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免耕和秸秆覆盖对黑垆土磷素形态组分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4:43:07
热度:

免耕和秸秆覆盖对黑垆土磷素形态组分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免耕及添加秸秆条件下黑垆土土壤磷组分特征及其与AM真菌侵染的关系,了解雨养农业区农业系统磷素利用效率。[方法]在陇东黄

【摘要】:[目的]探究免耕及添加秸秆条件下黑垆土土壤磷组分特征及其与AM真菌侵染的关系,了解雨养农业区农业系统磷素利用效率。[方法]在陇东黄土高原黑垆土区域,测定传统耕作、传统耕作+秸秆覆盖、免耕和免耕+秸秆覆盖4种处理小麦—玉米—大豆轮作系统中玉米阶段土壤全磷、速效磷组分及AM真菌菌根侵染率。[结果]水土保持耕作处理实施9a后,免耕和秸秆覆盖处理下0—5cm土壤磷素含量显著提高,活性磷组分H2O—Pi,NaHCO3—Pi,NaOH—Pi分别比对照提高84.6%,85.2%和56.6%;活性无机磷(H2O—Pi,NaHCO3—Pi之和)和潜在活性磷(NaOH—Pi)分别占总无机磷的11.4%和4.5%,全磷含量与磷组分、速效磷与磷组分呈显著正相关,2个免耕处理菌根侵染率分别比对照增加20.8%和16.5%。[结论]免耕和秸秆覆盖显著提高了土壤磷含量,免耕对AM真菌菌根侵染率有积极影响。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 有机磷组分 无机磷组分 黄土高原
【基金】:教育部重大科技项目“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粮草轮作系统调控有害生物的关键机理研究”(313028) 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庆阳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1203FKDA035) 教育部创新团队“草地农业系统耦合与管理”(IRT13019)
【分类号】:S153.6;S154.3
【正文快照】: 磷是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不仅是植物生产力的重要限制因子,同时也是维持生态系统元素平衡的重要因素,土壤磷是植物磷元素吸收的主要来源[1],其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磷组分形态,主要分为无机磷和有机磷两部分,其中无机磷约占磷总量的50%~80%[2],为可被植物吸收利用H2O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土壤速效磷速测法的探讨    雷红霞;孟昭设;贾彩霞;李世通;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塬区作物轮作系统磷动态的影响    郑丽娜;王先之;沈禹颖;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磷形态的影响    海龙;王平;张仁陟;王玲英;张春红;韩国君;

长期定点施肥对白浆土磷素形态转化的影响    马艳梅;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无机磷形态与酶活性空间变异特征    王鑫;

菌根真菌磷酸酶活性对红三叶草生境中土壤有机磷亏缺的影响    宋勇春,李晓林,冯固

长期定位施肥对蔬菜保护地土壤磷素形态的影响    吴玉梅;梁成华;杜立宇;刘丽;韩巍;

水土保持耕作下陇东玉米-小麦-大豆轮作系统产量、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动态    罗彩云,沈禹颖,南志标,高崇岳,CHAN Yin,樊丽琴

长期定位施肥对无石灰性潮土磷素状况的影响    刘树堂,韩晓日,迟睿,隋方功,姚源喜

开垦草原与种植紫花苜蓿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    郭彦军;倪郁;韩建国;韩龙;

测定石灰性土壤有效磷的影响因素分析    张雯雯;陈智文;李筱琳;

接种AMF对葡萄微繁苗生长效应的研究    谢丽源;张勇;熊丙全;曾明;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无机磷组分特征    李学平;刘萍;邹美玲;荣琨;

土壤磷素化学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刘建玲,张凤华

麦稻轮作高产条件下无机磷的形态转化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    马保国,韩俊杰,杨太新,韩宝坤

黑龙港北部潮土无机磷组成转化及供磷特性研究    张晓红,霍习良,许皞,路鹏,王贺利

河北省蔬菜保护地土壤养分的积累状况及影响因素    刘建玲,廖文华,高志岭,孟昭相

内蒙古农牧交错区沙鞭和羊柴AM真菌侵染及其土壤因子    徐翥骍;贺学礼;郭辉娟;赵丽莉;

保护性耕作下陇东春玉米—冬小麦—夏大豆轮作系统土壤水分动态及水分利用效率    周少平;谭广洋;沈禹颖;南志标;高崇岳;杨晶;

保护性耕作下黄土高原作物轮作系统土壤健康评价    王明明;李峻成;沈禹颖;

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生育后期旗叶衰老性状的影响    林琪;李京涛;刘树堂;刘义国;黄令峰;

不同耕作措施对绿洲灌区冬小麦“根土系统”的影响    冯福学

绿洲棉田磷素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机理和技术研究    陈波浪

北京野鸭湖湿地土壤中磷的形态分布和转化行为研究    张晶

解磷微生物溶解磷矿粉和土壤难溶磷的特性及其溶磷方式研究    钟传青

水稻土淹水过程铁氧化物转化对磷饱和度和磷、氮释放的影响    邵兴华

长期施磷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特征及其有效性研究    宋付朋

基于农户尺度的半干旱区集雨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行为响应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何雪锋

