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红外技术在智能化甲烷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12:38
热度:

红外技术在智能化甲烷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甲烷泄露直接影响着人民的生命安全,本文研究一种基于红外技术的智能化甲烷传感器,主要针对煤矿井下甲烷检测而设计。论文首先介绍了气体吸收

【摘要】: 甲烷泄露直接影响着人民的生命安全,本文研究一种基于红外技术的智能化甲烷传感器,主要针对煤矿井下甲烷检测而设计。 论文首先介绍了气体吸收光谱原理和红外吸收检测技术,重点放在了光学系统设计:光学部分采用电调制技术,单光路双波长的差分检测;电气部分设计了信号直流放大、滤波电路,简单可靠,成本低,使系统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和灵敏度,CPU采用PIC单片机来完成多路数据的采集,处理,判断,数据的显示和报警等一系列功能,并给出了甲烷浓度值的标定和计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由红外吸收甲烷传感器测量的浓度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达到了煤矿安全验证的要求。 【关键词】:吸收光谱 电调制 差分检测 PIC单片机 数据采集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P2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4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2 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1-13
  • 1.3 论文主要内容13-14
  • 2 气体吸收光谱原理14-29
  • 2.1 气体分子能级结构与吸收光谱14-20
  • 2.1.1 气体分子能级结构14-18
  • 2.1.2 气体分子吸收光谱18-20
  • 2.2 CH4气体分子的吸收谱线与强度分布20-22
  • 2.2.1 CH4气体分子结构20
  • 2.2.2 CH4气体分子的吸收谱线20-21
  • 2.2.3 CH4气体分子的吸收谱线强度比较21-22
  • 2.3 气体分子的吸收强度与线宽22-29
  • 2.3.1 气体吸收规律22-23
  • 2.3.2 气体分子吸收谱线的强度23-26
  • 2.3.3 气体分子吸收谱线的带宽26-29
  • 3 红外吸收性CH4气体检测29-41
  • 3.1 引言29
  • 3.2 差分吸收检测技术29-32
  • 3.2.1 单波长双光路法30-31
  • 3.2.2 双波长单光路法31-32
  • 3.3 光谱吸收的增强技术32-37
  • 3.3.1 Ring-down腔光程增强方法32-34
  • 3.3.2 P- F腔调频增强方法34-37
  • 3.4 微弱信号的检测37-41
  • 3.4.1 窄带滤波法37-38
  • 3.4.2 同步累积法38-39
  • 3.4.3 锁定接收法39
  • 3.4.4 取样积分法39-41
  • 4 光学系统设计41-47
  • 4.1 光路设计41
  • 4.2 红外辐射光源41-43
  • 4.3 探测器43-45
  • 4.4 红外滤光片45-47
  • 5 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及软件开发47-58
  • 5.1 光源电路设计及温度补偿47-50
  • 5.1.1 光源的调制及驱动电路47-49
  • 5.1.2 温度补偿技术49-50
  • 5.2 信号处理电路设计50-53
  • 5.2.1 滤波放大电路设计50-51
  • 5.2.2 A/D转换电路设计51-53
  • 5.3 微处理单元电路53-55
  • 5.4 数码显示及声光报警电路设计55-56
  • 5.5 计算机通信接口设计56
  • 5.6 无线传输模块设计56-58
  • 6 甲烷传感器的调整与实验58-65
  • 6.1 试验准备与调整58-61
  • 6.1.1 气体配置58-60
  • 6.1.2 光路调整60-61
  • 6.2 甲烷气体吸收实验61-65
  • 6.2.1 试验系统的标定61-63
  • 6.2.2 精度分析63-64
  • 6.2.3 稳定性分析64-65
  • 7 总结与展望65-66
  • 参考文献66-71
  • 致谢71-72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72-73
  • 附录A 滤波放大电路7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波长调制技术在线测量燃烧场温度    陶波;赵新艳;胡志云;叶景峰;张立荣;叶锡生;刘晶儒;

基于激光气体分析的矿井火灾预警装置    魏超;童敏明;任子晖;蔡丽;童夏敏;

