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耕作措施与秸秆还田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土壤质量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4:31:09
热度:

耕作措施与秸秆还田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土壤质量的影响【摘要】:通过在陕西关中平原地区连续7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运用多元方差分析及因子分析法比较评价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下4种耕作措

【摘要】:通过在陕西关中平原地区连续7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运用多元方差分析及因子分析法比较评价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下4种耕作措施(深松、旋耕、免耕、传统耕作)及2种秸秆管理措施(玉米秸秆还田、不还田)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收获后0~20 cm土壤容重免耕处理最大,旋耕、翻耕处理次之,深松处理最小;秸秆还田0~10 cm土壤容重较不还田处理降低2.33%,达显著水平。小麦、玉米收获后0~20 cm土壤养分组、有机质环境组及酶活性组指标变量受不同耕作措施的影响均大于受秸秆管理措施的影响。传统耕作两季土壤质量均最差。深松、旋耕有一定后效,且有机质养分因子得分较高,免耕则相反。综合土壤质量、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玉米秸秆还田/深松/旋耕/播种小麦-小麦秸秆高留茬/免耕/播种玉米模式适宜在该区推广。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 秸秆还田 小麦-玉米轮作体系 土壤质量评价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288,31071863)
【分类号】:S512.1;S513
【正文快照】: 小麦、玉米种植对粮食生产及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全国小麦、玉米产量之和占当年谷物总产量的61%,其中北方旱地生产占二者产量之和的50%以上[1]。然而,生产两季作物全生育期需水875 mm[2],北方旱区自然降水不足且分布不均,水分亏缺是限制该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选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耕作措施对土壤特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丁昆仑,M.J.Hann

中国北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深松效应与经济效益研究    何进;李洪文;高焕文;

土壤耕作及秸秆还田对冬小麦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韩宾;李增嘉;王芸;宁堂原;郑延海;史忠强;

耕作方式对冀西北栗钙土土壤物理性状及莜麦生长的影响    王岩;刘玉华;张立峰;窦铁岭;

长期不同施肥下红壤活性有机质与碳库管理指数变化    徐明岗;于荣;王伯仁;

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田慎重;宁堂原;王瑜;李洪杰;仲惟磊;李增嘉;

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的保护性耕作土壤质量评价研究    吴玉红;田霄鸿;南雄雄;池文博;闫小丽;朱瑞祥;同延安;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结构体碳氮分布的影响    王彩霞;王旭东;朱瑞祥;

黄土高原旱地轮作与施肥长期定位试验研究 Ⅰ.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樊    樊军,郝明德

秸秆还田条件下减量施氮对作物产量及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李锦;田霄鸿;王少霞;把余玲;李有兵;郑险峰;

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顾华详

高龄老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分析    付飞;李异;张健;

全球气候变化下低碳城市实现的规划途径    张洪波;徐苏宁;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循环经济规划研究——以安徽能源循环经济规划为例    崔木花;

略论非合理性政府行为与政府成本刚性    汪少波

当前我国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黄晓霓;

少免耕对夏玉米灌浆过程和产量的影响    史忠强;江晓东;王芸;宁堂原;韩宾;李增嘉;

对我国居民消费率过低的几点思考    王守敬;

新农村建设视域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孟祥健;

安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    郑家欢;吴志祥;

长三角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胡建一;

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研究    常慧娟;

节能高效、减排低碳与责任和快速工业化及经济腾飞    滕吉文;阮小敏;张永谦;闫雅芬;

民营房地产业发展报告    李毅;

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推广与普及    王娜;邱琦;

化肥减施及秸秆过腹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弘毅生态农场为例    唐海龙;徐玉新;蒋高明;刘沙沙;张偲;钟世霞;

苕溪流域典型村落水污染特征调查研究    郭雪松;邹娟;梁瀚文;刘俊新;

“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我国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黄璜;

城市旅游业能耗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估算方法及深圳市实证分析    汪清蓉;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扣除额标准的法与经济学分析    李怀;韩瑞;

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    杜熙茹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    胡雪梅

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汪慧玲

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    陈春常

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定价研究    董国强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    李玉凤

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刘林

信任和关系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与绩效的影响    罗力

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土壤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时空演变特征    闫鸿媛

基于DEA方法的农地利用效率差异研究    高晓辉

棉花纤维发育伸长期和次生壁加厚期数字表达谱分析    闫恒超

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王旭

煤粉永磁强磁滤器的研究    刘鹏

湘中南地区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谭啸

开发节地型居住小区的技术措施研究    史玉岩

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    毕圣洁

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    陈伟

我国个人破产制度之配套制度探究    商鹏鹏

耕作地表土块状况及其对近地表风场的影响    刘目兴;刘连友;孙炳彦;郭兰兰;王志;唐艳;彭茹燕;

