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app地址官方计划

比亚迪进军日本,只为跨过修昔底德陷阱?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2-07-28 10:11:52
热度:

比亚迪进军日本,只为跨过修昔底德陷阱?比亚迪即将进入最排外的日本市场,最核心的点,其实并不是想卖车?一件新事物的发生,与传统认知的反差越大,背后所代表的东西就越多。比如,特斯拉不断

比亚迪即将进入最排外的日本市场,最核心的点,其实并不是想卖车?

一件新事物的发生,与传统认知的反差越大,背后所代表的东西就越多。

比如,特斯拉不断巩固着自己的市值增长,最终稳居全球市值最高车企,压着宝马、奔驰、丰田等等,背后所显示的是对投资领域对市场趋势的新认知。

而当比亚迪进军日本市场的消息一出,同样暴露出极大的反差。日本,一直以来被誉为最排外的汽车市场,销量前10位全为日本本土车企,BBA能在韩国市场啃下份额,但只能在日本市场被边缘化。不过,相比而言,比亚迪当下的境遇不错,在日本电动大巴领域市占率超过70%,而且和丰田进行了深度技术合作。然而,就在比亚迪进军日本的背后,显然除了出海之外,还有着别的思考。

销售目标17辆/月/店,比亚迪的重心不是销量?

和欧美市场一样,当下的日本汽车市场,处于销量低谷,2021年总计444.8万辆,连续第二年低于500万辆,同时2019年、2020年、2021年三年一直在连续下滑,现处于10年来最低水平。

不过,变的是销量数字,不变的是“进口车禁地”“新能源车禁地”这两大称号。

进口车禁地,日本汽车进口协会(JAIA)在2022年1月11日公布了2021年进口车销量(日本车企生产的汽车除外)为25.975万辆,同比增长1.4%。占整体市占率约5.8%,在每个月的统计表里,只能被归为others。而且在日本进口车市场里,主要以大众、奔驰、宝马三家所占据,美系及欧系其他品牌,早已淡出。

新能源车禁地,比进口车的境遇更惨。2021年日本新能源汽车销量4.52万辆,市占率1%,和2015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的认可度差不多。

所以,这是一个即不欢迎海外品牌,也不欢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

但,在比亚迪公布进军日本的官方表述上,我们能找到一些反差点,其表述是,“将携手本土优秀的经销商和合作伙伴,逐步建立完善的销售和服务体系,为日本消费者带来更加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和更好的服务体验。”

话术背后,大体上是比亚迪要从头开始耕耘这片新能源汽车荒原。其所说的合作伙伴,即包括技术上深度合作的丰田,也包括电动巴士领域的投资人,建立销售和服务体系,则直指充电、维修、电池等方面的体系建设。

根据Zenrin的数据,日本2021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数量,从3.3万根下降至2.9万根。同时,已有数百个充电桩被闲置,越来越多的充电桩因为8年的平均使用寿命即将到期,已经被停用。这个数字,只相当于北京市2019年充电桩数量的14.5%,而日本面积(37.8万平方公里)是北京市面积(16410平方公里)的23倍。很显然,给汽车充电这种事儿,在如今的日本,体验会很痛苦。

当然,只要资金到位,借由比亚迪在中国市场里的运营经验,补能网络、售后网络都不是什么难事。真正值得剖析的,是它的销售网络计划。

比亚迪的日本市场销量目标是,2025年开始,实现2万台/年;

比亚迪的日本市场销售网络目标是,2025年开始,在日本全国开设100多家专卖店;

换算一下,这直接透露出比亚迪初期想在日本市场的重心计划,至少初期并不是卖车、市占率或者快速盈利。1个月只要卖出1700辆车,平均每家专卖店1个月只要卖出17辆车,平均2天卖一辆车,这放在任何市场里,几乎都是一件不怎么赚钱的事儿。

不过,也有日媒和日本汽车消费者给出了其他的观点,如,比亚迪能产生鲶鱼效应,让不想快速转型的日本汽车行业,开始感受到压力,实现主观意愿和动作上的调整;以及,丰田能够借此进一步吞下市场份额(当下已经很高,为44%左右),用与自己深度合作的比亚迪,牢牢的把控日本汽车市场,毕竟本田、日产等,还沉迷在燃油车、混合动力的温柔乡。

二者看上去都很有道理,不过最终的结果如何,短期内是不可预测的。毕竟,全世界的碳中和目标,因为多变的全球格局,在反复横跳。日本在G7公报上尝试抹掉禁燃的相关话术,是眼前刚发生的事。

纵观130年汽车历史,“洗掉逆向研发标签”,才是深层任务

汽车,从西欧诞生,并崛起。随着福特大规模发展流水线,进入第二阶段。后有因为丰田的精益生产、精益制造等,进入第三阶段。

这之中,如同芯片产业一样,具有先发优势。后发者想要完成全球化,就必须要经历先发者的严苛检验、考察,甚至是不断的挑刺儿。

丰田的发展历程,就是这样。1935年,丰田A1轿车、丰田G1卡车诞生,底盘与动力,是深度逆向雪佛兰Victoria的产物。后续,太平洋战争爆发,丰田的逆向车型也逐步变成了沃尔沃PV60、大众甲壳虫,并在二战结束后,又一次以美国车型为主要逆向车型。

初期以模仿为主,中期快速完成技术突破,后期实现技术创新,建立市场优势。最终,20世纪80年代,日本站上了全球汽车工业的中心,麻省理工学院募资进行了历时5年的研究,参观走访超90家制造工厂,形成116篇研究报告,写出《改变世界的机器》,让全球车企开始被丰田模式所改变。

