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数字核能谱测量系统中滤波与成形技术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17:40
热度:

数字核能谱测量系统中滤波与成形技术研究【摘要】:核能谱测量技术是研究核物理、重离子物理、高能物理及与核技术应用相关领域中重要的信息获取手段之一。它具有精度高、灵敏度高等特点,且其所

【摘要】:核能谱测量技术是研究核物理、重离子物理、高能物理及与核技术应用相关领域中重要的信息获取手段之一。它具有精度高、灵敏度高等特点,且其所获得的信息是其他检测手段所不能提供。随着计算机、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核能谱测量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更新之中。同时,对核能谱测量技术相关的关键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成为了核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因此,核能谱测量技术作为核技术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一直为国内外所关注。 至20世纪末,核能谱测量技术呈现了数字化发展的新趋势,近年来已成为核信号处理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方向。滤波与成形是核能谱测量技术数字化的关键技术环节,采用数字化方法实现滤波与成形不仅可代替模拟电路,简化硬件电路,还提高系统的能量分辨率、稳定性和自适应性。 国外对数字核能谱测量系统的滤波与成形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比较而言,国内在此方面的技术研究相对落后,大多为计算机仿真研究,暂无具备数字滤波功能的核仪器研制成功的报道。 在研究分析了模拟与数字核能谱测量系统的组成原理和结构的基础上,详细讨论比较了两者之间的优劣。对于模拟核能谱测量系统,研究了影响模拟核能谱测量系统性能的4个主要因素:基线恢复、弹道亏损、脉冲堆积、幅度提取等,提出了利用脉冲数字化的方法来减弱这些影响因素的研究思路;对数字核能谱测量系统,研究了脉冲数字化后对系统性能产生的影响,并采用高性能的ADC芯片来减小该影响。 通过对目前用于数字核能谱测量系统中滤波与成形主要算法进行的研究,并比较分析这些算法的各自利弊后,选择了基于sage-husa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处理基线恢复问题,以及采用函数卷积法实现脉冲梯形(三角形)成形。 论文研究提出了利用双重遗忘法建立卡尔曼滤波模型。由此实现了脉冲基线恢复,并取得了明显效果。由于经典卡尔曼滤波、现有简化sage-husa及改进sage-husa算法模型进行滤波效果都不佳,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算法进行了改进和优化。通过使用双重遗忘法建立的新型基于sage-husa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模型,取得了很好的滤波效果,避免了滤波发散和基线收敛缓慢的问题。 论文研究提出了单脉冲函数卷积法。在研究现有的函数卷积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单脉冲和连续脉冲的梯形(三角形)脉冲成形方法。利用函数卷积法实现梯形(三角形)脉冲成形,使核能谱测量系统的能量分辨率得到很大改善。脉冲梯形(三角形)成形使用的Z变换方法,因其算法复杂,难于在硬件系统上实现,仅限于软件仿真。利用函数卷积法建立的脉冲梯形(三角形)成形算法模型,可以在时域中写成递推的形式,便于硬件实现。进一步研究和实验测试可知,单脉冲成形法比连续脉冲成形法更能避免累积误差,使系统的能量分辨率再次得到提高。 在实现了上述两种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Matlab7.0建立了数字核能谱测量系统的滤波与成形软件平台。通过该平台对实际测量数据的测试,证明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研制了数字核能谱测量系统硬件平台。利用FPGA器件完成的新型数字核能谱测量系统,可以完成核信号脉冲的数据采集、基线恢复、脉冲成形、数据存储和通讯等功能,与传统的模拟系统相比,性能上具有显著改善。 该数字核能谱测量系统设计有三种观测窗口,可以根据探测器输出的脉冲脉宽、上升沿时间等信号特征,实时修改与脉冲成形相关的参数值,使系统能够配合不同的探测器在不同的探测场合工作,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探测能力和适应能力。 最后,通过系统测试表明,与现有的核能谱测量系统相比较,所研制的数字核能谱测量系统配合不同的探测器,能量分辨率都有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数字化 卡尔曼 数字成形 滤波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L8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8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11-12
