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极越事件尘埃落定,但“烂摊子”该由谁来买单?
2024年12月26日关于极越事件尘埃落定,但“烂摊子”该由谁来买单?的最新消息:依法办事是准尺。极越汽车风波,在投资人为员工善后中平息。12月11日下午,极越汽车CEO夏一平在公司内部信中表示,公司将合并职能重复部门和岗位、削减短期内不赚钱项目,进入&ldqu
极越汽车风波,在投资人为员工善后中平息。
12月11日下午,极越汽车CEO夏一平在公司内部信中表示,公司将合并职能重复部门和岗位、削减短期内不赚钱项目,进入“创业2.0阶段”。管理层将全力以赴,与全体员工共渡难关。在当日的全体员工大会上,夏一平宣布11月份员工的社保停缴。
面对近5000员工的工资、社保、公积金,夏一平在16日凌晨发布朋友圈长文致歉,称作为CEO犯了许多错误,对员工、车主、供应商乃至投资人感到深深的歉意。他还称,如果有机会也将承担起所有责任,弥补过去的失误,带领公司重回正轨。
然而,CEO夏一平并没有承担起相应责任,甚至暗示员工可以找公司投资人“要钱”。
据相关报道,3年内,百度、吉利已陆续投资极越汽车上百亿,极越还欠百度近十亿的技术服务费。吉利方面,虽然负责极越汽车的生产制造,极越拖欠吉利代工费用近30亿。
极越事件,让百度与吉利也被迫处于风口浪尖。有媒体报道称,极越汽车今天的困境,板子不能只打在夏一平个人身上。原因是“明知公司现金流出现问题,投资人不伸出援手去救,也就导致了极越汽车崩盘。”
那么,在极越闪崩的情况下,百度、吉利,该不该为极越兜底?
极越闪崩,投资人背锅?
事实上,在员工与车主问题上,百度、吉利方面都拿出了最大的诚意。
12月13日,百度和吉利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将积极协助极越管理层妥善处理相关事宜,包括第一时间解决员工社保缴纳、离职员工善后问题;维护用户车辆正常使用、售后和维修保养;以及推进其他事宜的合理合法解决。
12月19日下午,一则极越员工的善后方案文件照片在网上曝光。文件显示,在相关政府部门指导和见证下,建立监管共管账户,代极越为员工支付相关费用,垫付资金由百度、吉利打入。
而在车主方面的售后方案上。有领克的客服人员表示,目前,领克可以保障极越车主正常的维修、保养以及道路救援。极越汽车也在官方APP发布公告称,车主可通过领克售后热线咨询售后服务,线下的领克售后服务中心可进行包括基础钣金喷漆在内的维修。同时,极越售后配件供应正在协调中,将持续发布相关服务进展。
百度IDG运营管理负责人李涛则发布消息称,ASD和地图导航服务将由百度兜底,不会停止服务。百度云和地图团队已与极越技术团队紧密对接,全力保障相关服务。针对用户关注的高精定位RTK服务,李涛表示,团队已全面接管,不会出现“因RTK失效导致智驾功能无法使用”的情况,用户可放心使用。
在极越闪崩背后,百度和吉利作为投资人,出面善后作为弱势群体的员工和车主问题时,不仅是出于超越法律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基于大企业的担当。
但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出发,极越经营出现问题,百度和吉利都背上了莫须有的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极越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其债务由公司以全部资产承担,其中,投资人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责,也就是仅限百度吉利前期投入的上百亿元,除此之外,百度与吉利无需承担在此之外的其他债务。
从法律上看,投资人、高管二者的职责分工明确投资人负责出资,高管负责日常管理。极越作为独立公司,独立融资和经营,投资人百度与吉利主要依赖CEO进行管理,通常不干预日常运营,公司经营出现问题,不是投资方的原因,也不该由投资方来背锅。
所以此次百度和吉利作为投资方,出于社会责任,主动协助支付员工工资、社保、公积金等费用,但按照《公司法》规定,这些费用,包括极越的其他“外债”,并非投资方应承担的法定义务。
