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复合菌系FC1的构建及降解玉米秸秆的效果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1:09
热度:

复合菌系FC1的构建及降解玉米秸秆的效果研究【摘要】:我国每年产生超过2亿吨玉米秸秆废弃物,直接还田是其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是还田秸秆的腐解速率慢影响后茬作物生长,在一定程

【摘要】:我国每年产生超过2亿吨玉米秸秆废弃物,直接还田是其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是还田秸秆的腐解速率慢影响后茬作物生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因此,秸秆高效降解菌的研究正成为热点。本研究以玉米秸秆粉为唯一碳源从秸秆还田土壤和落叶腐木中筛选玉米秸秆降解真菌并考察其降解效果,通过产酶和降解试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菌株Z7-6和F7-5降解玉米秸秆的影响,采用组合复配法构建了降解真菌的复合菌系FC1,并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其对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所获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利用以玉米秸秆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从多年秸秆直接还田土壤和落叶腐木中筛选获得5株玉米秸秆高效降解真菌。经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Z7-6为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F7-5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F4-3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L1-1为白耙齿菌Irpex lacteus、J2-5为镰刀菌属的一种Fusarium spp。其中,以菌株Z7-6的降解效果最好,接种该菌株固体发酵30 d后,玉米秸秆的相对降解率达到52.66%。液体发酵7 d的试验结果也表明,菌株Z7-6的产酶效果最好,其滤纸酶活、纤维素酶活和半纤维素酶活分别达到15.73 U/gds、79.29 U/gds和1217.2 U/gds,玉米秸秆的相对降解率达到37.75%。综合菌株产酶和降解效果发现,在发酵过程中添加0.1%(v/v)的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对菌株Z7-6降解玉米秸秆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液体发酵7d和固体发酵30 d的相对降解率分别达到61.7%和66.8%,比未添加表面活性剂的处理分别提高24%和14.2%。4种供试表面活性剂也均能促进菌株F7-5对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最佳的活性剂处理是添加0.1%浓度的Triton X-100,该处理下F7-5液体发酵7d和固体发酵30d的玉米秸秆的相对降解率分别达到59.3%和60.7%,比未添加表面活性剂的处理分别提高22.6%和15.5%。利用5株供试菌株构建了真菌复合菌系,命名为FC1,其组成为:菌株Z7-6、F4-3, L1-1和J2-5复合。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菌系FC1液体发酵7d后的玉米秸秆相对降解率达49.32%,比菌株Z7-6提高了近12%。全组合复配试验发现增加降解菌的种类可以提高复合菌系的产纤维素酶水平,有效促进玉米秸秆的降解。同时随着菌株种类的增加,复合菌系的酶活和降解率变化范围减小,说明增加降解菌种类有助于增加玉米秸秆降解的稳定性。利用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复合菌系FC1对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同时研究了0.1%的Triton X-100对菌剂降解玉米秸秆的影响。发现FC1与Triton X-100 (TR)共同施用可以有效促进玉米秸秆的降解,其秸秆降解率达57.1%,比秸秆直接还田的处理提高了19.3%。同时,真菌复合菌系FC1与TR共同施用可以有效分解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和木质素成分,其对应的各成分降解率为50.8%、69.2%和42.3%,该处理对秸秆中总纤维素类物质的相对降解达39.5%。 【关键词】:玉米秸秆降解真菌 酶活力 相对降解率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复合菌系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172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2-20
  • 1.1 秸秆的资源化利用12-13
  • 1.1.1 堆肥原料12
  • 1.1.2 动物饲料12-13
  • 1.1.3 还田利用13
  • 1.1.4 其他利用途径13
  • 1.2 玉米秸秆还田的研究进展13-14
  • 1.2.1 玉米秸秆还田现状13-14
  • 1.2.2 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的影响14
  • 1.2.3 玉米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14
  • 1.3 秸秆降解菌剂的研究进展14-16
  • 1.3.1 秸秆降解菌的种类15-16
  • 1.3.2 秸秆降解复合菌系的研究进展16
  • 1.4 秸秆的预处理16-17
  • 1.4.1 秸秆预处理的方法16-17
  • 1.4.2 预处理对秸秆降解的影响17
  • 1.5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17-18
  • 1.6 技术路线18-20
  • 第二章 玉米秸秆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20-34
  • 2.1 材料与方法20-23
  • 2.1.1 材料20-21
  • 2.1.2 方法21-23
  • 2.1.3 数据处理23
  • 2.2 结果与分析23-31
  • 2.2.1 玉米秸秆降解菌的筛选23-25
  • 2.2.2 玉米秸秆降解菌的降解效果25-26
  • 2.2.3 玉米秸秆降解真菌的鉴定26-29
  • 2.2.4 玉米秸秆降解真菌的产酶特性29-31
  • 2.3 讨论31-33
  • 2.4 小结33-34
  •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对菌株Z7-6和F7-5降解玉米秸秆的影响34-48
  • 3.1 材料与方法34-36
  • 3.1.1 材料34-35
  • 3.1.2 方法35-36
  • 3.1.3 数据处理36
  • 3.2 结果与分析36-45
  • 3.2.1 表面活性剂对菌株Z7-6固体发酵降解玉米秸秆的影响36-38
  • 3.2.2 表面活性剂对菌株Z7-6液体发酵降解玉米秸秆的影响38-40
  • 3.2.3 表面活性剂对菌株F7-5固体发酵降解玉米秸秆的影响40-44
  • 3.2.4 表面活性剂对菌株F7-5液体发酵降解玉米秸秆的影响44-45
  • 3.3 讨论45-47
  • 3.4 小结47-48
  • 第四章 玉米秸秆降解真菌复合菌系的构建48-58
  • 4.1 材料与方法48-49
  • 4.1.1 材料48
  • 4.1.2 方法48-49
  • 4.1.3 数据处理49
  • 4.2 结果与分析49-54
  • 4.2.1 菌株兼容性试验49-50
  • 4.2.2 菌株种群多样性对玉米秸秆降解的影响50-51
  • 4.2.3 菌株种群多样性对产纤维素类酶的影响51-53
  • 4.2.4 复合菌系的构建53-54
  • 4.3 讨论54-56
  • 4.4 小结56-58
  • 第五章 复合菌系FC1对还田秸秆的降解效果研究58-66
  • 5.1 材料与方法58-60
  • 5.1.1 材料58
  • 5.1.2 方法58-60
  • 5.1.3 数据处理60
  • 5.2 结果与分析60-63
  • 5.2.1 复合菌系FC1对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60-61
  • 5.2.2 复合菌系FC1对秸秆中木质纤维素的影响61-63
  • 5.3 讨论63-64
  • 5.4 小结64-66
  • 全文结论66-68
  • 参考文献68-74
  • 附录74-76
  • 附录1 菌株Z7-6的ITS序列74
  • 附录2 菌株F7-5的ITS序列74
  • 附录3 菌株F4-3的ITS序列74-75
  • 附录4 菌株L1-1的ITS序列75
  • 附录5 菌株J2-5的ITS序列75-7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待)发表论文76-78
  • 致谢7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玉米秸秆厌氧降解复合菌系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乔江涛;郭荣波;袁宪正;师晓爽;许晓晖;范晓蕾;邱艳玲;

