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结构和水分特征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10:03
热度: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结构和水分特征的影响【摘要】: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工农业日益发展以及城镇化加快,世界各国土地退化严重,土地沙化速度加快,土地日趋贫瘠,土地质量日趋下降,导致土地

【摘要】: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工农业日益发展以及城镇化加快,世界各国土地退化严重,土地沙化速度加快,土地日趋贫瘠,土地质量日趋下降,导致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耕地不断减少。我国是世界上受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沙化面积大、分布广,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已严重影响我国工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威胁民族生存与发展空间,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虽然近年来世界各国加大对退化土地的治理改良力度,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土地退化依然严重。因此,加强沙化土地治理,改良沙化土壤,防止土地退化,保护土地环境,形势迫在眉睫。 近年来,各种土壤改良剂相继问世,并为改良沙化土壤取得很好成效。但土壤改良剂大多属于化学产品,成本较高,而且极易产生化学二次污染。为进一步研究退化土壤改良对策,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尽可能减少二次污染,本研究将不同作物秸秆预处理产物与膨润土、PAM配施成秸秆改良材料,通过土培试验,探讨三者协同作用对沙质土壤结构(团粒结构和容重)和水分特征(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饱和导水率)的改良与调控效应,揭示其改良与调控作用机理,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秸秆改良材料能有效改良沙质土壤团粒结构。随改良材料用量(或PAM含量)的增大和土培时间的增长,土壤大粒级颗粒含量呈增大趋势,小粒级含量则呈减小趋势,但单位改良材料用量对提高土壤大粒级含量的效果随改良材料用量增加而下降。施用用量越大或PAM含量越高(小于2%时),土样1-5mm粒级(最具土肥价值的土壤结构体)含量呈明显增加趋势;而PAM含量太大(为3%时),土样1-5mm粒级含量反而减小;随土培时间的增长,土样1-5mm粒级含量先增大后减小,土培60d时土样1-5mm粒级含量最大。当秸秆改良材料用量为10g、PAM含量为2%(处理10.2)土培60d时土样1-5mm粒级含量最大,土壤结构改良效果最佳。3种秸秆改良材料中,麦秆改良材料对土样1-5mm粒级的改良效果最佳,玉米秆改良材料次之。 2、秸秆改良材料能有效降低沙质土壤容重。添加秸秆改良材料后,土壤容重比对照明显减小;施用用量越大或施用PAM含量越高(小于2%时),土样容重呈明显减小趋势;PAM含量太大(为3%时),土壤容重反而变大。随土培时间的增长,土样容重先减小后增加,土培60d时容重最小。当秸秆改良材料用量为10g、PAM含量为2%(处理10.2)土培60d时土样容重最小,土壤结构改良效果最佳。3种秸秆改良材料中,麦秆改良材料对土样容重的改良效果最佳,玉米秆改良材料次之。 3、秸秆改良材料能有效改良沙质土壤持水性能(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饱和导水率)。添加秸秆改良材料后,土壤持水性能比对照明显增大;施用用量越大或施用PAM含量越高(小于2%时),土样持水性能呈明显增大趋势;而PAM含量太大(为3%时),土壤持水性能反而减小。持水性能随土培时间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土培60d时达到最大值,而对照土样持水性能随土培时间增大呈略减趋势(饱和导水率呈略增趋势),但减幅(增幅)很不明显。当秸秆改良材料用量为10g、PAM含量为2%(处理10.2)土培60d时土样持水性能最大,改良效果最佳。3种秸秆改良材料中,麦秆改良材料对土样持水性能的改良效果最佳,玉米秆改良材料次之。 4、施加秸秆改良材料后,沙质土壤持水性能(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饱和导水率)的变化规律与其1-5mm粒级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与容重的变化规律呈相反关系,可见,改良土壤结构(团粒结构、容重)是秸秆改良材料改良土壤水分特征(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饱和导水率)的基础,土壤结构转好,则土壤水分特征随之得以改善。 【关键词】:秸秆 改良材料 土壤结构 水分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S156.2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3
  • 第1章 文献综述13-20
  • 1.1 秸秆的理化性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13-17
  • 1.1.1 秸秆的理化性质14
  • 1.1.2 秸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14-17
  • 1.2 膨润土的理化性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17-18
  • 1.2.1 膨润土的理化性质17
  • 1.2.2 膨润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17-18
  • 1.3 PAM的理化性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18-20
  • 1.3.1 PAM的理化性质18
  • 1.3.2 PAM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18-20
  • 第2章 引言20-23
  • 2.1 立题背景及意义20-21
  • 2.2 研究内容21-22
  • 2.3 技术路线22-23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23-25
  • 3.1 试验材料23
  • 3.1.1 供试秸秆23
  • 3.1.2 供试膨润土、PAM23
  • 3.1.3 供试土壤23
  • 3.2 试验设计23
  • 3.3 测定方法23-25
  • 第4章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结构的影响25-43
  • 4.1 玉米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结构的影响25-30
  • 4.1.1 玉米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25-29
  • 4.1.2 玉米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容重的影响29-30
  • 4.2 麦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结构的影响30-34
  • 4.2.1 麦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30-33
  • 4.2.2 麦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容重的影响33-34
  • 4.3 稻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结构的影响34-38
  • 4.3.1 稻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34-37
  • 4.3.2 稻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容重的影响37-38
  • 4.4 不同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结构的影响38-40
  • 4.4.1 不同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38-39
  • 4.4.2 不同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容重的影响39-40
  • 4.5 秸秆改良材料对土壤结构的改良机理分析40-41
  • 4.6 小结41-43
  • 第5章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43-60
  • 5.1 玉米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43-49
  • 5.1.1 玉米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饱和含水量的影响43-45
  • 5.1.2 玉米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田间持水量的影响45-47
  • 5.1.3 玉米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47-49
  • 5.2 麦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49-52
  • 5.2.1 麦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饱和含水量的影响49-50
  • 5.2.2 麦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田间持水量的影响50-51
  • 5.2.3 麦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51-52
  • 5.3 稻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52-56
  • 5.3.1 稻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饱和含水量的影响52-53
  • 5.3.2 稻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田间持水量的影响53-54
  • 5.3.3 稻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54-56
  • 5.4 不同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56-58
  • 5.4.1 不同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饱和含水量的影响56-57
  • 5.4.2 不同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田间持水量的影响57
  • 5.4.3 不同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57-58
  • 5.5 小结58-60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60-62
  • 6.1 结论60-61
  • 6.2 建议61-62
  • 参考文献62-66
  • 致谢66-67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6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永定河河滨绿化带土壤保墒技术研究    王硕;王湛;张亮;刘永兵;于小飞;李翔;贾斌;

