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辽宁省秸秆能源化利用对策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7:06
热度:

辽宁省秸秆能源化利用对策研究【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一秸秆大国。随着农业综合生产水平的持续提升,全国秸秆产量也呈现出不断增长趋势。但目前我国秸秆资源仍存在地区性短缺问题,并且由于秸秆

【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一秸秆大国。随着农业综合生产水平的持续提升,全国秸秆产量也呈现出不断增长趋势。但目前我国秸秆资源仍存在地区性短缺问题,并且由于秸秆综合利用成本高、经济性差、产业化程度低等原因,对于不同阶段、不同地区和不同秸秆而言却又表现为相对的过剩,由此引发了秸秆焚烧污染环境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本文针对当前辽宁省秸秆能源化利用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适合辽宁省秸秆能源化利用未来发展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辽宁省秸秆能源化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本文利用调查研究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对比分析与经验总结相结合、归纳总结与逻辑演绎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适应我国可持续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基本需求出发,分析了辽宁省农村秸秆资源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辽宁省推广农村秸秆能源化利用的对策。 通过对辽宁省秸秆资源区划调查及能源化利用现状的分析可以得出,辽宁省2007年秸秆实物资源量为3095.75万t,其中产量最大的是玉米秸秆,约占秸秆总产量的75.45%。将生活燃烧、废弃或烧掉的秸秆资源收集起来,可能源化利用量为1696.47万t。如果将可能源化的秸秆资源全部用于气化和压缩成型燃烧可分别产生508941万m3燃气和1696.47万t燃料,节约化石燃煤1263.84万t和1212.80万t,折合901.37万t标煤和864.97万t标煤,成为辽宁地区调整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和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的可靠资源。目前辽宁省秸秆应用于农业生产主要有:机械粉碎秸秆应用、堆沤秸秆、秸秆腐蚀技术,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秸秆作为材料应用于工业生产等。应用的主要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直燃及气化发电技术、生物质固化成型技术气化集中供气技术、制取燃料乙醇技术、热裂解液化技术和秸秆沼气发酵技术等。而辽宁省秸秆能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为:对于秸秆综合利用的认知不足;缺乏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鼓励政策;经济实用的配套技术和仪器设备匮乏。 根据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结合辽宁省的实际情况,辽宁省秸秆能源化利用的对策为:加大研发力度,切实为秸秆能源化利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各级政府部门要解决秸秆利用先期投入和长期收益的矛盾;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促进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的大范围推广;对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项目进行产业化培育;加强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区划管理与示范。 我们相信随着辽宁省政府及其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投入,未来的辽宁省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必将得到长足发展。 【关键词】:秸秆能源化利用 现状 问题 对策 辽宁省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S216.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意义11-13
  • 1.3 国内外秸秆的研究现状13-15
  • 1.3.1 国外秸秆利用发展概况13-14
  • 1.3.2 我国秸秆利用现状概况14-15
  •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15-17
  • 1.4.1 研究目标15
  • 1.4.2 研究内容15-16
  • 1.4.3 研究方法16
  • 1.4.4 技术路线16-17
  • 第二章 辽宁省秸秆资源分布和资源量分析17-25
  • 2.1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17-21
  • 2.1.1 我国秸秆主要类型17-18
  • 2.1.2 我国秸秆产量的区域分布18-19
  • 2.1.3 我国秸秆资源估算19-21
  • 2.2 辽宁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的统计分析21-23
  • 2.3 辽宁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分布特点23
  • 2.4 辽宁农作物秸秆区域资源量分析23-25
  • 第三章 辽宁省秸秆能源化利用现状分析25-34
  • 3.1 秸秆能源化利用方式26-27
  • 3.2 辽宁省区域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现状分析27-34
  • 3.2.1 辽北地区秸秆能源利用现状27-28
  • 3.2.2 辽南地区秸秆能源利用现状28-31
  • 3.2.3 辽东地区秸秆能源利用现状31-32
  • 3.2.4 辽西地区秸秆能源利用现状32-34
  • 第四章 辽宁省秸秆可能源化利用潜力估算及实践34-39
  • 4.1 辽宁省农作物可能源化利用的秸秆资源量34
  • 4.2 不同转化方式下秸秆能源化潜力估算34-35
  • 4.2.1 直接燃烧34
  • 4.2.2 生化转化34-35
  • 4.2.3 物化转化35
  • 4.3 辽宁省农作物秸秆能源化潜力估算方法35-36
  • 4.4 辽宁省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趋势分析36
  • 4.5 辽宁省作物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的实践36-39
  • 4.5.1 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和秸秆发电综合利用技术的实践37
  • 4.5.2 秸秆气化实践37-38
  • 4.5.3 秸秆生物气化(沼气)实践38
  • 4.5.4 秸秆液化实践38-39
  • 第五章 辽宁省秸秆能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9-43
  • 5.1 辽宁省秸秆能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39
  • 5.1.1 对于秸秆综合利用的认知不足39
  • 5.1.2 缺乏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鼓励政策39
  • 5.1.3 相应的配套技术和仪器设备不到位39
  • 5.2 辽宁省秸秆能源化利用的对策39-43
  • 5.2.1 加大研发力度,切实为秸秆能源化利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40
  • 5.2.2 各级政府部门要解决秸秆利用先期投入和长期收益的矛盾40-41
  • 5.2.3 开展分散式加工, 集约化运营的运作模式41
  • 5.2.4 对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项目进行产业化培育41-42
  • 5.2.5 加强管理与示范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区划42-43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43-45
  • 6.1 结论43-44
  • 6.2 展望44-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49
  • 作者简历4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可再生能源:07回顾与08展望    李俊峰;时璟丽;

