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氮矿化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10:55
热度:

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氮矿化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摘要】:土壤呼吸和氮矿化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短期内温度升高能明

【摘要】:土壤呼吸和氮矿化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短期内温度升高能明显提高土壤呼吸速率,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和升温时间的延长,土壤呼吸速率对温度升高的敏感性可能逐渐降低。由于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与土壤水分含量、气候、植被、凋落物等多种因素有关,并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用一个固定的Q10(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系数)来计算土壤呼吸对温度升高响应的量,会给研究结果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生态系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除了直接的反应外,还具有复杂的适应性。尽管模拟研究表明未来气候变暖将使土壤呼吸增加,但是有关土壤呼吸对气候变化适应性的试验数据比较少.对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壤呼吸的模拟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气候变暖将促进土壤氮素的矿化速率,其影响程度的强弱不仅与温度有关,而且与土壤基质的质量与数量、土壤水分、升温持续的时间等有关,这使目前有关研究结果出现了很大的不确定性。针对上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应统一土壤呼吸的测定方法,区分土壤呼吸各组分对温度升高的响应,在研究土壤呼吸和氮矿化对温度升高的响应时结合考虑其它因素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 土壤呼吸 氮矿化 气候变暖 温度敏感性 适应性
【基金】:国家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40425103) 中科院百人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2CB412507)。
【分类号】:P467
【正文快照】: 1引言 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土壤呼吸作为陆/气 间碳通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微小的变化将对陆地碳收支格局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土壤 碳、氮循环是紧密联系的,碳、氮循环之间的联系控制着陆地生态系统碳的数量、分布以及周 转速率l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土壤异养呼吸温度敏感性(Q_(10))的影响因子    盛浩;杨玉盛;陈光水;高人;曾宏达;杜紫贤;张静;

气温与土壤湿度对祁连山北坡植物种子萌发和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影响研究    苌伟

成都平原稻油轮作系统CO_2,N_2O排放研究    熊明辉

气候变化对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周涛,史培军,孙睿,王绍强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的土壤呼吸研究    沙丽清,郑征,唐建维,王迎红,张一平,曹敏,王锐,刘广仁,王跃思,孙扬

鼎湖山森林地表CO_2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周存宇,周国逸,张德强,王迎红,刘世忠

中亚热带东部三种主要木本群落土壤呼吸的研究    黄承才,葛滢,常杰,卢蓉,徐青山

北京山区辽东栎林土壤释放CO_2的模拟实验研究    蒋高明,黄银晓

华北平原麦田土壤呼吸特征    陈述悦,李俊,陆佩玲,王迎红,于强

土壤温度和水分对长白山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呼吸的影响    王淼,姬兰柱,李秋荣,刘延秋

祁连山亚高山灌丛林土壤呼吸速率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常宗强,冯起,吴雨霞,苏永红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土壤呼吸的研究    周存宇,周国逸,王迎红,张德强,刘世忠,王跃思,孙扬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碳收支特征    吴家兵;关德新;张弥;韩士杰;于贵瑞;孙晓敏;

桑树不同品种生态特性的研究    杨吉华,李卫国,夏江宝,张升祥,李小磊,梁丰香

海北高寒灌丛草甸生态系统CO_2释放速率的季节变化规律    李东,曹广民,吴琴,李月梅,王迎红

不同强度放牧后自然恢复的沙质草地土壤呼吸、碳平衡与碳储量    李玉强;赵哈林;赵学勇;张铜会;陈银萍;

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影响其分解因素    张雷,严红,魏湜

温带森林土壤中的CO_2排放通量    孙向阳,乔杰,谭笑

陆地生态系统二氧化碳通量网的建设和发展    王文杰,石福臣,祖元刚,杨逢建,毛子军,小池孝良

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齐玉春,董云社,耿元波,杨小红,耿会立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机理研究的地球信息科学方法初探    刘纪远;于贵瑞;王绍强;岳天祥;高志强;

莠去津对四种长期定位施肥土壤的呼吸影响    王军;朱鲁生;谢慧;孙瑞莲;徐荣娟;徐琦峰;张夫道;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研究    刘立新;董云社;齐玉春;周凌晞;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地温时空特征分析    高举明;张一平;于贵瑞;宋清海;杨振;孙晓敏;赵双菊;

森林土壤呼吸研究进展    王小国;朱波;

川中丘陵区农田生态系统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江长胜

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观测方法研究、应用及结果比对分析    王迎红

锡林河流域草地地境划分及其健康评价    红梅

羊草草原放牧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高安社

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与碳平衡的研究    方晰

人类活动干扰下草原温室气体地-气交换特征及碳平衡研究    王艳芬

羊草草地分解者亚系统能量流动研究    王娓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原群落土壤呼吸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固子研究    陈全胜

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光合与呼吸作用机理的研究    姜丽芬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土壤CO_2释放与碳平衡的研究    黄斌