秸秆-膨润土-PAM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生长的调控效应    李佳佳

土壤改良剂对旱作燕麦生长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刘慧军

生物炭对不同质地土壤结构及水力特征参数影响试验研究    田丹

膨润土的土壤改良效果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易杰祥;刘国道;孙水芬;田野;

秸秆还田对土壤培肥的作用与效果初探    王平;

膨润土对土壤水分和玉米植株生育性状的影响    李吉进,徐秋明,张宜霞,倪小会,侯满平

土壤结构    曾跃辉

PAM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的试验研究    夏海江,肇普兴

PAM对土壤入渗量和抗侵蚀能力的影响    林雪松;屈忠义;陈鸿福;

不同作物秸秆还土对玉米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郑元红;潘国元;何开强;张光旭;杨永奎;

聚丙烯酰胺(PAM)对土壤水分蓄渗能力的影响    刘东;任树梅;杨培岭;

半干旱山区冬小麦秸秆覆盖栽培条件下土壤水分及增产效果研究    刘文乾,杨富位,杨俊伟

膨润土的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温佩;武文洁;赵立辉;

变容重土壤的水分动力学研究    吕殿青

棉花秸杆对绵羊饲用价值的初步研究    魏敏

稻草秸秆氨化的机理研究及参数优化    杨游

秸秆原位降解菌选育与应用及其土壤菌群分子多态性变化    卜元卿

德州市土壤肥力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李怀军;李志杰;曲善功;刘忠海;郝建成;

山东省果园土壤酸化状况及酸化原因分析    李庆军;田利光;刘庆花;李俊良;刘成连;原永兵;

有机水稻施肥技术探讨    赵泳杉;武正根;

