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新型滴滤式生物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同步污水处理及产能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49:58
热度:

新型滴滤式生物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同步污水处理及产能研究【摘要】:人口、资源与环境是困扰当今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三大难题。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简

【摘要】:人口、资源与环境是困扰当今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三大难题。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简称MFC),利用微生物作为催化剂,将污水中的有机物以化学能方式直接转化为电能,是一种集污水净化和产电为一体的创新性污水处理技术。其研究,可望为化解世界能源危机提供一种全新的能源,为水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一项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技术。 首次将滴滤原理引入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设计了一种新型滴滤式生物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通过在阳极室和阴极室分别接种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厌氧污泥和曝气池好氧污泥,进水水质采用人工配水,运行方式采用间歇式,实现了滴滤式生物阴极MFC的启动和稳定产电,证明了生物阴极采用滴滤方式充氧的可行性,达到了阴极能自然充氧而无需额外机械曝气的节能研究目标。在间歇式运行滴滤MFC的溶解氧和循环流量研究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了连续式运行滴滤MFC:分析其产电及污水处理的效率受不同停留时间的影响;比较了采用活性炭和碳毡两种不同电极材料的差异;分析了长期运行后的分隔膜污染情况;利用16S rRNA测序鉴定出滴滤生物阴极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优势菌株;实现了滴滤MFC直接利用连续式实际生活污水产电,达到了低能耗处理连续实际生活污水并回收电能的目标。研究结果表明: (1)间歇式滴滤生物阴极MFC靠自然充氧可以实现启动和稳定产电,其阴极的自然充氧效果良好,阴极出水DO保持在3.6mg/L以上,最佳阴极循环流量为120mL/min,总内阻为7.7,功率密度可达91.2W/m3; (2)在阳极串联阴极的连续式运行条件下,滴滤MFC的最大功率密度为118.1W/m3,最小内阻为7.9。停留时间是影响连续式滴滤MFC污水净化和产能的重要因素,在最佳停留时间15h下,最大功率密度为87.4W/m3,COD去除率高达90.6%,出水COD=57.0mg/L,氨氮1mg/L,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国家一级B标准; (3)滴滤式生物阴极的微生物群落主要由4大类组成,其中,优势菌类为γ-proteobacteria,占一半以上的优势菌株为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 (4)滴滤MFC可以直接处理连续实际生活污水。尽管其功率输出低于自配水,最大功率密度为28.6W/m3,总内阻为25.1,但是能够有效去除有机物,COD去除率为86%,氨氮去除率为92%。 【关键词】:微生物燃料电池 生物阴极 滴滤 产电 污水处理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703;TM91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主要符号对照表9-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
  • 1.2 微生物燃料电池简介10-14
  • 1.2.1 微生物燃料电池原理10-11
  • 1.2.2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类别11-14
  • 1.3 生物阴极型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14-18
  • 1.3.1 好氧生物阴极型 MFC15-17
  • 1.3.2 厌氧生物阴极型 MFC17-18
  • 1.4 微生物燃料电池曝气方法与滴滤技术18-19
  •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19-20
  • 1.5.1 研究目的19
  • 1.5.2 研究内容19-20
  • 第二章 基于单独循环的滴滤式 MFC 装置的启动与分析20-30
  • 2.1 材料与方法20-24
  • 2.1.1 MFC 试验装置20-21
  • 2.1.2 MFC 的微生物接种与运行21-23
  • 2.1.3 测试和计算方法23-24
  • 2.2 结果与讨论24-29
  • 2.2.1 滴滤式 MFC 的启动和运行24-25
  • 2.2.2 阴极充氧效果25-27
  • 2.2.3 阴极循环流速对滴滤式 MFC 产电性能的影响27-28
  • 2.2.4 滴滤式 MFC 的污水净化能力28-29
  • 2.3 小结29-30
  • 第三章 滴滤式 MFC 装置的串联运行30-39
  • 3.1 材料与方法30-33
  • 3.1.1 材料与运行方式30-31
  • 3.1.2 常规指标的测试和计算方法31
  • 3.1.3 膜阻力的测定方法31-32
  • 3.1.4 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分析32
  • 3.1.5 生物量的测定方法32-33
  • 3.2 结果与讨论33-38
  • 3.2.1 不同停留时间对 MFC 产电和去污能力影响33-35
  • 3.2.2 膜分隔物的长期稳定性35-37
  • 3.2.3 膜污染情况分析37-38
  • 3.3 小结38-39
  • 第四章 滴滤式 MFC 阴极微生物群落解析39-48
  • 4.1 材料与方法39-44
  • 4.1.1 材料39-40
  • 4.1.2 方法40-44
  • 4.2 结果与讨论44-47
  • 4.2.1 生物阴极细菌 DNA 提取与 16S RNA 转化子抽样鉴定44
  • 4.2.2 生物阴极生物群落测序与分析44-47
  • 4.3 小结47-48
  • 第五章 不同电极材料的滴滤式 MFC 研究48-53
  • 5.1 材料与方法48
  • 5.2 结果与讨论48-51
  • 5.2.1 电极材料对滴滤 MFC 产电的影响48
  • 5.2.2 电极材料对滴滤 MFC 产电的影响48-51
  • 5.3 小结51-53
  • 第六章 滴滤式生物阴极 MFC 用于连续流实际生活污水净化及产能的研究53-58
  • 6.1 材料与方法53-54
  • 6.1.1 实际污水的来源与取样53
  • 6.1.2 实验装置53
  • 6.1.3 实验方案53-54
  • 6.2 结果与讨论54-57
  • 6.2.1 连续式滴滤 MFC 利用不同比例的实际生活污水的产电分析54-57
  • 6.3 小结57-58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58-60
  • 7.1 结论58-59
  • 7.2 展望59-60
  • 参考文献60-65
  • 致谢65-66
  • 附录6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66
  • 研究成果6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好氧生物阴极型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同时硝化和产电的研究    谢珊;陈阳;梁鹏;黄霞;

