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三相光伏并网系统暂态特性及低电压穿越技术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06:40
热度:

三相光伏并网系统暂态特性及低电压穿越技术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用电负荷急速增长,在全球资源紧张的大环境下,新能源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方向,太阳能发电技术做为清洁能源,

【摘要】:随着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用电负荷急速增长,在全球资源紧张的大环境下,新能源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方向,太阳能发电技术做为清洁能源,近年来迅速发展,并网型光伏系统越来越多。由于政府对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的支持,三相光伏系统不再满足自产自用,越来越多的接入电网,由于和电网主流煤电的原理有一定的差异,给电网的正常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此,本文在搭建光伏并网系统仿真模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光伏并网系统的暂态特性及光伏系统的低电压穿越技术,并通过对现有控制方式进行改进实现了三相光伏系统的低电压穿越。 对于三相光伏并网系统,本文通过建立电池、电路、跟踪模拟器及逆变器等模型进行分析,通过搭建两种不同光伏并网系统的仿真模型,使用建立了三相光伏逆变控制系统,着重讲解了双闭环控制电压电流方法。然后,在Matlab中建立起单级式和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仿真模型,分析光电波形理论分析,充分验证了拓扑模型是可靠正确的。本文通过建模和仿真对三相光伏并网系统的暂态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单级式和两级式光伏系统搭建模型仿真,重点研究了当外界光照强度突变、电网电压跌落和暂升时光伏系统各个物理量的变化趋势。 在对比分析几种逆变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对现有控制系统进行改进,实现了三相光伏系统的低电压穿越。在MATLAB/SIMUINK中对仿真的结果验证。从验证的结果来看,当电网发生电压跌落时,使用本文所说的方法对抑制并网电流增大及故障切除后快速恢复电网有积极的作用。 本文还从工作实际出发,对光伏并购系统的继电保护配置和保护整定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 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三相光伏系统 并网发电 暂态特性 低电压穿越 无差拍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61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第1章 绪论8-13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8-10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2.1 光伏并网系统暂态特性研究现状10-11
  • 1.2.2 光伏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技术的研究现状11-12
  • 1.3 论文主要工作12-13
  • 第2章 三相光伏系统模型13-24
  • 2.1 光伏电池模型13-15
  • 2.2 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建模15-18
  • 2.2.1 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基本原理15-16
  • 2.2.2 经典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策略16-17
  • 2.2.3 变步长电导增量法17-18
  • 2.3 Boost电路的工况分析18-21
  • 2.4 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21-23
  • 2.5 本章小结23-24
  • 第3章 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24-31
  • 3.1 并网控制策略研究24-26
  • 3.1.1 电压电流双闭环并网控制24-25
  • 3.1.2 无差拍并网控制策略25-26
  • 3.2 光伏设备的仿真26-30
  • 3.2.1 单级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建模及仿真26-28
  • 3.2.2 两级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建模及仿真28-30
  • 3.3 本章小结30-31
  • 第4章 三相光伏并网系统的暂态特性31-44
  • 4.1 光强对光伏系统影响31-35
  • 4.1.1 光照强度突变时单级光伏系统的特性31-33
  • 4.1.2 光强突变时两级式光伏系统的特性33-35
  • 4.2 光伏系统在电网扰动下的特性35-43
  • 4.2.1 电网扰动时单级式光伏系统的特性35-39
  • 4.2.1.1 电网电压下降时的特性分析35-37
  • 4.2.1.2 电网电压暂升时的特性37-39
  • 4.2.2 电网扰动时两级式光伏系统的特性39-43
  • 4.2.2.1 电网电压下降时的特性39-41
  • 4.2.2.2 电网电压暂升时的特性41-43
  • 4.3 本章小结43-44
  • 第5章 三相光伏系统低电压穿越技术的研究44-54
  • 5.1 并网规范对光伏系统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要求44-47
  • 5.1.1 国外对光伏系统并网的要求44-46
  • 5.1.2 国内对光伏系统并网的相关规定和要求46-47
  • 5.2 实现低电压穿越技术的控制策略47-50
  • 5.2.1 常用实现LVRT的控制策略47-48
  • 5.2.2 基于无差拍算法实现LVRT的控制策略48-50
  • 5.3 使用无差拍控制策略实现LVRT的算例50-53
  • 5.4 本章小结53-54
  • 第6章 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继电保护配置54-62
  • 6.1 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的保护配置55-56
  • 6.2 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保护与电网保护的配合56-57
  • 6.3 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线路保护整定57-61
  • 6.3.1 过电流保护57-59
  • 6.3.2 相间距离保护59-60
  • 6.3.3 线路纵联差动保护60-61
  • 6.4 本章小结61-62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62-64
  • 7.1 结论62-63
  • 7.2 展望63-64
  • 参考文献64-66
  • 致谢66-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67-68
  • 发表论文67
  • 科研情况67-68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6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1.4kW光伏并网示范电站    张育红;杨海柱;