生物质致密成型设备生产颗粒燃料技术及经济分析    姜洋;郭军;王忠诚;闫昌国;张大雷;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韩鲁佳,闫巧娟,刘向阳,胡金有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陈长义;李凤;刘贺梅;赵科选;

中国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    钟华平,岳燕珍,樊江文

生物质气化导热油传导供热烘烤烟叶研究    王喜功;杨旭亮;李仁政;赵湘江;杨晓东;周建;杜传印;

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途径探讨    李东升;周为华;朱新开;李春燕;郭文善;

农村生物质资源的合理利用途径探讨    丁兆运;

新疆生物质能资源调查与地理分布特征分析    卢燕;蒙晓琴;高婧;王哲;

中国小麦秸秆纤维潜力研究    张敏;杨曼曼;陈伟强;宋安东;

市郊河道受损水环境综合治理对策    曹文平;姬晓娜;

河北省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分析    高利伟;王方浩;马林;张卫峰;马文奇;张福锁;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王文超;袁中金;陈瑜雯;

北京市秸秆资源潜力及利用状况分析    张东菊;刘俊伟;田秉晖;

安徽省秸秆原料炭化利用现状与展望    高慧;马友华;沈周高;马中文;谢昕云;

玉米秸秆在人工瘤胃反应器中的厌氧转化    岳正波;胡真虎;俞汉青;

秸秆、蓝藻和餐厨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的进展与探讨    翟志军;李俊;陈祥松;吴金勇;姚建铭;

长沙地区低碳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蔡立湘;纪雄辉;彭新德;李明德;倪笑;

秸秆揉碎加工机械及工艺的试验研究    李林;张庆旭;赵满全;赵振国;

青贮饲料收获机关键部件设计与应用研究    赵满全;韩宝生;佘大庆;刘伟峰;刘汉涛;陈铁英;

玉米秸秆去叶装置设计与试验    朱新华;杨中平;郭康权;吴永锋;查峥;

城市土壤及植被的碳储量分析——以郑州为例    黄黎;杨俊峰;吴明作;

实现秸秆发酵饲料产业化,促进畜牧养殖健康发展    朱宝成;

生产秸秆型植物纤维制品新途径——环保花盆    魏杰;董金狮;

制备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用于处理水中多环芳烃    何娇;孔火良;韩进;高彦征;

有机废弃物CO_2施肥发酵过程中基质理化性状变化及残渣培肥土壤的作用    李玲玲

秸秆类生物质流态化燃烧特性研究    秦建光

长期施用化肥和稻草下红壤性水稻土钾素肥力演变规律的研究    廖育林

颗粒物对藻华生物的絮凝作用及其分形数值模拟研究    王洪亮

木质纤维素大分子白腐菌改性机制及热解性质研究    杨雪薇

玉米秸秆及其纤维素的改性和吸附水体镉离子的机理研究    郑刘春

建筑复合材料界面改性研究    何娟

秸秆循环利用模式、物流能流分析及功能评价    高雪松

胜利油田东营区域生态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侯增周

水稻秸秆降解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机理研究    徐杰

碎玉米秸秆卷压特性的研究    赵何

不同有机土栽培基质对大棚黄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魏民

秸秆生物发酵对日光温室辣椒越冬栽培的影响    付乃旭

生物质综合利用CDM项目方法学应用研究    李威

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CO_2施肥及残渣对植物生长和培肥土壤的作用    宗晓波

