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秸秆还田土壤中高效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物效应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6:25
热度:

秸秆还田土壤中高效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物效应研究【摘要】:中国是农业大国,年产各种农作物秸秆约8.0亿t,占世界秸秆总产量的20%~30%,其中绝大部分作为废弃物被丢弃焚

【摘要】:中国是农业大国,年产各种农作物秸秆约8.0亿t,占世界秸秆总产量的20%~30%,其中绝大部分作为废弃物被丢弃焚烧,不仅浪费了资源,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关注的一项培肥地力和增产增效的农艺措施,但还田玉米秸秆存在腐解难的问题,如何加速还田玉米秸秆的腐解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采用纤维素-刚果红染色法从河北省山前平原小麦-玉米轮作区且长期秸秆还田的小麦季农田土壤中分离筛选出高效分解纤维素的菌株,在优化其产酶条件、发酵条件和CMC酶活力的基础上,进行了该菌株对玉米秸秆的腐解能力、土壤中固定态磷的释放和小麦生长及其磷营养状况的影响等方面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采用纤维素-刚果红染色法,经形态鉴定初步筛选出具有纤维素分解菌真菌8株,细菌20株;进一步采用水解圈测定,酶活力比较分析,得到高效纤维素分解真菌1株,编号为HB1,经18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为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命名为草酸青霉HB1(P. oxalicum HB1),该菌株现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号为CGMCC NO. 4842;得到高效纤维素分解细菌3株,编号为B1,B2和B3,其中B1、B2为芽孢杆菌,B3为无芽孢杆菌;室内摇瓶试验研究了草酸青霉HB1和3株细菌的生长曲线,并对内切葡聚糖酶(CMC酶)和滤纸酶(FPA酶)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利用CMC-Na培养基,按1%接种量,30℃,180rpm摇瓶培养72h,草酸青霉HB1菌株的CMC酶和FPA酶活力分别达672.8U和774.6U。培养12h时,B1和B3菌CMC酶活力近峰值,分别为31.2U和24.4U;培养18h时,B2菌CMC酶活力达最高,为36.3U。培养12h时,B1菌FPA酶活力达高峰,为34.1U;培养8h时,B2、B3菌FPA酶活力最大,分别为39.2U和163.6U。综合比较发现草酸青霉HB1菌株的CMC酶和FPA酶活力最高,因此对该菌株展开如下系统的研究。 2.草酸青霉HB1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 首先选择氮源、接种量、培养温度、发酵时间、培养基初始pH进行单因子试验,对草酸青霉产酶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最佳产酶条件为3%的牛肉膏蛋白胨为氮源,接种量为5%,培养温度为28℃~35℃,pH=4.0~7.0,培养48h~72h。进一步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pH、温度、固液比和培养时间四因素对草酸青霉HB1菌株发酵的影响,综合考虑CMC酶、FPA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四种酶活力,该菌株最优发酵条件为固液比为1:10,培养时间为48h,培养温度为30℃,pH为6.5。 在草酸青霉HB1菌株作为纤维素分解菌,以CMC-Na液体培养作基质,研究CMC酶活力的结果表明,该酶反应的最适pH为5.0左右,其pH的稳定性在4.0~5.0范围内,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50℃,其热稳定性在40℃~50℃之间。 3.草酸青霉HB1对玉米秸秆腐解能力评价 采用室内摇瓶试验、土样培养试验及小麦盆栽试验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利用玉米秸秆替代CMC-Na的培养基中,按1%接种量,30℃,180rpm摇瓶培养72h,CMC酶和FPA酶活力则分别为282.9U,618.3U,纤维素酶活力为376.1U;利用3%的牛肉膏蛋白胨为氮源,接种量为5%,培养温度为30℃,pH=7.0,培养72h,其CMC酶活力高达888.8U。从腐解秸秆的形态特征发现,草酸青霉HB1处理的秸秆与对照相比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在培养10d后,秸秆腐解率达87.3%,为对照的1.90倍;初步说明该菌株具有较强的玉米秸秆腐解能力。在土壤培养试验中,培养30d时,接种草酸青霉HB1的土壤中玉米秸秆的腐解率达83.5%,是对照的1.62倍;在小麦盆栽试验中,培养50d时,接种草酸青霉HB1的土壤中还田秸秆腐解率达70.8%,高于对照15.1%。 4.土壤中接种草酸青霉HB1的解磷作用及其生物效应研究土壤培养试验以及小麦盆栽试验研究还表明,接种草酸青霉HB1有利于土壤固定态磷的释放和提高植物对磷的吸收利用。在土壤培养30d时,处理组和对照组中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达98.6mg/kg和77.1mg/kg,高出对照27.9%;在培养50d时,小麦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处理组和对照组全磷含量分别为12.6g/kg、7.62g/kg和25.9g/kg、21.1g/kg,分别高出对照65.3%和22.7%,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各处理组与其对照组差异显著;同时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在培养30d时,小麦植株生物量增加16.8%。 