陕北地区春玉米密度、氮磷钾配合正交试验    赵世峰;蒋宏;田宏斌;张建成;米海宁;刘王叶;王林子;

秸秆还田对土壤特性和作物生产的影响    李东升;周为华;范佳;宋森楠;李春燕;朱新开;

稻麦轮作体系下氮素的优化管理    王璐;肖健;

宣城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与对策    李贤胜;

适宜地木耳生长的生态环境和土壤养分分析    王志勇,曾青兰,李晓宏

基于渠灌类型区保墒灌溉的冬小麦产量及生理特性的表现    袁彦云;张保军;徐福利;汪有科;

生物技术在提高秸秆饲料利用率上的研究与应用    李培庆;崔艳红;胡海霞;

减量施肥对水稻生长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王道中;张成军;郭熙盛;

农作物秸秆厌氧发酵影响因素探讨    庞小平;牛明芬;王赛月;王昊;

纤维素乙醇生物转化工艺的研究进展    高凤芹;闫志坚;孙启忠;邢启明;

两种入渗研究方法对比分析    任运刚;

前期含水率对表土结皮形成的影响研究    姜媛媛;蔡强国;鲁淑艳;范云涛;程琴娟;

表土结皮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综述    刘瑞;蔡强国;

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基材研究进展    宋法龙;马友华;张承祥;于红梅;胡宏祥;何金铃;黄界颖;

聚丙烯酰胺对沙化草场土壤颗粒组成的改良效果    褚丽妹;谭国栋;凡久彬;吕子超;杜毅斌;

作物秸秆资源的农业综合利用研究    唐东民;伍钧;祝亮;胡华;

PDMDAAC阳离子膨润土处理活性翠兰染料废水的研究    刘玉真;岳钦艳;高宝玉;王燕;曹先艳;李勇;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不同耕作措施对绿洲灌区冬小麦“根土系统”的影响    冯福学

纸浆污泥纤维素酶水解糖化与增效工艺及机理的研究    吕健

冀北接坝山区沙化土地动态与生态工程模式研究    冯长红

渭北旱作苹果园保护性耕作技术土壤水分养分效应研究    高茂盛

环保型地膜覆盖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玉米生长的响应    张杰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    张强

稻壳制备燃料乙醇及综合利用    麻越佳

河北省廊涿高速公路抗旱植物筛选及地表覆盖研究    谭雪红

淀粉系载磷保水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王晓华

等高绿篱—农业复合系统土壤CO_2和N_2O排放特征    莫琼

紫云英养分积累规律和还田腐解特性及其效应研究    刘威

不同修复措施下侵蚀红壤的团聚体稳定性与肥力特点    杨莹莹

油菜轻简化生产中几项养分管理关键技术的初步研究    苏伟

空心莲子草入侵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酶活的影响    王志勇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域差异研究    聂斌斌

镁铝氧化物催化生物质衍生物的羟醛缩合研究    邢士玉

玉米秸秆腐解复合菌系CSS-1的构建、菌群组成及腐解特性研究    刘尧

华北地区秸秆覆盖下农田降雨转化过程模拟研究    王兆伟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    黄九柏;

浅谈秸秆还田与土壤改良的关系    舒小琴

膨润土的土壤改良效果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易杰祥;刘国道;孙水芬;田野;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松嫩平原盐碱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杨海儒;宫伟光;

聚乙烯醇与赤霉素混合处理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旭明,洪法水,马成仓

秸秆还田对土壤培肥的作用与效果初探    王平;

腐植酸钾对黄冠梨土壤肥力的影响    孙焕顷;苏长青;

土壤改良剂对氮镉交互作用下番茄品质的影响    李素霞;张建英;杨钢;谢朝阳;沈云;

保水剂对苗期番茄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崔娜;张玉龙;曲波;白丽萍;杨红;

膨润土对土壤水分和玉米植株生育性状的影响    李吉进,徐秋明,张宜霞,倪小会,侯满平

国内外生物质能利用现状及展望    王路海;袁宗胜;马建英;

秸秆-膨润土-PAM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调控效应    徐军

PAM的土壤保水、保肥及作物增产效应研究    员学锋

膨润土的改土机理与应用研究    崔立莉

土壤改良剂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特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高永恒

