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秸秆还田对免耕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碳固定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0:30:17
热度:

秸秆还田对免耕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碳固定的影响【摘要】:秸秆还田影响免耕稻田固碳潜力,但相应地改变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影响了秸秆还田后稻田固碳减排对减缓全球变暖的贡献。因此本文研究

【摘要】:秸秆还田影响免耕稻田固碳潜力,但相应地改变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影响了秸秆还田后稻田固碳减排对减缓全球变暖的贡献。因此本文研究不同油菜秸秆还田量(0、3 000、4 000、6 000 kg hm-2)对免耕稻田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排放和土壤与水稻植株固碳的影响,及其评估秸秆还田后温室气体增排的综合增温潜势对稻田固碳减缓全球变暖的贡献的抵消作用。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显著提高CO2和N2O排放,降低CH4排放,降低温室气体的综合增温潜势;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固碳量,降低地上部水稻生物量和地上部水稻固碳量,提高稻田累积固碳量,有效地降低温室气体增排的温室效应对稻田固碳减缓全球变暖的贡献的抵消作用。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综合增温潜势随之显著降低,而稻田固碳减缓全球变暖的贡献随之增加,因此必须考虑免耕稻田秸秆还田量的问题,以有效发挥免耕稻田秸秆还田的固碳潜力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得免耕稻田由碳"源"转为碳"汇"。 【作者单位】:农业部华中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湖北省武穴市大法寺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湖北省武穴市农业局
【关键词】:秸秆还田 免耕稻田 温室气体 碳固定 增温潜势
【基金】: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11BAD16B02) 华中农业大学青年自主创新基金(2010QC032)
【分类号】:S153
【正文快照】: 秸秆施用作为一种低投入、可持续的秸秆资源利用方式,在我国广为提倡。秸秆施用能增加土壤有机质[1]、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2],改善土壤理化性质[3],影响作物生长,作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等则是影响农田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的重要因素[4],因此秸秆施用可能影响到农田温室气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Comparison of Manual and Automatic Methods for Measurement of Methane Emission from Rice Paddy Fields    郑循华,王明星,王跃思,沈壬兴,李晶

稻田CO_2、CH_4和N_2O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邹建文,黄耀,宗良纲,郑循华,王跃思

麦季稻秆施用对后续稻季CH_4产生氧化及排放的影响    张晓艳;马二登;张广斌;马静;徐华;蔡祖聪;

长期秸秆还田改土培肥效应的研究    劳秀荣,吴子一,高燕春

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作物减产的原因及作用机制分析    高亚军,李生秀

中国农田土壤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和潜力    韩冰;王效科;逯非;段晓男;欧阳志云;

稻草还田对晚稻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陈苇,卢婉芳,段彬伍,Wassmann R,Lantin RS

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    孙星;刘勤;王德建;张斌;

微生物生物量C、土壤呼吸的季节性变化与黑土稻田甲烷排放    梁巍,岳进,吴劼,史奕,黄国宏,梁战备

稻田秸秆还田:土壤固碳与甲烷增排    逯非;王效科;韩冰;欧阳志云;郑华;

The Impact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urchase Subsidies on Mechanized Crop Residue Recycling    

星星草的耐盐能力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张立宾;刘玉新;张明兴;

畜禽有机肥料对土壤有效铜锌铁锰含量的影响    赵征宇;蔡葵;赵明;

不同钾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郑福丽;刘兆辉;张文君;江丽华;王梅;林海涛;

施用硫酸钾镁对苹果产量、品质和叶片矿质营养的影响    林海涛;江丽华;刘兆辉;宋效宗;郑福丽;王梅;张文君;

有机肥料对土壤可溶性氮素变化的影响及肥效研究    赵明;赵征宇;蔡葵;于秋华;王文娇;

畜禽粪肥不同用量对青花菜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李祥云;宋朝玉;王瑞英;王圣健;高峻岭;朱丕生;

轮作和休茬对日光温室黄瓜连作土壤的改良效果    吴焕涛;魏珉;杨凤娟;王秀峰;

莘县保护地土壤养分含量与盐渍化状况分析    王连祥;闫传胜;袁方耀;张学锋;

崂山绿茶水溶性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赵明;王文娇;蔡葵;赵征宇;于秋华;

肥料与石膏配施对滨海盐土玉米生理活性的影响    李孝良;李健姣;吕宝磊;陈效民;王晓洋;詹国飞;

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对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李敏;叶舒娅;刘枫;袁嫚嫚;

不同控释氮肥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袁嫚嫚;叶舒娅;刘枫;李敏;吴学忠;

合肥地区大棚土壤7种重金属相关环境质量评价    蒋光月;郭熙盛;朱宏斌;何传龙;

铅在我国3种自然土壤中的含量及化学形态分布特征研究    文方;姚娜;朱菲菲;周友亚;谷庆宝;李发生;侯红;

利用畜禽废水中氨氮驯化矿化垃圾填料氧化填埋场CH_4的研究    贾博;张后虎;张毅;王伟;吴睿;张维佳;

猪粪堆肥最佳生产环境控制参数初步研究    刘克锋;王红利;邹荣松;石爱平;戴智勇;

养猪沼液滴灌影响下西瓜地红壤pH的演化研究    宋照亮;单胜道;康凯;陈蓉;

内蒙古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呼吸强度动态变化的研究    李浩;马万里;吴永胜;吕桂芬;卢萍;

不同菌剂发酵有机肥对草莓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王顺利;金珠理达;刘克锋;邹荣松;王红利;石爱平;邢广青;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中水灌溉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王齐

