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熊猫绿能终易手 国资巨头再进军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0-02-21 09:04:21
热度:

熊猫绿能终易手 国资巨头再进军:熊猫绿能易手2020年2月18日,京能集团通过境外投融资平台公司——京能香港,成功认购熊猫绿色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增发的71.77亿股份,持股32%成为

:熊猫绿能易手

2020年2月18日,京能集团通过境外投融资平台公司——京能香港,成功认购熊猫绿色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增发的71.77亿股份,持股32%成为熊猫绿能第一大股东。

这已经是熊猫绿能近期完成的第二次大规模引资,熊猫绿能在去年12月底向外界披露,向华青光伏及华融等5位股东累计配发约65.41亿股,同样为国资背景的华青光伏也因此加入了熊猫绿能的股东阵营。

据了解,熊猫绿能成立于2000年,是全球光伏电站的投资、开发和运营商。公司几经易名易主,2013年初,招商新能源向金保利注入电站资产而上市,2014年2月,金保利更名为联合光伏,正式展开其电站布局。2017年,联合光伏改名为熊猫绿能。

激情熊猫,起朱楼、宴宾客

熊猫绿能最开始闯入光伏人视野的时候是激情澎湃的,公司特立独行的以“异型”的方式骤然掀起波涛并扬名立万,通过单晶电池和薄膜电池的黑、白两种颜色的色差,将地面电站建设成熊猫的样子,一度成为最受业内乃至业外最关注的新能源公司之一。

虽然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光伏电站也饱受质疑,许多人认为这样的异形必然导致土地成本大幅度上升,集成成本也会有所增加,且为了异形大规模使用的薄膜电池并不是地面电站的主流,但熊猫电站确实使熊猫绿能一战成名,加之背靠招商局的国资背景,熊猫绿能的融资能力一时几乎成为业内之最,各路金主纷纷慷慨助拳,包括东方资产、复星国际、平安保险、招商资金、中国华融、中信资本、拔萃资本、华夏人寿、青岛城投、欧力士和亚太气候资本等机构和企业。

手里有了钱,熊猫绿能的激情更加澎湃,像一只正在捕食的猎豹,开启了超速奔跑模式,熊猫集团高调宣布“熊猫100计划”,即未来五年在全球范围内建设100座熊猫电站,总装机容量达5GW,2017年5月熊猫电站正式列入联合国与中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行动计划》。除熊猫电站外,熊猫绿能还通过大手笔的不断收购,迅速挤进电站保有量的第一梯队,在2017年时公司持有电站超过2GW。

至此,熊猫绿能的经营模式基本清晰,即通过招商新能源的支持来融资,通过融资收购电站,通过收购来的电站进行盈利,融资能力成为熊猫绿能的核心竞争力。

熊猫之殇,眼看他楼塌了

这世上越是简单高效的经营模式,其发展的速度越快,在面对意外时崩塌的也就越快,熊猫绿能也是如此。

在熊猫绿能的这套经营模式中,融资能力无疑是其基础,电站的发电盈利则是其保障,然而,随着光伏发电的补贴问题逐渐凸显,熊猫绿能的盈利能力开始大幅度缩水,熊猫绿能的负债问题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531”之后,面对疲软的市场,迷茫的前路,招商国际对熊猫的输血也随着政策一起,给熊猫绿能按下了暂停键。

国企家也没有余粮了。

根据熊猫绿能发布的2019年年中报显示,公司的流动负债高达81.96亿,其中短期负债61.62亿,长期借款则高达134.53亿,资产负债率为75.56%,净利润却只有1.04亿,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只有2.95亿,与134.53亿的短期借款相比无疑是杯水车薪,如完全依赖招商新能源输血,显然也是不现实的。

受限于大环境影响,电站资产出手艰难,变现能力偏弱,在补贴拖欠问题暂时没有妥帖的解决办法之前,还款压力巨大。而这样的经营现状之下,公司再向银行贷款也变得格外困难。

19年6月27日,熊猫绿能发布公告表示,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共4人辞职。李原已辞任董事会主席及首席执行官,李宏已辞任首席财务官。

不久之后,熊猫绿能传出裁员的消息,再不久之后,便传来了熊猫绿能可能“委身下嫁”的消息,当时业内便传闻,最有可能“迎娶”美人的便是京能集团。

经过半年多的说媒、下聘等一系列流程,如今这桩喜事算是正式成了。

易主新生 下游产业易主成规律?

对于京能集团来说,本次并购交易是其战略转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过程中一个重要举措,符合集团刚发布的中长期规划中优先发展清洁能源,快速提高装机规模的定位和战略发展方向,认购完成后,京能集团控股清洁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11GW。

对于熊猫绿能来说,两次大手笔引入国资股东后,除可以偿还短期债务之外,也有利于其提升信贷评级,减少融资成本,重拾其核心竞争力,就在数日之前,熊猫绿能获得华青的1099万美元贷款。

熊猫绿能的命运当然也不是独此一份,事实上,作为拥有国资背景的熊猫绿能,其处境已经远好于绝大多数的民资下游光伏业主了。

融资收购电站-补贴拖欠导致短期债务压顶-变卖电站-委身下嫁国企,成了下游电站业主之间共同的命运。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曾梳理2018-2019年的电站交易情况,据不完全统计,两年累计交易规模超6GW,交易金额超过240多亿元。

上表中可以看出,18年接盘者尚有民资,19年后几乎全都是央企,且越来越多的是整个收购公司而不是单纯收购电站。这似乎成了一种市场规律,辛辛苦苦打破了十余年的垄断壁垒似乎正在用另一种看起来更加公平的市场化规则重新构建。


原标题:​熊猫绿能终易手 国资巨头再进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