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自主高端轿车何时打破销量魔咒
2024年09月24日关于自主高端轿车何时打破销量魔咒的最新消息:作者|杨 璐编辑|李国政出品|帮宁工作室(gbngzs)近两个月,又有几款自主品牌轿车上市,享界S9、领克Z10、极越07……它们中,有的向高端进击,有
作者|杨 璐
编辑|李国政
出品|帮宁工作室(gbngzs)
近两个月,又有几款自主品牌轿车上市,享界S9、领克Z10、极越07……它们中,有的向高端进击,有的试水纯电。
不过,一个残酷的现象是在高端轿车市场,自主品牌一直难起声量。
“大学时期就喜欢奥迪,想着毕业赚钱给自己买一辆。”“本来已经定了一辆纯电轿车,但是想着过年回老家堵车还是算了,而且电车价格加上电池方案并不便宜。”“人生第一辆车,内心还是喜欢BBA(奔驰、宝马、奥迪)的……”
在某奥迪A6L车主论坛中,有3位用户如此表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即年龄都在二十多岁。看来,并非所有年轻人都更愿意买智能电动车型,在这个时代仍还有很多年轻人的Dream Car圈定在传统豪华品牌。
根据乘联会数据,8月份中大型轿车销量排名中,前3位分别是比亚迪汉、小米SU7和奥迪A6L,销量分别为1.5万辆、1.31万辆、1.3万辆。其它中大型轿车的月销量在1万辆以下。
如果限定在25万元以上的高端轿车,则自主品牌的排位更靠后。根据懂车帝数据,8月,25万元以上的轿车销量排名中,小米SU7位列第四,销量为1.3111万辆;极氪001排名第九,销量为8481辆;比亚迪汉在第十一位,销量为8347辆,其它自主车型8月销量均未超过5000辆。
拉长到近一年来看,25万元以上高端轿车销量榜上,仍被奥迪A6L、迈腾、奔驰C级占据前三。前十中的自主品牌只有比亚迪汉,以11.78万辆排名第九。
显然,尽管在10万元级轿车市场,比亚迪等自主品牌以更高的性价比,不断吞噬合资领地,但高价格区间的轿车市场,仍然是合资或外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
这一现象当追溯到1983年4月11日,上汽大众第一辆CKD桑塔纳轿车驶下生产线。从那时起,合资品牌轿车仿佛和中国市场形成了一种魔鬼契约——在轿车领域,从公务用车到家庭用车,合资品牌盘桓中国轿车市场40多年,直到现在,尽管在低端市场有所收缩,但仍是高端市场的主角。
其间,中国品牌始终在谋划跻身高端轿车市场,但多次冲击无果,一直缺乏爆款。尤其是近年来,众多新能源自主品牌,不管是新势力还是新实力,都在力推高端轿车,结果是基本都不叫座——只有比亚迪汉和小米SU7例外,但这二者的成功,他人难以复制。
眼下,合资品牌轿车纷纷下探价格区间,进一步压缩了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空间。
“中国品牌多以SUV起家,高端轿车除了小米SU7和比亚迪汉之外,其它都卖得不好,这是一个困扰大部分自主品牌的难题。”近日,岚图汽车CEO卢放在接受帮宁工作室专访时表示。
是因为价格过高还是营销太少?卢放认为,这两个答案都不对,根本原因是“中国品牌轿车在消费者眼中的认知程度还不够”。
那么,自主品牌如何破解这个魔咒,在高端轿车市场将合资品牌拉下神坛?
热度难持久
近3年来,轿车市场整体销量基本持平。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乘用车市场高端车型销量上升,中低价车型占比下降,表现最明显的是SUV,轿车市场也有类似变化,其中B级轿车表现较好。
这表明,消费者对于更高品质、更高性能的轿车需求在增加。
当然,卖得最好、占比最大的,仍是15万元内的紧凑型轿车,它是国内最大的轿车细分市场,需求多、价格低。
▲图片来源中汽协
在该价格段,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轿车已经冲进原来的合资腹地,占据了一席之地,像比亚迪海鸥、比亚迪秦正在掠夺轩逸、朗逸的市场份额。
能杀进合资独霸数十年的这个领域,应归因于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和降价策略。俗话说,没有不好的车,只有不好的价格。经济实惠是紧凑型轿车用户的关注点。
那么,在高端轿车市场,自主品牌的这些招数能否奏效?
