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中国古代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探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6:34
热度:

中国古代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探析【摘要】:秸秆是成熟农作物收获种子后留下的茎叶(穗)部分的总称。农作物秸秆最常见的有粮食作物小麦秸、水稻穰、玉米秆、薯类穰和油料作物棉花秆、花生穰和豆

【摘要】:秸秆是成熟农作物收获种子后留下的茎叶(穗)部分的总称。农作物秸秆最常见的有粮食作物小麦秸、水稻穰、玉米秆、薯类穰和油料作物棉花秆、花生穰和豆秆等作物秸秆。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现今农作物秸秆一部分用于回收,大部分都被燃烧掉,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环境污染。本文从所学学科背景出发,立足史料对古代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作了专门的讨论,期望从古代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中得到启发,找出更多适合现今的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达到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 古代秸秆的利用方式主要可用来作为燃料、肥料、在军事作战中也常常用到;秸秆具有吸湿干燥保温作用,生物方面的作用常用来作为保鲜、保温、干燥防虫,其燃烧后产生的草木灰可用来拌种子、作为洗涤剂;农作物秸秆还是很好的饲料;其柔软还常常用来编织;也是很好的建筑材料;从清代开始大规模用来治河,作为治河的软料之一;农作物秸秆就地取材方便,且含有一定的纤维,也用来造纸;在古代社会中秸秆也是赋税的一种;另外农作物秸秆及其由其燃烧而产生的草木灰是很好的医药用材,特别是在古代利用历史悠久和利用范围极广。 总结古代农作物秸秆利用中的优点和弊端,同时结合现代农业水平和社会状况,肯定古代农作物合理的利用方式,纠正其不利的方式,给现代秸秆的利用以启示,从而开发更多资源重复循环渠道,对环境保护做出一点点贡献。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 利用方式 资源循环利用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S3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引言9-15
  •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9-10
  • 1.2 研究现状10-12
  • 1.3 研究思路12-13
  • 1.4 研究方法13
  • 1.5 创新之处13-15
  • 2 中国古代农作物秸秆简述15-20
  • 2.1 概念说明15
  • 2.2 中国古代农作物秸秆的种类及历史演变15-20
  • 3 中国古代农作物秸秆的主要利用方式20-51
  • 3.1 农作物秸秆在古代日常生活中的部分应用21-34
  • 3.1.1 用作燃料21-22
  • 3.1.2 制作洗涤剂22-24
  • 3.1.3 用作编织24-27
  • 3.1.4 用作造纸27-31
  • 3.1.5 作为纺织原料31-32
  • 3.1.6 用作建房32-34
  • 3.2 农作物秸秆在古代农作方面的部分应用34-43
  • 3.2.1 用作肥料34-37
  • 3.2.2 拌种子37-38
  • 3.2.3 生物保鲜、保温、干燥防虫38-43
  • 3.3 农作物秸秆用作饲料促进畜牧业发展43-45
  • 3.4 农作物秸秆作为治河用料45-47
  • 3.5 农作物秸秆在医药方面的运用47-51
  • 3.5.1 利尿止渴47-48
  • 3.5.2 治疗恶肉、恶疮48
  • 3.5.3 止血之痛48-49
  • 3.5.4 驱虫、解毒49
  • 3.5.5 美容保健49-51
  • 4 古代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的现实意义51-54
  • 4.1 农作物秸秆的利用在古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51-52
  • 4.2 古代农作物秸秆利用对现今社会的启示52-54
  • 参考文献54-57
  • 后记57-58
  • 个人简历5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略论中国栽培稻的起源和传播    严文明

秸秆养牛过腹还田 稳定农业生态环境    王作洲

粟的起源    王尧琴;

试论中国粟的起源、驯化与传播    卫斯

中国油料植物小史    袁剑秋

中国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高祥照,马文奇,马常宝,张福锁,王运华

明清时期山西农业生产方法的改进    张正明,张梅梅

落花生传入中国    罗尔纲;

我国农村作物秸秆资源化调查研究    王秋华

秸秆利用途径初探    陆胜龙

中国古代粟作研究    何红中

蒲松龄远祖蒲鲁浑与蒲居仁小考    张文澍

对男权的冲击和消解——论《聊斋志异》女权伸张    尚继武

论蒲松龄纪昀小说创作心理相同点    张伟丽;

《胭脂》《折狱》虚实辨析——兼谈《聊斋志异》中的真人假事小说    马振方;

“姑奶奶”、“关圣帝君”与“金龙四大王”——再论《醒世姻缘传》康熙年间成书说之不能成立    邹宗良;解新颜;

清初赋税事件对蒲松龄生活与作品的影响    陈郑;

《四库全书》不收《聊斋志异》考析    贺根民;

试论蒲松龄笔下的三国人物    王承丹;徐文蕾;

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    赵爱华;

《任氏传》与《聊斋志异》美狐形象的文化内涵    赵爱华;

性别与权力:清代女性参与京控案再研究    李源;

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    张晓琦;