两种典型盐生植物耐盐机理及应用耐盐植物改良盐渍土研究    李瑞利

中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    赖力

TNT污染土壤的生物泥浆反应器修复机理研究    谯华

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氮素流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    刘玉学

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空间对应关系和定量模型研究    赵科理

农田养分流失风险评价及养分平衡管理研究    丁晓东

有机废弃物CO_2施肥发酵过程中基质理化性状变化及残渣培肥土壤的作用    李玲玲

等高绿篱—农业复合系统土壤CO_2和N_2O排放特征    莫琼

养分管理措施对丹江口库区橘园氮磷行为特征的影响    毕磊

猪粪农用对土壤—小麦系统中镉迁移的影响    翟静雅

不同修复措施下侵蚀红壤的团聚体稳定性与肥力特点    杨莹莹

水稻根际促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水稻作用效果的研究    胡雪

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土壤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时空演变特征    闫鸿媛

不同棉花基因型钾吸收和利用效率差异的机理研究    夏颖

免耕稻田磷素动态及组分特征的研究    通乐嘎

大环江沿岸典型污染区土壤改良技术及对芥菜品质的影响研究    任立研

我国玉米核心种质磷胁迫蛋白质表达差异和基因组SSR分析    王彦玲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孝勇,武际,朱宏斌,王允青

不同措施对高寒旱地莜麦土壤水分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肖凯,王殿武,褚达华

秸秆覆盖的作用与机理    李富宽,姜慧新

麦田铺稻草的效果及应用技术    戴同广,王正旺,程干华,花金顺

成都平原稻田甲烷排放的实验研究    任丽新,王庚辰,张仁健,段长麟,M. A. K. Khalil , M. J. Shearer,R. A. Rasmussen , R. W. Dalluge

稻田甲烷排放及产生、转化、输送机理    王明星,李晶,郑循华

中国农田的温室气体排放    李长生,肖向明,S.Frolking,B.MooreⅢ,W.Salas,邱建军,张宇,庄亚辉,王效科,戴昭华,刘纪远,秦小光,廖柏寒,R.Sass

稻草回田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林炎金,林增泉

毕节地区有机肥资源利用及对策    谭廷甫

中国塑料薄膜覆盖农业    陈奇恩

农田水肥效应及其生理机制研究    高亚军

《京都议定书》生效后我国耕地土壤碳循环研究若干问题    潘根兴 ,赵其国 ,蔡祖聪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及其演变与应对气候变化    潘根兴;

土壤颗粒固碳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崔国贤;关松;

土壤团聚体固碳研究进展    陈建国;田大伦;闫文德;项文化;方晰;

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研究:全球变化和国家粮食安全    潘根兴,赵其国

集约经营雷竹林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化    蔡荣荣;黄芳;孙达;秦华;杨芳;庄舜尧;周国模;曹志洪;

东北平原农作物生产力及固碳能力模拟    朱大威;金之庆;石春林;

小兴安岭典型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状况比较分析    王文帆;刘滨凡;刘广菊;梁素钰;刘禹;

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及其研究进展    赵婷;王义祥;徐国忠;翁伯琦;

美国有关放牧对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    李树会,张东为

水肥耦合对北方不同农业生态系统固碳影响的研究    郭家选;李串;李巧珍;赵帅;李玉中;

培养条件下土壤腐殖质在黑土团聚体中的分布    关松;窦森;

林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独特地位分析    李剑泉;刘世荣;李智勇;易浩若;

土壤团聚体中有机质研究进展    窦森;关松;李凯;

土壤碳“源”与“汇”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吕国红;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方法    余新晓;吴岚;饶良懿;李静锐;杨永强;

开封市农作物碳储量与碳密度研究    鲁丰先;赵丽琴;

中国耕作土壤固碳有潜力    李云

我国应加强土壤固碳能力研究    本报记者 李禾

秸秆养牛与固碳型生态农业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蒋高明

农田急需“碳滋养”    本报记者 许琦敏

我国首创土壤碳储量计算方法    田雪莲

第十二届国际水土保持大会闭幕    记者 李春明 果天廓

安徽出台农业科技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记者 王兵 通讯员 韦炜 王珏

全省农田土壤养分居中等水平    记者 李江天

长三角农田土壤固碳技术的固碳潜力及激励机制研究    芮雯奕

基于碳组分分析的稻田土壤固碳优势及其保持途经研究    黄山

不同用地方式下土壤碳氮动态特征及其生物学机制研究    寇太记

农业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与土壤升温对水稻土有机碳矿化和CO_2排放的影响    张旭辉

南方典型稻田土壤有机碳固定机制研究    周萍

吉林西部水田土壤碳库时空模拟及水稻生产的碳足迹研究    徐小明

施肥和耕作长期试验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及作物生产力变化的统计研究    王成己

宁夏灌淤时间序列的土壤碳库量演变研究    董林林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双季稻田土壤肥力与温室气体排放规律的研究    商庆银

作物源碳的土壤固定机制:四种土壤培养实验研究    宋祥云

西北半湿润及半干旱区县域农田土壤固碳速率研究    张晓伟

CO_2减排新技术——土壤中CO_2的固定实验研究    姚胜

不同植被和施肥方式对矿区复垦地固碳量的影响    韩广

崇明农业园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碳平衡研究    王适

土壤管理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效应研究    张萍

西北干旱区县域农田土壤固碳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李晓晓

氮肥对燕麦生物固碳量及土壤碳储量的影响研究    娜仁图雅

陕西省栎林土壤固碳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崔静

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时空差异及增汇技术研究    赵荣钦

长期施肥条件下作物碳含量及分配比例    苗惠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