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磷钾迁移转化影响的试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4:40
热度:

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磷钾迁移转化影响的试验研究【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的农业生产都产生数以亿吨计的秸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能源问题得以解决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的农业生产都产生数以亿吨计的秸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能源问题得以解决,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过剩,秸秆焚烧的现象日益严重,引发了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诸多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分析不同秸秆还田量下土壤溶液中磷和钾迁移转化的影响,并采用了一维土壤水分运移模拟和溶质运移数学模型对土柱中水分和磷素在土壤剖面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进行了模拟,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1)秸秆还田能明显减少20cm-40cm处渗漏液中溶解磷和全磷的含量,而对60cm以下深度处溶解磷和全磷含量影响相对较小。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土壤剖面中溶解磷和全磷含量在降低,但降低幅度随之减小。有秸秆还田处理300kg/亩、400kg/亩、500kg/亩和600kg/亩比无秸秆还田中溶解磷的浓度平均分别降低了16.58%、28.76%、38.60%、41.95%。有秸秆还田处理300kg/亩、400kg/亩、500kg/亩和600kg/亩比无秸秆还田中全磷的含量平均分别降低了18.68%、31.17%、40.99%、42.75%。500kg/亩秸秆还田处理和600kg/亩秸秆还田处理差异很小。综合考虑控制污染和秸秆用量,秸秆还田量为500kg/亩时为较优处理。 (2)通过对土壤渗漏液中溶解磷和颗粒磷浓度大小的比较发现不同深度土壤渗漏液中溶解磷占全磷的比例均高于颗粒磷占全磷的比例。溶解磷占全磷的比例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逐渐减小。表明溶解磷是土壤磷素渗漏迁移转化流失中的主要形态。 (3)秸秆还田对土壤中钾素的迁移同样具有一定的影响。有秸秆还田处理300kg/亩、400kg/亩、500kg/亩和600kg/亩比无秸秆还田中钾离子的浓度平均分别降低了9.55%、17.71%、24.04%、28.52%。与磷不同,钾在秸秆内以离子态存在,极易被淋洗出来,所以秸秆对钾素的拦截效果要小于磷素。 (4)由联合模型对土壤垂直剖面水分和溶解磷浓度分布进行了模拟,将模拟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尽管模拟值与实测值有一定的误差,但是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联合模型可以用于农田土壤剖面水分和溶解磷的动态预测。 本文研究成果可以提高对秸秆还田量下磷钾迁移转化规律的认识,对控制农业污染、构建农田水分安全循环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秸秆还田 磷素 钾素 迁移转化 联合模型 农田土壤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S141.4;S15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25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 1.2 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10-23
  • 1.2.1 秸秆还田研究现状10-14
  • 1.2.2 控制排水研究现状14-16
  • 1.2.3 土壤磷、钾元素的迁移转化16-19
  • 1.2.4 土壤水分运动与溶质迁移模型模拟19-23
  • 1.2.5 研究存在的问题23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23-25
  • 1.3.1 主要研究内容23-24
  • 1.3.2 技术方法及路线24-25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25-34
  • 2.1 材料及试验场地25
  • 2.2 试验装置的制备25-26
  • 2.2.1 土柱装置25-26
  • 2.2.2 土壤填装及监测设备安装26
  • 2.3 试验设计26-34
  • 2.3.1 秸秆还田26-27
  • 2.3.2 肥料施用27
  • 2.3.3 灌溉排水27-28
  • 2.3.4 试验过程28-30
  • 2.3.5 测试项目及方法30-34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34-54
  • 3.1 秸秆还田对土壤剖面溶解磷浓度变化的影响34-42
  • 3.1.1 土壤剖面20cm处溶解磷的浓度变化34-36
  • 3.1.2 土壤剖面40cm处溶解磷的浓度变化36-37
  • 3.1.3 土壤剖面60cm和80cm处溶解磷的浓度变化37-39
  • 3.1.4 土体排水中溶解磷的浓度变化39-40
  • 3.1.5 土柱垂直剖面溶解磷浓度的动态变化40-42
  • 3.2 秸秆还田对土壤剖面全磷浓度变化的影响42-49
  • 3.2.1 土壤剖面2 0cm处全磷的浓度变化42-43
  • 3.2.2 土壤剖面40cm处全磷的浓度变化43-44
  • 3.2.3 土壤剖面60cm和80cm处全磷的浓度变化44-46
  • 3.2.4 土体排水中全磷的浓度变化46-47
  • 3.2.5 土柱垂直剖面全磷浓度的动态变化47-49
  • 3.3 秸秆还田对土壤剖面磷形态转化的影响49-50
  • 3.4 秸秆还田对土壤中钾离子及金属离子分布的影响50-54
  • 3.4.1 秸秆还田对土壤中钾离子分布的影响50-52
  • 3.4.2 土柱垂直剖面钾离子度的动态变化52-53
  • 3.4.3 秸秆还田对土壤中金属离子分布的影响53-54
  • 4 秸秆还田土壤水分和溶质迁移转化数值模拟54-63
  • 4.1 土壤水动力学数学模型54-55
  • 4.1.1 土壤水分运动基本方程54
  • 4.1.2 定解条件54-55
  • 4.2 土壤溶质运移数学模型55-57
  • 4.2.1 溶质运移的基本方程55-56
  • 4.2.2 定解条件56-57
  • 4.3 模拟及成果分析57-63
  • 4.3.1 模型的建立57-58
  • 4.3.2 参数选取58-59
  • 4.3.3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确定59
  • 4.3.4 模拟计算结果59-63
  • 5 结论与展望63-65
  • 5.1 结论63
  • 5.2 展望63-65
  • 参考文献65-69
  • 致谢69-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课题研究情况70-7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秸秆还田对土壤生物特性的影响研究    金海洋;姚政;徐四新;杨建军;

