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施用秸秆及接种蚯蚓对土壤颗粒有机碳及矿物结合有机碳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9:19:14
热度:

施用秸秆及接种蚯蚓对土壤颗粒有机碳及矿物结合有机碳的影响【摘要】:在连续四年稻麦轮作的小区试验中,通过测定作物收获后表层土壤(0~5cm、5~10cm、10~20cm)中有机碳(S

【摘要】:在连续四年稻麦轮作的小区试验中,通过测定作物收获后表层土壤(0~5cm、5~10cm、10~20cm)中有机碳(SOC)、颗粒有机碳(POC)和矿物结合有机碳(MOC)含量的变化,研究施用秸秆(表施或混施)和接种蚯蚓(metaphireguillelmi)对SOC、POC及MOC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接种蚯蚓,经连续四年施用秸秆后,土壤0~5cm、5~10cm、10~20cm及0~20cm各土层的SOC和POC含量、0~5cm土层中MOC含量、10~20cm土层w(POC)/w(MOC)值均显著增加;混施秸秆相比表施秸秆更有利于各土层SOC与5~10cm土层POC含量提高。在施用秸秆条件下,接种蚯蚓使0~20cm耕作层土壤中POC和MOC含量有增加趋势;在秸秆施用且接种蚯蚓时,0~20cm耕作层的w(POC)/w(MOC)值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相比),表明秸秆施用且接种蚯蚓有助于土壤有机碳活性的提高。田间施用秸秆及接种蚯蚓对于促进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增加及加快土壤有机碳循环与转化均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秸秆 蚯蚓 颗粒有机碳 矿物结合有机碳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370286)
【分类号】:S153.6
【正文快照】: 传统的农业管理措施正面临越来越多的生态问题,其中土壤有机质(SOM)的丧失被公认是造成土壤退化的主要内在因素。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养分循环及肥力供应的核心,土壤有机碳库在全球大气CO2浓度不断升高下的碳汇作用在近十几年尤受重视。农田增施秸秆或秸秆还田被认为是一项行之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接种蚯蚓对黑土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有机碳蓄积的影响    赵长巍

施用秸秆对土壤有机碳组成和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李小刚,崔志军,王玲英

秸秆还田对西藏中部退化农田土壤的影响    李萍,熊伟,冯平,薛会英,蔡晓布

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效果    武志杰,张海军,许广山,张玉华,刘春萍

接种蚯蚓对秸秆还田土壤碳、氮动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李辉信,胡锋,沈其荣,陈小云,仓龙,王霞

不同栽培模式下冬小麦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研究    鱼欢;冯佰利;张英;刘鹏涛;何永艳;代惠萍;李生秀;

畜禽有机肥料对土壤有效铜锌铁锰含量的影响    赵征宇;蔡葵;赵明;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的砷    谢建茂;张美如;罗小芳;许同建;

复合微生物肥料高效菌株的筛选    董昌金,蒋宝贵

安徽烟区土壤和烟叶的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    王世济;李桐;赵第锟;韩永镜;崔权仁;刘小平;武家美;

不同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磷·钾的影响    魏忠平;张玉龙;孟庆龙;田义;王耀生;张辉;

安徽省主要烟区土壤和烟叶氯含量状况及合理施氯    赵第锟;鲍穗;王世济;刘小平;崔权仁;武家美;

大镜山水库底泥的蓄积量及营养盐空间分布特征    林彰文;尹涛;谭镇;韩博平;冯远船;谭柏贤;郑旭明;

百喜草对南方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高军;

蔬菜保护地连作土壤肥力性状调查研究    刘文利;马琳;

北京市污灌区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研究    杨林林;杨培岭;王成志;

北京市污灌区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研究    杨林林;杨培岭;王成志;

酸性紫色土钙、锌、硼的复合效应及机理研究    刘金萍

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中林木生长、养分平衡与地力维护研究    易志军

红壤铜污染的物理化学行为和生物学表征    俞慎

紫色母岩现代表生作用及环境效应研究    骆东奇

沉积物对有机污染物的不可逆吸附行为    陈华林

HAL1和merB基因增强转基因植物耐盐和抗汞能力研究    田吉林

华北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可持续评价    孔祥斌

饼肥有机营养对土壤生化特性和烤烟品质作用机理的研究    武雪萍

除草剂苄嘧磺隆在几种粘粒矿物与地带性土壤表面的吸附研究    欧阳天贽

重庆三峡库区土壤——柑桔系统重金属生态行为研究    黄昀

黄河三角洲典型生态系统退化特征研究    侯本栋

设施农田土壤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及其效应研究    王艳群

表面活性剂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及其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袁平夫

开封市土壤动物及其对土壤污染的响应    宋博

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坡地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    邱丽丽

海南省反季节香蕉营养特性和营养诊断指标的研究    张海风

重庆市旱地土壤肥水协同效应研究    朱华玲

不同水稻土中铁的微生物还原特征    杨春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土壤肥力的垂直变化    王春明

松嫩草原区农牧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研究    王海霞

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研究:全球变化和国家粮食安全    潘根兴,赵其国

有机质、全氮和可矿化氮在反映土壤供氮能力方面的意义    李菊梅,王朝辉,李生秀

土壤有机碳库与土壤结构稳定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彭新华,张斌,赵其国

耕作棕壤酶活性的研究    张志明,曹承绵,周礼恺

土壤有机碳库与全球变化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兼开展中国水稻土有机碳固定研究的建议    潘根兴,李恋卿,张旭辉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熏蒸提取法中转换系数K_(EC)的测定研究    陈国潮

