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秸秆还田下施氮量对稻茬晚播小麦土壤氮素盈亏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00:12
热度:

秸秆还田下施氮量对稻茬晚播小麦土壤氮素盈亏的影响【摘要】: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秸秆还田下晚播小麦土壤矿质氮含量变化、秸秆氮释放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50 cm

【摘要】: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秸秆还田下晚播小麦土壤矿质氮含量变化、秸秆氮释放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50 cm土层土壤矿质氮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随生育进程的推进,N270和N360处理下层土壤的矿质氮显著积累.秸秆氮素释放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越冬至拔节期氮释放量最低,拔节至成熟期释放量占总释氮量的50%以上.全生育期施氮量超过180 kg·hm-2,土壤氮素开始出现显著的盈余,播种至拔节期氮素表观盈余量显著高于拔节至成熟期.籽粒产量在270 kg·hm-2施氮量下最高,更高施氮量下氮素利用效率显著降低.施氮量为270 kg·hm-2时,有利于秸秆全量还田下晚播小麦兼顾产量和生态效益. 【作者单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晚播小麦 秸秆还田 施氮量 氮素盈亏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07B09)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CX(12)1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401335)资助
【分类号】:S512.1
【正文快照】: 稻麦两熟是江苏省粮食生产的主要轮作制度,其稻茬麦面积占小麦播种面积的70%以上.近年来,随着粳稻播种面积的增加、水稻种植方式的改变特别是直播稻面积的扩大,使水稻收获推迟,小麦的播种期较适播期推迟了10~25 d,晚播小麦的面积逐渐扩大[1].与适期播种的小麦相比,小麦晚播后,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晚播小麦优质高产施肥数学模型研究    李若楠;张彦才;王丽英;陈丽莉;李科江;郑春莲;

播期、密度和氮肥运筹对冬小麦连麦2号产量与品质的调控    李筠;王龙;任立凯;刘耀鸿;曹卫星;戴廷波;

密肥组合对稻茬晚播小麦籽粒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杨佳凤;丁锦峰;顾后文;訾妍;朱新开;彭永欣;郭文善;

秸秆产生利用现状调查与禁烧面临难点分析——以江苏省某乡镇为例    石祖梁;杨四军;常志州;张斯梅;

施氮量和底施追施比例对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时空变化的影响    马兴华;于振文;梁晓芳;颜红;史桂萍;

碳氮管理措施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作物产量、秸秆腐解、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黄涛;仇少君;杜娟;史振侠;巨晓棠;

氮肥运筹对土壤—小麦系统氮素行为及氮素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向楠;吴洁;

农田生态系统的氮素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陈国茜;沈润平;

不同种植制度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李玉奇;王涛;奥岩松;

小麦“3414”肥效试验研究    王莉;王存言;刘洋;

施氮量和DCD对蕹菜生长、硝酸盐累积及土壤氮素形态的影响    何盈;蔡顺香;何春梅;罗涛;

不同水氮措施对土壤-芹菜体系中无机氮动态变化与平衡的影响    张学军;罗建航;陈晓群;吴礼树;胡承孝;

Descrip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Model for Simulating Regional Nitrogen Cycling and Calculating Nitrogen Flux    郑循华;刘春岩;韩圣慧;

我国不同区域农田养分平衡对土壤肥力时空演变的影响    孙波;潘贤章;王德建;韩晓增;张玉铭;郝明德;陈欣;

生物炭对土壤氮素淋失的抑制作用    周志红;李心清;邢英;房彬;张立科;彭艳;

播种期对农牧交错带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沈姣姣;王靖;潘学标;冯利平;赵沛义;陈辰;

协调我国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氮素管理问题    朱兆良;

原状土柱Lysimeter野外模拟稻麦轮作条件下农田氮素循环过程    高人;朱建国;Yazukazu Hosen;

温室番茄氮肥高效利用率研究    郭荣王;雪芳;曹阳;李灵芝;

高效灌排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与氮磷损失规律试验研究    彭世彰;杨士红;徐俊增;高焕芝;

氮素管理与粮食生产和环境    朱兆良;

对我国持续农业发展中氮肥管理与环境问题的几点认识    张福锁;巨晓棠;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的氮素平衡与损失途径    刘学军;巨晓棠;潘家荣;邹国元;张福锁;