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多元生物质生物产电研究进展    冯玉杰;王鑫;李贺;杨俏;曲有鹏;史昕欣;刘佳;何伟华;解明利;

“三合一”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特性研究    曹效鑫;梁鹏;黄霞;

产电微生物与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赵丽坤;闫蕾蕾;李景晨;吕莹莹;郝耀彤;

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废水时的产电性能研究    李毅;胡翔;魏杰;王瑞林;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脱氮方面的研究进展    覃彪;支银芳;周华;周楚新;

阳极厚度对填料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    钟登杰;陈阳;梁鹏;曹效鑫;黄霞;

生物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研究    钟登杰;黄霞;梁鹏;夏雪;

基于混菌产电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最新研究进展    谢晴;王彬;冷庚;杨嘉伟;但德忠;

用于产电纯菌研究的MFC反应器的开发    曹效鑫;梁鹏;范明志;黄霞;

不同介体厌氧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特性研究    孔维芳;郭庆杰;王许云;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李毅;胡翔;王程远;王瑞林;

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何建瑜;刘雪珠;陶诗;王世来;王健鑫;

废水处理新理念——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研究进展    孙健;

微生物燃料电池同步降解偶氮染料和产电的特性与机理    孙健

微生物燃料电池能量特性研究    张培远

同步脱色刚果红与产电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和机理研究    侯彬

电催化电极材料制备及应用于污水处理的研究    温青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功能拓展和机理解析    孙敏

三种不同阴极类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研究    张金娜

微生物燃料电池中多元生物质产电特性与关键技术研究    王鑫

微生物燃料电池原位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研究    陈少华

剩余污泥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特性及污泥减量化研究    刘志华

空气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分隔材料、阴极及构型优化    张潇源

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难降解有毒废水实验研究    孙茜

基于pH调控的蓝藻水处理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特性研究    吴瑾妤

基于底物类型的沉积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特性研究    赵娟

组合微生物燃料电池对废水的除碳脱氮产电性能研究    李亮

海洋沉积物中产电微生物筛选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赵伟

双室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制浆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赵世辉

