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app地址官方计划

燃料电池汽车囿于量产,宝马求“氢”靠友?| 亿欧解案例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0-04-17 09:01:23
热度:

燃料电池汽车囿于量产,宝马求“氢”靠友?| 亿欧解案例宝马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上市“官宣”指日可待。4月13日,宝马首次公布i Hydrogen NEXT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动力系统技术细

宝马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上市“官宣”指日可待。

4月13日,宝马首次公布i Hydrogen NEXT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动力系统技术细节。

该款车的概念车型在2019年9月的法兰克福车展第一次被掀起“神秘面纱”。宝马称,此款车型将在2022年小规模量产。

“车如其名”,i Hydrogen NEXT消耗的只有“Hydrogen”(氢气)以及空气中的氧气,两者进行化学反应,最终只会排放水蒸气,不产生废气。

“节能高效”是i Hydrogen NEXT的另一特色。

借助直流变换器,氢燃料电池与电动动力系统和高功率型电池的电压水平匹配,高功率型电池可以由燃料电池充电,也可以引入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产生的电力。

i Hydrogen NEXT还拥有持久的的续航里程以及稳定的驾驶性能。

面对i Hydrogen NEXT 6千克容量的氢气压力罐,宝马副总裁Jürgen Guldner自信地称:“无论天气如何,它都能保证很长的续航里程。”宝马第五代eDrive电力驱动系统也将集成至i Hydrogen NEXT,为车辆提供额外动力。

“未来多种动力系统将长期并存,目前还没有一种驱动形式可以满足全球客户的所有出行需求。”宝马董事傅乐希说道。

i Hydrogen NEXT或将成为宝马新能源战略版图上的新拼图,赋予用户更多“选择的权力”。

燃料电池汽车囿于量产,宝马求“氢”靠友?| 亿欧解案例

BMW i Hydrogen NEXT/宝马

如何瓜分“小饼”?

目前已推出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多款新能源车型的宝马,为何又会被氢燃料电池汽车所吸引,这块“拼图”可以满足哪些客户的出行需求?

氢燃料电池汽车最大的优势是续航能力——通常可以续航几百甚至上千公里。

现代汽车的新一代氢燃料电池汽车NEXO最长续航里程可以达到800公里,与之对应的是,特斯拉Model 3的续航里程最多只有六百多公里,遑论市面上的其他纯电动汽车

消费者面对电动汽车“瞻前顾后”的另一原因是充电慢问题。电动车充电至少耗费30分钟,换电技术又缺乏可行性。

氢燃料电池汽车BMW i Hydrogen NEXT加氢只需3-4分钟,和传统燃油车加油耗时不相上下,在这一轮PK中又赢了。

不过,“充电慢”问题是解决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难”问题却严峻得多。

“香橙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建成61座加氢站,52座投入运营。与之对应的是,全国充电桩总数已达122万个。

“用户不会每天多跑一百公里去加氢。” 捷氢科技总经理卢兵兵无奈指出氢能基础设施匮乏的背后,是加氢站过高的建设成本,以及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过低的保有量。

目前,一座加氢站的成本在千万级别,除了比传统加油站和充电站贵3倍以上之外,加氢站还要留出安全间隔占地,因此占地面积比充电站又大很多。

丰田早在1992年就提出了氢燃料电池计划,首款氢燃料电池汽车Mirai自2014年底上市以来,便在这一细分领域取得不菲成绩,累计销售1万多辆。然而,全球燃料电池汽车总保有量仅为2.4万辆。

在中国市场中,截至2019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已达2.6亿辆的大环境中,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仅为6000辆左右。相较于381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占比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氢燃料电池汽车狭窄的市场规模,或许解释了氢燃料细分市场的领头企业丰田为何愿意分享氢能技术,使i Hydrogen NEXT拥有宝马和丰田共同研发的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汽车囿于量产,宝马求“氢”靠友?| 亿欧解案例

氢燃料电池系统/宝马

“大饼”之路有多远?

宝马与丰田意欲做大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

氢燃料电池汽车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巨额研发投入与高昂零部件成本,导致其最终售价不会低廉。而宝马拥有的中高端收入用户,更容易接受较高的价格。通过协助宝马研发氢燃料电池汽车,丰田将这一垂直市场的“小饼”做大,自身也可从中受益。

其实,宝马早在上个世纪就开始研发以氢为动力的汽车。但直到2013年宝马与丰田联手,宝马才得以正式测试第一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有了丰田加持,宝马在量产氢燃料电池汽车上终于看到一丝曙光,但也必须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据卢兵兵介绍,氢燃料电池系统盈利平衡点在5000至10000台套。然而,2019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全球销量仅为1万余辆,其中70%来自于现代NEXO和丰田Mirai,短时间内很难支撑起宝马的业绩增长。

保有量低使得政府失去加氢站建设的驱动力,加氢站的稀缺又使消费者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下不了手”,车企也渐渐无心加大研发和生产。为突破这一貌似“无解”的闭环,要么其中一方具备“壮士断腕”的决心,要么各方携手走出困境。

主机厂首先应生产出真正令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带来传统燃油车所不具备的优势,例如BMW i Hydrogen NEXT的环保、节能性。

“增效”之余,氢燃料电池汽车要想与电动汽车相匹敌,“降本”同样无法规避。宝马称,公司正在研发降低氢燃料电池汽车储氢罐的制造成本。

消费者有了购买需求,政府也应同步跟上基础设施的建设。2019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提出“推动加氢等设施建设”,氢燃料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2017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中提到,2030年将建成1000座加氢站。宝马在中国市场的成败势必取决于届时的基础设施建设。

置身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宝马可谓“一波三折”。2017年,宝马称将在2021年之前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量产。然而,到了2018年,宝马却将量产计划推迟至“2020年到2030年中期”。

宝马对于i Hydrogen NEXT的最新量产计划是“最早将于未来十年的后半场”,这一次宝马的“君子一言”是否“驷马难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