大量施灌沼液稻田氮素动态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李松林

葵花杆重组材制造工艺的研究    温耀龙

双孢蘑菇高效栽培及其对秸秆生物降解的研究    李燕荣

秸秆还田对植烟土壤性状和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朱法亮

河北平原作物秸秆主要利用途径的效率与效益的系统研究    王士超

影响制粒机颗粒料长度的因素及其控制    李令芳,王东,苏京波

制粒机的压辊环模系统设计    孟令启,张洛明,陈景运

我国农村作物秸秆资源化调查研究    王秋华

农林牧废弃物资源饲料化的新途径    黄士忠,王继军,陈国光

我国作物秸秆燃烧甲烷、氧化亚氮排放量变化趋势预测(1990-2020)    

平模颗粒机模辊设计探讨    张吉鸿

浙江省秸秆资源及其品质调查研究    宋蕺苞

农业废弃物对土壤中N_2O、CO_2释放和土壤氮素转化及pH的影响    陈同斌

齐抓共管 进一步做好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    张宝文

高邮市秸秆能源化利用增效模式    张才志;

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研究探讨    李庆军;陈玖章;闫颖;

生物质能源化利用与硫循环    李刚

总站与国能集团合作开发生物能源    张树阁;

洁净煤技术在城市生活垃圾能源化处理中的应用    沈吉敏,张宪生,厉伟,解强

吉林省生物质能源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李继平;马立军;尹子康;付晓霞;雒鹰;魏松艳;刘冰;张晓光;崔铁花;

小秸秆变身大能源——中国秸秆能源化利用的可行方案    洪毓安;

关于印发《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光磊:打造秸秆能源化利用产业链项目    

水生植物机械化采收与能源化利用    邹福星;李建平;楼建忠;

财政部将尽快出台支持秸秆能源化利用的财政政策    

农村秸秆焚烧带来的危害及如何综合利用    王奇;张祯;万敬华;

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综述    李秀荣;

山东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研究    董佑福;侯方安;

利用秸秆突破制约纤维板生产发展的瓶颈    陆仁书;

稻草秸秆制板的工艺研究    沈瑾;蔡学斌;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技术与再生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纵瑞收;李峰;李华;

废塑料、粉煤灰和农作物秸秆共混塑化制备新型复合材料    莫志深;

谈谈农作物秸秆利用问题    杨哲林;周丈;

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    记者 陈真 见习记者 朱亚平

大悟生物能源化利用前景广阔    特约记者 李世清 通讯员 陈晓明

秸秆能源化利用财政补助标准出台    齐蒙

我市加大补贴扶持秸秆能源化项目    记者 钱建虎

我市2015年基本杜绝焚烧秸秆    记者 周朗明

我省拟立法禁止随意烧秸秆    石小磊

中央财政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    记者 罗晶

利用秸秆压块技术创造多赢 农村秸秆焚烧问题有望解决    马廷坡

发挥农作物秸秆最大效益 促进生物质发电良性发展    本报记者 赵天冬

我国首创秸秆发电    金廷海 郭春燕

微藻及其与煤的混合热解燃烧特性研究    陈春香

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    毕于运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林生物质能的区域影响研究    马占云

农作物秸秆的热解及在水中的液化研究    宋春财

农作物秸秆表面性能及胶合重组技术研究    陈桂华

中国农作物秸秆燃烧排放气态、颗粒态污染物排放特征的实验室模拟    张鹤丰

农作物秸秆在亚/超临界醇中的液化    赵炜

农作物秸秆微波热解实验及机理研究    赵希强

微流注放电玉米秸秆水解制备糖类化合物    宋春莲

农作物秸秆水热液化过程及机理的研究    彭文才

辽宁省秸秆能源化利用对策研究    于彬

低山丘陵地区秸秆能源化利用路径实证研究    聂飞

农作物秸秆资源潜力与开发可持续评价体系研究    丁美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支持体系研究    谢海燕

吉林省秸秆资源现状与综合利用研究    葛明华

河北平原作物秸秆主要利用途径的效率与效益的系统研究    王士超

W县农作物秸秆直燃发电技术经济评价与比较    牛少华

中国古代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探析    彭洋平

新疆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模式研究    侯新强

新型农作物秸秆复合墙体的应用研究    戢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