长期秸秆还田对塿土耕层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陈鲜妮;岳西杰;葛玺祖;王旭东;

不同肥力土壤下施氮与玉米秸秆还田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单鹤翔;卢昌艾;张金涛;王金洲;徐明岗;

稻草秸秆降解中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增效作用及发酵新工艺    张秋卓

秸秆沼气厌氧发酵的预处理工艺优化及经济实用性分析    宋籽霖

河北平原表层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分布及碳储量估算    宋泽峰;段亚敏;栾文楼;毕攀;

麦秸饲料转化中木质纤维素软化技术研究    李传友;何润兵;崔宗均;

添加钴元素牛粪沼气系统的产气特性及细菌多样性    宋兆齐;王莉;邹艳美;刘秀花;张淑红;杨清;梁峰;

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及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    张婷;李志洪;赵传拓;崔钰曼;王世杰;

堆肥过程多阶段强化接种对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党秋玲;李鸣晓;席北斗;魏自民;刘驰;夏训峰;杨天学;李晔;

接菌剂对牛粪堆肥化过程中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    邓伟;陈文浩;王彦杰;荆瑞勇;晏磊;刘权;王伟东;

接种微生物条件下牛粪+麦秸堆腐过程有机组分的动态变化    陈鲜妮;来航线;田霄鸿;王旭东;

纤维素生物酒精生产关键技术简要分析    李明;姚珺;翁伟;吴彬;吴畏;

微生物菌剂对条垛式堆肥中氮素变化的影响    陈文浩;王彦杰;荆瑞勇;孙志远;王伟东;

氮肥与精量秸秆还田对冬小麦花后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王宁;刘义国;张洪生;李玲燕;林琪;

