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近12年北京暖季对流天气的气候特征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11:25
热度:

近12年北京暖季对流天气的气候特征【摘要】:对北京地区1994~2005年暖季(5~9月)雷暴、冰雹、暴雨和大风等各种对流天气进行了气候统计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暖季发生对

【摘要】:对北京地区1994~2005年暖季(5~9月)雷暴、冰雹、暴雨和大风等各种对流天气进行了气候统计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暖季发生对流的概率很高,按日数统计的气候概率达47.77%,有雷暴相伴的强对流天气大风、暴雨和冰雹气候概率分别为27.29%、10.84%和6.29%。另外,北京地区对流天气一般可连续出现3 d,强对流天气也可连续出现2 d。北京地区对流季节长达4个月,其中6、7、8月为主要的对流月,这三个月中雷暴发生的气候概率均超过50%。暴雨多发季节为7月中旬到8月上旬。冰雹集中于6月中、下旬。在对流天气的地理分布上,北京西北部、东北部山区及西南部山区多对流天气,中心区和东南部平原地区对流天气较少。暴雨呈西南-东北方向带状分布,东北部山区、中部和东南部平原地区多发生暴雨,而西北部和西南部山区很少发生暴雨。山区冰雹明显多于平原。西北部和东北部山区大风偏多,西南部霞云岭大风最少。暴雨有明显的夜发性,即夜间次数多,降水量更大。冰雹集中发生在午后到傍晚,占冰雹总站次的76.72%。夜间发生冰雹的概率非常小,上午到中午也不多。 【作者单位】: 北京市气象台 北京市气象台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关键词】气候统计 雷暴 冰雹 暴雨 大风
【基金】:科技部奥运科技专项“北京奥运短时临近预报实时业务系统研发”(2005BA904B05) 北京市科委科技奥运专项“北京奥运会国际天气预报示范计划支持技术研究”(Z0006279040191)
【分类号】:P466
【正文快照】: 1引言强对流天气通常是指雷暴暴雨、冰雹、下击暴流等中小尺度天气,强对流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均有很大的影响,往往造成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2004年7月10日北京强对流暴雨造成城市交通瘫痪。2004年7月13日上海遭受雷雨、大风袭击,造成地铁晚点、公交瘫痪、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黔西南州冰雹时空分布及春夏冰雹环境条件分析    陈晓燕;罗松;杨玲;

北京地区一次引发强降水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组织发展特征及成因探讨    孙靖;王建捷;

自动临近预报系统及其在北京奥运期间的应用    陈明轩;高峰;孔荣;王迎春;王建捷;谭晓光;肖现;张文龙;王令;丁青兰;

自动临近预报系统及其在北京奥运期间的应用    陈明轩;高峰;孔荣;王迎春;王建捷;谭晓光;肖现;张文龙;王令;丁青兰;

北京夏季强雷暴降水回波结构与闪电特征初步研究    沈永海

中国西北地区冰雹的气候特征及异常研究    刘德祥,白虎志,董安祥

北京地区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特征    王令,康玉霞,焦热光,卞素芬,丁青兰

中国南方冰雹气候特征的三维EOF分析    徐桂玉,杨修群

地形对“00.7”北京特大暴雨过程影响的数值研究    张朝林,季崇萍,Ying-Hwa Kuo,范水勇,轩春怡,陈敏

昭苏冰雹的气候特征分析    彭成海;李金玉;努依也提;

奎屯河—玛纳斯河流域一次雹暴系统成因分析    张清;

抚顺“090621”冰雹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吴春英;张昱;马晓颖;金鑫;

河南省霾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吴蓁;郑世林;席世平;王纪军;

临沂市冰雹气候及雷达特征分析    刘亚蕊;杜昌雨;王庆华;

GPS反演的可降水量与降水的对比分析研究    王勇;何荣;杨彬云;胡小刚;刘严萍;

北京城市热岛效应对冬夏季降水的影响研究    孙继松;舒文军;

我国西北地区降雹气候特征及若干研究进展    周嵬,张强,康凤琴

西北区冰雹日气候分析及预测方法研究    赵红岩;杨瑜峰;赵庆云;汤懋苍;康凤琴;白彦芳;

近40年湖南冰雹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及机理分析    曾志云;戴泽军;彭志超;傅承浩;许霖;

2008年7月4日首都机场大暴雨的中小尺度分析    杨红玲;王科;丁叶风;金山;

基于GPS反演的可降水量与降水的对比分析研究    王勇;杨彬云;胡小刚;刘严萍;

GPS遥感大气可降水量在暴雨天气过程分析中的应用    李青春;张朝林;楚艳丽;张京江;

唐山地区冰雹特征分析及防御对策    王秀玲;

