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潮汐能直接驱动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性能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17:38
热度:

潮汐能直接驱动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性能研究【摘要】: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相比于其他海水淡化技术具有腐蚀和结垢轻微,设备投资少和建造周期短等优点,近几十年发展迅速。但是这种方法中的高压

【摘要】: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相比于其他海水淡化技术具有腐蚀和结垢轻微,设备投资少和建造周期短等优点,近几十年发展迅速。但是这种方法中的高压泵需要消耗大量电能,不仅增加了制淡成本和碳排放、还会加剧能源危机。本人所在课题组以解决高能耗、高成本和高碳排放为目的,研发了潮汐能聚能增压器,直接利用潮汐能的聚集能代替电能制取高压海水,进行反渗透海水淡化。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两套不同运行方式的潮汐能直接驱动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方案,为了更全面的对比分析研究,同时给出了将潮汐能发电技术与传统反渗透海水淡化方法相结合的系统方案,即潮汐能间接驱动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最后对三套系统的性能指标展开计算和对比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1、详细分析潮汐能利用技术、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等相关知识,结合潮汐能聚能增压器,设计“余能回收制淡的潮汐能直驱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余能发电制淡的潮汐能直驱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和“余能回收制淡的潮汐能间驱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其中,前两套系统使用潮汐能聚能增压器将潮汐能直接聚能加以利用,属于直驱式系统,第三套系统是传统的潮汐能发电技术与传统的反渗透方法相结合,属于间驱式系统。为叙述方便,简称上述三套系统为:“系统1”、“系统2”和“系统3”; 2、采用系统能量利用性能分析方法,对系统的能效、火用变、制淡成本进行计算和对比分析研究。研究表明: ①三套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系统1系统2系统3;其中“系统1”相对于“系统3”通常情况下能效提高了28%、“系统2”相对于“系统3”能效提高了20.2%、“系统1”相对于“系统2”能效提高了14%; ②利用火用分析方法对系统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验证,同时对系统的火用变进行计算后发现,火用损最大处发生在膜组件环节,这主要是高压进料海水中的纯水通过反渗透膜的过程中,消耗大量高压势能造成的; ③三套系统的制淡成本关系为:系统1系统2系统3;当设备使用寿命为15年时,“系统1”相对于“系统3”成本节约率为22.9%~49.8%、“系统2”相对于“系统3”成本节约率为15.7%~35.8%、“系统1”相对于“系统2”成本节约率为10.7%~21.7%;随着设备使用寿命增长和场地开发成本降低,系统制淡成本将会进一步下降; ④直驱式“系统1”和“系统2”相对于间驱式“系统3”具有能效高、制淡成本低的优点。这是因为聚能增压器的使用减少了能量转换次数和生产设备,简化了生产流程。另外,系统能量由潮汐能供应,没有碳排放,属于环境友好型系统。因此,直驱式“系统1”和“系统2”非常适合实施大型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潮汐能 反渗透海水淡化 能效 火用分析 经济性评估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747;P743.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2
  • 1 绪论12-24
  • 1.1 研究背景12
  • 1.2 海水淡化技术概述12-17
  • 1.2.1 多级闪蒸法(MSF)13-14
  • 1.2.2 多效蒸馏法(MED)14
  • 1.2.3 压气蒸馏法(VC)14-15
  • 1.2.4 反渗透法(RO)15
  • 1.2.5 海水淡化技术比较与能耗分析15-17
  • 1.2.6 国内外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发展历程及现状17
  • 1.3 潮汐能海水淡化研究进展17-19
  • 1.3.1 潮汐能蒸馏法海水淡化18
  • 1.3.2 潮汐能反渗透法海水淡化18-19
  • 1.4 系统能量利用性能分析方法19-22
  • 1.4.1 能量分析方法19-20
  • 1.4.2 火用分析方法20-21
  • 1.4.3 热经济学分析方法21
  • 1.4.4 海水淡化系统能量利用性能分析研究现状21-22
  • 1.5 存在的问题和本文的主要工作22-24
  • 1.5.1 存在的问题22-23
  • 1.5.2 本文的主要工作23-24
  • 2 利用潮汐能驱动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方案设计24-43
