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app地址官方计划

曾经世界第一的日本汽车,走向自杀?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2-05-10 12:09:19
热度:

曾经世界第一的日本汽车,走向自杀?  真正的闭门造车。  文丨华商韬略 刘中元  曾经世界第一的日本汽车,正在失去这个世界。  在中国,美国两大市场,日本汽车失去了主导权;在新能源

  真正的闭门造车。

  文丨华商韬略 刘中元

  曾经世界第一的日本汽车,正在失去这个世界。

  在中国,美国两大市场,日本汽车失去了主导权;在新能源与燃油车的争斗中,日本汽车业正在面临可怕的产业替代。

  上世纪八十年代,如何打败日本,是美国汽车业的显学。但这门学科,已经另一门学科替代了:日本汽车为什么会一败涂地。

  【01】

  征兆是在2016年出现的。

  那一年,在一贯高歌猛进的中国市场,丰田、日产、本田这日系三强的销量总量,不及德国大众一家。

  日系品牌的江河日下自此开启,不止在中国、美国,甚至在日本本土。

  2021年,在“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日本汽车品牌在中美日市场同时大败。

  在日本本土,2021年10月份,本田销量跌幅近50%,实力最为强劲的丰田跌幅亦达42.2%。

  在中国市场,从8月到10月,丰田跌幅分别为11.9%、35.9%、19%。本田的销量下跌同样超过三成。

  很多人把日本汽车的销量下跌,归结于全球汽车芯片短缺导致的全面下滑。但数据并不支持这一点:就在日本汽车销量下跌的同时,在中国市场上,新能源汽车销量却持续增长,10月份同比增长达141%,其中最凶猛的是特斯拉。

  特斯拉Model Y在中国的销量,超越了同价格档次的所有燃油车。它在上海生产的车型,出口到日本和欧洲,而那里原本是日本车的牧马之地。

  在新能源车的赛道上,日本同样是输家。整个2020年,在燃油车时代横扫全球的丰田,只卖出去1.1万辆电动汽车,全球占比不到0.6%。

  到了2021年,在1-11月中国新能源轿车销量排行榜上,前20名里,没有一款日系车。

  特斯拉的进击,同时伴随着日本汽车的重创甚至湮灭——2022年3月份,本田的讴歌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从雄极全球到败相尽显,日本汽车经历了什么?

  【02】

  日本汽车最早的对手是美国。对美国汽车业的进攻和颠覆,最早发起于丰田。

  在福特汽车管理哲学大行其道之时,丰田一直在福特的阴影下挣扎,1950年是它的生死存亡之年。

  这一年,丰田英二被派往福特进行三个月的考察。回到名古屋的丰田英二,和日后才华卓著的工程师大野耐一讨论了一个问题:日本要怎样生产汽车?

  讨论的结果是,和美国福特大流水线的作业方式相比,日本需要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

  大野耐一由此开启丰田生产方式。强调精益化、自动化、标准化的丰田生产方式,其要义在于再造流程和重塑供应链,精益作业。

  和福特的大工业哲学相比,这是一个管理学上的进步。关于这个生产方式,有个形象的说法——“拧干毛巾上的最后一滴水”。

  除了管理哲学的提升外,丰田还拥有一个时代背景作为助推:先后爆发的朝鲜与越南战争,创造了需要消耗巨量资源的战争市场。美国作为全球工业供应链的总采购者,帮助日本很快恢复了工业基础。

  在日本内部,政府推动强制性的汽车关税扶持和流通限制,也以幼稚工业保护的方式,让丰田和其他同业企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美国人算错了一笔账,把订单下给日本,的确能提升总体效率,降低成本,却也为自己培育了一个可怕的对手。

  美国汽车工业的总经理们很快发现,发育完成的丰田等车企,把战场开到了美国。

  在产品路径上,日本汽车并非单纯的美国山寨品,而是在汽车的操控、动力和经济性上大做文章。

  强调大马力的“肌肉暴力”,一向是美国车企的通用审美。但大马力带来的是大排量,由此造成的废气排放、对汽油的消耗,在美国社会上造成了一股颇大的声浪。一时间,还掀起了关于“汽车是不是城市主要污染源”的真理大讨论。

  在历经光化学烟雾事件、针对尾气的空气水冷实验以及政府立法后,汽车终于被视为环境的头号公敌。

  但美国的汽车巨头们既不愿意接受这个结论,也不愿意在发动机上投入资源重新研发,更没有能力、没有方法在汽车的制造环节降本增效,推动产品在性价比上形成竞争力。

  这给了日本汽车最好的机会。

  日本车企迅速追随美国环保政策,制定了当时世界上最严格的污染标准,并以此来制定产品的改型、换代。

  1976年,美国政府颁布了包含控制氮氧化物条款的严苛排放标准。美国汽车业当即强烈抗议,巨头们也利用自身在政界的强大影响力进行施压。

  压力之下,美国政府将标准推迟执行,这看似让美国车企缓口气的做法,却送给了日本汽车一份大礼——日系车严格执行1976标准,最终在尾气排放上遥遥领先。

  同时,日系车抢到驾驶舒适性、性价比的设计理念,很能赢得消费者,而以提升燃油经济性为手段,在石油危机的叠加下,迅速将大排量的美系车挤到市场边缘。

  在这些策略的背后,离不开丰田“拧毛巾哲学”,离不开丰田生产方式带来的灵活、高效与品质精益化。

  这是日本汽车最高光的时刻。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