数值模拟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冰雹云形成的中尺度环境——个例研究    周嵬;张强;康凤琴;

河北省4-10月降水量的气候特征分析    康西言;杨彬云;高建华;

渤海湾海风锋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王彦;李胜山;郭立;冯金湖;王庆元;

北京地区暖季(5-9月)对流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丁青兰;王令;陈明轩;王迎春;陶祖钰;

太行山地形对降水影响的数值试验与诊断分析    侯瑞钦;景华;王丛梅;柴东红;

嵌套模式中不同地形条件对重庆暴雨模拟影响的初步分析    杜钦;王中;

梅雨暴雨云团的卫星观测及其形成和发展机理研究    覃丹宇

一种用于气候模拟的分段积分法及其在荒漠化扩展敏感性试验中的应用    张志富

不同下垫面上行星边界层对流的数值模拟研究    黄倩

多普勒雷达资料的退速度模糊、风场反演和临近预报的研究    李南

风场扰动激发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动力机制研究    姜勇强

西北地区强雹暴天气形成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    周嵬

多普勒雷达在天气预报和人工影响天气中的应用研究    王艳兰

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场中逆风区的分析与研究    李军霞

可降水量资料在数值模式同化中的应用研究    石娟

不同降水类型的典型个例观测对比分析及机理研究    樊利强

巴彦淖尔市冰雹预报方法应用研究    郭玉凤

利用多源气象资料对重庆冰雹的综合研究    廖向花

北京一次强对流引起TST过程的数值模拟和诊断    胡宁

多普勒雷达短时临近预报技术研究    石燕茹

北京城区两次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观测分析及成因探讨    孙靖

北京地区夏季边界层急流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    孙继松

城市边界层过程在北京2004年7月10日局地暴雨过程中的作用    孙继松;王华;王令;梁丰;康玉霞;江晓燕;

北京城市热岛效应对冬夏季降水的影响研究    孙继松;舒文军;

一次伴随强烈龙卷的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研究    俞小鼎;郑媛媛;廖玉芳;姚叶青;方翀;

由地基微波辐射计测量得到的北京地区水汽特性的初步分析    刘红燕;王迎春;王京丽;李炬;曹晓彦;熊斌;

利用对地闪的观测估算对流性天气中的降水    周筠珺,郄秀书,王怀斌,王致君

气流的垂直分布对地形雨落区的影响    孙继松

大气不稳定度参数与闪电活动的预报    郑栋,张义军,吕伟涛,孟青,何平

华北一次强对流天气系统的地闪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刘冬霞;郄秀书;冯桂力;吴书君;

雹暴的闪电活动特征与降水结构研究    冯桂力;郄秀书;袁铁;牛淑贞;

北京地区夏季对流风暴雷达气候的研究    王令;丁青兰;陈明轩;高峰;谭晓光;王丽荣;裴宇杰;

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在广东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检验分析    陈元昭;兰红平;陈训来;胡娟;彭勇刚;

东北低涡槽后型河南强对流过程的天气学特征分析    张一平;牛淑贞;席世平;梁俊平;宋培玲;周红俊;

2011年“6.12”闽西局地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    蔡菁;冯晋勤;刘瑞;姚建岩;

黔西南州一次分裂型超级单体风暴环境条件和回波结构分析    陈晓燕;付琼;岑启林;张辉;

基于雷达资料4DVar的低层热动力反演系统及其在北京奥运期间的初步应用分析    陈明轩;王迎春;高峰;王婷婷;

滇南中小尺度灾害天气的多普勒统计特征及识别研究    段鹤;严华生;王晓君;刘建平;白永恩;

MESIS系统省级应用中关键技术集成分析    郭善云;潘建华;陆晓静;郑文全;

应用多种探测资料对比分析两次突发性局地强降水    王令;王国荣;孙秀忠;段丽;时少英;郭金兰;丁青兰;

2009年7月2—4日广西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    祁丽燕;农孟松;王冀;

热带风暴莲花外围特大暴雨的成因分析    张清华;吴建成;刘蕾;黄彬;

北京地区短时降水融合预报系统的简介    程丛兰;陈明轩;杨汉贤;高峰;

基于GIS北京地区降雹及冰雹灾害区划研究    董鹏捷;

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观赏植物气象服务系统研究    屈振江;李良序;王景红;张维敏;李艳丽;

河南东北低涡槽后型强对流过程的天气学特征分析    张一平;席世平;梁俊平;宋培玲;周红俊;

2011年镇江市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赵栋;郭煜;钱鹏;吴琼;孔启亮;

东北低涡槽后型河南省强对流天气物理量特征    张一平;牛淑贞;席世平;梁俊平;