制造技术创新,之后是动力、变速箱、材料等领域的全面创新,除了为人所知且如今大热的油电混动之外,爱信精机、电装等子公司的技术推进,也直接改变了美国消费者认知。再叠加上几次全球石油危机的DeBuff,日系车的经济性得到有效证明,最终跨过了“美系车Vs日系车”的修昔底德陷阱。

本田、日产、现代、起亚,这些从上世界80-90年代开始,在全球完成崛起的车企,基本上都是丰田的路线。先在本土市场拿下夯实份额,之后在欧洲、美国汽车工业制定的规则之下,完成技术超越,最终跨过原有限制。

所以,摆在比亚迪眼前的机会点就是,已经在中国本土市场里取得了新能源销量基盘的稳定,接下来,要寻求在全球舞台上和大众、丰田、本田、特斯拉等,进行对垒。至于为何切入日本,背后还有玄机。

直冲欧美?几乎不可能,但冲日本,有可能

几年前,国家层面开始鼓励车企出海,尤其是手里有技术优势的新势力出海。截止目前,成功登陆美国市场的车企为0,原本,恒大有机会在和贾跃亭FF的争斗中率先登陆,但一道301法案,直接让FF成为美资核心技术,无法被收购。

欧洲市场,登陆的门槛比美国稍微低一些,但取得实际销量,或者有初期较好市场反馈的,也为0。带着中国血统的车型,2021年销量最高的为混血的极星2,数字1.47万台,第二为被上汽收购的英国品牌MG名爵ZS,第三名是2020年已进入欧洲的爱驰U5,销量1676辆,第四为比亚迪唐EV,销量1069辆,第五为小鹏,但3款车型总销量只有474台,第六为蔚来,蔚来ES8一款车销量为200辆。

从数字上看,中国车出海欧美的境遇都不好。尤其是欧洲市场的纯电动车型渗透率已经接近20%,但在明显增量的市场里,不带有欧洲血统的中国车并不能占到什么便宜。

你我面前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发力速度较晚,且始终在燃油车时代处于追赶者位置,中国汽车工业在海外消费群体心中存在认知不足现象。甚至,因为众泰皮尺部、陆风近几年的一系列骚操作,蒙上了不少负面形象,比如保时捷CEO在众泰展台上尴尬的撇着嘴,比如路虎成功在诉讼上赢了陆风。

简言之,当前的中国车企出海,只是表层上的出海,即符合当地对汽车技术的基础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引入。但,实际上除非有着极强的技术创新,很难短时间内改变消费者认知。

甚至是,在日本市场,即便有着极强技术能力的特斯拉也一样没法打开销路。2021年,其全球市场交付量93.6万台,但在日本市场,全年只卖出了5200辆车。这背后,不仅是因为使用场景不便利(充电设施不完备、维修保养不方便),更因为,消费大环境话语权牢牢被本土车企所把控。

“混动才是最优方案,成熟技术更安全,使用大量贵金属和稀有元素做电动车可能并不环保”,这些论调,一样是日本汽车市场里消费者被日常灌输的理念。环境,造就消费者意识,换言之,如果原有的巨头在宣传层面不给电动车机会的话,电动车很难站住脚跟。

不过,这次不同。因为比亚迪和日本最强车企丰田有合作,且从很多细节上看,是丰田主动寻求进行合作。如,2019年6月被爆出的内部会议资料中,PPT照片写着Project Dreams,丰田logo上方写着Drive your dreams字样,众多元素都在迎合比亚迪。另外,2019年丰田官网所发布的消息来看,后续推出的一众车辆将使用丰田品牌商标,这一定意义上能理解为丰田主动寻求合作。另外,在2019年11月双方达成协议后,比亚迪廉玉波在当时所说的一句话, “期待通过此次合作,实现比亚迪在‘纯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力’‘研发能力’等方面与丰田在‘品质’‘安全’等方面强强联合,并根据市场的需要尽快推出受消费者喜爱的纯电动车。”也预示着,电动技术层面的主导更多由比亚迪完成。

所以,当先发强势企业,在某一市场给到了自己的合作伙伴机会时,比亚迪所面对的局,自然是要比进口车、特斯拉在日本市场更好。

写在最后

除了上述的一切之外,关于比亚迪、中国汽车的想象空间还有很多很多。

尽管,直接进入美国市场举步维艰,真正在欧洲市场站稳比较困难,但,如果找到一个合适跳板,进行能力验证,甚至是带上丰田的车标进入北美市场,那很有可能敲开海外市场的大门。

同时,从近几年各大车企的新布局来看,你我还会发现,头部企业们都在做大量新储备,寻求打破传统的限制。

比如吉利,向韩国雷诺注资,尝试韩国市场的同时,也在谋求借由韩国这个跳板进入美国市场;以及,其收购Lotus,和沃尔沃创造新品牌极星,和沃尔沃创新新品牌领克等,当下已经初步在欧洲市场收获销量。尽管国际关系上,有着一众压力,但其的推进决心还是在的,没有只想着在本土市场内卷下去。

当下的比亚迪,其实也是如此,从技术上的浅层合规,再到海外消费者认知里的深度合规,以及与头部车企的合作与捆绑。一旦其能够在日本市场里得到好评,那就会慢慢改变海外消费者的既有印象了,中国车已经早非当年,有了相应的真本事。

当然了,前路上的挑战也有很多,比亚迪的销量目标与计划不大,体现着自己的谨慎。但,一旦日本市场站住了,那接下来的欧美市场突围,也就有戏了。还会侧面对中国品牌在海外的整体认知改变,带来新印象。

作者丨黄强

       原文标题 : 比亚迪进军日本,只为跨过修昔底德陷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