碎玉米秸秆卷压特性的研究    赵何

氢能源——二十一世纪的新能源    邵栋;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    任仲杰;顾孟迪;

秸秆生产乙醇的预处理方法分析    王许涛;周恒涛;张百良;

秸杆焚烧污染问题的成本-效益分析——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    梅付春;

玉米秸秆厌氧生物发酵制氢的特性研究    孙学习;李涛;任保增;樊耀亭;

秸秆发电燃料供应市场的联盟博弈    崔和瑞;艾宁;

秸秆发酵颗粒饲料生产与应用研究    周望平;肖兵南;

组合微生物利用发酵秸秆产乳酸效果的研究    徐娟娟;葛春梅;孙芹英;张洁;樊美珍;潘仁瑞;

电动自行车用燃料电池的产业化之路    宋二虎

生物制氢:Ⅰ.理论研究进展    任南琪,李永峰,郑国香,林海龙,张蕊

    本报实习生 李睿钦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及纤维素酶基因在家蚕中的表达研究    李兴华

不同降解模式担子菌影响木质纤维素热解特性机制研究    曾叶霖

微波技术用于植物纤维素原料生产酒精的研究    朱圣东

利用玉米秸秆制取燃料乙醇的关键技术研究    陈明

生物质高效水解及发酵产氢的机理研究    戚峰

生物纤维原料汽爆预处理技术与应用研究    王许涛

玉米秸秆为原料燃料乙醇制备的关键问题研究    李冬梅

发酵产氢菌的分离及其产氢研究    马生华

产耐高温纤维素酶细菌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    贺芸

玉米芯酸水解工艺及其水解液的乙醇发酵研究    王晨霞

生物与化学预处理对玉米秸秆生物气产量的影响研究    杨懂艳

生物质秸秆利用化学—活性污泥法制取氢气的初步研究    张雪松

玉米芯酶法糖化发酵生产乙醇的研究    赵晶

产结晶纤维素酶的嗜热菌鉴定和酶纯化及性质研究    吴窈画

褐菇营养成分分析及玉米秸杆培养料研究    刘莹

制粒工艺参数对糙米型颗粒饲料性能影响研究    沈维军

木质纤维素原料预处理及酶解的研究    赵志刚

利用固体废弃物微生物发酵产氢研究进展    王娟;翟世涛;夏志强;张磊;

生物质发酵制氢过程基础研究    李涛

生物质发酵制氢细菌的富集优化研究及产氢过程分析    计新静

一体化两相厌氧反应器玉米秸秆产气研究    孙向文

柑橘皮渣产氢接种物的筛选    王娟

国外氢氧发动机研制的一些近况    顾明初

米糠中戊聚糖气相色谱分析测定方法研究    潘亚非,邢廷铣

DNS比色法测定烟草中的糖分含量    周利均,周淑平,韩峰

生物质能源的转化及应用    荣桂安

不同产酸发酵菌群产氢能力的对比与分析    任南琪,秦智,李建政

厌氧活性污泥与几株产氢细菌的产氢能力及协同作用研究    李白昆,吕炳南,任南琪

应用循环式液-液萃取法分离及鉴定木素生物降解物质    黄峰,高培基,陈嘉翔

纤维素酶在食品发酵工业中的应用及前景(综述)    周正红,贾宗剑,高孔荣

纤维素科学及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汪维云,朱金华,吴守一

不同真菌纤维素酶一些生物化学性质的比较    崔福绵;那安;马建华;张树政;

生物制氢反应系统初始容积负荷对乙醇型发酵形成的影响    宫曼丽;任南琪;邢德峰;李建政;

福寿螺多功能纤维素酶EGX的稳定性研究    李文颖

生物制氢:Ⅰ.理论研究进展    任南琪,李永峰,郑国香,林海龙,张蕊

我国首次完成生物制氢中试研究    

关于生物制氢    魏琪,孙启玲,张兴宇

生物制氢:Ⅱ.工程应用问题    李永峰,任南琪,丁杰,林海龙,郑国香,崔有贵

厌氧发酵生物制氢试验研究    任保增,唐大惠,李扬,胡庆丽,樊耀亭

发酵法生物制氢工程(英文)    李永峰,郑国香,扎德萨·马迪,张文启,李建政,胡立杰

生物制氢技术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张全国;尤希凤;张军合;

厌氧发酵法生物制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卢文玉;刘铭辉;陈宇;闻建平;

联合生物制氢方法及发展趋势    刘颖;王爱杰;邓娴;刘冰峰;丁杰;

厌氧发酵法生物制氢研究进展    张召;宋欣;

生物制氢研发态势分析    陈大明;张洁;徐萍;江洪波;夏芸;于建荣;

我国发酵法生物制氢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任南琪;

有机废水生物制氢的连续流发酵工艺    王兴祖;任南琪;李永峰;魏利;张妮;

厌氧发酵生物制氢放大试验研究    任保增;唐大惠;樊耀亭;

有机废水发酵法生物制氢中试研究与开发    任南琪;

水解预处理对秸秆类生物质发酵生物制氢的影响    马红翠;陈景润;樊耀亭;

高效产氢菌种Biohydrogenbacterium R3 sp.nov.连续流厌氧发酵生物制氢的研究    陈红;李永峰;徐菁利;邓婕璇;郜爽;

生物制氢反应系统初始容积负荷对乙醇型发酵形成的影响    宫曼丽;任南琪;邢德峰;李建政;

群策群力 确保实现全面小康 未雨绸缪 积极研发新型能源    田坚;赵新乐;宋博;翁占坤;金丽虹;肖作江;陈光;

克拉玛依柴油微生物脱硫技术研究    方新湘;罗来龙;许平;陈永立;李福利;海丽;冯进辉;

“生物制氢”工程在哈奠基    记者王喜霖

光合生物制氢有望实现产业化    记者 张丽辉 郭伟 通讯员 傅春秘 王东琦

哈工大生物制氢突破温度限制    商艳凯 记者 赵宇清

哈工大“生物制氢”工程进入产业化    赵岩

应用前景广阔 瓶颈亟待突破    邢新会;林章凛;曹竹安

智者乐水 护卫生命之源    闫佳

太阳能光合生物制氢系统及其光谱耦合特性研究    张军合

以赤糖为基质的生物制氢生态系统与工艺    岳莉然

新型复合式厌氧折流板生物制氢反应器的启动与运行    刘晓烨

暗—光耦联两步法生物制氢及相关技术的研究    宗文明

B.R3菌株生物制氢系统发酵条件与化学增强技术研究    陈红

CO厌氧发酵制氢工艺基础及反应器性能研究    赵亚

生物制氢—水处理生产示范工程自动化系统的研究    王铁滨

含生化反应的固定化细胞光生物制氢反应器内的多相传输模型    刘大猛

金属离子对光合生物制氢的影响研究    陈蕾

玉米秸秆厌氧发酵生物制氢放大实验研究    胡庆丽

生物制氢系统的负荷冲击与活性污泥强化恢复作用    王占青

糖类废弃物厌氧发酵生物制氢试验研究    马晶伟

生物制氢系统固定化载体的选择与应用研究    曹逸坤

再生植物纤维厌氧发酵生物制氢试验研究    章佩丽

白腐菌预处理麦秆生物制氢的实验研究    支泽仑

以水果加工废弃物为底物纯培养发酵生物制氢研究    邓洁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