无膜生物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生活污水 的研究    李靖

微生物燃料电池及介孔磷酸锆阳极材料的电化学研究    张领艳

玉米秸秆在电化学辅助微生物厌氧系统中的转化和产电特性研究    何伟华

复合阳极支撑抗硫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罗坤

乙酸钠为基质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过程    冯玉杰;王鑫;李贺;任南琪;

以玉米秸秆为底物的纤维素降解菌与产电菌联合产电的可行性    冯玉杰;王鑫;王赫名;于艳玲;李冬梅;

污水厌氧生化处理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结合探讨    汪家权;黄敏;朱承驻;

微生物燃料电池产能原理及输出功率的影响因素    孔晓英;李连华;孙永明;袁振宏;吴创之;

用于废水处理及产能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宋天顺;叶晔捷;徐源;徐夫元;陈英文;沈树宝;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李毅;胡翔;王程远;王瑞林;

微生物燃料电池型传感器在BOD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佟萌;杜竹玮;李顶杰;李浩然;

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修饰的研究进展    宋娟;赵华章;杨亲正;彭艳丽;

国外动态    文伟河;

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产电菌的选育    黄燕新;李萍;颜幼平;

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净化废水研究进展    梁波;杨国忠;徐金球;

以天然混合菌接种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研究    陈旸;钱超;钱冬全;王麓;刘龙飞;

挂膜方式对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王井玉;黄卫民;王璇;林海波;

微生物燃料电池生物阳极的五氯酚共代谢降解    黄丽萍;郭瑞;甘琳琳;王宁;

床层膨胀高度对厌氧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    岳学海;赵书菊;郭庆杰;王许云;

微生物作为阴极催化剂强化微生物燃料电池同步偶氮染料脱色与产电性能的研究    侯彬;胡勇有;孙健;

菌株Dysgonomonas mossii的分离及产电特性    李颖;孙永明;孔晓英;李连华;杨改秀;袁振宏;

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杨改秀;孔晓英;孙永明;

碳纳米管负载二氧化锰用作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强化氧气还原的研究    张亚平;胡勇有;孙健;侯彬;李斯哲;

同步降解偶氮染料与产电的微生物燃料电池长期运行性能    孙健;胡勇有;侯彬;张亚平;

利用U型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加速盐碱土石油烃降解    王鑫;蔡章;周启星;张志能;陈翠红;

不同底物对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    孔晓英;孙永明;李连华;李东;杨改秀;

微生物燃料电池有很大挖掘空间    记者 符王润 通讯员 曾晓舵 李洁尉 刘静

微生物也可发电    记者 路平

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污水发电两不误    

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污水发电两不误    萧潇

为“小鼠减肥”获奖叫好    华羽

希腊从芝士副产品中回收能源    张芮

“喂喂我吧!”机器人也要吃!    郭明波/译

用污水发电同时能为水脱盐    张文

细菌让污水也能发电    柯济

细菌转运电荷方式首次获得详解    刘霞

新型石墨纸和石墨烯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张叶臻

功能化碳纳米管材料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莫光权

电子中介体固定化及其在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的应用    王凯鹏

微生物燃料电池能量特性研究    张培远

铁(Ⅲ)氧化物修饰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及其电容特性研究    彭新红

空气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分隔材料、阴极及构型优化    张潇源

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结构及催化剂的研究    史昕欣

循环式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及其微生物系统发育研究    王海萍

紧凑堆栈生物电化学系统电极材料与系统构建研究    杨俏

微生物燃料电池中多元生物质产电特性与关键技术研究    王鑫

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生活污水特性研究    常继勇

基于废水处理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制及基础研究    陈立香

微生物燃料电池及介孔磷酸锆阳极材料的电化学研究    张领艳

盐桥连接下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及其应用的研究    周玲

无膜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特性与应用拓展研究    李明

海底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表面改性及电极构型研究    李建海

海底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模型的建立及一株海洋细菌新种的分类鉴定    李永霞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阻抗特性以及在生物阴极实现硝化的研究    史海凤

基于泡沫金属电极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研究    吴自润

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的技术研究与结构优化设计    亓召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