太湖地区稻季氮肥的氨挥发损失及其防止措施    苏成国;尹斌;杨林章;朱兆良;沈其荣;

太湖地区土壤中氮、磷的空间变异研究    朱红霞;陈效民;方堃;庾亮;

氮肥基追比例对江淮丘陵水稻土小麦生长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家嘉;李录久;赵贤友;黄厚宽;吴萍萍;王黛平;

控释肥硫膜在土壤中的降解转化机理及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隋常玲

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壤氮素迁移转化及调控技术研究    徐畅

黄河上游灌区稻田系统氮素气态损失及平衡研究    张惠

水旱轮作区土壤养分循环及其肥力质量评价与作物施肥效应研究    刘金山

施用不同缓/控释氮肥对旱地—作物系统N_2O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影响    蒋静艳

基于统计模型的中国南方稻区适宜施氮量及氮素损失估算    陈婧

水旱轮作体系中的养分循环特征    石孝均

华北平原集约化农作区不同种植体系施用氮肥对环境的影响    寇长林

稻麦轮作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排放研究    邹建文

人为影响下稻田生态系统环境来源氮解析    谢迎新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氮素矿化与微生物作用机理研究    陈开华

川渝地区农业生态系统NH_3排放    李富春

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氮素去向的研究    马腾飞

氮、凋落物及其次生代谢物质添加对土壤有效性氮的影响    王杰

控释尿素对玉米农田土壤氨挥发、氮素残留与利用及其平衡的影响    卢艳艳

山东烟区漂浮育苗技术的研究    彭程

施氮方式对烤烟生长、氮磷钾吸收累积及品质的影响    张本强

农田氮素动态平衡与优化管理研究    卢小遮

毛竹专用矿渣肥养分释放规律及其效应研究    封焕英

微咸水滴灌棉田水氮利用效率研究    侯森

氮肥对优质专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Ⅱ氮肥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徐恒永,赵振东,刘爱峰,刘建军,张存良,毕德锋,杭新杰,张怀友

庐江县油菜3414肥效试验研究    殷世松;张先胜;

晚播小麦高产限制因素研究    钱兆国,丛新军,孙宪印,沙英,邢丽云

华北平原典型农区秸秆资源与利用——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牛新胜;张宏彦;牛灵安;

晚播冬小麦冬后分蘖潜势的研究——兼论晚播小麦的增产途径    吴晓东,孙昌璜

京冬8号不同播期、密度对产量效应的研究    张华,朱维云,张福胜,薛民生

品种、栽培条件对旱地小麦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    蒋纪芸,阎世理,潘世禄,杨惠侠,翟允褆

晚播小麦穗粒重因素分析    路根喜;郝义德;

农业土壤固碳对缓解全球变暖的意义    杨学明,张晓平,方华军

土壤呼吸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张东秋,石培礼,张宪洲

华北平原集约化农作区不同种植体系施用氮肥对环境的影响    寇长林

晚播小麦增产的有效途径    赵国建;牛本永;朱衣成;周玉琴;

晚播小麦增产的有效途径    赵国建;牛本永;朱衣成;周玉琴;

晚播小麦需加强管理    

晚播小麦栽培技术实施方案    李威;王志强;

晚播小麦高产有技巧    子叶;

晚播小麦每穗成花、授精、结实的调查    朱瑯

播前浸种对晚播小麦产量的影响    P.S.Kahlon ,常月帆

晚播小麦覆膜增产作用研究    袁虎林,毋万来,王江林

晚播小麦弱苗的管理    李泰荣,慕凤云

晚播小麦冬前管理要点    王国勇

氮肥运筹和播种密度对晚播小麦群体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乔玉强;曹承富;杜世;赵竹;李玮;陈欢;

如何种好管好晚播小麦    邓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刘家新

晚播小麦高产措施    唐县农业局 刘聪

晚播小麦“四补”栽培可高产    辛集市原种场 李兴

晚播小麦咋施肥    薛金山

晚播小麦应变高产栽培技术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

多法并举补救晚播小麦夺高产    陈效庚

晚播小麦把好四关    谢辛凌

走好减少晚播小麦不利影响三步棋    丹珂

根据晚播小麦特点抓春管    衡水市故城县农业局 赵宝清

晚播小麦夺高产 “补晚”栽培是关键    记者 范韶华 通讯员 毛江丽 董娟兰

晚播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机理与技术研究    杨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