坡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以及生物量特征    张成娥,刘国彬,陈小利

广州地区土壤中植物残体的分解速率    林心雄,文启孝,徐宁

土壤酶活性影响因子的研究——Ⅰ.有机肥料对土壤中酶活性及氮磷转化的影响    关松荫

红壤稻田土壤溶解有机碳含量动态及其生物降解特征    焦坤,李忠佩

辽河三角洲主要植被类型土壤碳氮含量分析    吕国红;周广胜;汲玉河;

水曲柳落叶松人工林细根周转与碳分配    梅莉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南方典型性水稻土有机碳矿化与CO_2、CH_4产生研究    郑聚锋

子午岭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积累与变化    周印东

施肥对春玉米农田土壤呼吸CO_2释放量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邢晓旭

长期施肥条件下黑土有机碳库和氮库变化研究    彭畅

天童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碳库特征    戴慧

紫色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蚀性特征研究    史晓梅

接种线虫对土壤—作物系统中肥料~(15)N去向的影响    胡锋,李辉信,武心齐,吴珊眉

蚓粪中的植物激素及其对绿豆插条不定根发生的促进作用    胡佩,刘德辉,胡锋*,沈其荣

有机物料在不同土壤中腐解残留率的研究    须湘成,张继宏,佟国良,唐耀先

绿肥、麦秸还田培养地力的研究——Ⅰ.对土壤有机质和团聚体性状的影响    黄不凡

施用有机肥料对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胡敏酸的~1H-核磁共振波谱    窦森,华士英

有机、无机肥料施用后土壤生物量C、N、P的变化及N素转化    王岩,沈其荣,史瑞和,黄东迈

旱地和水田有机碳分解速率的探讨与质疑    黄东迈,朱培立,王志明,余晓鹤

秸秆还田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劳秀荣,孙伟红,王真,郝艳如,张昌爱

曲周试区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氮素影响的探讨    马永良,宇振荣,江永红,罗维,田淑敏

藏东南耕作棕壤养分模糊综合评价    李萍

威廉腔环蚓(metaphire guillelmi)对~(14)C-土壤有机质转化的研究    姜炳棋;马旖旎;单军;郭红岩;季荣;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    闫晓杰;李杏桔;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低吸力段持水能力及蒸发特性的影响    王珍;冯浩;吴淑芳;

保护性耕作技术及机具浅谈    曹军;冯爱莲;侯敏莉;

赤子爱胜蚓处理羊粪的研究    张夏刚;刘晓妮;项斌伟;吴建国;

茎叶还田对作物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进展    刘传和;刘岩;匡石滋;田世尧;凡超;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与存在问题    田慧;

苏南地区稻麦(油)轮作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丁文斌;朱中华;陶吉平;芮文其;蒋建华;

添加玉米秸秆培养对土壤团聚体胡敏酸数量和结构特征的影响    仇建飞;窦森;邵晨;李明敏;安丰华;

    

二点偏重、三管齐下、多措并举——对江苏省秸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陈永生;朱德文;吴崇友;张敏;

不同有机肥源对红壤旱地微生物类群和酶活性的影响    刘光荣;冯兆滨;刘秀梅;陈先茂;邹绍文;李祖章;郑立平;周卫;

秸秆在土壤中的养分释放动态研究    温明霞;林德枝;易时来;李学平;孟涛;石孝均;

农田秸秆循环利用对土壤碳库及腐殖物质性质的影响    王旭东;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南方水田地区应用的初步探索    程少兰;

~(14)C标记秸秆对土壤微生物量C动态变化及其周转的影响    王志明;朱培立;黄东迈;刘海琴;

长期施用玉米秸杆对黑土团聚体中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的影响    陈辉;窦森;

辽宁省半干旱区玉米不同留茬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肖继兵;杨久廷;辛宗绪;孙占祥;张玉龙;郑家明;侯志研;

耐盐碱细菌对盐碱土壤团聚体形成的促进作用    刘彩霞;黄为一;

不同施肥处理对连续三季作物氮肥利用率及其分配与去向的影响    鲁彩艳;马建;陈欣;张旭东;史奕;赵牧秋;迟光宇;

“进农6号”蚯蚓处理秸秆辟新径    邢文英

秸秆处理 怎能“一把火”了事?    记者 舒玮

禹城农民秸秆处理“急转弯”    高波

璜泾农民巧解两个生态难题    记者 徐允上通讯员 王宜刚

河北开发秸秆资源效果明显    本报记者 王曼 整理

解决秸秆处理难题的良方    丁汉平 蒋须俊

六地共议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    记者 宇寰

应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    安徽凤阳县 田益全

建立秸秆消化有效机制    朱敏

大力推广作物秸秆科学还田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徐更生全国政协委员、东南大学教授 达庆利

秸秆培肥土壤对大孔隙流中养分淋失的影响    耿玉辉

设施农田土壤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及其效应研究    王艳群

粉碎秸秆还田用量对土壤主要物理化学性状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杜璇

秸秆和土壤耕作氮磷动态效应研究及其流失风险评价    牛永志

秸秆处理下冬小麦生长及土壤微型生物群落动态研究    车慧

秸秆高效快速微生物堆腐及其应用的研究    刘卫星

污泥蚯蚓粪对万寿菊生长发育影响的试验研究    马莉

不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土壤氮的转化迁移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朱振国

秸秆覆盖非饱和土壤中氮素迁移转化试验研究    武鹏

长期定位施肥对作物产量和褐潮土肥力的影响研究    宋永林

渭北旱塬微集水种植模式对土壤水分、养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刘艳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