三相光伏并网系统的运行控制研究    王博;李安;向铁元;张均;

1MW光伏并网移动房排风散热设计    王耀邦;

无大容量电解电容式单相光伏并网系统    王喆;宋斌;陈宗祥;

光伏并网系统的混成控制研究    李莎;粟时平;刘桂英;范孝春;黄飞;

离散时间模型预测控制在光伏并网中的研究    郁冲;王锴;

光伏并网电站数据采集监测系统    刘宏;陈慧玲;庞胜利;

三相光伏并网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    郑诗程;夏伟;

5kW太阳光伏并网示范电站的研究和开发    滕为公;杨桂红;王冬梅;安利娟;刘光;

Z源光伏并网直接电流单周控制系统    蒋立;郑建勇;

基于线电流解耦算法的三相光伏并网系统    谭甲凡;

一种三相光伏并网系统的双模运行控制策略    周彦;段善旭;刘飞;殷进军;刘邦银;

基于Z源的光伏并网控制策略研究    蒋立;郑建勇;

不可调度式单相光伏并网装置的平波电容容量的选择    沈玉梁;苏建徽;赵为;余世杰;王斯成;王德邻;

小型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设计    黄改云;

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    李练兵;王同广;孙鹤旭;

光伏并网系统反孤岛控制策略研究    金结红;余晓东;余海东;

新型锁相技术在光伏并网系统中的应用    周方圆;龚芬;胡前;彭振江;

单相光伏并网系统及其反孤岛策略的仿真研究    褚小莉;余晓东;

基于DSP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的应用研究    张海波;孙邦伍;原慧军;刘伟;崔海瑞;

光伏并网标准亟待出台    缪传俊

江苏 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居全国第一    黄蕾

上半年新增光伏并网容量翻番    国家能源局

我市开建20兆瓦光伏并网电站    记者 王贺 通讯员 杨锋 学谦

中节能光伏并网项目竣工在即    记者 杨文浩

40余项光伏并网关键标准或上半年完成编写    本报记者 王荣

我市光伏并网容量年底将达1000兆瓦    记者 李莎莎

我的微型分布式光伏并网电站(下)    淄博 田连华

我的微型分布式光伏并网电站(上)    淄博 田连华

上半年光伏并网量大增 能源局力促分布式发展    记者 王佑

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综合控制策略研究及实现    吴理博

光伏并网功率调节系统及其控制的研究    汪海宁

单相光伏并网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王飞

基于Z源网络的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研究    刘鸿鹏

大功率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研究    马亮

数字化光伏并网系统的逆变技术研究    张文

无变压器结构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及控制研究    马琳

光伏发电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    肖华锋

光伏发电系统逆变技术研究    吴春华

单相光伏并网逆变数字控制策略研究与实现    刘伟

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输出控制研究    刘俊杰

光伏并网控制策略与低电压穿越技术研究    安志龙

光伏并网系统动态建模研究    李怀花

分布式光伏并网逆变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梁斌

三相光伏并网控制系统研究    周洪伟

户用光伏并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    陈晓高

光伏并网功率调节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    刘增伦

小功率光伏并网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程相普

三相光伏并网系统的统一电能质量控制    胡晓青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