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app地址官方计划

上汽集团的三重压力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2-07-05 11:09:34
热度:

上汽集团的三重压力导语:合资品牌下滑,自主品牌巨亏,新能源进展不力,上汽集团正面临着三重压力。李平 | 作者 砺石汽车 | 出品1600万目标不变新冠疫情的卷土重来,让刚刚走出低

导语:合资品牌下滑,自主品牌巨亏,新能源进展不力,上汽集团正面临着三重压力。

李平 | 作者  砺石汽车 | 出品

1

600万目标不变

新冠疫情的卷土重来,让刚刚走出低谷的中国汽车产业再次遭到重创,地处上海的上汽集团所受冲击尤其严重。

上汽集团6月9日公告称,公司5月整车产量36.02万辆,同比下降8.26%;销量为36.36万辆,同比下降10.61%;今年累计销量约175万辆,同比减少11.07%。

新冠疫情明显打乱了上汽集团的产销节奏。此前的4月产销快报显示,上汽集团4月销量为16.65万辆,同比下降60.3%,环比下降62.4%。

但从今年一季度数据上看,上汽集团的销量还是有所增长的。数据显示,上汽集团第一季度累计整车销量122万辆,同比增长6.84%,产量127万辆,同比增长5.52%。

不过,新车销量的增长并没有提振上汽集团的经营业绩。一季报数据显示,2022年1-3月,上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824.71亿元,同比下降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16亿元,同比下降19.44%。

销量增长而营收下降,说明上汽集团今年第一季度单车均价出现下滑,原因与上汽高端车型产能不足、高端新能源销量不佳等因素有关。此外,在芯片短缺、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下,上汽集团一季度毛利率为9.37%,同比下滑1.72个百分点,公司净利润由此承压。

不过,尽管遭遇到生产线停摆、终端销售受阻和出港受限等诸多困难,上汽集团仍对全年销量的达成抱有信心。5月20日,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在2021年股东大会上表示,尽管存在疫情反复、供应链紧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上汽集团各项工作仍按照年初提出的600万辆目标进行滚动安排。

陈虹的表态固然是勇气可嘉,但从前5个月销售数据上看,上汽集团全年任务达成率仅为29%,全年600万辆的销量目标达成难度极大。

二级市场上,上汽集团股价早已跌破净资产,总市值已经被比亚迪、长城汽车等昔日对手远远甩在身后,甚至一度被蔚来、小鹏等新势力车企超越。在电气化以及智能化正在颠覆行业的情况下,上汽集团作为传统燃油车企的巨头正面临到类似手机行业从功能机到智能机时代过渡的“诺基亚危机”,由此被部分投资者所抛弃。

2

合资品牌萎靡不振

经历了业绩“三连降”之后,上汽集团终于在2021年度迎来小幅反弹。

上汽集团的三重压力

2021年年报数据显示,去年全年上汽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7798.5亿元,同比增长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5.3亿元,同比增长20.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85.75亿元,同比小幅增长4.68%。

销量方面,2021年全年,上汽集团总体批发销量为546.35万辆,同比小幅下降2.45%;终端零售达到581.1万辆,同比增长5.5%。

2021年之前,上汽集团深陷负增长泥潭。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上汽集团营业收入分别为9021.94亿元、8433.24亿元、7421.3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60亿元、256亿元、204亿元,营收及净利润连续三年缩水。

2018年以来,中国汽车行业已经经历了产销“三连降”,但在新能源汽车以及整车出口的带动下,2021年中国汽车行业实现整车销售2627.5万辆,同比增长3.8%,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对比前期数据不难看出,2021年上汽集团业绩虽然恢复增长,但却并没有达到2019年同期水平,与巅峰时期的2018年更是相距甚远。此外,在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回暖背景下,上汽集团总体批发销量仍出现小幅下滑。整体来看,上汽集团2021年经营成绩并不突出。

上汽集团的三重压力

长期以来,上汽集团销量依赖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五菱四大子公司,净利润则主要依赖于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两大合资公司。2020年,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两大合资公司对上汽集团的利润贡献度达到96%。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通用五菱为上汽集团旗下合资公司,但上汽把五菱、宝骏等品牌计算到自主品牌之中,上汽通用五菱也被上汽集团誉为“合资模式下打造自主品牌的中国汽车企业典范”。

上汽集团的三重压力

分业务来看,上汽大众实现营业收入1592.4亿元,同比下降9%,净利润为101.86亿元,同比下降34%,销量为124万辆,同比下降17.5%。

长期以来,上汽大众一直是上汽集团的“利润奶牛”,也是合资品牌的样本公司。但2018年以来,上汽大众销量已经遭遇四连降,净利润则不足2018年同期的40%(上汽大众2018年净利润280亿元)。

数据显示,2018年-2021年,上汽大众销量分别为206.51万辆、200.18万辆、150.55万辆、124.20万辆,2019-2021年对应下滑幅度分别为3.07%、24.79%、17.50%。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上汽大众产销分别完成88776辆和87402辆,同比下滑幅度均超过10%。今年1-5月,累计产销分别达到447223辆和448639辆,同比分别减少5%和4%。考虑到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弱势,上汽大众2022年销量摆脱负增长难度并不小。

上汽通用实现营业收入1822.6亿元,同比小幅增长3%,净利润为72.6亿元,同比增长77%,销量为133.2万辆,同比下降9.3%;上汽通用五菱实现营业收入789.4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为11.35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仅为1.42亿元,销量为166万辆,同比下降3.8%。