银南灌区控制排水实施效果分析    刘建刚;罗纨;贾忠华;

土壤溶质迁移的两区模型与两流区模型对比分析    马东豪,王全九

坡耕地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及吸N、P量的影响    郑剑英,吴瑞俊,翟连宁

施肥对水稻产量和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杨林章,刘元昌,徐琪,田中明,长谷川满良

曲周试区秸秆还田配施氮磷肥的效应研究    牛灵安,秦耀生,郝晋珉,牛新胜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的影响    史吉平,张夫道,林葆

水肥管理对半干旱丘陵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郑昭佩,刘作新,魏义长,宋德香

长期麦秆直接还田对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张振江

长期施用化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张桂兰,宝德俊,王英,李贵宝,乔文学,孟繁清

豫东地区花生钾肥效果与效益分析    杨占平,孙克刚,龚惠英,王英

不同葡萄园土壤类型的钾形态及固钾能力分析    韩真;史祥宾;翟衡;

1955—2005年中国稻田甲烷排放估算    王平;黄耀;张稳;

微生物肥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高晓杰,刁治民,刘吉祥

有机肥——化肥配施对蚕豆的增产效应以及长期施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张 荣,孙小凤,李松龄

隐伏矿地气地球化学勘查方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方式    张祥年;汪明启;徐广明;

辽河流域花生产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与评价    于成广;杨晓波;凌爽;乌爱军;刘明华;

基于单元分析的非点源污染调查评估方法    赖斯芸,杜鹏飞,陈吉宁

三种浸提剂对堆肥中重金属浸提能力的研究    王艳萍

放牧强度对高寒人工草地土壤有机质和有机碳的影响    董全民;赵新全;马玉寿;施建军;王彦龙;盛丽;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超积累植物修复技术及其机制研究    白洁;王永志;段慧珠;

农村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对策分析    徐国梅;

新华门绿地内玉兰叶片失绿、焦叶原因调查及防治技术措施    王静;武杰;袁学文;

酶菌共降解玉米秸秆的研究    陈合;张强;

放牧对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以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陈玮玮;万里强;何峰;李向林;刘树军;

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法律思考    冷罗生;

腐植酸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陈泽斌;张惠芬;吴德喜;张水花;刘建珍;李敏;李宝才;

低酸催化水解稻草制备腐植酸的工艺研究    吕品;于志民;马献发;

造纸废水灌溉对沙枣体内钠离子含量的影响    任珺;陶玲;

西南纵向岭谷区坡地土壤物理性质特征研究    张鲁;周跃;许树克;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    赵锦梅

施肥对枸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效应研究    贺春燕

保护性耕作对旱区小麦—菘蓝轮作土壤生态及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杨江山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树种人工林密度效应评价    高艳鹏

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氮素流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    刘玉学

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空间对应关系和定量模型研究    赵科理

新疆棉花长期连作土壤养分时空变化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韩春丽

长期施用化肥和稻草下红壤性水稻土钾素肥力演变规律的研究    廖育林

作物和土壤类型的施肥效应研究    曼迪纳(DIAKITE MORY MANDIANA)

锌胁迫下CO_2浓度升高对三种不同光合途径植物生长发育和锌积累的影响    舒丽娜

紫云英养分积累规律和还田腐解特性及其效应研究    刘威

不同棉花基因型钾吸收和利用效率差异的机理研究    夏颖

高位池养虾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活性及其表征的土壤质量的影响    郑慧

除草剂阿特拉津和氯磺隆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活性的影响    江雪飞

黄连栽培模式对土壤因子的影响及黄连品系间主要生理指标研究    李鑫鑫

湘北桤木人工林土壤水分动态及影响因素研究    胡孔飞

临沂烟区绿肥还田配套技术的研究    庞敏

玉米秸秆腐解复合菌系CSS-1的构建、菌群组成及腐解特性研究    刘尧

银南灌区控制排水后水盐平衡分析    杨丽丽;刘建刚;刘昕;田向勤;王庆永;刘晓峰;

中国精准农业的应用现状与推广措施    陈智文;刘吉平;张清;李筱琳;王海霞;

农田地表控制排水对排水中磷质量浓度的影响    殷国玺;张展羽;邵光成;

肥料定位试验中微量元素的变化    金星耀;梅守荣;杨永清;

由“无锡太湖水华事件”论太湖富营养化的防治    路云霞;吴长年;黄戟;赵剑;张汉明;谢放尖;

黄绵土在连续施肥下的肥料效应    郑剑英,赵更生,吴瑞浚

畜牧业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窦店畜牧业的系统分析    韩纯儒,刘铁斌,程序

江苏省太湖地区养分循环平衡状况的初步探讨    刘元昌,徐琪

有机物循环对红壤稻田土壤N矿化的影响    周卫军,王凯荣,刘鑫

碳酸氢铵经济合理施用研究——旱地谷子播前深施效果    晋清源;胡履豪;王秀琳;杨堽;

有机农业生产在农业自身污染防治中的作用    王艳萍;高吉喜;

宁夏银南灌区采用控制排水后水盐平衡分析研究    刘建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