不同耕作方式对黄土高原旱地麦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赵洪利;李军;贾志宽;王学春;王蕾;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意义    杨建;王云龙;马明任;张秀荣;

不同施肥制度下褐土微团聚体碳氮分布变化及其对肥力的影响    韩志卿;韩志才;张电学;王秋兵;陈洪斌;常连生;于玉桥;刘东强;

关中平原农田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南雄雄;游东海;田霄鸿;李锦;王淑娟;崔娟;刘廷;

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宋明伟;李爱宗;蔡立群;张仁陟;

玉米免耕播种深松联合作业机试验研究    何进,李洪文,毛宁,王树东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赵海涛;师帅兵;

土壤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研究    贾彦宙,张国贞,王俊英,庞黄亚,贾彦茹,王勇

不同施肥处理对塿土和黄绵土有机质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张付申

土壤质量与土壤可持续管理    张海林

土壤质量研究与可持续发展    凌青根

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    

永嘉县土壤质量状况及治理措施    刘相根;

土壤质量时空变化一体化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齐伟,张凤荣,牛振国,黄勤,徐艳

热带地区农场尺度土壤质量现状的系统评价    张华,张甘霖,漆智平,赵玉国

受干扰生态系统中土壤质量指示特性的评价    李树彬

土壤质量及其评价    郑昭佩,刘作新

海南岛土壤质量系统评价与区域特征探析    赵玉国,张甘霖,张华,龚子同

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土壤质量正呈现“毒性”    

城市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边振兴;王秋兵;刘兆胜;李立平;

土壤质量指标及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徐建民;汪海珍;

支持向量机对长沙、株洲、湘潭土壤质量的未来变化的预测    王关金;吴堑虹;戴塔根;苏欣;侯木舟;

第十一章 土壤质量的退化、控制和修复    曹志洪;

土壤微藻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    王铭献;兰利琼;卿人韦;周嘉裕;傅华龙;

蚯蚓对农田土壤质量的影响    李辉信;胡锋;焦加国;

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土壤质量和土壤资源利用与保护    朱林;马友华;

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研究的进展    曹志洪;

肥料高投入对土壤质量及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    杨步银;马建宏;王家胜;陈德星;许春香;

草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土壤质量演替规律与模型    杨睿璇;王金满;白中科;

土壤质量与粮食安全关系到底有多大(二)    本报记者 范建

今年安排1.3亿调查土壤质量    记者 赵凡

今年安排1.3亿资金开展土壤质量调查    赵凡

问诊中国土壤质量与健康    张晔

改善土壤质量 需有管理对策    本报记者 骆会欣

加强土壤质量安全管理 提升上海城市生态环境水平    杨文悦 市绿化市容局政策法规处处长 马云安 市建设交通委副主任 市绿化市容局 市林业局 市城管执法局局长 徐文发 市绿化市容局工会主席 市市容环境行业工会主席 孙建国 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总师办主任

郑州市及周边地区土壤质量良好    周强 杜佳音 蔡焕花

土壤质量与粮食安全关系到底有多大(三)    本报记者 范建

保护性耕作对改善土壤质量有重要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 张福锁

我国土壤质量趋向恶化    胡其峰

黄河三角洲土壤质量时空演变及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李新举

沿海经济发达区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于林

不同尺度土壤质量空间变异机理、评价及其应用研究    林芬芳

陕北黄土坡面微地形土壤质量研究    张宏芝

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土壤质量对植被恢复过程的响应    吕春花

吉林省土壤质量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李淑杰

黄土丘陵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演变及调控    许明祥

黄土丘陵区土壤质量对植被自然恢复过程的响应与评价    郭曼

不同生态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生物化学和分子生态变化及其土壤质量指示意义    张平究

农地制度及改革对土壤质量演变的影响    俞海

聊城市土壤质量时空演变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李如雪

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地形部位和利用方式下土壤质量及其评价研究    岳西杰

垦殖和退耕对民勤绿洲土壤质量的影响    杨万祯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土壤质量特征研究    郑郁

四川盆地西缘中低山坡地土壤质量特征研究    高雪松

半干旱黄土高原区苜蓿的种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范小巧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侯鹏程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景观位置下农田土壤质量分异    金盛杨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燕沟流域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    刘雨

广西生态移民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李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