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app地址官方计划

利益和生存才是王道!务实的汽车巨头们的冷静可怕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3-07-31 10:17:04
热度:

利益和生存才是王道!务实的汽车巨头们的冷静可怕近一段时间,大众和小鹏的合作,奥迪和上汽的合作,已经成为舆论热议话题。很多人都感慨于中国汽车工业经过了四十年的发展,已经由当初的产品类

近一段时间,大众和小鹏的合作,奥迪和上汽的合作,已经成为舆论热议话题。很多人都感慨于中国汽车工业经过了四十年的发展,已经由当初的产品类型单一、乘用车市场几乎一片空白的落后局面,发展至今销达到260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680万辆的世界第一汽车大国。

在这个过程中,自主品牌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历了市场的多番洗礼,最终在新能源时代实现了崛起。

市场就像一个跷跷板,合资品牌兴盛的时候,自主品牌被打压的得喘不过来气,如今自主品牌占了上风,合资品牌则被压制得节节败退。

自主品牌用“20年的寂寞”换来今天的扬眉吐气,有时不得不感叹,强弱之间的转换就是如此奇妙。

纵观这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先是造车新势力抢先领跑,以高端产品进入汽车市场,他们打着以用户为中心的旗号,不断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并且还根据用户的喜好和需求,不断更新和优化产品的外观、内饰、配置等方面的表现,让产品更符合用户的审美和个性。

当新势力品牌蹚出一片新天地,传统自主车企也纷纷推进品牌焕新和品牌升级,从而迎来了自主品牌的高光发展期。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单,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单前十五名里,国内品牌占了13个位置,合资品牌只有大众一家,前三十的排名里,只有5家合资车企,这就是合资品牌交出的新能源答卷,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一直以来,行业对合资品牌新能源化转型速度慢、效果差总是颇有微词。业内人士认为,合资品牌面临的问题有背负的包袱太过沉重、业务模式跟不上时代、啃着燃油车老本畏手畏脚。难道合资品牌也要也经历一回“20年的寂寞”大众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它们不愿意。

亟待的破局脱困

其实,大众、日系这几家主流汽车品牌在新能源领域方面的尝试都比较早。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大众、丰田、日产就纷纷试水电动车领域。当时大众的工程师们组建了一个10人团队,专门负责电气化概念车的研发项目;1947年,日产第一辆电动车TAMA诞生,搭载可更换的铅酸电池,可实现了96公里的行驶里程和35公里/小时的最高时速;丰田对电动化技术的研究始于1965年,当时采用了由燃气轮机发电,进而带动电机驱动车辆行驶的解决方案,这也成为日后丰田发展新能源的技术路线。

纵观大众日系这几个汽车巨头,它们早已在新能源领域进行探索,都是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

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巨头们的这些有益尝试只能说掀起市场潮流而没能成为市场主流,反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中,没有取得丝毫的优势。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忧伤的故事。

我们看大众、丰田等合资品牌在电动化平台的开发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无论是大众的MEB平台和SSP平台,抑或是丰田的e-TNGA平台,通用的奥特能平台,现代起亚的E-GMP平台,它们要么是因为软件的问题导致智能化体验严重落后,要么因为电动化平台过于模块化而在消费者最在意的电气化和智能化方面有重视程度不够,要么是国内没有引进车型。总而言之,合资品牌的电动化转型,无论车型还是亮点,并没有给人留下什么深刻印象。

实际上,这些汽车巨头忽略了一件事情。它们这些平台落地的时间点,大多在2019年和2020年左右,彼时新能源汽车的热度还没有上升到今天的高度,大厂们对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认知也并不深刻,设计思路依然是燃油车的延续,它们以为自己的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同样畅销,而现实却是脸都被打肿了。

而现在想再查漏补缺,却是时间不等人。中国的造车新势力和自主车企的新能源品牌在价格和销量上实际上碾压了合资品牌。合资品牌要想在短时间内摆脱困境,和国内优秀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合作,无疑最快的突破路径。

可怕的审时度势

合资品牌从占据中国市场大半壁江山,到背上沉重的转型包袱,中国车市进程的变化远远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更是让合资品牌无所适从。

打不过就加入,对于在中国市场一向高高在上的合资品牌的脸面显得有些难堪。尤其是像大众和丰田这样的顶级玩家。但是市场经济就是如此残酷,落后就是落后,这个没得洗。

在大众和小鹏汽车展开合作的同时,奥迪和上汽集团签署战略备忘录,共同研发扩展高端智能纯电车型产品矩阵。

承认落后于中国竞争对手,也不是只有大众一家。不久前,丰田汽车方面表示,在纯电车领域,将在中国市场建立全新的研发体制,以求赶超中国同行的技术优势。

此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已经开始向国际大厂输出的案例。2023年6月,沃尔沃发布全新纯电SUV EX30,搭载的就是吉利汽车的SEA浩瀚纯电架构,极星品牌也在应用这个平台;2019年,丰田宣布与比亚迪联手,共同开发纯电动车型以及所需动力电池。2023年4月,一汽丰田bZ3正式上市,bZ3因为搭载比亚迪的三电系统而备受市场关注。

除了产品层面,还有福特和宁德时代合作电池工厂这样的案例,也就是说,国际汽车巨头和中国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局面,未来想象空间巨大。

关于汽车巨头和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合作,有些键盘侠已经抑制不住狂热的情绪,大呼什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当年多高贵现在就有多卑贱之类的言论。我们作为行业观察者,应该有一个更清醒地认识,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实现弯道超车,这的确是一个骄傲的事情,但国际汽车巨头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确实也是值得尊敬,毕竟还有一些国际品牌已经退出中国市场。

当然,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也不能因为汽车巨头“投怀送抱”就忘乎所以,需要保持清醒状态:最重要的就是牢牢把控着核心技术与关键供应链,不能给合作方任何机会,毕竟二十年前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彼时在合资公司里,国际大厂在最先进的关键技术放马就是对中方合作伙伴严防死守,才有了要耐得住寂寞的二十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的教训永远不能忘。

百姓评车

不得不承认,大众这样的汽车巨头能够叱咤风云几十年不倒,确实有着独特的一套经营哲学,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市场情况,都能做出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选择。市场竞争不在乎脸面和尊严,只有利益和生存才是根本话题。

二十年前趾高气扬时如此,二十年后主动要求合作也是如此,这样的汽车巨头确实“可怕”。

       原文标题 : 利益和生存才是王道!务实的汽车巨头们的冷静可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