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长期秸秆还田对塿土耕层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00:31
热度:

长期秸秆还田对塿土耕层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摘要】:在关中平原塿土(土垫旱耕人为土)上施用化肥的条件下,进行不同用量玉米秸秆直接还田(低秸9 375 kg.hm-2,中秸18 750

【摘要】:在关中平原塿土(土垫旱耕人为土)上施用化肥的条件下,进行不同用量玉米秸秆直接还田(低秸9 375 kg.hm-2,中秸18 750 kg.hm-2,高秸37 500 kg.hm-2)、间接还田(厩肥,37 500 kg.hm-2)的长期定位试验21 a,观测和分析了耕层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及氧化稳定性等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单施化肥相比,秸秆直接或间接还田均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增加了12%(低秸)、24%(中秸)、41%(高秸)和39%(厩肥)。施用秸秆和厩肥21 a,土壤有机碳累积系数平均分别为5.6%和7.2%。秸秆直接还田和厩肥均使土壤有机碳的氧化稳定性降低,胡敏酸的能态升高且保持相对稳定。以上结果表明,秸秆直接或间接还田不仅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储量,也能明显改善土壤有机碳的活性和质量,是提高农田固碳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性的重要措施。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塿土 有机碳固定 玉米秸秆还田 有机碳氧化稳定性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7BAD89B16)
【分类号】:S153.61
【正文快照】: 农田土壤有机碳库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是作物高产稳产的基础[1-2]。据估计,农田土壤碳贮量大约为全球陆地碳贮量的10%以上,是陆地土壤碳库最为活跃的部分,对农业管理措施变化反应敏感,在固定大气CO2、减缓气候变化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1-5]。因此,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研究成为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影响因子    姜勇;庄秋丽;梁文举;

陆地生态系统碳源与碳汇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李玉强,赵哈林,陈银萍

不同施肥条件土壤胡敏酸能态的初步研究    张一平,郑安,郭俊炜,白锦鳞

土壤腐殖质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袁可能;张友金;

黄潮土长期轮作施肥土壤有机质消长规律的研究    张爱君,张明普

四湖地区渍害稻田土壤有机质及其氧化稳定性    李方敏,艾天成,饶联鹏

不同肥力潮土及潮褐土有机质氧化稳定性及其与肥力关系的研究    刘树庆,杜孟庸,周建学,许皞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质氧化稳定性动态变化及其与肥力关系的影响    韩志卿,张电学,王介元,陈洪斌

赤红壤旱地土壤有机质的消长规律    方玲;高志强;姚宝全;罗光;林依汝;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腐殖质动态变化及存在状况研究    关文玲,王旭东,李利敏,魏德苓

高寒半干旱区低产农田培肥改造技术研究    谢建治,刘玉柱,刘树庆,王殿武,毛岳玲

稻田不同轮作方式对培肥地力的作用    王先华

土壤有机质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张付申

有机物料对土壤腐殖质性质的影响    杨东方,成瑞喜,李学垣

土壤腐殖物质(HS)研究进展    窦森;张晋京;

紫色水稻土有机碳固定及碳汇效应    黄雪夏

稻田长期垄作免耕下土壤肥力及环境效应的研究    高明

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土壤碳、硒变化的研究    田应兵

红壤稻田系统养分循环与C、N转化过程    周卫军

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研究    徐秋芳

中亚热带人工针叶林生态系统碳水通量的观测和模拟研究    米娜

泥质沉积物和泥岩中的有机粘土复合体    蔡进功

施肥对春玉米农田土壤呼吸CO_2释放量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邢晓旭

宁南地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碳库的影响    苏静

长期施肥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变化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于荣

子午岭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积累与变化    周印东

荒漠绿洲生态系统中植物残体腐解特征的研究    孙本华

农艺措施对砂薄土壤有机培肥效果研究    寇太记

沙质荒漠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    崔燕

涝渍地土壤改良技术研究与应用    艾天成

麦茬复种饲料油菜耕层土壤理化性质与生物活性的研究    杨瑞吉

人类农业活动对土壤活性氮库的影响及其环境效应    唐艳凌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中国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周涛,史培军,王绍强

21世纪中国地理学综合研究的主要领域    宋长青,冷疏影

近20年来宜兴市域水稻土有机碳动态及其驱动因素    张琪,李恋卿,潘根兴,张旭辉,蒋定安,黄洪光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量与农业土壤碳固定动态的若干问题    潘根兴,李恋卿,张旭辉,代静玉,周运超,张平究

全球变化科学中的碳循环研究进展与趋向    曲建升,孙成权,张志强,高峰

温室气体减排:过去,现在与未来——俄罗斯批准《京都议定书》使国际气候行动出现新转折    曲建升,孙成权

土壤有机碳的主导影响因子及其研究进展    周莉,李保国,周广胜

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研究:全球变化和国家粮食安全    潘根兴,赵其国

当代地理学特征、发展趋势及中国地理学研究进展    宋长青,冷疏影

陆地表层系统地理过程研究回顾与展望    冷疏影,宋长青

陕西关中地区塿土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闫湘,常庆瑞,潘靖平

有机培肥对塿土肥力特征的影响    李瑞雪,刘鹏生,薛泉宏

关于塿土分类地位的讨论    常庆瑞,阎湘,雷梅,高亚军,崔英

《塿土》一书评介    陈佐忠

不同施肥处理对塿土和黄绵土有机质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张付申

塿土非代换性铵和冬小麦生长的关系    樊小林,李昌纬,K·Mengel

有机磷在塿土中的组分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    李和生,李昌纬

塿土中铬对玉米、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肖玲,薛澄泽

塿土中的固定态铵    孙艳,吴守仁

塿土剖面CO_2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戴万宏,王益权,黄耀,刘军,赵磊

草酸对不同土壤中Cd、Zn吸附及其交互作用影响的初步研究    孟昭福;张院民;邓晶;

不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对北方传统农耕区土壤养分含量及垂直分布影响    张心昱;陈利顶;李琪;齐鑫;杨爽;马岩;吕一河;

生草栽培对果园土壤团聚体内有机碳的影响    王义祥;翁伯琦;黄毅斌;王成己;叶菁;

不毛碱地变良田,这是啥魔术?    实习记者 李娜

基于最小限制水分范围评价不同耕作方式下农田黑土有机碳固定    陈学文

EN-1离子固化剂加固黄土边坡机理研究    单志杰

秸秆不同处理还田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和作物生长效应的影响    王增丽

黄土区土壤水分对典型植物有效性的研究    吴元芝

南方典型稻田土壤有机碳固定机制研究    周萍

外源柠檬酸对塿土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张根柱

长期不同施肥对塿土有机碳及活性碳的影响    李平儒

施肥管理及不同利用方式下塿土物理性状的响应    史银光

一氯苯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王聪颖

长期施肥对关中塿土及作物微量元素状况的影响    李志军

长期施肥管理对塿土酶活性的影响    马晓霞

长期施肥对塿土钾素状况和钾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葛玮健

长期不同施肥和管理对塿土耕层土壤磷形态的影响    贾莉洁

不同结构改良剂对土壤中磷吸附、解吸和迁移的影响    杨雪芹

不同土地利用状况下土壤N_2O排放及其估算    母国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