川中丘陵农田生态系统的CO_2排放通量研究    马秀梅

CO_2浓度升高情况下光合产物的积累与分配    杨金艳

西安地区土壤CO_2释放量的变化研究    张晓龙

锡林河流域一个放牧草原群落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张焱

松嫩草原贝加尔针茅群落土壤呼吸与个体水分生理生态研究    孙伟

不同培肥模式对土壤呼吸和土壤养分变化的研究    齐志勇

华北高产粮区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碳氮平衡研究    高秀文

水力侵蚀对土壤中碳和养分含量的影响及其过程的空间模拟    朱远达

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的分异特征研究    荣兴民

中国东北样带土壤有机碳对环境变化响应的研究    周莉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的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若干关系    张祥松,孙作哲,张金华,康兴成

“七一”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与气候相互关系的初步研究    刘潮海,谢自楚

近百年来山地冰川波动与气候变化    王宁练,张祥松

小冰期以来中国季风温冰川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苏珍,施雅风

贡嘎山海螺沟冰川物质平衡、水交换特征及其对径流的影响    谢自楚,苏珍,沈永平,冯清华

2050年前气候变暖冰川萎缩对水资源影响情景预估    施雅风

普若岗日冰原及其小冰期以来的冰川变化    蒲健辰,姚檀栋,王宁练,丁良福,张其花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    施雅风,沈永平,胡汝骥

祁连山西段小冰期以来的冰川变化研究    刘时银,沈永平,孙文新,李刚

青藏高原各拉丹冬地区冰川变化的遥感监测    鲁安新,姚檀栋,刘时银,丁良福,李刚

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因子及其定量模型研究    白红英

东北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地下碳动态研究    杨金艳

pH变化对土壤中N2O释放的影响    张素玲

川中丘陵区旱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观测研究    张中杰

干旱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规律研究    贾宏涛

郑州市蔬菜基地的土壤资源评价    付巧玲

温带森林土壤有效态氮营养生境演变特征    屈明华

实验室培养条件下森林暗棕壤的氮矿化特征    刘宝东

1982—1999年我国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其时空变化    朴世龙,方精云,郭庆华

中国陆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季节变化研究    孙睿,朱启疆

东北地区陆地碳循环平衡模拟分析    王绍强,周成虎,刘纪远,李克让,杨晓梅

陆地表层碳循环与温度反馈机制研究    周涛,仪垂祥,史培军,罗巾英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结构和净第一性生产力对未来气候变化响应    喻梅,高琼,许红梅,刘颖慧

陆面碳循环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评述    杨昕,王明星

一台气相色谱仪同时测定陆地生态系统CO_2、CH_4和N_2O排放    王跃思,刘广仁,王迎红,孙扬,薛敏

土壤、农业与全球气候变化    刘德辉,陶于祥

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研究进展    齐志勇,王宏燕,王江丽,刘书宇

东北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的研究    杨靖春,倪平,祖元刚,祝廷成,王大珍

发展林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    郭彦;马琼英;

    

    

    

    

    

    

    

    

    

全球陆地碳循环研究中的问题与进展    张称意;许藜;罗勇;刘洪滨;

青藏高原陆地生态系统生理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范广洲;季劲钧;方之芳;朱克云;

高寒矮嵩草草甸不同组分对大气温室气体贡献的初步研究    曹广民;吴琴;

气候变化对长江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苗茜;黄玫;

对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区林业和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几点思考    吴斌;

林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独特地位分析    李剑泉;刘世荣;李智勇;易浩若;

菌根真菌与全球变化    郭良栋;

MIS 3以来南岭东部气候环境变化的湖沼相沉积记录    钟巍;薛积彬;郑琰明;马巧红;蔡颖;欧阳军;

亚马逊河流域生态系统碳循环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范广洲;王凤莲;

非均匀下垫面湍流数据的处理和质量控制    左金清;黄建平;王介民;闭建荣;付培建;王国印;李维京;

植物给气候号脉    本报记者 延宏

中国区域性气候研究中心启动    记者 陈宏伟

方精云:直面气候变化的“不确定”    本报记者 钱炜

三江平原生态系统CO_2通量的长期观测研究    宋涛

黑龙江省土地覆盖景观格局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    刘丹

植被带的南北移动和土地利用情景对未来我国夏季气候的可能影响    李应林

中国岩石风化对大气CO_2的汇效应研究    姚锐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评价    姚凤梅

大气CO_2、CH_4和CO浓度资料再分析及源汇研究    张芳

黑龙江省生态气象监测与评价研究    高宪双

湖北咸宁地区几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增温潜势    阮雷雷

中国地表干湿变化及陆地生态系统响应研究    王英

MODIS数据在干旱区土地覆盖变化与气候因子敏感性分析中的应用    李谢辉

淮河流域农田近地层湍流通量特征研究    伍琼

基于CASA和多光谱遥感数据的黑河流域NPP研究    陈正华

1982~2000年中国植被覆盖变化及典型区域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    孙杰

长江源区植被净初生产力及水分利用效率的估算研究    张春敏

基于MODIS数据的青海省短尺度土地覆盖变化和植被活动的气候驱动机制研究    鲁振宇

安徽省“自然—经济”复合系统碳收支估算及其特征研究    孙秀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