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app地址官方计划

李书福成为第二个“买买买”,吉利却离比亚迪越来越远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2-12-20 16:11:45
热度:

李书福成为第二个“买买买”,吉利却离比亚迪越来越远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是两极分化的不同道路,一个是独立自主,比如比亚迪和奇瑞,另外一个就是合资合作,包括大家熟悉的50:5

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是两极分化的不同道路,一个是独立自主,比如比亚迪和奇瑞,另外一个就是合资合作,包括大家熟悉的50:50合资公司,还有就是“买买买”,比如上汽和吉利就是属于后者。

吉利曾经在自主品牌团队中也算不上头部车企,李书福最大冒险和成功就是收购了沃尔沃汽车,从品牌到动力都让吉利汽车脱胎换骨,它却已经不是纯粹的自主品牌了。

从沃尔沃汽车扭亏为盈到赋能吉利汽车,再到领克这一自主高端品牌的成功,李书福尝到了甜头,于是开启了“买买买”的大手笔操作。

不同于第一位“买买买”的轰然崩塌,李书福这位“买买买”已经站上了全球汽车高光舞台。

对于吉利汽车,我们更熟悉的或许是帝豪和博越,还有领克和极氪,但打开吉利汽车的官网,我们看到密密麻麻的品牌清单,包括东南亚的宝腾、欧洲的Smart和Lotus等等,而吉利与雷诺在混动汽车平台和动力技术的合作更是又一合作典范。

借助这些“淘”来的技术和品牌资源,吉利一方面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一步步突破了百万产销量,一方面则实现了向外输出,比如博越等相关车型化身宝腾车型,Smart电动车型采用吉利纯电技术等等。

然而,不同于比亚迪,以民族品牌自居的吉利汽车,却不再是那个纯粹的自主品牌,比如它的燃油动力已经成为沃尔沃的复刻,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吉利则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在这个电动化、智能化的时代,汽车竞争进入了全新的领域,欧洲车企开始放弃燃油动力,这部分资产被甩卖成为一个必然的事实,放眼全球,各大车企都在收缩战线,接盘侠也只有中国车企。

不同于跨国车企更多是燃油车和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路线,中国自主车企目前也像丰田和本田那样大力普及混合动力,包括油电混动和插电混动技术。

在吉利与雷诺的合作中,吉利混动平台就是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双方也将基于韩国雷诺三星展开合作。

只是,随着十几分钟就能满电的快充技术到来,混动技术这一当下兼顾能耗又没有里程焦虑的技术,似乎真的成为了一项即将消失的过渡技术。

相比较吉利早早就完成了百万辆年产销量的规模,比亚迪近期才在一瞬间完成了相同的规模体量,其销量却全部来自插电混动和纯电动的两大新能源汽车品类,并且还在持续高速增长。

据全国乘联会公布的11月份批发销量数据,1月至11月,吉利汽车合计销量为1,286,971辆,同比增长10.1%,而比亚迪合计销量为1,628,005辆,同比增长155.8%。

在2021年,吉利的年销量为1,328,029辆,而比亚迪仅为734,876辆。

比亚迪则用新能源汽车打破了跨国车企的垄断地位,并且借助自研技术开始大规模进军全球市场,“买买买”的吉利依旧在百万辆产销量规模平稳发展,却距离比亚迪越来越远了。

不管是满足当下的插电混动汽车,还是面向未来的纯电动汽车,比亚迪手握三电自研技术,把未来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从比亚迪今年开始大规模进军全球市场,包括日欧两大发达汽车市场,就可见其技术实力。

至于吉利汽车,虽然通过“买买买”获得了梦寐已久的动力技术和品牌资源,产销量规模也持续提升,它在市场上的话语权却没有想象中的份量,严格意义上来说,它是合资合作的代表,而并不是纯粹的自主汽车了。

自主汽车出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自有技术的份量,像奇瑞和长城这两家长期以来强调独立自主的车企,早早就成为了中国汽车出海的代表,而百万辆规模体量的吉利,其海外销量规模还差得远了。

不管是“弯道超车”还是“换道超车”,一直以来致力于品牌向上的自主车企终于在当下迎来了高光时刻。

不管是燃油车还是电动汽车,自主车企的产品已经成为用户购车的主要选择之一,而用户再也不会为所谓的跨国品牌情怀买单。

吉利持续的“买买买”,对它的全球布局最终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和促进作用,我们不得而知,或许这只是换了一种方法让跨国车企打败自主车企而已。

让人备受鼓舞的是,比亚迪下定决心停产纯燃油车之时,我们发现中国汽车也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站上世界汽车的高光舞台。

从销量规模、成功收购世界先进技术来看,李书福的策略诚然是成功的,因为我们看到了更强大的吉利汽车。

然而,从中国自主汽车领域来看,吉利却离比亚迪越来越远了,因为比亚迪代表的是真正的、独立自主的中国汽车。

吉利和比亚迪,你觉得哪一家车企更能代表中国汽车?

       原文标题 : 李书福成为第二个“买买买”,吉利却离比亚迪越来越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