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app地址官方计划

合资纯电动车的续航偏低 解析三大原因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19-07-04 10:02:28
热度:

合资纯电动车的续航偏低 解析三大原因如果现在您问身边的人,买燃油车选合资还是选国产?那么绝大部分人应该都会回答选择合资车,这是因为合资品牌的三大件技术更成熟、更稳定。然而,到了纯

如果现在您问身边的人,买燃油车选合资还是选国产?那么绝大部分人应该都会回答选择合资车,这是因为合资品牌的三大件技术更成熟、更稳定。然而,到了纯电动车市场,就是另一番景象了。相信很少有人愿意选购一款合资品牌的纯电动车,其主要原因不仅仅是合资纯动车的续航比自主品牌的低很多,价格方面也毫无优势。

我们不妨来看看,国内市场上主流的合资和自主品牌纯电动车的续航区别。别克VELITE 6、起亚KX3 EV、日产轩逸•纯电都是近两年上市的合资品牌纯电动车型,它们的续航里程基本在300-340km左右。而一些尚未上市的合资品牌纯电动车型,如朗逸纯电版、宝来纯电版,预计它们的续航里程甚至连300km都达不了。相比之下,近两年上市的主流自主品牌纯电动车,诸如吉利几何A、广汽新能源Aion S、北汽新能源EX3等新车的综合续航能力普遍在400km以上,甚至达到了500km。

通过续航里程对比,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大多数合资品牌纯电动车的续航表现,似乎还停留在几年前的市场水平。而在终端销售市场,自主品牌的纯电动车型无疑也是最大的赢家。那么,我们为此也产生一个很大的疑问:为什么合资品牌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如此低,难道不能想办法把续航提上去?针对这个,电车资源发现以下几点原因。

● 出于整车成本控制

目前动力电池成本是整车成本中最高的,简单来说,容量越大的电池,价格和成本也就越高。而合资纯电动车的续航偏低,就是因为选用了容量较小的动力电池,为的就是更好控制电池成本,这样才有利于降低成本与自主品牌车型竞争。而且合资车企大多不拥有动力电池这一核心技术,因此现阶段他们只能采购外部的动力电池制造商,但电池的议价权却始终掌握在他人手中。

除此之外,我们发现市面上在售的合资纯电动车,其实大多是基于“油改电”而来。而“油改电”的好处也显而易见,有利于合资车企降低研发成本,并缩短开发时间,但这种控制成本的方式并不利于纯电动车的产品力升级。

由于受限于原先的燃油车平台和底盘布局,大容量的动力电池往往很难安装在“油改电”的底盘下方,且增加电池后还会挤占原本的后排和后备厢空间,所以注定了这类“油改电”车型的续航能力和用户体验都不会有太大的提升空间。但不少自主品牌车企早已渡过了“油改电”这一初级阶段,转而投向纯电专属平台打造。

● 不追求长续航的造车理念

对于纯电动车用户而言,续航里程确实是购车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由于目前的充电速度和公共充电服务还远达不到用户的需求,所以只要提升续航里程,用户焦虑就会大大缓解。不过,在合资车企看来,纯电动车不应该一味的追求电池容量和电池能量密度,而是要先保证纯电动车的安全性和均衡性。如果过分追求长续航,反而会提高整车成本,增加整车质量和安全风险,这点也反映了合资品牌在纯电动技术方面比较保守的造车理念。

目前来看,纯电动车依然无法取代燃油车的地位,长途出行的首选肯定还是燃油车,加满油哪怕只有300km的续航,但随处可见的加油站和快捷省事的加油方式,也解除了用户焦虑。倘若纯电动车充电能像加油一样快捷,相信到那时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也不会显得如此重要了。但从现在的情况看来,纯电动车最适用的场景还是日常代步的市区出行。

● 双积分政策的推动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究其原因离不开国内政策的积极推动,其中双积分政策对很多合资车企起到了鼓励和促进作用。虽然合资车企在燃油车的销量情况很出色,但如果积分不够,势必要影响它的产销量,这对于以燃油车为主业的合资车企来说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那么为了满足双积分政策的要求,合资车企往往会通过“油改电”的方式生产纯电动车来增加新能源汽车积分。但这样求速不求质的合资纯电动车,在市场上的用户反响并不好,,因此这类产品的诞生本质上只是为了满足合资车企贴合政策要求,而没有考虑市场化的需求。

● 全文总结:

总的来说,目前合资品牌的纯电动车无论产品布局还是续航能力,相比自主品牌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不过,一向在燃油车领域造诣颇深的外资品牌,已经开始意识到未来的电动化趋势,并开启了一场全面的电动化攻势。

以丰田为例,在今年上海车展上,丰田发布了C-HR EV和奕泽EV车型,同时计划在2020年导入首款纯电动车型,同时陆续推出包括跨界车、SUV等10款纯电动车型。而作为国内燃油车市场的老大哥,大众同样大举进攻纯电动汽车市场,在今年3月份,大众集团宣布调整电动化布局,将原计划的10年发布50款纯电动车提高到70款,未来将基于MEB纯电平台打造多款纯电动车型。事实上,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行业的强势崛起已经给一众外资品牌敲响了警钟,只有在变革中寻求进步与突破才能跟上电动化节奏。

(文/电车资源 大师兄)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电车资源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电车资源)及作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