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不同秸秆利用农业循环模式下重金属Pb、Cr、Cd、As的分配特征及其评价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0:27:27
热度:

不同秸秆利用农业循环模式下重金属Pb、Cr、Cd、As的分配特征及其评价【摘要】: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每年都有数量庞大的秸秆资源不能被有效利用,循环农业的发展可以有效的实现秸秆的资

【摘要】: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每年都有数量庞大的秸秆资源不能被有效利用,循环农业的发展可以有效的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将其变废为宝。农田循环、农菌循环和农牧循环是河南省的三种常见的农业循环模式。但是在这些循环模式中不仅仅存在营养元素的迁移传递,重金属等有害元素也随之而发生迁移,从而胁迫农作物的生长造成粮食减产,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直接危害人类健康。本研究以农田循环、农菌循环和农牧循环三种循环模式为载体,针对2013-2014年小麦和玉米两季作物秸秆,采用秸秆直接粉碎还田、秸秆栽培食用菌后还田、秸秆过腹还田等形式,采集相应农作物的土壤、秸秆、籽粒,食用菌的菌料、食用菌体、菌渣,以及畜牛的饲料、牛肉、牛粪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测定样品中重金属Pb、Cr、Cd、As含量,以摸清重金属在三种农业循环链中的分配特征,并通过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来评价重金属的污染风险,通过不同循环模式间富集系数和重金属转运率的对比对,不同循环链中重金属控制措施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对研究的分析与讨论,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在小麦-玉米两熟农田秸秆直接还田的农田循环模式中,四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含量没有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规定,其中重金属Cr和Cd在小麦和玉米的根系中含量比土壤有明显上升,表现出来一定程度的富集;Pb和As则没有这个现象;重金属从农作物的根系到茎叶再到籽粒,其含量依次降低,但是在小麦籽粒和玉米籽粒中Pb和As的污染风险较高;在一个循环周期后,农田土壤中四种重金属的含量Cr为持平,Pb、Cd和As有小幅下降。2.在利用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并将菌渣再还田的农菌循环模式中,重金属在食用菌菌料中的含量和相应农作物秸秆中的含量相近,而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较低,其大部分残留在菌渣中;菌渣还田后,土壤中四种重金属的含量都处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限量标准以下,农作物的根系对Pb和As没有明显的富集,而重金属Cr和Cd的含量较土壤则出现了大幅升高;同时籽粒中的重金属含量低于茎叶,其中只有玉米籽粒中的Pb具有轻度污染风险。3.在利用作物秸秆饲喂畜牛,牛粪再还田的农牧循环中,饲料中的重金属含量略高于对应秸秆中的含量,牛粪中的重金属含量基本上和饲料中的持平;小麦季和玉米季秸秆饲喂畜牛的牛肉的重金属含量都远低于我国食品卫生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中的规定;牛粪还田后,重金属Pb、Cr、Cd和As在土壤中的含量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限量标准值,在农作物体内重金属含量均为根系茎叶籽粒,对籽粒的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均为未污染。4.经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三种秸秆利用循环模式中不同环节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显示,在土壤重金属没有超标的情况下,小麦和玉米籽粒易受重金属Pb和As的污染;对此三种循环模式,农菌循环中从秸秆向食用菌迁移的重金属量要高于农牧循环中从秸秆向牛肉中的迁移,所以农菌循环中食用菌更容易受到重金属污染;三种农业循环模式中重金属浓度富集系数最高的部位是农作物的根系,重金属转运率最高的是农作物的茎叶,因此根、茎叶应该是农业循环中重金属迁移阻控的关键节点。 【关键词】:农业循环 秸秆 重金属 分配 污染风险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712;S3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引言11-23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现状12-19
  • 1.2.1 当前中原经济区的农业循环概况12-13
  • 1.2.2 农业循环中重金属Pb、Cr、Cd、As污染的来源及危害13-15
  • 1.2.3 农业循环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15
  • 1.2.4 农业循环中重金属的迁移方式15-16
  • 1.2.5 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16-18
  • 1.2.6 不同农业循环模式下重金属污染治理措施的研究18-19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9-21
  • 1.4 技术路线21-23
  • 2 材料与方法23-29
  • 2.1 试验设计23-25
  • 2.2 样品处理与测定25-26
  • 2.2.1 试验样品的前处理25-26
  • 2.2.2 重金属含量的测定26
  • 2.2.3 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的计算方法26
  • 2.3 重金属污染评价标准与方法26-28
  • 2.3.1 试验中采用的重金属污染限量标准26
  • 2.3.2 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方法26-28
  • 2.3.3 重金属富集系数28
  • 2.3.4 重金属转运率28
  • 2.4 数据统计分析28-29
  • 3 结果与分析29-49
  • 3.1 农-田循环中重金属的分配特征及污染风险评价29-35
  • 3.1.1 农-田循环中重金属Pb的分配特征29
  • 3.1.2 农-田循环中重金属Cr的分配特征29-30
  • 3.1.3 农-田循环中重金属Cd的分配特征30-31
  • 3.1.4 农-田循环中重金属As的分配特征31
  • 3.1.5 农-田循环中重金属Pb、Cr、Cd、As污染的风险评价31-33
  • 3.1.6 农-田循环中重金属Pb、Cr、Cd、As的富集规律33-35
  • 3.2 农-菌循环中重金属的分配特征及污染风险评价35-42
  • 3.2.1 农-菌循环中重金属Pb的分配特征35-36
  • 3.2.2 农-菌循环中重金属Cr的分配特征36-37
  • 3.2.3 农-菌循环中重金属Cd的分配特征37-38
  • 3.2.4 农-菌循环中重金属As的分配特征38
  • 3.2.5 农-菌循环中重金属Pb、Cr、Cd、As污染的风险评价38-40
  • 3.2.6 农-菌循环中重金属Pb、Cr、Cd、As的富集规律40-42
  • 3.3 农-牧循环中重金属的分配特征及污染风险评价42-49
  • 3.3.1 农-牧循环中重金属Pb的分配特征42-43
  • 3.3.2 农-牧循环中重金属Cr的分配特征43-44
  • 3.3.3 农-牧循环中重金属Cd的分配特征44-45
  • 3.3.4 农-牧循环中重金属As的分配特征45
  • 3.3.5 农-牧循环中重金属Pb、Cr、Cd、As污染的风险评价45-48
  • 3.3.6 农-牧循环中重金属Pb、Cr、Cd、As的富集规律48-49
  • 4 讨论与结论49-57
  • 4.1 讨论49-54
  • 4.1.1 不同循环模式下重金属分配特征比较49-51
  • 4.1.2 不同循环模式下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比较51-52
  • 4.1.3 不同循环模式下重金属迁移阻控关键环节讨论52-54
  • 4.2 结论54-55
  • 4.3 研究展望55-57
  • 参考文献57-65
  • 致谢65-6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6-6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水稻重金属富集规律研究    汪晶晶;