一直以来,宝马5系、奔驰E级、奥迪A6L(俗称的BBA代表车型)是高端轿车用户的首选,销量稳居市场前列。
近十年成长起来的新能源车企,包括新造车势力和传统大厂孵化的新实力品牌,绝大多数都曾在轿车领域瞄准BBA的蛋糕。尽管它们成立较晚,基本上都以SUV入局,轿车产品至今偏少。
2020年后,这些品牌的高端轿车相继出炉,试图以新的动力形式和智能网联卖点,掀翻BBA。比如,极氪001自2021年上市以来,多次月销过万,但市场表现一波三折。今年8月,该车推出2025款,而2024款刚于今年2月上市,时隔半年即改款,这对极氪来说虽然有些冒险但也无奈,毕竟销量才是王道。
这是自主品牌高端轿车的典型经历。类似极氪001“一年磨三剑”,一些自主高端轿车在上市初期较热,但随着热度下降,销量开始下滑,且难见起色。车企只好调整配置和价格,再“焕新”上市,以求持续热销。
这表明,在用户心中,新兴自主高端轿车品牌的价值并不稳定。
去年,华为与奇瑞合作的轿车智界S7上市,但销量并不理想,华为方面将原因归为产能不足等。时隔半年后,今年4月,智界S7二次上市,且配置升级,但月销量只在千百台左右。
有人将原因归结为智界S7的产品力很强,品牌上也有华为加持,但推出的时间晚了,且华为对它的赋能程度不如问界。
也许,这只是浅层次的看法。二次上市也好、改款升级也罢,智界S7失利,背后的主要根源,还是自主品牌高端轿车至今没能普遍获得国人认可。
以8月为例,上汽智己L6销量3千多辆;长安系的阿维塔12销量1657辆;广汽昊铂GT只有300多辆,且连续数月维持在这一水平;一汽红旗H9也为300多辆;奇瑞星纪元ES未公布近期销量,但6月销量为109辆;北汽极狐阿尔法S销量不明……
唯独不同的是比亚迪汉和小米汽车SU7。小米汽车最特殊,第一款车即C级轿车,第一款轿车便月销过万,成为现象级车型。在其背后,有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的强大营销力,还有诸多年轻人追随的“米时捷”设计——在这两方面,其它自主品牌无人能出其右。
像蔚来ET7、ET5两款车,尽管在自主高端轿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但蔚来汽车创始人、CEO李斌也坦承3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并不好做。
究其原因,一是用户总体消费压力在增大;二是一些原本30万元以上的高端品牌产品,都在把价格降到30万以内;三是20万区间的电动汽车竞争力强,在25万这条价格线上形成了引力场,给30万元以上市场造成很大冲击。
抓住窗口期再闯关
“其实我们买车没有做太多攻略,就是在商场看车时,被极越的销售顾问招呼进店。”极越07车主张女士表示,“他们热情介绍,让我感觉体验还不错,最后试了下车就决定买了。”
在现代人的购车要素中,服务体验占比逐渐增大。
此前,极越汽车主打“汽车机器人”的科技形象,品牌力是弱项,现在正在扩建门店,加强门店管理。“我们一直在思考高效利用实体门店的办法。作为创业公司,我们的执行力比别人快10倍,才能有高出别人10倍的效率。”极越汽车CEO夏一平说。他曾表示,哪怕消费者进店不买车,也要让他了解到极越品牌。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杰认为,直销模式在品牌初创进入市场阶段有一定优势,车企选择在商超等渠道进行品牌传播,不仅传播效率高,而且一致性服务也利于把品牌形象树立起来。
不过,具体到领克品牌,打法又有些许不同。领克在全国20个城市建立了直营公司,即品牌和销售为一体的用户中心。这样既完全对标新势力的直营体系,又保留原来的经销体系,不管是服务还是价格,各渠道都以用户中心为标杆——后者可以看作是经销商与主机厂之间的纽带,让传统自主品牌在变与不变中前行。
此种做法确实收到了一些效果,安徽一位领克Z10车主就是被这样吸引的。9月的一天,他去某商场吃饭,出门就看到领克门店,里面一辆红色的领克Z10十分显眼。他对该车的外观颜值、内饰心生好感,加上店内销售顾问非常热情,趁吃个饭的功夫就和家人商量了购车打算,进一步试驾之后便下了单。