  • 2.1 相关知识24-30
  • 2.1.1 潮汐能利用技术24-26
  • 2.1.2 潮汐能转换装置26-27
  • 2.1.3 增压装置27-28
  • 2.1.4 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28-30
  • 2.2 余能回收制淡的潮汐能直驱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方案设计30-37
  • 2.2.1 系统工艺流程介绍30
  • 2.2.2 潮汐能利用方案设计及其潮汐能不稳定分析30-31
  • 2.2.3 潮汐能转换装置设计及其不稳定分析31-32
  • 2.2.4 高压装置设计及其不稳定分析32-33
  • 2.2.5 反渗透海水淡化环节设计及不稳定分析33-35
  • 2.2.6 系统稳压环节设计35-37
  • 2.2.7 系统优缺点分析37
  • 2.3 余能发电制淡的潮汐能直驱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方案设计37-39
  • 2.3.1 系统工艺流程介绍37-38
  • 2.3.2 余能发电环节设计及不稳定分析38
  • 2.3.3 系统优缺点分析38-39
  • 2.4 余能回收制淡的潮汐能间驱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方案设计39-41
  • 2.4.1 系统工艺流程介绍39
  • 2.4.2 潮汐能发电环节设计及不稳定性分析39-40
  • 2.4.3 系统稳定环节设计40-41
  • 2.4.4 系统优缺点分析41
  • 2.5 本章小结41-43
  • 3 利用潮汐能驱动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能效分析43-59
  • 3.1 余能回收制淡的潮汐能直驱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能效数学模型43-46
  • 3.1.1 系统代价能43-44
  • 3.1.2 系统有用能44-46
  • 3.1.3 系统能量利用效率46
  • 3.2 余能发电制淡的潮汐能直驱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能效数学模型46-49
  • 3.2.1 系统代价能46-47
  • 3.2.2 系统有用能47-49
  • 3.2.3 系统能量利用效率49
  • 3.3 余能回收制淡的潮汐能间驱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能效数学模型49-51
  • 3.3.1 系统代价能49
  • 3.3.2 系统有用能49-51
  • 3.3.3 系统能量利用效率51
  • 3.4 能效对比分析研究51-53
  • 3.5 实例分析53-58
  • 3.5.1 淡水产量53
  • 3.5.2 高压进料海水53-54
  • 3.5.3 高压泵效率54
  • 3.5.4 稳压器效率54
  • 3.5.5 电动机效率54
  • 3.5.6 水轮机、变速箱和发电机效率54-55
  • 3.5.7 高水头水轮机效率55-56
  • 3.5.8 PX 能量回收装置效率56
  • 3.5.9 系统能效对比分析56-58
  • 3.6 本章小结58-59
  • 4 利用潮汐能驱动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火用分析59-66
  • 4.1 余能回收制淡的潮汐能直驱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火用分析59-63
  • 4.1.1 系统工质压力火用方程59-60
  • 4.1.2 系统工质压力火用变方程60
  • 4.1.3 系统可行性证明60-63
  • 4.1.4 系统火用损失63
  • 4.2 余能发电制淡的潮汐能直驱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火用分析63-65
  • 4.2.1 系统可行性证明63-64
  • 4.2.2 系统火用损失64-65
  • 4.3 本章小结65-66
  • 5 利用潮汐能驱动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经济性分析66-77
  • 5.1 反渗透过程模型66-68
  • 5.1.1 过程单元模型66-67
  • 5.1.2 压力容器单元模型67
  • 5.1.3 系统模型67-68
  • 5.2 利用潮汐能驱动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经济模型68-71
  • 5.2.1 余能回收制淡的潮汐能直驱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经济模型68-69
  • 5.2.2 余能发电制淡的潮汐能直驱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经济模型69-70
  • 5.2.3 余能回收制淡的潮汐能间驱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经济模型70-71
  • 5.3 系统经济性对比分析71-75
  • 5.4 本章小结75-77
  • 6 总结77-79
  • 参考文献79-84
  • 致谢84-85
  • 作者简历85-86
  • 导师简介8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潮汐发电的发展和潮汐电站用水轮发电机组    戴庆忠;