不同农业措施影响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演化规律研究    范丙全

基于GIS我国农田土壤磷素管理及磷肥需求预测研究    孔庆波

细菌溶磷作用及其对磷矿粉重金属释放和小麦盐胁迫的缓解    易艳梅

砂姜黑土玉米秸秆碳、氮矿化特征研究    张丽娟

土壤质地与磷肥用量对新疆棉田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    戴婷婷

磷肥运筹对棉花生长发育、磷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胡国智

灌溉方式对保护地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剖面分布的影响    韩琳

高效解磷细菌的筛选及解磷机理的研究    伊鋆

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地覆被变化的土壤环境效应研究    王玉川

红壤旱地和稻田土壤磷素微生物转化及其有效性研究    张洪霞

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漂洗土壤铁元素转化迁移的影响    谭海燕

宜宾市土壤磷素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赵智

不同年限黑土型蔬菜保护地磷素状况及有效化的研究    高妍

2种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范春燕;许继东;

土壤无机磷形态生物有效性研究    李孝良,于群英,陈世勇,沈先云

土壤有机磷组分动态变化和剖面分布    于群英,李孝良

土壤速效磷速测法的探讨    雷红霞;孟昭设;贾彩霞;李世通;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小麦田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樊丽琴,南志标,沈禹颖,高崇岳

河西走廊盐渍土不同种植年限苜蓿根际磷含量变异特征    高文星;张莉丽;任伟;马斌;周志宇;

保护性耕作下陇东春玉米—冬小麦—夏大豆轮作系统土壤水分动态及水分利用效率    周少平;谭广洋;沈禹颖;南志标;高崇岳;杨晶;

免耕春小麦套种牧草土壤养分动态研究    毛吉贤;石书兵;马林;朱军;郭飞;买买提.玉山;

VA菌根真菌和解磷细菌对红三叶草生长和氮磷营养的影响    秦芳玲,王敬国,李晓林,冯固

河西绿洲灌区留茬覆盖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增产节水效应    张凤云;张恩和;景锐;黄高宝;成雪峰;

除去细胞质无机磷对光合淀粉形成的刺激作用    Chen—SheSheu—hwa;D、H、Lewis;D、A、Waker;张振清;

海水中可溶性无机磷    孙秉一

海水中可溶性无机磷    孙秉一 ,于圣睿 ,郝恩良

无机磷对力复霉素合成的调节    倪榴英;焦瑞身;

发酵过程中无机磷的利用的实验改进    魏述众;年燕兰;关风梅;于同立;孙彩云;

土壤中无机磷的形态及施用磷肥的有效性    乔本梅,李卫国

烟台近岸海域无机磷含量逐年上升的原因分析    纪灵,任荣珠,梁源高,李正

流沙和改良后土壤无机磷形态分级及其有效性研究    段争虎,肖洪浪

有机酸对不同磷源条件下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章爱群;贺立源;赵会娥;吴照辉;郭再华;李淑艳;

长期施肥对石灰性土壤磷素肥力的影响 Ⅱ.无机磷和有机磷    谢林花,吕家珑,张一平,刘利花

腐殖酸对土壤中无机磷活化效应的研究    王曰鑫;侯宪文;

长期不施磷肥我国典型土壤无机磷形态及速效磷的变化    李中阳;李菊梅;徐明岗;

棕壤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残留无机磷形态及其转化的研究    程艳丽;邹德乙;邹丹;束良佐;

生长猪小肠钠依赖型无机磷摄入特性的研究    张铁鹰;孙杰;陈志伟;

微生物植酸酶与1~21日龄肉鸡饲粮无机磷当量模型研究    韩进诚;杨晓丹;杨凤霞;姚军虎;刘玉瑞;陈新科;王耀杰;周镇锋;许晋荣;冯新雨;

植酸酶与肉鸡饲粮无机磷当量模型    韩进诚;姚军虎;刘玉瑞;周镇锋;史宝军;王耀杰;

饲料行业应推广植酸酶    周进

土壤无机磷组成及生物有效性研究    陆海明

我国典型土壤长期定位施肥下土壤无机磷的变化规律研究    李中阳

三峡库区典型消落带土壤无机磷研究    马志敏

黑龙江省西部草地土壤无机磷素形态、转化及有效性    张海军

福建主要土壤类型迟效库态无机磷的研究    沈乒松

长期施肥对土壤无机磷形态及其剖面分布的影响    江晶

不同解磷菌配比解磷能力比较及解无机磷基因的克隆    秦平

黑土磷肥不同用量对无机磷形态及玉米苗期生物量的影响    高飞

土壤中溶无机磷细菌的分离、鉴定及阴沟肠杆菌溶无机磷基因的克隆    李明新

长期定位施肥黑土无机磷形态及吸附与解吸特性研究    吕海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