弱天气尺度背景下的雷暴增强和新生的机理研究    陈双

江苏省冰雹发生规律及数值模拟技术研究    覃文娜

北京相当暴雨日数的气候特征    吴正华,储锁龙,李海盛

黄河中游暴雨系统的能量平衡    侯亦如,白肇烨

平凉地区的降雹及其与环境场要素的关系    刘全根,马骥德

青藏高原对西北干旱气候形成的作用    徐国昌,张志银

中国西北夏季降水的EOF分析及其与500hPa高度场的关系    王宝灵;董安祥;王玲;

青藏高原背风坡地形对西南涡过程影响的数值试验    郑庆林,王必正,宋青丽

中国冬季月平均气温异常的旋转EOF分析    吴洪宝,李栋梁,章基嘉

微下击暴流的特征及其数值模似    刘洪恩

一次暴雨过程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场资料分析    俞莲芬,陈大任,张代平

“98·7”武汉暴雨模拟中的三维变分资料同化研究    张昕,王斌,季仲贞,林万涛

MM5/WRF三维变分系统在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观(遥)测资料同化中的初步应用    张朝林;陈敏;Ying-Hwa Kuo;范水勇;仲跻芹;

冰雹并非出现在冬季    

几种典型强对流天气地面测报工作要点分析    梁棘;

近40年西昌北郊降水变化分析    杨正芬;刘宸钊;郭学文;甘思旧;

洪泽湖地区强雷暴天气气候特征与雷达回波分析    陈翔;彭丽霞;高文亮;许波;赵畅;汤如茂;

呼和浩特雷暴分布特征分析    李松如;刘晓东;杨俊远;

广汉机场雷暴的航空气候特征分析    张甦;

近30年常德市雷暴日的气候特征    余高杰;胡振菊;郭蓉芳;

50年来兴宁市暴雨的变化特征    李春玲;张华江;罗伟华;罗经权;

我国雷暴的日变化特征    郑淋淋;孙建华;卫捷;

新疆气象局公布今年春季气候影响评价    潘继鹏;

北京地区暖季(5-9月)对流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丁青兰;王令;陈明轩;王迎春;陶祖钰;

一次飑线过程的分析    张科翔;张健宏;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冰雹分布特征    林春英;李富刚;马玉岩;金惠瑛;

两次典型冰雹天气的对流风暴特征    罗剑琴;熊传辉;傅晓辉;王建国;

长垣“5·29”局地强对流预报失误的思考    马月枝;钟兴华;王新红;王兵;李吉洲;

雷暴、冰雹机理及空间分布相关性分析    关屹瀛;陈爽;张显军;张卫星;

用二维冰雹云模式预报桂西北地区降雹    邹光源;

商洛山地冰雹灾害天气特征研讨    殷志有;周丹;

襄樊市西南山区降雹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天气过程分析    冯新;郭彬;严树立;齐麟;邹其兵;

铜川“9·14”冰雹天气成因初探及雷达回波分析    周晓丽;

冰雹袭击我省部分地区 省农业厅要求补种大春    本报记者

罕见冰雹考验车险理赔能力    本报记者 江帆 王晋

龙山遭受暴风冰雹袭击    记者 向春秀 通讯员 彭英学

干旱 暴雨 冰雹 大风 雷暴    本报记者 许宏刚 实习生 孙巾夫

阳高部分乡镇遭受特大冰雹暴风雨袭击    记者 尚丽 通讯员 吴廷录 程利斌

斗古乡遭受特大冰雹袭击    臧东 赵奎 杨文斌

神奇绿洲缘何雷暴高发    喻彦 蒙桂云

玉米初长遭遇冰雹袭击宝鸡人保启动应急预案    

大荔澄城遭冰雹袭击    记者 杜中振 见习记者 王军江

盐池局地遭受暴雨冰雹袭击    记者 宗时风

东北冷涡的气候学特征、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段春锋

华北降水时空变化及降水量减少影响因子研究    郝立生

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    张崇旺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的研究    谌芸

河北省高碑店市大义店村“冰雹会”研究    王晓平

雷暴临近预报系统设计与实现    黄文彦

产生灾害性大风的强风暴的形成机理与数值模拟研究    付丹红

沈阳地区一次冰雹强对流天气过程形成机制的数值模拟    隋东

淮河流域暴雨的时空变化及成因和预报物理模型    程华琼

中尺度地形对河南省强对流天气影响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    席世平

中国西南低层大风与西南风低空急流活动的气候学分析    王蕾

渤海大风统计特征及物理机制分析    张晓慧

甘肃省一次强对流天气形成机理的分析和研究    叶燕华

一次强对流天气的数值模拟诊断和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    李晓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