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光伏材料“核心”缘何集聚银川?
国内光伏材料“核心”缘何集聚银川?:石墨烯、单晶硅光伏材料、工业蓝宝石、集成电路大尺寸硅片……如此重量级的企业怎么都会集聚在银川这样一个西北小城?“近几年,宁夏银川市在推进产业转型
:石墨烯、单晶硅光伏材料、工业蓝宝石、集成电路大尺寸硅片……如此重量级的企业怎么都会集聚在银川这样一个西北小城?“近几年,宁夏银川市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中,把新材料作为先导型战略产业,优先培育核心企业,打造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建链、补链、强链,完善产业全链条,促进上下游企业聚集和产业链延伸,形成产业集群的叠加效应。”银川市委书记姜志刚介绍说。
“据统计,2017年新材料产业产值已占银川经开区工业总产值的39.4%。我们通过不断地完善产业全链条,争取2020年新材料产业规模突破450亿元产值。”银川经开区管委会主任高言杰告诉经济日报记者。
以光伏产业为例,从多晶硅、单晶硅到电池组件的核心部分在银川经开区都有企业在做研发生产。银川经开区目前拥有光伏材料、发电装备及其配套企业17家,形成了从高纯硅、多晶硅、切片、电池、组件到跟踪装置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生产要素齐备,特别是光照丰富、气候干燥,这些条件决定了在银川能生产出非常优质的产品,这对新材料产业和企业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银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王琦说。
石墨烯有“黑金”和“新材料之王”之称。银川市在新材料产业发展中,紧盯国际行业前沿,抢占先机向“新材料新贵”石墨烯产业持续发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银川经开区去年9月与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开展战略合作,推动该研究院在银川经开区开展高水平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创新活动。去年12月,年产3万吨正极材料及1万吨导电浆料项目在银川经开区正式启动。经过大半年的奋战,今年7月,投资3亿元、年产3000吨石墨烯正极材料一期项目投产,二期项目同步开工建设,全部完成后可实现年产值20亿元。
“目前,一期项目年产3000吨石墨烯正极材料项目,6条生产线已全部投产,累计投入资金7亿元。”在宁夏汉尧石墨烯储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生产部副经理徐杰告诉记者,从7月中旬一期项目投产以来,已经实现4个型号产品的生产,实现产值7000多万元。
“银川在石墨烯材料的生产中,高温窑炉、陶瓷材质精密粉碎机系统、超高速混合机、高强磁铁机等关键环节的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公司设备部经理王玉辉介绍说。目前,二期项目年产1.2万吨正极材料、5000吨石墨烯导电浆料项目也已全面开工建设,计划到2019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可实现石墨烯正极材料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导电浆料生产能力达到5000吨,预计年产值达20亿元。
硅材料是支撑半导体技术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基础功能材料,在当今全球超过3000亿美元的半导体市场中,99%以上的集成电路都是用高纯优质的硅抛光片和外延片制作的。银川经开区瞄准前沿,在园区率先布局硅材料产业。2017年7月份,银和8英寸半导体硅抛光片项目顺利投产,今年3月份12英寸半导体硅藕片项目开工,年内银川经开区银和半导体硅片预计产能达到1000万片。
不仅如此,银川经开区引进浙江天通公司投资5.46亿元建设的工业蓝宝石生产项目,成功生产出400公斤级国内单晶重量最大的工业蓝宝石,成为国内单体最大的蓝宝石生产基地;隆基硅公司生产出拉晶2.75米的单晶硅棒,成为全球最大的单晶硅棒生产基地……一批投资规模大、拉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落地,产业集聚效应快速形成。“目前已累计实现产值3亿元,二期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项目达产后,预计年新增销售收入2亿元。今年前三季度,企业实现产值1.9亿元,同比增长75.9%。”天通银厦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子学告诉记者。
原标题:国内新材料“新宠”缘何集聚银川
-
中欧太阳能争端或要“滚雪球”2024-08-16
-
印度打造太阳能火车 替代柴油2024-08-16
-
移动技术+太阳能给非洲带来变革2024-08-16
-
借鉴树根结构 日企开发出适用于光伏电站的简易斜桩基础2024-08-16
-
五月光伏产能达6.4GW创新高2024-08-16
-
上能集散式光伏逆变器再获殊荣,业内首款通过中国效率认证2024-08-16
-
2020年我国风电认证市场达15亿元2024-08-16
-
“水十条”预计拉动GDP增长5.7万亿元2024-08-16
-
分子石墨烯架构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2024-08-16
-
【两会】关于落实分布式光伏电站发展的三方面建议2024-08-16
-
2015年我国各省光伏装机数据排名及分析2024-08-16
-
国家能源局要求推进风能开发 增强光伏扶贫力度2024-08-16
-
“十三五”地热能开发 将拉动投资2600亿元2024-08-16
-
华北地区掀起的户用光伏潮,正泰为你打call2024-08-16
-
光伏新政突拉“电闸” 专家直言:呼吁撤销新政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