啤酒厂剩余污泥堆肥高效菌群构建及其新型堆肥工艺研究    潘飞

石油烃厌氧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吴伟林

木质素降解微生物特性及其对农业废物堆肥腐殖化的影响研究    黄红丽

重庆市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现状、变化趋势及固碳潜力研究    陈杰华

中国农田长期不同施肥的固碳潜力及预测    姜桂英

玉米田氮素管理对氮肥综合效应影响的评价    刘慧颖

渤海湾北部苹果园土壤系统有机化过程的动力因素研究与优化    程存刚

陕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研究    朱建春

微生物法清洁生产黄姜皂素新技术及工程化研究    魏蜜

沼液生物基滤料与膜浓缩一体化处理技术与工艺    张智烨

白腐菌对污泥堆肥木质素降解及重金属钝化影响    隆梦佳

葡萄枝条木质素降解菌的筛选    刘小刚

作物秸秆与城市污泥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碳氮磷及重金属转化研究    李必琼

木质纤维素分解复合菌系微生物组成多样性及其在牛粪堆肥化中的应用    邓伟

不同处理对自然堆储牛粪腐熟及养分流失规律的影响    纪术远

秸秆还田条件水肥耦合对水稻生长及土壤总氮流失的影响    陈立冬

玉米秸秆还田对黑土土壤呼吸及碳库的影响研究    高寒

稻秆降解复合菌系LZF-12发酵因子优化及其强化堆肥研究    郑文玲

基于情景分析的太湖地区水稻土有机碳模拟尺度效应研究    步景峰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丁永亮

pH值对沼气产气量的影响    赵洪;邓功成;高礼安;李静;马媛;李永波;黎娇凌;俸才军;张林;杨世凯;

pH值对水稻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    王永泽;邵明胜;王志;陈雄;李冬生;王金华;

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谢占玲,吴润

冬季地表层温度测试及其对地埋沼气池的影响    夏吉庆;毕经毅;郑国香;王福全;王忠江;

里氏木霉生产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张继泉,王瑞明,孙玉英,关凤梅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土壤修复及堆肥中应用现状展望    王伟;曾光明;黄国和;钟华;傅海燕;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诱变育种    汪世华,杨燕凌,胡开辉,彭利民,周林峰

流动注射在线检测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    宁长发,杨树林,沈薇,宋铁星

以生活垃圾制取乙醇    张可喜

大型养殖场沼气工程——以北京德青源沼气工程为例    潘文智;

木质纤维素快速分解菌复合系及有机肥微好氧新工艺    王伟东

基于提高麦秸厌氧消化性能的碱预处理方法研究及工程应用    庞云芝

纤维素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固态发酵条件研究    李亚澜

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的区域分异与控制    王莉玮

玉米秸秆干发酵产沼气工艺试验研究    武少菁

超声波与稀碱法联合预处理对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    张婷

不同温度下总固体浓度对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    宋籽霖

复合菌种 一菌多用    

复合菌肥的生产和使用    

建立年产1万吨的生物复合菌肥厂    

红茶复合菌开发潜力大    吕金英;

高效降烃复合菌的生长特性研究    孔淑琼;佘跃惠;游敏;魏力;

水稻用复合菌肥催芽育秧的研究    

包埋固定化复合菌低温下处理养猪废水研究    钟成华;张文东;刘鹏;陈建;

高效丢糟纤维素分解复合菌系的构建与效果研究    程驰;刘小俊;杨欣怡;周祥;范海波;李京;

水稻秸秆低温复合菌系多样性及发酵动态    杨洪岩;袁旭峰;刘小平;王小芬;崔宗均;

复合菌在浓香型白酒丢糟处理中的应用    游玲;颜胜涛;王涛;杨志荣;

微生态复合菌制剂堆肥去除畜禽粪便恶臭的研究    张清敏;侯树宇;刘曼;李琳;

高效复合菌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杜麟;曹向宇;付保荣;马汐平;李法云;惠秀娟;

秸秆复合菌示范推广的意义    刘国华;

复合菌制剂和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粪中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孙晓飞;边连全;刘显军;陈静;李建涛;张飞;

生物除臭剂对鸡粪除臭处理的研究    梁军;罗洪;罗英;王刚;

复合菌1小时清洁污水300吨    记者 朱军备 鄞州记者站 续大治 通讯员 夏瑜

沼气发酵复合菌系厌氧发酵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麻微微

复合菌种固定化厌氧发酵产氢特性的研究    李婵

复合菌群的降酚特性及其固定化研究    曹晓李

拮抗酵母菌生产技术初探    王晓霞

复合菌系FC1的构建及降解玉米秸秆的效果研究    樊晓腾

复合菌系降解木质纤维素特性及其菌群动态    刘爽

高效复合菌降解天然河水中取代苯胺化合物的特性研究    许碧君

原生态复合菌对浅海养殖区氮和有机污染的净化作用研究    李洪鹏

高效厌氧纤维素降解菌复合菌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张宁

高效厌氧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复合菌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罗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