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 2020年光伏装机达到1100万千瓦
甘肃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 2020年光伏装机达到1100万千瓦: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甘政办发〔2017〕1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甘肃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
甘政办发〔2017〕156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
《甘肃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9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甘肃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建设工业强省、文化大省、生态文明省的重要支撑,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我省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及太阳能等能源资源种类齐全,煤炭资源和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综合优势突出。为了进一步加快能源产业发展,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0年,远期展望到2030年。
第一章能源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甘肃能源发展以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和煤炭及煤电基地为目标,不断优化能源资源配置,全力加快河西清洁能源基地、陇东能源基地及电力外送工程建设,积极推进综合性能源通道建设,能源特别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能源供应能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时期,围绕能源利用多元化、清洁化和高效化,积极推进能源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增强能源保障能力。全省火电装机达到1927万千瓦,比2010年增长33.4%。水电装机达到851万千瓦,比2010年增长40.9%。全省煤炭预测资源量1656亿吨,累计查明保有资源储量为400亿吨,比“十一五”翻一番,已跃升全国第六位。国家已核准煤炭建设总规模2100万吨。全省登记公告煤矿生产能力达到5457万吨/年,陇东地区已形成煤炭产能3000万吨/年。
——能源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十二五”期间通过政策引导关闭退出小煤矿184处,淘汰落后煤炭产能650万吨,煤炭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关停小火电机组55.61万千瓦,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的超临界火电装机达到1597万千瓦,占全部火电装机的82.9%,装机结构更趋合理。煤炭清洁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建成选煤厂22处,洗选能力达到3015万吨/年,入洗率48%。煤炭30万吨及以上中心煤矿产能占比达到85%。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省总装机达到58%,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9%。
——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初步形成。“十二五”时期,甘肃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得到了长足发展,河西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深入推进,国家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酒泉)建成,已初步形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新能源建设发展取得了瞩目成就。2015年底,风光电装机1862万千瓦,约占全省总装机量的40%,新能源成为甘肃电力的第二大电源。伴随着新能源项目建设,全省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集设计、研发、制造、培训、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产业体系,风电设备制造能力已达到500万千瓦/年,光伏组件、逆变器和支架生产均形成一定规模,新能源已成为甘肃重要的支柱产业,成为全省后发赶超、转型跨越的有力支撑。“十二五”以来,新能源开发建设总投资1475亿元,带动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生产总值1180亿元。
——新能源规模化就地消纳率先起步。开展了金昌新能源就地消纳试点工作及兰州铝业、酒钢集团、金川公司、玉门油田自备电厂新能源替代发电工作,组织启动了新能源企业与电力用户之间的直购电交易。在已建成风电项目相对集中且供暖时段较长的酒泉地区,试点推进清洁能源供暖示范工作,提升了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
——电力主网架和农村电网不断完善。“十二五”时期,甘肃电网基本形成了以兰州、白银为核心,东西延伸、南北拓展的750千伏、330千伏网架结构。省际间电网联络不断强化,与周边陕西、青海、宁夏、新疆间已形成16回750千伏、9回330千伏联网,电力交换能力达到1400万千瓦。甘肃电网作为西北电网枢纽和省际功率交换中心,在西北电网水火互济、省际互调余缺、跨区优化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不断强化。截至“十二五”末,全省750千伏变电容量2440万千伏安,线路5453公里;330千伏变电容量3435万千伏安,线路9127公里;110千伏变电容量2003万千伏安,线路20802公里。全省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力度进一步加大,“十二五”时期,累计完成投资85.43亿元,农村供电安全、可靠性及供电质量明显提高。截至“十二五”末,全省农网电压合格率达到98.96%,供电可靠率达到99.88%,综合线损率降至3.03%。农村用电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全省农村总用电量达到264亿千瓦时。
——全国陆上重要的综合性能源通道地位进一步提升。甘肃境内从中亚和新疆向内陆地区输送油气资源过境的油气管道达到5条,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中贵联络线和兰成原油管道建成投运,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获国家核准批复。截至“十二五”末,全省油气管道达8000多公里,占全国的7%。哈密南至郑州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酒泉至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准东至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即将核准并开工建设。
二、发展环境
纵观“十三五”时期,我省能源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发展的空间仍然较大。
(一)面临的机遇。
1.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我省能源发展提供战略机遇。我省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能源资源丰富,陆上综合性能源战略通道优势明显,深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深化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相邻省区的能源合作,将为我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条件,加强省内石油储备、石油炼化、新能源开发、核燃料储备与生产、煤炭及煤电基地建设,扩大通道输送能力,改善互联互通条件,提供重大战略机遇。
2.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省能源发展带来潜在机遇。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要求能源发展方式从粗放式发展向提质增效转变,破解新常态下能源发展面临的传统能源产能过剩、可再生能源发展受限、能源系统整体运行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为此,国家要求煤电行业放缓建设节奏,积极开展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推进行业整体脱困,3年内原则不批新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为推动煤炭行业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带来新的机遇,为非化石能源发展提供新的市场空间。
3.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与布局将进一步提升我省战略地位。自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以来,河西地区新能源基地和陇东煤电基地开发建设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国家能源局批复实施《陇东能源基地开发规划》,为陇东地区煤炭、电力开发建设提升了政策空间。“十三五”时期,国家将进一步在能源布局上向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等倾斜,并支持我省开展新能源综合示范,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省在国家能源战略布局中的地位。