高端轿车品牌都在强调直营。在这方面,特斯拉和小米汽车作出了成功的示范。前者建立直营门店,改变了汽车销售渠道;后者用粉丝文化和雷军个人IP,颠覆了营销模式。二者用销量事实,证明了这一方向的可行性。于是,自主高端轿车品牌趋之若鹜效仿,热衷于打造新渠道和新营销。
除了小米汽车,能在消费者之间普遍引起话题的品牌就是华为了。今年,华为和北汽联合打造的豪华轿车享界S9问世。这款车集双方最好的资源,华为采用了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还邀请一众明星提车,黄晓明、杨幂等成为享界S9的车主。
作为行政旗舰轿车,享界S9把目标用户又缩小了一部分。8月26日上市发布会之后,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主任余承东公布,享界S9大定突破8000辆。
目前还未见最新的销售数据,但是从市场讨论热度来看,消费者对这款车的热情度并不是很高。
卢放对帮宁工作室表示,岚图内部正在对旗下行政旗舰轿车——追光的销量分析原因,但“绝不是产品力不行”。
尽管自主品牌高端轿车前行艰难,但形势在转好。
一方面,自主品牌的自信与日俱增。“所有人开过追光的人,都认为它比奔驰E级、奥迪A6、宝马5系要好。不久前,几个(其它公司)的国外董事到岚图调研,开了追光之后,说颠覆了对国产车的认知。”卢放表示。
另一方面,外资品牌也在认可。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近日对媒体表示,自2023年起他多次访华,坦言“来到中国,才知道我们已经落后了”。今年北京车展期间,不少外国工程师对国产车型很感兴趣,赫然在展台上拿着手电筒和皮尺量车。
新汽车时代,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变革,给自主品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换道超车的机会。在高端轿车领域,虽然合资品牌仍然占主流,但自主品牌已在技术、营销、渠道方面展开革新,奋力追赶——中国汽车行业改写高端轿车市场格局的夙愿,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即能实现。
原文标题:自主高端轿车何时打破销量魔咒
-
浙江: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2024-09-24
-
8月销量几近腰斩,宝马重返“价格战”,专家认为是必然选择2024-09-23
-
宝马8月销量暴跌41%,做华系车带路党,是豪华品牌的出路2024-09-22
-
上海:有序推广新能源中重型货车,积极推动燃料电池重型货车、卡车等应用2024-09-21
-
工信部:新9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等目录公告2024-09-21
-
湖南出台支持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替代若干措施 邮政快递业迎利好2024-09-14
-
走入门级SUV的路,比亚迪让合资品牌无路可走?2024-09-13
-
理想汽车的销量守卫战:以价换量致毛利率降级2024-09-12
-
销量被反超,毛利被对标,特斯拉在华似乎被冷落了2024-09-12
-
国务院:以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为重点,深化车险综合改革2024-09-12
-
新能源车“诸侯乱战”:越打越散,2024注定“悲情”?2024-09-12
-
新能源汽车赛事如何赋能汽车产业?2024-09-12
-
“降价”,救不了合资品牌2024-09-11
-
最高补贴9.5万元!河南将有更多新能源车上路2024-09-11
-
长安汽车高端梦魇:阿维塔销量持续萎靡,前路何方?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