本试验所获得的草酸青霉HB1对玉米秸秆腐解的同时在土壤中解磷的特性还未见其他作者报道,具有进一步利用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 纤维素分解菌 酶活力 玉米秸秆腐解 生物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S141.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引言11-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1-17
  • 1.2.1 秸秆还田的研究进展11-12
  • 1.2.2 纤维素和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12-15
  • 1.2.3 纤维素分解菌的研究进展15-16
  • 1.2.4 微生物产酶条件的研究进展16-17
  • 1.2.5 纤维素酶活力的研究进展17
  • 1.3 研究内容17-19
  • 2 秸秆还田土壤中高效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19-32
  • 2.1 材料与方法19-20
  • 2.1.1 土壤样品19
  • 2.1.2 培养基19
  • 2.1.3 主要试剂19-20
  • 2.1.4 主要仪器设备20
  • 2.2 方法20-23
  • 2.2.1 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20
  • 2.2.2 高效菌株的筛选20-21
  • 2.2.3 高效菌株的鉴定21-22
  • 2.2.4 高效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22
  • 2.2.5 CMC 酶和FPA 酶活力的测定22-23
  • 2.2.6 数据分析23
  • 2.3 结果与分析23-30
  • 2.3.1 纤维素菌的分离及其基本形态观察23-24
  • 2.3.2 高效菌株的筛选24-26
  • 2.3.3 高效纤维素菌株培养性状的显微观察及其鉴定26-27
  • 2.3.4 生长曲线的测定27-28
  • 2.3.5 高效菌株CMC 酶和FPA 酶活力测定28-30
  • 2.4 讨论30-31
  • 2.5 小结31-32
  • 3 草酸青霉HB1 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32-44
  • 3.1 材料与方法32-34
  • 3.1.1 酶活的测定32
  • 3.1.2 草酸青霉HB1 菌株产酶条件的优化32-33
  • 3.1.3 草酸青霉HB1 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33
  • 3.1.4 草酸青霉HB1 菌株 CMC 酶活力的研究33
  • 3.1.5 数据分析33-34
  • 3.2 结果与分析34-43
  • 3.2.1 草酸青霉HB1 菌株产酶条件的优化34-36
  • 3.2.2 草酸青霉HB1 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36-41
  • 3.2.3 草酸青霉HB1 菌株 CMC 酶活力的研究41-43
  • 3.3 讨论43
  • 3.4 小结43-44
  • 4 草酸青霉HB1 对玉米秸秆腐解能力的评价44-47
  • 4.1 材料与方法44-45
  • 4.1.1 草酸青霉HB1 产CMC 酶、FPA 酶和纤维素酶活力测定44
  • 4.1.2 秸秆摇瓶试验44
  • 4.1.3 土壤培养试验44
  • 4.1.4 小麦盆栽试验44
  • 4.1.5 数据分析44-45
  • 4.2 结果与分析45-46
  • 4.2.1 草酸青霉HB1 产CMC 酶、FPA 酶和纤维素酶活力测定45
  • 4.2.2 秸秆摇瓶试验45
  • 4.2.3 土壤培养试验45
  • 4.2.4 小麦盆栽试验45-46
  • 4.3 讨论46
  • 4.4 小结46-47
  • 5 草酸青霉HB1 的生物效应研究47-55
  • 5.1 材料与方法47-48
  • 5.1.1 菌株活化47
  • 5.1.2 发酵液的制备47
  • 5.1.3 草酸青霉HB1 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出苗情况的影响47
  • 5.1.4 草酸青霉HB1 解磷能力的研究47-48
  • 5.1.5 数据分析48
  • 5.2 结果与分析48-53
  • 5.2.1 草酸青霉HB1 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出苗情况的影响48
  • 5.2.2 草酸青霉菌HB1 对小麦全磷含量的影响48-49
  • 5.2.3 青霉菌HB1 对小麦植株生长的影响49-50
  • 5.2.4 草酸青霉菌HB1 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50-51
  • 5.2.5 3 株细菌对小麦、玉米种子发芽率及出苗情况的影响51-52
  • 5.2.6 3 株细菌生物化学效应研究52-53
  • 5.3 讨论53-54
  • 5.4 小结54-55
  • 6 结论与展望55-57
  • 6.1 结论55-56
  • 6.2 展望56-57
  • 参考文献57-63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3
  • 在读期间申请的专利63-64
  • 作者简介64-65
  • 致谢65-6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研究    江意义;宗斯;李洋;包曾阳;王岩岩;