晶型和形貌对NaDyF_4在1.06μm激光吸收能力的影响    周健;倪亚茹;张文妍;陆春华;

光致变色材料吲哚啉螺化合物的合成分析    寇玉辉;雷叶;

掺Er~(3+)碲酸盐玻璃光谱性质和热稳定性的提高研究    王森;周亚训;戴世勋;王训四;沈祥;吴一;徐星辰;

Bphen/Ag/Bphen复合缓冲层对有机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徐洁;李青;王洪;林慧;

利用Rubrene/C_(70)异质结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陈子国;刘彭义;吴冰;张永哲;

基于虚拟仪器的微弱信号检测处理技术研究    王涛;陆绮荣;黄媛媛;孙林;

连续波腔衰荡光谱系统的电路设计与应用    谭中奇;冯先旺;龙兴武;

煤炭矿井红外传感技术及实践探讨    陈海峰;

实时在位大鼠脑组织血氧饱和度(SO_2)近红外测量研究    钱志余;戴丽娟;宋晓峰;李韪韬;

UO_2~(2+)-CO_3(2-)-Ca~(2+)混合离子在不同离子强度下的吸收光谱和络合物形态研究    廖俊生;丁平;张王林;孙颖;

乙酸酐的太赫兹光谱研究    王晓红;郭澜涛;胡颖;

支链共轭聚噻吩和聚噻吩乙烯的合成、吸收光谱和光伏特性    李永舫;

2-氨基-6-乙氧基苯并噻唑类偶氮染料及其金属鏊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陈文忠;吴谊群;顾东红;

激光晶体Zn:Er:LiNbO_3的生长及其光学性能的研究    赵业权;徐悟生;王继扬;

用于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温度测量的TDLAS系统设计    李飞;余西龙;陈立红;张新宇;

液体闪烁体LAB光学性质测试与分析    杨卓;邓景珊;肖华林;

离子液体中单壁碳纳米管的吸收光谱研究    杨娟;杨诺亚;张达奇;李彦;

氧化钛和掺氮氧化钛纳米薄膜的制备和光学特性研究    糜岚;徐鹏;王培南;

对《新发现的光谱规律受到质疑》一文的回应    

印刷色彩控制仪器和原理    蒋中秋

个别珠宝玉石虚假标注    万晓东

蔷薇辉石    唐仲兴 李军

纳米技术在油墨中的应用    书华

用光学手段研究环境问题    本报记者 付毅飞

浅谈远红外线加热原理和应用    山东省青州实验中学 张学翰

油墨重金属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    任诗旻

超高效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到42.8%    记者 李学华

鉴别真假蓝宝石有高招    王壮凌

铒、镱掺杂硼硅酸盐玻璃的光学特性    李善锋

电子俘获材料中陷阱的特性研究    孙力

四唑类配体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    仝小兰

吸收光谱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问题的研究    崔厚欣

六方和菱方有序固溶体的结构与性质研究    宋庆功

沉积物间隙水中CDOM光学特性与河口CDOM光化学反应研究    程远月

瞬态分子的电子振转和纯转动光谱研究    段传喜

含氯和磷的瞬态分子的速度/浓度调制光谱研究    吴玲

超短脉冲激光场中小分子激发与电离动力学研究    元凯军

飞秒激光场中双原子分子电离解离动力学理论研究    韩永昌

高产虾青素雨生红球藻的选育及光谱特性分析    蔡颖

甲烷中红外检测系统结构设计及实验研究    张宇

基于太赫兹波的爆炸物探测技术    姚宝岱

膜分离光度法测定水中二氧化氯的研究    吕兴

东海典型赤潮藻检测的吸收光谱分析方法研究    王磊

铒、钇共掺杂硼硅酸盐玻璃的光学特性    苗壮

具有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二茂铁衍生物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    石东

联苯桥联的PPV齐聚物基态构型、电子能级和吸收光谱的理论研究    许海

近红外吸收剂的制备及其光谱特性的研究    强娜

金属络合偶氮类光盘染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邹艳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