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全省连续15天清洁能源供电,青海底气何在?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19-06-14 10:00:09
热度:

全省连续15天清洁能源供电,青海底气何在?  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网 | 6月12日,记者从青海“绿电15日”暨“绿电指数”新闻发布会上获悉,6月9日至23日,青海启动连续15天3

  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网 | 6月12日,记者从青海“绿电15日”暨“绿电指数”新闻发布会上获悉,6月9日至23日,青海启动连续15天360小时全部使用清洁能源供电,所有用电均来自水、太阳能以及风力发电产生的清洁能源,期间实现青海全省用电零排放。

  首开国内一省全清洁能源供电之先河,并有望刷新自己去年的世界清洁供电纪录,青海底气何在?

资源与技术双基础 让绿电尝试成为可能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的这句诗被青海官方用来描述本地山河风光。

  如今,72万平方公里范围,从城市的角落灯火到工厂的每条生产线,再到山村里的每一盏灯……不用烧一块煤依然正常供电,这没有明显感知的切换背后,酝酿的是能源转型的大动作。

  为什么是青海?

  资源禀赋优越是青海敢于尝试全部清洁能源供电的物质基础。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水电理论蕴藏量2187万千瓦,是全国13大水电基地之一。青海太阳能、风能资源得天独厚,光照时间长、辐射强度大,太阳能辐射量达到4800-6400兆焦/平方米,太阳能发电技术可开发量30亿千瓦。位于青海西部的柴达木盆地风能资源优越,风电技术开发量7500万千瓦。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主的新能源装机已超过水电装机,成为该省第一大电源。

  可可西里等保护区位于青海,脆弱的生态让环境保护刻不容缓。而将取之不尽的阳光、呼啸而过的风、奔流不息的水转化为电,安全环保又用之不竭。青海省能源局副局长独金萍告诉记者,2018年国家发改委将青海列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截至2019年5月底,青海电网电源总装机2975万千瓦,其中水电、火电、太阳能、风电占比分别为40%、13%、35%、12%,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87%以上。

  技术支撑和机制创新是青海用清洁能源供电长达15天的“杀手锏”。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祁太元介绍道,为解决好新能源高占比带来的调峰问题,“绿电15日”期间,青海电网在试点开展共享储能市场化交易基础之上,采取了共享储能为新能源提供调峰服务模式,预计扩大午间时段光伏消纳电量150万千瓦时。调动需求响应,省内157万千瓦负荷参与峰谷时间段互换“绿色套餐”活动,让夜间生产安排到风光大发的白天,预计日增加光伏消纳电量110万千瓦时。此外,在三江源采暖季末期首次尝试了为期一个月的清洁取暖“绿色套餐”,利用蓄热电锅炉作为储能资源参与电网调峰,与光伏弃电量联动直供,减少光伏弃电158万千瓦时,为取暖客户降低用暖成本17万元。

  全部实现清洁能源供电的操作,传达的信号或许比实践本身更有价值。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调度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绿电15日”向政府传递的信息是希望在政策上推动灵活的电价机制,调动用户侧参与调峰的积极性,并且希望政府对新能源的发展布局和电网情况更好地结合。对电源侧传递的信息是电站建设要根据电网的规划以及提出的发展建议,持续合理地进行。在新技术应用方面,希望发电企业在储能方面进行投资。对于社会公众希望传递的信号则是共同促进绿色发展,让电源的绿色发展会惠及更多百姓。

电源、用户、调度多方“助攻”

  “绿电15日”,不是青海省首次进行全清洁能源供电实践。在此之前,青海已经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进行了“绿电7日”、“绿电9日”的尝试。

  绿电时间的延长,带来的难度不仅仅是时间的增加。祁太元坦言,在新能源大规模集中快速发展的同时,青海电网在清洁能源消纳上主要面临“三难三不足”的挑战,这也是青海全清洁能源供电的最大难题。“三难”即通道不足导致外送难、新能源不稳定导致调控难、夏季新能源大发导致消纳难;“三不足”即青海西部地区电压支撑不足、市场机制不足和各方参与共享不足。问题重重,如何才能保证连续15天、长达360小时不间断的清洁能源供电?

  祁太元具体介绍说,全省加强输电通道和调峰能力建设,通过大电网实现全网统一调度和跨省跨区交易。开展水、风、光多能互补协调控制,保障全清洁能源供电顺利实施。将火电出力降低至电网安全约束要求的最小值,只在电压支撑最薄弱的北部电网保留20万千瓦,较“绿电9日”火电再降22%,占全网发电出力的2%,为新能源消纳腾出更多空间。

  电力电量平衡方面,“绿电”期间增加水库出库流量,龙羊峡、拉西瓦、李家峡、公伯峡、积石峡等装机百万千瓦级水电站,以及众多光伏电站、风电站一齐参与,成为电网调峰调频的主力。新能源最大出力680万千瓦,占午间全部负荷的85%,新能源日最大发电量7800万千瓦时,较“绿电9日”增加47%。活动期间,青海富余发电量全部通过市场化交易方式实现外送,预计累计外送富余电量11亿千瓦时。

  但是调度中心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百分百“绿电”目前并不具长期可行的条件。“绿电”之所以选择在夏季,黄河水电大发是重要原因之一。夏季丰水期一过,黄河水电小的情况下,青海就进入了季节性缺电时期,冬季省内的火电还是要大量开机。

  虽然“绿电”没有持续性,但是青海没有放弃促进新能源消纳的举措。独金萍介绍道,2018年11月7日,全国乃至世界首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而建的特高压通道——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外送工程开工建设。工程投资231.5亿元,建成后每年可向河南输送清洁能源电量412亿千瓦时,将有力推动能源基地集约开发和规模外送。

首发“绿电指数”  ,有望全国推广

  “青海电网已连续三年开展全清洁能源供电实践,在不断刷新供电时长新纪录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单一时间维度难以准确评价清洁能源高质量的发展水平。”祁太元说,需要建立一整套绿电评价标准,规范、系统、科学地评估绿色电力发展水平,更好地服务清洁能源发展。为此,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联合国内顶尖科研机构,研究构建绿电指标体系,探索建立清洁能源发展评价标准,提出了“绿电指数”概念。

  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国网青海电力首次发布了“绿电指数”。该指数综合反映绿色电力发展总体水平,涵盖电力生产、传输、消费全过程。具体包括1个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即“绿电指数”,综合评价电力清洁化程度,绿电指数越高代表电力越清洁。二级指标对应电力生产、传输、消费三个环节,确定为“绿电开发”、“绿能共享”、“绿色生活”三个指标。三级指标从绿色电力发展情况、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消纳水平、电网传输效率和配置能力、技术进步、各类排放情况等多个维度对绿色电力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进行综合测评。

  记者在发布会现场屏幕上注意到,青海的绿电开发和绿能共享方面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绿色生活方面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祁太元具体解释说道,主要是因为青海经济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单位GDP能耗偏高,电气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由青海自己提出的指数,想要在全国推广,有没有考虑到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目前该指标是以青海为实例的研究工作,但是由于体系构架的系统性、指标选择和计算方法的科学性,还是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目前青海只是在绿电开发方面有较大优势,而其他省份在各个环节上有各自的特点。“今后我们将不断完善指标体系内涵,推动形成常态化科学评价机制,力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同时进一步探索与国际对标的可行性。”祁太元表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