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app地址官方计划

小鹏“拯救”大众,大众“送炭”小鹏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3-07-27 10:15:15
热度:

小鹏“拯救”大众,大众“送炭”小鹏导语Introduction一场各取所需的“双赢”。作者丨崔力文责编丨罗超编辑丨靳鹏辉“炸了,真的炸了!”“谁能想到,它俩能达成合作。”“不得不感

导语

Introduction

一场各取所需的“双赢”。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罗超

编辑丨靳鹏辉

“炸了,真的炸了!”

“谁能想到,它俩能达成合作。”

“不得不感叹,保密工作做的真好。”

绝不是杜撰,以上几句由衷的感叹,就出现在昨晚我朋友圈的诸多评论中。至于起因,相信大家已经非常熟知:大众“入股”小鹏。

是的,你没有听错,一边是历经近百年沉淀的德国传统豪强,一边是成立不足十年的中国新造车,怎么看都是毫不相干的两股势力,竟然破天荒的打破“结界”选择牵手。

从具体的协议内容来看,大众汽车品牌与小鹏汽车达成技术框架协议。在合作的初期阶段,双方计划面向中国的中型车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车型。

这两款专属于中国市场的新车将补充基于MEB平台的产品组合,并计划于2026年走向市场。

作为这一紧密、长期战略合作的一部分,大众汽车集团将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以每ADS15美元的价格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

交易完成后,大众汽车集团将获得一个小鹏汽车董事会观察员席位。

另外,大众汽车集团方面透露,新近成立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将成为小鹏汽车在开发领域的合作伙伴。

这一科技公司汇集研发、创新及采购功能,是大众汽车集团除沃尔夫斯堡外最大的研发基地,未来将有超过2000名研发及采购专家开展全新智能网联电动车型的相关工作。

至此,恰恰受到上述利好的推动,小鹏美股股价开盘即暴涨,一路飘红。毫无疑问,资本市场给予了它最正向的反馈。

对于这次略显突然的官宣,何小鹏同样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应,“说到努力做到是最基础的品质,我期待大和小的携手,将最好的技术,最好的产品,最好的品牌带到全球。”

殊不知,在听到这样的表述后,不乏有网友调侃道:“大众+小鹏=大鹏。”从中俨然能够感受到,那种见证历史的欣慰与喜悦。

相比之下,作为更为理性的旁观者,接下来的篇幅想要探究与剖析,二者达成合作的背后。实际上,可以分成三个板块。

首先,站在小鹏汽车的角度。

众所周知进入2023年以来,碍于种种原因,这家中国新造车的处境可以说非常糟糕,最近刚刚因为小鹏G6的热销,才渐渐有了回暖的趋势。

在此过程中,结合财务数据,明显能够发现其账面上现存的资金储备,虽然还未到捉襟见肘的地步,但也绝对算不上特别充沛。

对于小鹏汽车来说,中国车市愈发竞争惨烈就是不争的事实,“烧钱造车”的局面也将维系不知多长时间,所以最大限度保证“粮草”的持续充沛,则是抛给它必须解决的难题。

好在,昨天收获的7亿美元,俨然成为了阶段性的答案。更为重要的是,借此契机,这家中国新势力造车也重获了终端对于它的信心。

其次,站在大众汽车集团的角度。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程,其在华共交付新车145.19万辆,不仅没有上涨,还出现了1.2%的跌幅,而这也让中国市场成为其在全球唯一出现下滑的细分板块。

究其根本原因,新能源转型的乏力、ID.系列的溃败,无疑难逃其咎。而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重要领域,更是和头部梯队的领跑者差距巨大。推出的几款纯电车型,完全没有任何的吸引力,最终只能依靠价格优惠赔本赚吆喝。

不过,稍感庆幸的是,这头艰难转身的“大象”,慢慢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顽疾”,并且展现出了想要进行针对治疗的决心。从之前与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到一举拿下国轩高科,再到昨晚官宣入股小鹏汽车。

显然,放低身段的大众汽车集团懂得了:“进入一条全新赛道,玩法与规则都大不相同。因此,与其苦苦挣扎、埋头乱撞,不如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而把自己的资源与精力,放在更擅长的地方。”

就像负责中国区业务的管理董事贝瑞德提及的那样:“与本土伙伴的合作是我们‘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重要基石。我们正在加速拓展本土电动汽车产品组合,同时为下一步的创新变革做好准备。”

随后,他也补充道:“与小鹏汽车的携手,让我们在中国的关键技术领域有了另一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在竞争激烈、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中,我们将合作方的核心竞争力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协同效应,更快地向市场推出符合中国客户独特需求的新产品。同时,我们还能优化合作各方的开发和采购成本。”

更简单来说,未到病入膏肓程度的大众汽车集团,不想眼睁睁看着中国车市这块诱人的“蛋糕”被瓜分殆尽,所以必须想尽办法利用一些手段,挣脱身上那层厚厚的枷锁进行自救。

至于祭出种种操作后的疗效究竟如何,只能耐心等待时间的反馈。

写到这里,做一个小小的总结:“今天文章主角们的牵手,更像是一场各取所需、互相拯救。”

最后,想要站在中国汽车工业的角度。

实际上,经历了4月的上海车展,相信大家都有一种感觉:“大人,时代变了。”尤其是当看到合资品牌的手足无措,以及自主品牌的疯狂内卷。这一次是谁掌握了主动权与定义权,瞬间变得一目了然。

从彼时开始,随着新能源转型浪潮的愈演愈烈,中国车市由量变引发质变的“火花”正在逐渐成型。昨晚,大众汽车集团入股小鹏汽车,完全可以视为就此爆燃的最好证明。?

必须承认的是,前者也给所有合资品牌打了个样。想要在中国车市继续分羹,选择优质的自主品牌进行“牵手”,可能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相反,如果继续麻木不仁、高高在上,最终只能摔得头破血流。

当然,如果说过往多年间的中国汽车工业,更多需要依靠外来技术输出不断滚滚向前,那么从现在开始俨然进入到崭新一页。

这场胜利,无疑属于大家。

       原文标题 : 小鹏“拯救”大众,大众“送炭”小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