比如对于供应商欠款,投资方没有义务承担,供应商和员工不一样,员工是个人,供应商是公司。给员工付钱,是社会责任感,但是不能因此再要求给其他极越合作的公司也付钱。
同时,投资人与被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之间也并非“子债父还”的关系。尤其是涉及极越与供应商等法人主体间的关系时,双方债务清算应该以《民法典》《公司法》等法律为准绳,按照法律规定的流程推进,该破产清算的就破产清算,而不能将责任转嫁给投资人。
因此
基于法律角度,极越是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基于契约精神角度,CEO要勇于承担而不是推卸责任;
基于市场经济环境角度,一旦开了这个头,以后公司经营难题,是否都要投资人兜底?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百度、吉利都不需要为极越兜底。理论上应该极越自己走上破产流程,让员工们按照法律,得到补偿,而不是让他背后的投资人站出来背锅买单。
喧嚣之后,要看清事实
长远来看,企业发展需要一个理性、有序、规则明确的市场经济环境,也需要理性、清朗的舆论环境,法律的主导作用应与商业道德相互支持,无论是员工、投资人还是供应商,各方利益都应依法得到保护。
进一步来看,如果极越事件因有投资人兜底而未能得到恰当的法律规制与行业反思,极有可能在未来引发严重的蝴蝶效应。
想象一下,倘若所有新造车势力乃至整个行业都产生了侥幸心理,认为无论自身经营行为多么肆意妄为,最终都能依赖投资人收拾残局,那么行业的发展将会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
例如,企业可能会随意拖欠员工工资、忽视劳动法规对员工权益的保障,或者对供应商的货款恶意拖欠,甚至在资金链断裂时,不是通过合法合规的途径进行破产清算或重组,而是煽动用户去找投资人要钱,将自身的经营风险毫无节制地转嫁给他人。
当有限责任制度被随意突破,投资人被要求承担超出其责任范围的责任时,将对整个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冲击。
长此以往,资本必然会对这样混乱无序且风险极高的行业望而却步,不敢轻易投入资金。创业者们也会因为资本的撤离而难以获得足够的融资支持,他们怀揣的技术创新梦想将被迫陷入泥沼,无法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与商业价值。
而最终,受影响最大的还是我们广大的普通人。技术创新的停滞意味着我们无法享受到更先进的产品与服务,出行方式难以得到革命性的改善,生活品质的提升也会因此受阻,整个社会的发展步伐也将被拖慢。
所以,处理极越这类问题,依法办事是准尺。法就是法,不是我弱就有理。
来源雷科技
原文标题:极越事件尘埃落定,但“烂摊子”该由谁来买单?
上一篇:魏建军满腹委屈
-
估值110亿,蔚来系激光雷达公司图达通“曲线”上市2024-12-24
-
极越“闪崩”,不能让投资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2024-12-23
-
认错的夏一平,百度和吉利也救不了2024-12-18
-
从极越汽车看吉利新能源版图,怎一个“乱”字了得2024-12-17
-
甩锅的夏一平,背锅的股东、员工和供应商2024-12-16
-
吉利贴身肉搏与比亚迪:从热效率之争到电池产品全面开战2024-12-16
-
百度不疼,吉利不爱,极越怎么变成野孩子的?2024-12-14
-
极越员工喊话:别让夏一平跑了2024-12-13
-
背靠百度和吉利还是“爆雷”了,极越汽车能撑到2025年吗?2024-12-13
-
一线调查:员工等极越发钱,极越等百度救命2024-12-13
-
员工遭遇职场寒冬,只因奔驰败走中国?2024-12-12
-
“人才辈出”的吉利系,捧出第10个IPO2024-12-11
-
整合不是终局,吉利新考验已经开始2024-12-06
-
从比亚迪到吉利极氪,日本拆解中国车“上瘾”了2024-12-05
-
吉利汽车整合背后:多品牌战略短板凸显202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