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疯狂的光伏一体化,谁动了谁的奶酪?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3-12-27 11:13:29
热度:

疯狂的光伏一体化,谁动了谁的奶酪?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浪潮下,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四个主要环节的生态格局都在重塑。以市场集中度最高的硅片为例,隆基绿能和TCL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浪潮下,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四个主要环节的生态格局都在重塑。以市场集中度最高的硅片为例,隆基绿能和TCL中环单晶双雄执产业牛耳的时代已成美好的昨天,弘元绿能、高景太阳能、京运能、双良节能、华民股份、云南宇泽、江苏新霖飞等厂商的成长壮大,让硅片环节的市场竞争更加充分起来。

同时,各家专业化硅片厂商早就意识到,只做一件事,单靠一个环节的产品打天下已无法适配当前的市场环境了,资金实力一般的厂商试图将产业链向上或向下延伸,不差钱的土豪们则在打通全产业链。原来做设备起家的弘元绿能切入硅片环节后,现已形成覆盖光伏设备+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的全产业链体系,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

一个事实是,少了各个环节的中间商做差价,经过层层成本沉淀的终端产品,理论上要比采购再加工模式的终端产品更具成本竞争力。

12月初,在中国能建15GW组件集采当中,弘元绿能是为数不多的投标价低于1元/瓦的厂商,其N型组件投标价为0.978元/瓦。基于拥有一体化产业链,弘元绿能自信还是有成本优势的。

在硅片环节,隆基绿能和TCL中环都是较早玩一体化的厂商。隆基绿能先是切入组件,实现了全球组件出货“三连冠”,同时还深度布局电池片环节,现在电池片产能位居行业前列。TCL中环于2015年与Sunpower合资成立东方环晟,开拓光伏电池片和叠瓦组件业务,还参股硅料厂商新疆戈恩斯,与协鑫集团合建颗粒硅项目,也形成了全产业链布局。

目前,TCL中环正准备定增138亿元扩建35GW硅片和25GW N型TOPCon电池产能,计划巩固电池片环节的产能规模。令人惋惜的是,在电池片和组件环节,TCL中环做得不如硅片那么出色。深耕叠瓦组件多年,其出货量仅排在Top10- Top15区间。

2019年成立的硅片新贵—高景太阳能,专心做了3-4年的硅片后正加快向下游的组件延伸。12月23日,总投资109亿元年产16GW组件一期工程4GW项目于广州花都投产。

多晶硅还原炉切入硅片的双良节能也在布局组件,官网介绍其Gigalumi超级光能组件,功率可达700W,组件转换效率可达22.5%,妥妥的一线组件品牌厂商的高转换率。

貌似主要的硅片厂商当中,除了京运通、云南宇泽、美科股份和华民股份专营硅棒、硅片外,其他厂商都在向上下游全力伸展。

光伏垂直一体化由来已久,晶澳科技和协鑫集团都是业内较早做此布局的厂商,此后隆基绿能、TCL中环、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阿特斯、通威股份等厂商逐渐跟进,到2021年、2022年一体化布局已蔚然成风,为一线实力品牌厂商的标配。

就硅片而言,晶澳科技、晶科能源、协鑫集团和阿特斯都拥有一定规模的硅片产能。

晶澳科技表示,预计到2023年底,组件产能将达95GW,硅片和电池产能将达到组件产能的90%左右。也就是说,到2023年底晶澳将拥有约85.5GW的硅片产能。

晶科能源表示,到2023 年底公司单晶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将达到 85/90/110GW,其中 N 型产能占比预计将超过 75%。

阿特斯表示,预计到2023年底硅片产能将达到35GW,到2024年第一度将达到50GW。11月9日,阿特斯宣布计划在泰国建设5GW硅片基地。11月29日,阿特斯抛出了投资9亿元建设14GW硅片项目计划,一个月内抛出的硅片扩产计划达19GW。

硅片产能较小的天合光能也在加速扩产,预计到2023年底硅片产能将达50GW,自供硅片15GW-20GW。到2024年底,预计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将达70/90/135GW,自供硅片预计超60GW。此前,天合的硅片产能主要集中于通合新能源15GW硅片项目。

同时,硅片主要依靠外采的通威股份也在扩产。今年,通威股份抛出了两项硅片扩产计划,拟各斥资100亿在峨眉山和乐山投建16GW硅棒、切片和电池片项目,合计硅片扩产规模为32GW。今年1月份,通威股份表示,硅片环节现有15GW拉棒+切片产能。

尽管峨眉山、乐山项目均计划在2024年投产,2025年达成,但上述项目达产后,通威股份硅片产能将达到47GW,硅片外采的依存度将进一步降低。

光伏一体化不仅重塑了硅片市场生态,还改变了硅料、电池片和组件环节的市场格局。

硅料环节,除了宝丰能源、吉利硅谷、合盛硅业、赛能硅业、吉利硅谷等厂商涌入硅料赛道外,上文提及的弘元绿能5万吨多晶硅项目已投产,电池片top5成员润阳股份宁夏石嘴山5万吨项目投产,内蒙古鑫环(协鑫&TCL中环)10万吨颗粒硅项目落地,天合光能和阿特斯两大组件供应商也在2022年抛出了硅料扩产计划。

同时,光伏组件老六东方日升收购聚光硅业后,拥有1.2万吨多晶硅产能,拟扩产15万吨多晶硅。光玻厂商南玻A在青海的5万吨多晶硅项目已于2022年9月开工。中来股份计划投资140亿元在山西建设20万吨工业硅、10万吨多晶硅项目。

最上游的硅料厂商同样心仪一体化,在通威股份建成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之外,合盛硅业向下游延伸上来就搞一体化,投建的项目中包括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宝丰能源在甘肃酒泉建设的项目也是内含电池片和组件等的一体化项目。硅料CR5成员东方希望宣布扩产的项目,同样属于一体化项目。大全能源也有进军组件业务的打算。

电池片全球出货Top5,通威股份、爱旭股份、润阳股份、中润光能和钧达股份当中,通威股份2022年进军组件,爱旭股份专攻ABC组件。如今电池片环节的厂商不仅要面临新晋电池片厂商的冲击,还要面临大客户减少电池片外采的考验。

晶澳科技、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阿特斯、隆基绿能、东方日升、一道新能、正泰新能等组件厂商均建有规模不小的电池片产能。晶澳到2023年底电池片产能85.5GW,晶科能源电池片产能90GW,天合光能75GW,阿特斯50GW,一道新能30GW,正泰新能45GW,隆基绿能的电池片产能更高,到2023年底将达110GW。

从产能数字上看,产能配比达到0.8:1或11主流组件厂商,其电池产能基本可以满足组件生产的需求,配比在0.5:1的组件厂商会有一定的外采需求,但可以确定一点是,随着电池片环节的扩产,主流组件厂商的电池外采需求将明显减少。

因此,在产业链一体化扩产潮下,硅料、硅片和电池片厂商都在加快向C端靠拢,全力减少中间商环节,做成组件直接对接中国华能、中国华电、中国大唐、三峡集团、中核集团、中广核等电力央企、国企客户。阶段性产能过剩,使得各环节降价不断,推动着行业洗牌的到来。而未来的行业洗牌,也将是各厂商产业链一体化能力之拼,谁一体化做得更好,产品更好,更具成本竞争优势,谁才会胜出。(草根光伏)

原文标题:疯狂的光伏一体化,谁动了谁的奶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