  • 1.2 研究现状12-14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4-16
  • 1.4 论文依托16
  • 1.5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和创新点16-17
  • 1.6 论文章节安排17
  • 1.7 本章小结17-18
  • 第2章 核能谱测量系统组成分析18-32
  • 2.1 核能谱探测的原理18-20
  • 2.2 模拟核能谱测量系统20-26
  • 2.2.1 模拟核能谱测量系统的组成结构21-22
  • 2.2.2 影响模拟核能谱测量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22-26
  • 2.3 数字核能谱测量系统26-30
  • 2.3.1 数字核能谱测量系统的组成和结构27-29
  • 2.3.2 影响数字核能谱测量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29-30
  • 2.4 本章小结30-32
  • 第3章 核信号处理的原理和方法32-49
  • 3.1 核信号处理的原理32-33
  • 3.2 核信号的统计规律33-34
  • 3.2.1 脉冲计数的统计分布34
  • 3.2.2 核探测器输出脉冲幅度统计分布34
  • 3.3 滤波与成形34-48
  • 3.3.1 理论基础35-37
  • 3.3.2 滤波方法的研究37-43
  • 3.3.3 成形方法的研究43-48
  • 3.4 本章小结48-49
  • 第4章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模型的建立和仿真49-69
  • 4.1 概述49
  • 4.2 卡尔曼滤波原理49-56
  • 4.2.1 卡尔曼滤波经典方程50-54
  • 4.2.2 卡尔曼滤波初值的选择54-56
  • 4.3 卡尔曼滤波的自适应处理56-59
  • 4.3.1 简化的 Sage-Husa 算法模型56-58
  • 4.3.2 改进的 Sage-Husa 算法模型58-59
  • 4.4 卡尔曼滤波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和优化59-66
  • 4.4.1 双重遗忘法的数学模型建立60-64
  • 4.4.2 算法模型的问题与优化64-66
  • 4.5 数字基线处理66-68
  • 4.6 本章小结68-69
  • 第5章 数字化脉冲成形模型的建立和仿真69-91
  • 5.1 梯形(三角形)成形的优点69
  • 5.2 数字脉冲成形的理论69-78
  • 5.2.1 核脉冲与梯形(三角形)脉冲的数学描述70-71
  • 5.2.2 梯形(三角形)成形的函数卷积法71-78
  • 5.3 梯形(三角形)成形的模型建立78-80
  • 5.4 梯形(三角形)脉冲成形的仿真80-84
  • 5.5 梯形(三角形)成形的问题与改进84-90
  • 5.5.1 输入信号与成形时间84-86
  • 5.5.2 重叠脉冲的分离86-89
  • 5.5.3 单脉冲成形方法的实现89-90
  • 5.6 本章小结90-91
  • 第6章 数字核能谱测量系统的设计91-105
  • 6.1 数字核能谱测量系统的组成91-94
  • 6.1.1 数字核能谱测量系统技术91
  • 6.1.2 数字核能谱测量系统的结构组成91-94
  • 6.2 信号放大电路设计94-97
  • 6.2.1 概述94-95
  • 6.2.2 线性脉冲放大器设计95-97
  • 6.3 高速 ADC 电路设计97-99
  • 6.3.1 ADC 的作用97
  • 6.3.2 ADC 器件选择97
  • 6.3.3 AD9235 外围电路设计97-99
  • 6.4 波形数字化的实现99-104
  • 6.4.1 FPGA 介绍99-100
  • 6.4.2 Altera 系列 FPGA 介绍100-101
  • 6.4.3 FPGA 的功能模块设计101-104
  • 6.5 本章小结104-105
  • 第7章 性能测试105-112
  • 7.1 基线扣除的测试与对比108
  • 7.2 不同成形脉冲的测试与对比108-110
  • 7.3 不同探测器的比较110
  • 7.4 与模拟系统的比较110-111
  • 7.5 本章小结111-112
  • 结论112-114
  • 致谢114-115
  • 参考文献115-123
  • 附录123-12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一种组合导航的自适应信息融合算法    刘江;蔡伯根;