(二)面临的挑战。
1.传统能源的发展进一步受到约束。在能源消费由高速向中低速转变的过程中,受内外部市场消费水平降低等因素的影响,实现能源稳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压力不断增加;化石能源资源开发和相关产业发展受到一定约束,煤炭、煤电市场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
2.能源系统协调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对各类电源运行、用电方式和电力调度规则提出了更高要求,能源体系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风电、光电弃风弃光比较严重,火电出力下降,电网与电源之间的发展不相匹配。
3.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大。省内电力系统灵活调节电源比例低,调峰能力不足,调度运行机制不合理,制约可再生能源大规模上网消纳。风电、光伏发电技术仍处于成长期,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降低上网电价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大规模风光电新能源开发与电网安全、输送消纳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协调,电网的输配电能力和智能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4.企业经营困难对行业投资产生不利影响。煤电、新能源和煤炭行业近年来连续亏损,企业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盈利能力弱,投资能力不足,影响我省能源产业规模的扩大。
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遵循能源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战略思想,坚持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发展方针,围绕我省稳增煤炭产量、稳增油气产能、稳增风光装机、强化能源消纳转化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电力外送的能源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扩大能源输转、储备能力,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源产业升级,培育能源消费新模式,着力提升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合理控制能源消费增长,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有力的能源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创新发展。加强能源科技创新,突出新能源领域和煤炭清洁化利用先进成熟技术示范及推广应用,鼓励支持大型能源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发挥创新引领作用。
(二)坚持协调发展。加强能源系统协调,优化开发布局,提高新能源就地消纳比例,合理把握项目建设节奏,实现各类能源协调发展以及能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坚持绿色发展。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坚持发展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并举,逐步降低煤炭比重,实施能源总量和强度双控制,落实节能优先战略,推进煤炭减量替代和化解过剩产能,全面实施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形成科学合理的能源供给与消费结构。
(四)坚持开放发展。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发挥我省综合性能源资源丰富和国家能源输送战略通道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能源领域,深化与沿线地区和国家的合作,构建输入输出并举、电力送受两端利益共享,以及面向全国提供稳定、清洁、安全能源产品的发展格局。
(五)坚持共享发展。适应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和公务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分布式能源发展,显著提高能源服务水平。深入推进能源扶贫工程,加快农村电网改造,重点谋划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能源发展重大工程。
三、战略定位
立足能源资源综合优势、能源产业基础和开发利用潜力,努力打造国家综合能源基地。
一个战略通道:国家重要的油、气、煤、电综合运输通道。
五个重要基地:河西新能源基地;陇东能源基地;中部地区石油储备基地;以兰州地区为重点的石油加工基地;以铀浓缩和乏燃料后处理为主的核燃料生产基地。
三个示范区: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就地消纳示范区;陇东煤炭油气等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
四、发展目标
(一)能源消费总量。到2020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8950万吨标准煤左右,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4%;全社会用电量预计达到1450亿千瓦时;电煤消费达到4400万吨原煤,约占全省煤炭消费总量的63%。
(二)能源生产与供应。河西新能源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陇东能源基地建设力争取得重要进展,炼油基地和核燃料生产基地地位明显提升,全省能源生产和供应能力建设、煤电一体化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和传统能源跨区外送通道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实现能源供需自我平衡和规模化外送的重大跨越。到2020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1.05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产量7500万吨、原油产量1000万吨左右、天然气5亿立方米左右;电力装机规模达到5980万千瓦(火电装机容量2530万千瓦,较2015年增加600万千瓦)。
(三)可再生能源发展。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电力总装机接近60%,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超过20%,天然气比重达到5%以上,煤炭和石油消费比重控制在70%以内,弃风、弃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新能源发电量达到全社会用电量的30%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2015年下降17%。不同区域规模化风电场错时出力、风光互补、火水电共同参与、需求侧调控的调峰格局基本形成。
(四)城乡居民用能水平。实施气化城市民生工程,进一步提高天然气普及率,实现天然气管网覆盖所有县市区及一半以上的乡镇,覆盖范围的城镇及近郊居民基本用上天然气。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将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提升和机井通电工程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加大推进力度,提高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用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到2020年,培育形成一批综合型的能源开发龙头企业,基本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能源市场体系。
专栏2“十三五”时期能源发展主要目标
注:(1)[]内为五年累计值;(2)*为约束性指标,其他为预期性指标。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上一篇:江苏灌南县推出光伏扶贫发电贷
-
德发明太阳能电解水制氢新工艺2024-08-16
-
国产太阳能液态电池有望2017年面世2024-08-16
-
六月订单猛增 太阳能电池厂调涨售价2024-08-16
-
中欧太阳能争端或要“滚雪球”2024-08-16
-
印度打造太阳能火车 替代柴油2024-08-16
-
移动技术+太阳能给非洲带来变革2024-08-16
-
内蒙古风电项目陆续投运 今年装机将达2298万千瓦2024-08-16
-
重点服务风电等新能源送出的特高压输电工程开工2024-08-16
-
工信部:5兆瓦及以上风力发电设备成为风电发展的重点方向2024-08-16
-
2020年我国风电认证市场达15亿元2024-08-16
-
甘肃肃北县累计完成风电装机24.95万千瓦2024-08-16
-
风电叶片存缺陷运维市场渐成热点2024-08-16
-
欧盟:风电和水电更具经济效益2024-08-16
-
风电项目节能评估方法简介2024-08-16
-
分子石墨烯架构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