潮汐水轮机的开发    刘峰;

大功率高速电动机高效率低噪音离心风扇的研究与设计    李贤明,张霄,徐华

国内外海水淡化技术的进展    阮国岭;冯厚军;

海水淡化的发展及应用    王俊红;高乃云;范玉柱;施利毅;

海水淡化技术现状及各种淡化方法评述    解利昕,李凭力,王世昌

反渗透海水淡化给水工程的设计与应用    蔡邦肖,黄亦真

潮汐电站建库及运行方案分析    杨敏林,邹春荣

电动机能效现状及节能措施研究    阮建国;盛英英;李青绵;赵彬;张晓斌;楼高良;

全球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陈飞宇;金鑫;

氯化铵回收的三效降膜蒸发系统的(火用)经济分析    郑艳梅

热法海水淡化系统的能量分析    林振宇

焦化废水及其处理技术现状研究    杨利均;周丹;罗仙平;

冶金工厂水资源利用的新途径    许映军;王英;顾卫;姜平;陈伟斌;袁帅;

变电站光伏直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林航;陈晓明;

离心泵叶轮的优化设计    王幼民,唐铃凤

中低比转速离心泵叶轮几何参数优化    王幼民,杨国太,桂诗祥,杨俊峰

大型塑料泵叶轮的内部流场分析    王玉勤;王幼民;

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优化设计    龙维绪;王志刚;刘祖明;廖华;

荷正电壳聚糖纳滤膜的研究进展    韩润林;拓卫宁;张龙龙;李琪琪;白学林;魏亮亮;党蕊;

大型潜水泵的使用及维护保养    丁朝旭;

膜污染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袁家淼;马玉新;纪书华;

高回收率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研究    解利昕;程方;李凭力;王世昌;

反渗透法处理矿山含Cu~(2+)废水    徐洁;黄万抚;

膜分离技术与水资源和水再用    高从堦;

离散元件与管路参数的反渗透系统数学模型    靖大为;苏卫国;李肖清;罗浩;

涡流高效防砂分离器研制与应用    于洪英;潘志远;姜彦;

膜法处理高浓度卤水实验研究    黎刚;陈侠;

热回收器的热力学分析    孟繁晋;戎卫国;

废热溴化锂吸收式动力、冷、热量梯阶转换系统的研究    张秀芳;金苏敏;

泵蜗壳的一种实用CFD寻优设计计算方法    刘克伟;贾月梅;赵秋霞;

水煤浆离心泵的CFD数值模拟    张强;李国威;田莹;

海上搜救模拟器中近海溢油的实时仿真与可视化研究    余枫

水交换模型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    宋军

全球海洋潮汐同化模拟及东中国海潮流对环流作用研究    于华明

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    倪国江

旋流自吸泵设计及内部流动研究    王春林

气动/燃油混合动力能量回收利用研究    聂相虹

毛白杨苗期水肥耦合效应研究    董雯怡

不锈钢冲压焊接离心泵能量转换特性与设计方法    张翔

离心泵叶轮不等扬程水力设计方法研究    朱荣生

中低温太阳热能与化石能源互补系统集成及水电联产系统研究    罗尘丁

用于矿灯充电的独立光伏系统研究    毛娟

单轴双输送低比转速离心泵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陈洁达

寒冷地区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研究    吴启任

基于LabVIEW水泵性能试验系统    郭陈

基于有限元法的风力发电机组塔架结构分析    王朝胜

集成膜技术深度处理油田采油废水研究    潘振江

纳米碳管的盐水通道行为研究    李燕

膜吸收法浓海水烟气脱硫试验研究    崔振东

胶州湾溢油动态预报模式及可视化研究    胡跃波

水泵性能试验自动处理软件的开发    周国强

国内外水资源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王学东,王殿武,李贵宝,刘志轩

开关磁阻电动机在抽油机节能改造项目中的应用    母丹;张奕黄;