X射线荧光自动分类分析技术在矿产资源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庹先国;程渤;徐争启;穆克亮;胡灿;闫玉生;

X射线荧光方法在矿区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庹先国,滕彦国,徐争启,倪师军,张成江

一种过程噪声自适应调节的卡尔曼滤波算法    张谦;景占荣;

攀矿铁精矿矿浆品位的原位EDXRF分析试验    庹先国;成毅;穆克亮;任家富;何伶俐;李向阳;曾旖;曹顺根;卢斌;

多道脉冲幅度分析中的数字基线估计方法    肖无云,魏义祥,艾宪芸

基于FPGA的数字化核脉冲幅度分析器    肖无云;梁卫平;邵建辉;王善强;艾宪芸;史志兰;

基于PDA的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的研制    周建斌;马英杰;王磊;童运福;

一种新型测氡仪-α谱仪的性能与应用研究    周建斌;王磊;童运福;

射线测井测量物理量之间关系以及KALMAN滤波处理    王瑞平

野外地面伽玛射线全谱测量研究    方方

数字核仪器系统中高斯成形滤波的设计与实现    陈世国

数字化核能谱获取系统的研究    张软玉

基于FPGA的便携式数字核谱仪研制    覃章健

一种组合导航的自适应信息融合算法    刘江;蔡伯根;

矢量水听器与Kalman滤波在水雷引信中的应用    张李方;程锦房;何希盈;

大航程AUV SINS/DVL组合导航定位精度研究    钱辉;丁永忠;

游移方位激光捷联惯导系统传递对准方法    黄雪妮;赵忠;杨利兰;

基于交互式多模型的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    林雪原;

降阶扩展卡尔曼滤波在INS/GPS导航系统中的应用    徐金华;许江宁;朱涛;边少锋;

惯导系统在动基座上的对准研究    徐仕会;冯培德;马红日;

一种基于改进无迹卡尔曼滤波的自主水下航行器组合导航方法研究    刘明雍;胡俊伟;李闻白;

MEMS旋转调制式航姿参考系统设计及误差补偿    徐烨烽;仇海涛;何孟珂;孟庆季;

单领航者相对位移测量的多自主水下航行器协同导航    李闻白;刘明雍;张立川;刘富樯;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公路施工控制点稳定性分析    李春进;李明峰;常小林;

外场标定条件下捷联惯导系统误差状态可观测性分析    杨晓霞;黄一;

容错导航技术及其在INS/GPS/Doppler组合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张亚崇;

捷联惯导系统车载环境下的初始对准方法    牟玉涛;方海涛;

AUV组合导航半实物仿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王圣洁;康凤举;韩翃;

基于联邦滤波的远程AUV组合导航方法研究    郭建军;谢攀;刘娟;崔海英;

DVL在组合导航技术中的发展应用    彭东立;马海涛;许伟杰;

基于上注星历导航卫星分布式自主定轨系统    王海红;郑晋军;何善宝;初海彬;韩治刚;李长江;

自适应Kalman滤波在钟差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宋会杰;屈俐俐;

基于LabVIEW连续放射性测量仪的设计    聂开放;邢玉川;李梅;

重力梯度辅助导航定位技术研究    刘凤鸣

非线性SPKF滤波算法研究及其在组合导航中的应用    王小旭

GPS/SINS超紧密组合导航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张涛

机载导弹SINS动基座传递对准技术研究    张勤拓

弱信号条件下GPS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    丁继成

潜艇航行训练模拟器模型简化与参数优化研究    朱怡

非线性滤波及在惯导系统传递对准中应用研究    杨萌

基于GPS和自包含传感器的行人室内外无缝定位算法研究    陈伟

白光LED用稀土离子/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发光玻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梁晓峦

海洋重力辅助导航方法及应用    彭富清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高精度磷酸根离子分析仪的设计    郭凤华

光纤陀螺捷联系统运动基座对准方法研究    郭静

基于MIMU的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    张斌

船用MEMS航姿测量系统算法研究与实现    苑海静

微惯性组合惯导系统技术研究    马汉增

船舶航迹控制技术研究    张仁丹

船舶纵横摇和升沉运动预报方法研究    王允峰

基于虚拟仪器的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研究    郑秀华

超紧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技术研究    闫超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初始对准方法研究    任蕾

一种组合导航的自适应信息融合算法    刘江;蔡伯根;

衰减因子自适应滤波及在组合导航中的应用    耿延睿,崔中兴,张洪钺,房建成

海底X射线荧光探测系统的研制    葛良全,赖万昌,周四春,任家福,林玲,林延畅

曲线拟合在核探测器信号幅度提取中的应用    覃章健;葛良全;程峰;