白腐菌纤维素酶高酶活菌株的筛选    费尚芬;鹿宁;刘坤;刘毅;

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筛选    曾青兰;

产纤维素酶芽孢杆菌筛选及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祝小;王振华;潘康成;吴敏峰;

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优化    张丽青;吴海龙;姜红霞;张庆乐;唐心强;

秸秆常温快速腐熟生物技术的研究    姜佰文,潘俊波,王春宏,崔正忠

一株产纤维素酶真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效果    李保深;高大文;张博;

一株纤维素降解细菌的分离及特性研究    魏桃员,张素琴,邵林广,游映玖

细菌降解木质素的研究进展    郁红艳,曾光明,牛承岗,胡天觉

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株的筛选及形态观察    赵明智;王立英;金元宝;吴丽艳;孟凡欣;

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研究的关键问题    钟鑫,薛平,丁筠

几种农药对双季稻区厌氧纤维分解菌活力的影响    刘金胜;廖晓兰;黄璜;

少免耕对夏玉米灌浆过程和产量的影响    史忠强;江晓东;王芸;宁堂原;韩宾;李增嘉;

济宁市土壤放线菌资源调查研究    司美茹;苏涛;李桂芝;

少免耕和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吕美蓉;宁堂原;张涛;赵建波;李洪杰;李增嘉;

添加外源纤维素酶对土壤原生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李飒;聂俊华;

芦笋老茎堆肥中高温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李欣欣;王琳琳;申挺挺;宋志刚;韩建荣;

Optimization of South China 5 Cassava-Leucaena Protein Feed Production by Kombucha in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酶改善二次纤维结合性能的研究    杭志喜

Pt胶粒修饰Pt丝微电极对CO的气敏特性研究    孙宇峰,刘伟,黄行九,刘锦淮

城市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技术研究进展    周智慧;毛飞君;赵晓联;

生物菌剂对秸秆厌氧发酵的影响    王赛月;牛明芬;庞小平;

绿液预处理对麦草化学成分及酶水解糖化的影响    黄婷;陆青山;金永灿;谷峰;张厚民;Hasan Jameel;Richard Phillips;李忠正;

纤维素在氢氧化钠/尿素的溶解    何爱见;宋君龙;

涤/棉抗浸透湿面料的研究    牛家嵘;顾振亚;

竹原纤维预处理工艺参数探讨    崔桂新;贾懿磊;刘士彧;杨利波;

植物纤维素两段法催化降解    崔艳丽;毛建卫;

免耕和秸秆覆盖对小麦、油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朱钟麟;卿明福;郑家国;姜心禄;吴婕;

不同耕作方式对旱作区冬小麦旗叶衰老代谢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李友军;黄明;姚宇卿;张灿军;蔡典雄;金轲;

秸秆生物质燃料致密成型技术研究进展    邱凌;雷彦宁;王晓超;刘洋;

嗜热真菌糖苷酶的基因克隆、表达与分子改造    徐荣燕

降解丝素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发酵条件优化及其降解机制研究    王冰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不同耕作措施对绿洲灌区冬小麦“根土系统”的影响    冯福学

聚合物/无机物/生物质杂化复合材料及其陶瓷材料的研究    李忠

连翘种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生物学活性及其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    魏希颖

常压等离子体处理涤纶织物的颜料喷墨印花性能研究    张春明

离子液体—蛋白酶处理对羊毛表面性能的影响    袁久刚

有机废弃物CO_2施肥发酵过程中基质理化性状变化及残渣培肥土壤的作用    李玲玲

深海细菌Martelella mediterranea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表达与酶学分析    董俊丽

亮斑扁角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幼虫肠道内纤维素酶活性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谢久凤

脆性水稻秸秆的生物预处理及发酵    刘晨娟

免耕稻田磷素动态及组分特征的研究    通乐嘎

里氏木霉swollenin在米曲霉中的表达和纯化    王美花

天然彩色棉静电纺丝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万和军

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GS115中的表达    王志强

玉米秸秆腐解复合菌系CSS-1的构建、菌群组成及腐解特性研究    刘尧

耐盐碱产纤维素酶芽孢杆菌的选育及酶学特性的研究    桂春燕

华北地区秸秆覆盖下农田降雨转化过程模拟研究    王兆伟

PP/秸秆复合材料的热压成型工艺研究    肖亚航,傅敏士

解磷微生物及其应用研究综述    马春浩;

解磷细菌(PSB)解磷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叶国平;梁锦锋;