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    刘珊珊;

治黄材料的历史演变及其社会响应    李德楠;

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    刘明杉;

灸法的古今文献整理研究    王富春;

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

艾叶饮片炮制沿革及现代炮制方法述要    周倩;孙立立;

桑白皮生熟应用及炮炙历史沿革探讨    李群;

论清代前期淮河流域航运的管理    蒲霞;

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    赵一霖

毛诗郑笺研究    孙永娟

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    成广雷

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    胡雪梅

曹植文学研究    邢培顺

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    刘宝春

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    马银华

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    周燕来

中国澄泥砚工艺研究    沈晓筱

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    曹志红

叶梦得及其词研究    张轶芳

现代书籍设计中材料运用的新趋向    郑新新

方干及其诗歌论稿    王平

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    于欧洋

先秦时期黄河水患述论    刘铁丽

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    彭慧蓉

清代东北地区物产变迁研究    卢莹

中国佛教与道教人生哲学比较研究    雷丹

新编《全金诗》补正    刘培建

满族舒穆禄氏研究与资料整理    崔蕾

略论中国栽培稻的起源和传播    严文明

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旱田作物的南移    黎虎

草屑沙床栽培白背木耳初报    胡文华

姬松茸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阮瑞国

粟、黍和狗尾草的淀粉粒形态比较及其在植物考古研究中的潜在意义    杨晓燕,吕厚远,刘东生,韩家懋

化学处理对秸秆秕壳的瘤胃有机物降解率的影响    莫放,冯仰廉,杨雅芳,张晓明

日粮添加硫、磷提高水牛瘤胃纤维素消化率的研究    卢忠民,陈杰,韩正康

籼稻93-11和粳稻日本晴DNA插入缺失差异片段揭示的水稻籼-粳分化    蔡星星;刘晶;仇吟秋;赵伟;宋志平;卢宝荣;

先秦时期土壤保护思想及实践研究    何红中;惠富平;

粟的起源    王尧琴;

《说文解字》所收蔬菜及粮食作物词疏解    李艳

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农业稳定性考察    陈雪香

由《说文》初探中国古代饮食文化    高晓燕

唐朝粮食问题若干研究    李维才

甘肃秸秆利用率超60%    

秸秆生物学处理技术的研究    张美;李明;颜风友;

秸秆利用新技术“生物反应堆”在农田应用效益好    孙浩

浅议农业机械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中的作用    张巧莲

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法的思考与实践    薛蕊萍;郭桂林;

秸秆在沼气生产中的应用    刘国华;刘娜;王丽丽;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与发展方向    缪健;

农作物秸秆利用    海生;

浅析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郁桂林;姚军;

对秸秆利用与禁烧问题的分析    郜大云;郑杰;于春林;王志伟;

谈谈农作物秸秆利用问题    杨哲林;周丈;

秸秆利用机械技术及产业化研究进展    上官永;朱虎良;文喜梅;田英申;王文静;

红塔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难点与对策    马泽启;

秸秆利用机械技术及产业化研究进展    上官永;朱虎良;文喜梅;田英申;王文静;

农作物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李金磊;曹东京;

滚切式轻小型秸杆切碎机的研制    马荣朝;吴维雄;张黎骅;

秸秆产燃气 环保又节能    李大为;

秸秆饲料的整体利用技术及改良肉用牛高效育肥专用稻草颗粒饲料的研究    张吉鹍;陈开文;谢金防;胡爱兰;卢德勋;

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张建;

农作物秸秆饲料加工转化技术推广应用前景的研究    于华林;

秸秆利用,路在何方?    本报记者 朱采菊 本报通讯员 李婷

花吐古拉镇秸秆利用途径多    杨小丹

驼峰获秸秆利用示范乡镇    通讯员 戚海建

我省秸秆利用为农增收6.45亿    记者 曹陇生 通讯员 任晓军

高平市秸秆利用的思考    高平市科技局 史双兰

“四位一体”实现秸秆利用    陈铁 李瑞

三种切实可行的秸秆利用途径    任松筠

秸秆利用路在何方?    本报记者 赵春凌 刘福仁

老问题新办法    刘福仁 本报记者 赵乃政

期待秸秆利用成产业    本报记者 买天

秸秆循环利用模式、物流能流分析及功能评价    高雪松

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    毕于运

农民秸秆利用行为选择:理论与实证分析    崔红梅

循环经济:制度与技术    周媛

蚯蚓消解稻麦秸秆的效果与蚓粪的初步利用研究    陈峰

户用沼气池秸秆干发酵技术研究    全桂香

麦秸和稻草高效中温厌氧消化实验研究    朱保宁

模拟水分对秸秆释放主要面源污染物的影响    张赟

秸秆与城市污水处理厂厌氧消化污泥的混合厌氧实验研究    刘丹娅

黑龙江作物秸秆不同利用模式下的效益评价    于春燕

合肥市秸秆综合利用的问题研究    姜树

兼性厌氧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在沼气发酵中的应用    李亚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