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app地址官方计划

5至10年后中国汽车品牌将成为中国市场主流,现在我们可以平视全球知名车企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2-03-25 11:11:16
热度:

5至10年后中国汽车品牌将成为中国市场主流,现在我们可以平视全球知名车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认为,在中国市场,5-10年后中国汽车品牌将成为市场主流,而国外品牌的中低端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认为,在中国市场,5-10年后中国汽车品牌将成为市场主流,而国外品牌的中低端车型将被边缘化。

中国汽车产业已经今非昔比,综合实力获得前所未有的提升。与之相伴的是,中国汽车企业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中的一支中坚力量。在此背景下,现在中国汽车产业和汽车企业是否到了可以平视全球的时候?同时,又存在哪些短板有待补强?针对这个全新话题,《汽车纵横》专访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

综合实力接近或达到跨国车企水平

《汽车纵横》:自2009年以来,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十多年保持全球第一。总体而言,我们该如何评价目前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实力?是否到了可以“平视”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阶段?

许海东:可以从这些方面来看:

我们的产品竞争力已经接近或者达到合资车企的水平。具体表现在:正向开发能力大幅提升,已与全球知名车企的水平比较接近;外观设计能力或者对外观理念的理解能力大幅提升,而原来我们的产品做得很难看,现在做得漂亮多了;消费者体验的观念得到认同,产品体验得到了消费者认可,现在中国车企做得很好,已经与国际车企的水平很接近;质量管控能力达到了国际水平;供应链管理能力接近或者达到了国际知名车企的水平。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我们车企的创新速度、反应速度非常快,甚至超过了很多跨国车企。

从服务角度来说,我们的4S店服务体系是全球最好的,自主品牌的服务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中国一些造车新势力学习特斯拉,不搞4S店,而是网络直营,也做得很好。也就是说,我们的服务与国际先进水平没有什么差距,甚至超过它们。

开始重视品牌建设,对品牌的认识也提高了。我们原来对品牌建设可能还不理解,也不太重视,现在得到了最高层的重视,当然目前中国品牌的整体水平还达不到国际品牌的水平。

中国的汽车社会和汽车文化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汽车保有量第一的国家,汽车社会建设逐步完善,汽车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一些大中型城市已经接近国外汽车社会,当然一些县域城市和乡村还有差距。

中国汽车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对换道竞争的战略机遇把握得比较好,也就是说,对新能源和智能网联发展的机遇把握得比较好,所以与全球车企技术水平缩短了差距。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方面,我们有些地方已经超过了他们。

综合而言,我们现在已经接近跨国车企的水平,或者说可以平视全球知名汽车企业。

其实,中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已经跟国外中产阶级差不多。国外中产阶级三大消费:一是有房子。中国中产阶级大部分也有。二是能定期换车。中国中产阶级也可以。三是满世界旅游。中国已是全球出行人数最多的国家,也是全球使用和购置奢侈品的最大市场。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平视国外中产阶级,吃穿用住行都差不多。

新能源和智能网联创新实现反超

《汽车纵横》:近年来,中国汽车企业的创新能力获得了较大提升,你也提到中国车企创新速度很快的问题。据你观察,中国汽车企业在哪些方面的创新能力能与跨国车企媲美或者竞争?

许海东:在传统汽车领域,现在中国品牌的SUV车型实现了反超。去年中国乘用车出口的车型中SUV占比超过60%。中国品牌的汽车企业在SUV车型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开发了大量新车型,在SUV车型上我们其实超过跨国车企,实现了反超。

新能源汽车方面,纯电和混动车型可以与国外竞争或者相媲美。现在我们的新能源车已经大量出口到欧洲等发达国家,这说明我们的车型有竞争力。

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中国车企也有一定的优势。我们在L2、L3级智能驾驶方面发展更快,应用也更快,再加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我们的优势将逐渐显现出来。其实,在中国市场,中国品牌企业的新技术应用也更快,比如L2、L3级辅助驾驶新技术的应用就是如此。

另外,中国车企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的能力很强,也更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甚至在努力创造消费者的需求,尤其在新能源领域,除了特斯拉,我们比其他传统合资企业更具优势。

总的来说,中国车企的产品竞争力已经开始平视跨国车企,可以与它们相媲美。

《汽车纵横》:换个角度看,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跨国车企主要在哪些方面滞后于我们?

许海东:主要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方面。

中国各级政府一直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从2009年开始,政府陆续制定了战略发展规划并推出了各类支持政策,以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国的车企开始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陆续开发出新产品。产品又不断在市场上验证,并不断改进,逐渐得到消费者认可。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产业也逐渐建立起来。国内新能源汽车从2012年开始量产,供应链也跟着发展起来。

随着新能源车辆增多,政府开始积极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一些车企也参与到了基础设施建设中。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规模世界第一,并且发展速度也是世界最快的,基本满足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需求。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新能源车开始逐渐普及化。同时,随着产销量不断扩大,整车的综合成本也开始降低。

而国外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没有像中国政府这样的支持力度,更多的是市场化自行发展,由企业自主发展,供应链、基础设施等也不如中国完善,汽车厂家也没有像中国车企这样开发出多代的产品,有产品实际验证的机会。显然,中国车企取得了相对优势。

《汽车纵横》:近两年来,美国政府希望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开始出台相关投资计划,试图赶超中国。欧洲的国家也日益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新能源汽车第一波发展中,欧美可能没有中国走得快,但他们是否可以借助在传统造车领域的优势,在新一波发展中取得后发优势?

许海东:他们发挥后发优势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我认为,合资电动车未来在中国还有市场,因为他们有造车的基础能力,只不过中国有先发优势。我们要把握好先发优势,并巩固好在产品创新、基础设施、供应链等方面的先发优势。国外要追赶,还需要时间。比如据美国政府规划,到2030年前全美充电桩做到50万台,而目前只有十几万台。但去年中国充电桩就增加了56万台,截至2022年1月充电基础设施累计达到273.1万台,总体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都超过美国。另外,我们电动车车型有十几个,并且都很好,而美国、欧洲都没这么多。

《汽车纵横》:但在智联网联方面,特斯拉是行业标杆。我们该如何评判国外车企的智能网联技术发展?

许海东:特斯拉是一个特例,但国外总体上落后于中国。智能网联有很多种方案和不同技术路线。比如,特斯拉采用纯视觉方案,而我们采用视觉方案加上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等多种方案,自动驾驶的技术方案也有很多种。特斯拉可能在视觉方案方面领先,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综合方案比它差。另外,目前国外汽车的发展路线是提升单车智能的能力,所以它需要更多的摄像头采集信息,并在车内进行大量计算,这对车载计算机和芯片的算力要求更高。未来中国是走智能网联的技术单车智能和网联两条路子。当然,特斯拉在国外也不是全用纯视觉方案,也采用其他方案。

3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