我国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的分析    刘建胜

黄土高原土壤结构性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益

不同腐殖酸用量对土壤性状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凌爱芬

PAM对沙质土壤持水性的效应研究    李俊颖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对冬小麦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任岩岩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钾素的调控效应    满洪喆

PP/秸秆复合材料的热压成型工艺研究    肖亚航,傅敏士

秸秆直接还田对当季作物产量效应    李录久,杨哲峰,李文高,徐志斌,胡永年,苗春苗,肖凤体

太湖稻麦地区秸秆还田增产及培肥效果    王振忠,董百舒,吴敬民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及配套机具(综述)    夏萍,江家伍

膨润土对有机物料腐殖化系数的影响    李吉进,张琳,倪小会,刘广余

膨润土在农业上的应用    李吉进,邹国元

不同的处理方法对稻草营养价值的影响    刘春龙,孙凤俊,李长胜,孙海霞

小麦秸秆饲料中纤维类物质的瘤胃降解特性研究    谭支良,陈惠萍,邢廷铣

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途径探讨    邹厚远,关秀琦,张信,古晓林

有机物料的腐解及土壤有机质的调控    王兆荣;王宏燕;种传立;

羔羊育肥全混合日粮配方的优化    谢小来

秸秆-膨润土-PAM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孙荣国;韦武思;马明;李佳佳;石孝均;张玉涛;王定勇;

在干旱区农业开发中对人工沸石作用的探讨    魏江生,山本太平,董智,左合君

沙质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研究    苏培玺

干旱、半干旱地区沙质土壤的防渗节水技术研究    崔湘浩,李秀军

沙质土壤含水率高光谱预测模型建立及分析    尹业彪;李霞;赵钊;董道瑞;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钾素抗淋溶的效应    宋丽;满洪喆;王定勇;

燃煤烟气脱硫镁渣对沙冬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凌;李彦;尹林克;陈昌和;王雷涛;刘艳丽;

不同改土和栽培措施对沙质土颗粒组成及毛白杨根系状况的影响    李惠卓,王文全,荀智慧,李艳慧,李建东,张爱国

玉米γ辐照刺激增产试验获成功    王家驹,张文尧

无核紫葡萄引种栽培技术简介    谭利;

大枣栽培正交试验    张绳五;

沙质与淤泥质土壤台田-浅池模式脱盐效率评价    盛中尧;林要;张化;岳耀杰;李雅;张粤;

海水灌溉农业和盐土农业研究概况和进展    林栖凤;李冠一;

月球车的一体化轮系月面行驶控制及仿真    刘建军;陈建新;

淮北市小麦品质现状初报    吴健;蔡云风;焦浩;

“道地药材”是保证中药疗效的根源    王克荣;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咸水育苗技术    胡玉昆;潘伯荣;徐新文;

小菊温室栽培技术    侯振海;

淮北地区山药炭疽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戴率善;李宗冠;李艳红;仇保华;李翠芹;张英;

气候性的温带疏林草原—中国的一种新的生态系统类型    于顺利;李永庚;蒋高明;

朝鲜开发沙质土壤绿化技术    朱超凡

沙土地种出“金蛋蛋”    记者 李霞

彰武“梨王”勇闯俄市场    鄂路先 本报记者  吴镝

两代村支书的夙愿    本报记者 胡秋菊通讯员 吴桂桃

洋葱入春巧管护    王宾

荥阳:道路两旁新树旺    谢庆 通讯员  李建文

几种中药材种植技术    王则

残雪之峰    兑宝峰

林药间作 丰产增收    赵喜进 赵帅

吊金钱    张崇亮

受钙影响花生(Arachis hypogaea L.)胚胎败育的分子机理研究    张君诚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钾素的调控效应    满洪喆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结构和水分特征的影响    韦武思

半干旱区采煤塌陷对沙质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研究    王健

PAM对沙质土壤持水性的效应研究    李俊颖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闫飞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磷的活化作用及供磷特征的影响    杨巍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氮素的调控效应研究    刘双营

红地球葡萄日灼病阈值温度及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蒯传化

六种美国沙生灌木引种试验的初步研究    吴岚

苦豆子种群扩散的生物生态学基础    杨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