秸秆还田免耕撒播小麦技术研究    白瑞贤,杜文建,梅碧蓉

白腐菌纤维素酶高酶活菌株的筛选    费尚芬;鹿宁;刘坤;刘毅;

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相互作用分析    卢月霞;陈凯;

秸秆还田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朱自学;刘天学;

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谷嵩;刘昱辉;

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筛选    曾青兰;

纤维素降解菌筛选分离与CMC酶提取及其活性研究    聂麦茜;刘加昌;朱玉玺;李立伟;田永胜;

Sp.E-86菌株高产木聚糖酶机理和吸附特性及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王海

华北平原免耕冬小麦田土壤水热特征及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研究    陈军胜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选育与玉米秸秆生产酒精工艺研究    王倩

纤维素酶高产菌选育及固态发酵条件研究    辛健康

高活性纤维素降解菌产酶条件和酶的性质及应用研究    李英

产纤维素酶放线菌及其酶学性质和淡水湖底泥微生物区系研究    佟勇

纤维素酶高产菌的筛选    魏亚琴

玉米秸秆还田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郭艳;张进良;梁峰;

秸秆还田五注意    张仕罡,杨青华

纤维素分解混合菌群腐解稻草的使用技术研究    谭周进;肖嫩群;张杨珠;盘莫谊;

混合培养对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生长及固氮的影响    蒲一涛,钟毅沪,周万龙

混合培养对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生长及固氮的影响    蒲一涛,钟毅沪,郑宗坤

微生物在发酵饲料中的应用    高大威

发酵生产蛋白饲料中培养基原料配比的实验研究    高大威,李 瑛

一组高效稳定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MC1的产酶条件    崔宗均,朴哲,王伟东,苏宝林,于会泳

能使畜粪在冬季腐熟的方法    孙少云;张国庆;

纤维素分解菌W25的筛选与鉴定    赵学慧,王沁

纤维素分解菌剂对水稻秸秆田间降解效果的影响    金海洋;姚政;杨建军;蒋小华;查健生;

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及用于秸秆燃料酒精发酵的试验研究    冯玉杰;李冬梅;

一株嗜热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和性质    陈济琛;蔡海松;林戎斌;林新坚;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比较研究    周勇;黄海东;吴一鸣;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及其展望    陈新;张瑞宏;

成都平原麦稻双免耕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汤永禄;黄钢;郑家国;李朝苏;邓先和;付书明;

酵素菌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研究    朱绍林;乔红梅;姜晓清;周明;

玉米秸秆安全还田方法的研究    刘武仁;郑金玉;冯艳春;刘凤成;罗洋;邱贵春;蔡红岩;

作物秸秆还田对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研究    何建新;王志进;朱建桦;张晓建;严玉娟;

浅论农业秸秆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的技术途径    袁梅;

秸秆还田需注意的问题    刘旭

秸秆还田需注意的问题    刘文

我区力推秸秆还田沃土工程技术    记者 宋春风 通讯员 陈彦毅

省农垦六成麦地秸秆还田    王戴群记者 孙全龙

大荣集团氰胺化钙变身催腐剂    梁建统

9.2万亩棉花实施秸秆还田    通讯员 刘世全

应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    安徽凤阳县 田益全

驿城区农机局抓好玉米机收和秸秆还田工作    本刊记者 吕磊通讯员 胡军锋

清洁 节能 省钱    本报记者 韩光亮 通讯员 庄君 姜龙金 刘瑞华

全市秸秆还田将达100万亩    刘璇 陈志奎

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钾素效应研究    王志勇

水旱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的培肥和增产效应    武际

降解纤维素菌种筛选及纤维素降解研究    白洪志

草鱼纤维素分解菌筛选、酶提纯及其相关活性研究    何力

黄土高原农田综合地力及碳汇特征对连续多年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的响应    慕平

培养条件下小麦及玉米秸秆在土壤中的腐解特性研究    Shaukat Ali Abro

杭州西湖水域微生物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吴根福

基于试验与模型的C、N循环研究    潘志勇

长期施钾对北方典型土壤钾素及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谭德水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健康状况的影响及作物响应研究    韩宾

秸秆还田土壤中高效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物效应研究    耿丽平

周年秸秆还田与土壤耕作对水稻产量、品质及稻季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王子臣

一株纤维素高效分解性细菌的分离和筛选    张先成

基于动物粪便的纤维素分解菌筛选及分解纤维素能力研究    马海玲

秸秆还田对黑土土壤主要物理化学性状影响的研究    李传宝

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及混合添加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李昊

高产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和施肥水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赵彩霞

吉林省雨养农业区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    李万良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麦生产密肥调控技术研究    吴延华

一株高活力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    万先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