不难看出,2021年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两大合资公司销量、营收规模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上汽通用净利润的增长未能弥补上汽大众净利润的下滑;同时,由于宏光MNI EV等低端车型占比较高,上汽通用五菱目前盈利能力仍较为有限,利润贡献度不足5%。

整体来看,2021年,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合计净利润为185.81亿元,较去年同期净利润(197.42亿元)同比小幅下滑,但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两家合资车企利润贡献度仍达到72%。

除了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两大合资车企之外,零部件供应商华域汽车和上汽财务也是上汽集团重要的利润来源。年报显示,华域汽车2021年实现净利润64.7亿元,同比增长20%;上汽财务净利润为56.6亿元,同比增长10%。

从业务模式上看,华域汽车零部件产品主要是内供、上汽财务公司主要为旗下汽车品牌提供汽车金融服务。因此,在上汽整车销量不佳的背景下,华域汽车和上汽财务两个业务业绩增长难有持续性。

整体来看,上汽集团整车盈利过度依赖于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两大合资公司的局面尚未有改变。而在合资品牌销量疲软的情况下,上汽集团短期业绩不容乐观。

3

新能源得势不得分

在三大合资公司销量疲软的情况下,自主品牌成为上汽集团主要的增量来源。年报显示,2021年,上汽自主品牌整车销量达到285.7万辆,同比增长10%,收入占比达到52.3%,首次突破50%;其中,上汽乘用车2021年销量超过80万辆,同比增长21.72%;上汽大通销量为23.2万辆,同比增长21%。

除了自主品牌占比提升之外,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及海外出口业务表现也较为亮眼。2021年全年,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实现销售73.3万辆,同比增长128.9%,排名国内第一、全球前三;公司新能源车销量占比从2020年的5.7%提升至2021年的13.4%,其中自主品牌销量中的新能源车占比已达22.7%。

出口业务方面,上汽集团海外销量达到69.7万辆,同比增长78.9%,整车出口连续6年保持国内行业第一。

由于上述三大业务表现相对较好,上汽集团在2021年股东大会上将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以及出口业务并称为驱动公司未来增长的“新三驾马车”。

不过,上汽集团自主品牌之所以实现了对合资品牌的反超,一方面在于合资品牌的“下滑”,另一方面则在于公司将上汽通用五菱计算到自主品牌之中。单看上汽乘用车和上汽大通两大子公司,总销量刚刚突破100万辆,且处于严重亏损之中。

与往年一样,上汽集团并没有披露上汽乘用车的盈利情况。但通过母公司报表计算可知,2021年上汽自主品牌净亏损约为83.5亿元,较去年同期(75亿元)继续扩大。

上汽集团的三重压力

此外,从营收构成上看,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销售主要由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宏光MINI EV、五菱NanoEV、KiWi EV等小型新能源车销量组成。其中,五菱宏光MINI EV销量约为42万辆,占比超过50%。而从售价上看,MINI EV售价仅为2.88万-4.36万,单车利润非常微薄。这就决定了上汽通用五菱未来利润贡献度仍十分有限。

另一方面,上汽乘用车旗下荣威、名爵两大子品牌销售日渐乏力,新车型竞争力下降。其中,在荣威品牌新能源车之中,售价不足5万元的A00级纯电车科莱威占比约为50%左右。因此,中高端新能源市场的缺位,经营业绩的巨亏,也是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不被看好的一个原因。

此外,在合资品牌电动化转型方面,上汽集团也无法掌握主动权。2021年,上汽大众先后引进ID.6 X和ID.3,再加上之前的ID.4 X,共拥有3款ID.系列纯电车型。但从销量上看,2021年上汽大众ID.系列销量仅为3.83万辆,尚不足“蔚小理”等新势力车企的一半。

2020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股价迎来数十倍涨幅,比亚迪总市值涨幅超过5倍,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等传统整车企业市值涨幅也超过3倍,而上汽集团股价却一直裹足不前。

究其根本,作为连续16年整车销售冠军,上汽集团短时间内无法摆脱对基本盘燃油车的依赖,“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徒有其表,严重名不符实。因此,二级市场依然将上汽集团视为传统燃油车企的代表。

仅仅依靠一款五菱宏光,显然撑不起上汽的新能源梦。

目前看,针对较为薄弱的中高端新能源市场,上汽集团利用主打“科技”的飞凡和主打“智能豪华”的智己来实现分层发展。但受新冠疫情影响,智己首款车型L7已经推迟在6月中旬开启交付(原定于2022年4月),预售价为40.88万元;飞凡独立后的首款车型飞凡R7将于2022年下半年上市,预估价格为27万-35万元。

然而,飞凡、智己两大品牌能否在中高端市场站稳脚跟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至少从每况愈下的蔚来汽车来看,上汽集团想要利用高举高打策略实现品牌向上的难度并不小,而荣威、名爵的高开低走就是前车之鉴。此外,新品牌推广、新能源、智能化转型所带来的销售及研发费用的激增,必将进一步加剧上汽自主品牌的亏损。

“大众需要加快业务改革,以免成为另一家诺基亚”。2020年年初,颇具危机意识的大众汽车集团CEO赫伯特·迪斯曾公开对外表示。

作为大众集团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曾经在燃油车时代辉煌无限的上汽集团同样面临到“诺基亚魔咒”所带来的压力与质疑。从目前情况来看,合资品牌下滑,自主品牌巨亏,新能源进展不力,面临三重压力的上汽集团,要想重回昔日巅峰,已是无望。

— END —

       原文标题 : 上汽集团的三重压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