重金属进入人体的渠道    李双文;

湖州市不同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    袁旭音,陶于祥,王润华,姜月华,王爱华

土壤—作物系统中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    胡省英,冉伟彦,范宏瑞

长期肥料定位试验条件下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变化    陈芳,董元华,安琼,钦绳武

重金属在三种食用菌中的累积及对其生长的影响    谢宝贵,刘洁玉

蔬菜对土壤重金属吸收的差异与机理    薛艳,沈振国,周东美

南方主要绿化树种对重金属的积累特性    张炜鹏;陈金林;黄全能;王擎运;赵好;薛丹;

微生物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孙嘉龙;肖唐付;周连碧;何立斌;宁增平;李航;彭景权;

沟谷地不同植被下土壤重金属纵向分异研究    刘晓辉;吕宪国;刘惠清;

迁徙滨鹬对重金属的富集及其环境检测意义    何文珊;陆健健;

淡水动物体内重金属的生态化学特征    褚武英;俞膺浩;袁维佳;

福州市蔬菜地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    张文英;

地貌及风向对长沙-株洲-湘潭地区土壤重金属富集的影响    李绪平;吴堑虹;戴塔根;

电镀污染区植物对复合重金属的富集、转移和修复潜力    高洁;刘文英;陈卫军;

上海地区几种淡水动物体内重金属的富集    罗永婷;钱忠英;盛春;李新国;

药用动、植物重金属富集作用的利与弊    李薇;肖翔林;吴文如;

甘洛废弃铅锌矿区几种草本植物的重金属耐性研究    杨刚;伍钧;

重金属在南京城市树木中的富积及大气污染评价    王爱霞;张敏;方炎明;

污水灌区土壤-作物系统对三种重金属吸收富集特征研究    张乃明;李阳红;

成都经济区生态研究获多项重要成果    张芳

长江水质受流域内特殊地质体影响明显    范玲 刘应平

我们的土地被污染了吗?    本报记者 康传义 陈艳 实习生 赵佳 陈欢

蜈蚣草拯救“中毒”土壤    本报记者 童光来

农业地质开路 品牌农业强省    本报记者 郑荣 罗会江 本报特约记者 金光

微生物—蓖麻联合修复铜污染土壤的机理与应用研究    康薇

我国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毒性行为及其资源化利用过程的风险评估    潘赟

大蒜重金属抗性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张海燕

重庆市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特征研究    李其林

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吸附机制及污染生态学研究    薛红喜

铅镍富集植物的筛选及其根际微生态特征    陆引罡

重庆市农田土壤—粮食作物重金属关联特征与污染评价    何峰

植物促生细菌提高植物对铅、镉的耐受性及富集效应研究    江春玉

水稻(Oryza sativa L.)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重金属毒害与耐性的分子机理研究    葛才林

重金属复合污染对小麦的毒理效应及其微观机制    肖昕

滇池疏浚底泥中重金属在四种蔬菜中的累积效应及其风险评价    宋昱璇

海带内非蛋白巯基化合物的检测分析及重金属诱导转化研究    高丽洁

重金属抗性菌的生物吸附特性及抗性基因CzcA的克隆表达    侯运楠

三峡库区耐淹植物内生真菌重金属抗性研究    安红梅

不同种植密度对春小麦积累土壤重金属的影响研究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马新旺

玉米和豆科植物单播及混播对弱碱性土壤中重金属的植物提取效果研究    朱赛勇

河南省砂姜黑土基本性质时空变化分析及重金属风险评价    李少丛

南极酵母AN5重金属Cu~(2+)胁迫的转录组学研究    叶美玲

松花江哈尔滨段沉积物污染评估及重金属富集规律研究    吕世峰

有机—无机复合稳定剂对土壤重金属稳定化处理的研究    曾东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