我国开展潮汐能源开发研究的意义和设想    赵雪华

华能玉环电厂海水淡化工程介绍    王洁如;

中国水资源    谢家泽,陈志恺

《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呼吁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    侯春梅;张志强;迟秀丽;

面临21世纪的中国水资源问题    张光斗

我公司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探讨    毛申允;

复杂并流多效蒸发系统的数学模型与矩阵解法    阮奇,陈文波,黄诗煌,叶长燊

中低温余热与甲醇化学间冷相结合热力循环研究    洪慧,金红光,李涛,蔡睿贤

基于产业集群的秦皇岛海水淡化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    王慧朝

碳酸钾三效降膜蒸发系统的(火用)分析    邓会宁

中国海水淡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蒋亚荣

海水淡化呼之欲出——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惠绍棠所长访谈录    马恒;

国内最大海水淡化项目启用    

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中的能量回收    周一卉,陈彦泽,丁信伟

利用潮汐能和波浪能的发电-制淡水联合装置系统    

第一台海水淡化高压泵问世    文林;

荣成万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    谭永文,张希建,陈文松,康晓辉,杨波,卢光荣,樊雄,沈炎章

淡化海水 取之不尽的宝库    李平 ,李璐

天津日产1000m~3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开工    

低温多效技术引领中国海水淡化市场    邢云;

我国陶瓷膜海水淡化已趋成熟    

高回收率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研究    解利昕;程方;李凭力;王世昌;

高回收率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研究    陈益棠;章宏梓;周倪民;

潮汐能发电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朱冬云;李志恩;陈炎;耿强;

潮汐能海湾的动态水位差模拟研究——一种全新的潮汐能开发方式的探索    许雪峰;羊天柱;孙志林;王传崑;施伟勇;

T型坝异相潮位发电的水动力特性研究    郑思明;张庆河;张永良;张金凤;

聚丙烯微孔膜浓缩反渗透海水淡化浓盐水的研究    陈利;沈江南;蒋飞燕;林龙;周露明;

陶瓷超滤膜海水预处理研究(英文)    徐佳;苏保卫;王铎;高从堦;

膜法在大型市政海水淡化厂中的应用    冯逸仙;

超滤工艺处理海水的研究    刘慧英;赵宝龙;张国清;张建波;

新加坡新泉海水淡化厂设计及工艺参数    童金忠;Gireesh Babu Bhat;葛文越;

反渗透海水淡化市场巨大    谭永文

潮汐能 大海“脉动”送电来    国家电监会 魏青山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 王成仁

“小能源”未来发展目标可期    CNE记者 宋飞

海水淡化离我们并不远    本报记者 肖国强 

万吨级海水淡化工程试运行状况良好    赵振农

万吨级海水淡化工程工艺简介    中国膜工业协会

新技术支持,我国开始大规模海水淡化    潘海平 潘一峰

依靠科技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段志强 刘惠忠 本报记者 冯国梧

共破能源困局 “风电三峡”抢滩山东    吴淑娟

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结硕果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旋转正位移式液体压力能传递过程理论与实验研究    周一卉

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阀控余压能量回收装置的研究    王越

反渗透膜法海水淡化过程最优化设计的研究    卢彦越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化的机理研究    程海燕

潮汐能直接驱动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性能研究    王逸飞

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优化运行与调度研究    徐丁

反渗透海水淡化集成监控系统研究    杨茂生

风光互补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应用研究    邓勇

反渗透海水淡化远程集中监控系统的研究    李相发

基于FLUENT的压力交换器能量传递过程仿真分析及其结构优化设计    侯兰香

反渗透海水淡化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    朱俊华

海水淡化工艺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    李冠硬

论我国潮汐能开发利用中的环境责任    王颖婕

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能量分析及优化    王崇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