氡及其子体向上运移的内因与团簇现象    贾文懿,方方,周蓉生,马英杰,邱元德,侯新生,吴允平,祖秀兰,王小琴

动态测量系统与卡尔曼滤波    刘大杰,于正林

岩性密度测井    王文祥;

地面γ能谱测量中连续测量的理论基础和实验结果    贾文懿,葛君伟

低能自然γ能谱测量的初步研究    唐红,贾文懿

走向测控技术的新纪元——虚拟仪器系统简介    

攀枝花地区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研究    滕彦国

数字核仪器系统中高斯成形滤波的设计与实现    陈世国

高灵敏度多元素现场X荧光探测系统的研制    林延畅

基于USB2.0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研究    覃章健

用点到点测量系统测量车身表面的采点技术    张维华

装载机载重测量系统数学模型    刘传榕,李学忠

测量系统的质量监控技术    马义中,赵逢余,徐济超

激光多普勒纵向位移测量系统的研究    张晓芳,贺顺忠,蒋诚志,陈林才,张宵元

基于LabVIEW平台的斜拉桥索力测量系统    涂三,骆子夜

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测量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蒋兴加,李正兵,陈刚

CCD多功能实验仪的设计与应用    汪涛;李冬梅;李现华;刘开伟;谢文;

一种测量高压快脉冲用电阻分压器的设计    邬昌峰;

混合比和燃烧组分浓度测量系统的原理和设计(英文)    张蒙正;汪亮;杨国华;

交汇光幕立靶测量系统计时数据采集研究    李翰山;雷志勇;王泽民;高洪尧;

模型水轮机力矩测量系统的测试研究    张建光;孟晓超;张海平;徐国珍;马兵全;陈莹;

生物媒质体中电磁场分布的计算与实验验证    王保义;

一种光电准直大视场姿态角测量系统    王昊予;江洁;张广军;崔运东;

水泵测试中电机绕组电阻的精确测量    赵燕;张辉;

立式罐底量增量测量系统    毕雅宁;佟仕忠;付贵增;林国庆;

传导骚扰辅助测量装置入工电源网络    陆顺平;陶象麟;

基于硬件同步采样法的工频电参数测量系统设计    郭松林;任殿义;

激光衍射法细圆柱体直径测量系统    崔建文;高振国;张晗;

基于硬件同步采样法的工频电参数测量系统设计    郭松林;任殿义;张帆;

水下测量试验参数记录系统设计与实现    孙长国;朱卫国;刘志宏;

移动道路测量系统快捷绘制电子地图    本报记者 阎友华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接受徕卡测量系统捐赠    丁之

智能超声波物位测量系统在冶金烧结生产线上的应用    上海宝钢建设有限公司 顾雪全

Salzgitter 公司光整机的板形测量系统    

南宁市数字城管用上移动道路测量系统    韦绍宁

德开发动物健康无线监测系统    张巍巍

带钢卷取时的在线卷形测量    

客运专线轨道设标网测量系统通过鉴定    李夏通讯员 闫玉玲

能准确测量海底浮泥厚度    驻粤记者 陈国雄 通讯员 陈兆云

高精度航空定位导航姿态 测量系统生产实验获得成功    记者 李薇 周湛

数字核能谱测量系统中滤波与成形技术研究    王敏

信息测量系统及其若干问题的研究    苏日建

基于视觉与触觉集成传感的多坐标组合测量系统的研究    朱嘉

动平衡测量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张健

变压器绝缘纸板微水分介电测量原理及其测量系统的研究    戴恒震

基于DLIA的交流阻抗谱测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胡宾鑫

测量系统精度损失溯源与预测模型研究    蒋敏兰

基于精度损失的动态测量系统均匀设计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    刘芳芳

液体连续相撞击流反应器流场及其测量系统研究    李福宝

太阳能聚光器聚焦光斑能流密度分布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刘颖

测量系统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董祺

透射光栅测量系统的研制    谢钱涛

光子多普勒速度测量系统的研制及其应用    于涛

边缘电场传感器测量系统的研究    单开

分布式红外辐射通量测量系统的研究    徐炳炎

差动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测量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王小鑫

小型化大口径激光强度时空分布特性测量系统    庞淼

HVDC线路下地面合成场强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赵新睿

属性值测量系统的相关性研究    刘伟

基于红外传感器的气体浓度测量系统设计    肖心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