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郓城废弃秸秆成赚钱的香饽饽 专访生物质能源经济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18-07-01 20:01:18
热度:

郓城废弃秸秆成赚钱的香饽饽 专访生物质能源经济循环经济是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谋求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生物质能源利用废弃农作物秸秆等资源发电,将有限资源变成无限循环

  循环经济是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谋求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生物质能源利用废弃农作物秸秆等资源发电,将有限资源变成无限循环,不仅节能环保,还能为村民增加收入。6月12日上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赴郓城采访创建生物质能源推广应用示范县的经验做法,实地查看生物质能源推广应用工程。

  没想到,麦秆、下脚料能卖钱

  郓城县武安镇华营村村民王建辉承包了470亩的土地,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而夏秋收获时,看到满地的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他却高兴不起来。“前些年,地里的秸秆都是焚烧,或者堆放在沟渠、河塘里。”他说 ,后来国家有政策不让再焚烧秸秆,也不能随意堆放,如何处置这些秸秆成了一个难题。

  “实在没有办法,只能自己花钱将秸秆粉碎。”王建辉说,粉碎玉米秸秆每亩50元,小麦秸秆35元,一年下来单粉碎秸秆就要花掉近4万元。“2017年,郓城琦泉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开始从我手里收购秸秆。没想到,以前犯难的秸秆竟能卖钱了。”王建辉说,他2017年卖了500吨玉米秸秆,按照每吨230元的价格,他额外收入了10万余元,此外,还节省了4万元粉碎秸秆费用。“今年,我已经卖了400吨小麦秸秆,再加上以后的玉米秸秆,总量能达到1000吨,可以获得24万元的收益。”他说。

  秸秆由原来无人问津的农业废弃物,成为了如今农民增收的香饽饽,完全得益于郓城县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利用废弃农作物秸秆等资源,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

  秸秆发电,经济又环保

  6月12日上午,记者来到郓城琦泉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在燃料加工中心看到了堆积成山的小麦秸秆以及树皮枝桠。平日人们口中的“农林废弃物”,怎么看无法与香饽饽联系起来。

  “可别小瞧这些秸秆、树皮,它们可是一座富矿。”郓城琦泉生物发电有限公司经理助理武士军说,秸秆、树皮作为一种生物质能源,他们每年消耗秸秆60万吨、节能量17.7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硫1000吨、二氧化碳26万吨,提供绿色电力4.7亿千瓦时、蒸汽9万吨。

  武士军说,公司从15年9月开工建设,到16年8月份并网发电。2017年收购农业废弃物为39915.49吨,收购林业废弃物518509吨,收购其他废弃物29702吨,共计588126.49吨,全年发电量为4.76亿Kwh,供电量为4.33亿Kwh,全年消耗燃料55.61万吨。

  除了秸秆之外,玉米芯、杨树叶、树皮木料等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循环利用。“为了更方便村民拉运秸秆,我们在随官屯、武安、李集等3个镇成立了6个合作社,村民可直接将秸秆拉往该处。”武士军说,经合作社将秸秆简单加工,统一运往公司。接下来,他们将在20个乡镇建立合作社,每个乡镇至少一个,让更多的村民从中获益。

  生物质能源变有限资源为无限循环

  据了解,近年来,郓城县利用省生物质能源推广示范县建设为契机,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物质能源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和多元化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

  该县通过推进琦泉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全面转向热电联产,力争年产热源400万方,供应周边乡镇木材加工等企业,并解决县城南部200万平方米住宅供暖问题。推进圣元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建设,力争下半年投产运营,确保年发电量提高到4亿千瓦时、日处理能力达到3000吨。

  此外,该县还将利用三年时间建设一个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中心和20个乡镇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合作社,主要负责周边村镇的农林剩余物的收储、加工。加工中心一期建设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线5条,年产生物质燃料2.5万吨,通过建设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线,安装集中供热的生物质锅炉,为乡镇驻地居民提供集中供暖。

  今年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该县在武安、黄安、双桥、随官屯、南赵楼、唐庙六个乡镇推广炊暖两用的生物质炉具5000台套。到2020年,全县22个乡镇普及生物质炊暖炉,逐步替代燃煤炉具。(记者 赵念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