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云南省思茅市江城县的简介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4-08-17 14:25:24
热度:

云南省思茅市江城县的简介【专家解说】:  朋友,乱不乱,好人坏人多不多都不不能凭别人的一面之词拉。我就是云南思茅的,家乡的人都听纯朴的拉,我现在在长沙,我们那治安等都不比我所走过的

【专家解说】:  朋友,乱不乱,好人坏人多不多都不不能凭别人的一面之词拉。我就是云南思茅的,家乡的人都听纯朴的拉,我现在在长沙,我们那治安等都不比我所走过的内地差阿。当然,江城穷是穷啦(国家级贫困县)。   江城县的概况是这样的:   全称: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江城县与越南、老挝两国接壤,为云南惟一与两个国家接壤的县。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居思茅市首位,是全省畜牧基地之一。可溶性古钾盐矿床储量较大,为全国独有。热区开发潜力巨大,牛洛河万亩茶园闻名全省,橡胶品质优良,供不应求。云雾茶、茶王茶、南江奇兰、报春银毫、江易毛峰等15巳个品牌在国际国内获奖,白糖销往俄罗斯和蒙古。麻线谷、大毛毛谷、三百子等优良稻远近驰名。   位置面积   江城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地处东经101°14'~102°19'、北纬22°20'~22°36'之间。东与红河州绿春县为邻,东南与越南接壤,南与老挝交界(国境线长183公里,中越段67公里,中老段116公里),西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景洪市毗邻,西北与翠云区、普洱县相连,北与墨江县隔江相望。东西横距112公里,南北纵距64公里。全县总面积3544平方公里。县城勐烈镇海拔1119米,距省会昆明公路里程520公里,距市政府驻地翠云区145公里。   历史沿革   东晋、南北朝时期,属永昌郡辖地。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属剑南道濮子部。南诏时期,属银生节度地。宋、辽、金时期,归威楚府管辖。元、明时期,先后归元江路、钮兀御夷长官司管理。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弹压委员,做为地方行政官吏,军政兼辖。1916年改弹压委员为行政委员,归普洱道管辖。1929年设县治。1949年3月解放,1954年5月成立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行政区划   全县共辖勐烈、整董2个镇和红疆、嘉禾、宝藏、国庆、曲水、康平6个乡,下设45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   人口民族   到2000年末,全县总人口10024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969人,农业人口84274人。县内哈尼族、彝族、汉族、傣族、瑶族、拉祜族为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8万人,占总人口的79.8%。其中,哈尼族52339人,占总人口的52.2%;彝族14421人,占总人口的14.4%。   地理气候   江城县地处横断山余脉无量山的尾端,地形起伏大,切割深,形成中低山地貌。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2207米(狮子岩大山),最低海拔317米(李仙江出口处的土卡河寨子),高低相差1890米。境内江河纵横,水源丰富,有曼老江、勐野江、李仙江、曼连河、腊户河、土卡河等30条江河及200多条溪流。以康平乡营盘山为分水岭,营盘山以西河流注入曼老江,属澜沧江水系,营盘山以东河流注入李仙江,属红河水系。气候属低纬山区季风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8.7℃。最冷月1月,月均气温12.1℃;最热月6、7月,月均气温22.2℃。全年基本元霜,年均有霜日仅2~3夭。年平均降雨量2283毫米,位于全省前列。年均降雨天数178夭。年均日照1886小时,相对湿度为85%,蒸发量为1478毫米。   民族文化资源   江城县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6个世居民族中除哈尼族和拉枯族外都有文字。独特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居建筑、民族服饰、传统节日、民歌民谣、民间舞蹈丰富多彩。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哈尼年”、“火把节”、“泼水节”、“盘王节”和各种祭祀活动,舞蹈有跳笙、嘎尼尼、阿迷车、虎脊舞、孔雀舞、祭祀舞等10余种,乐器有葫芦笙、直箫、三弦、锯锣、鼓、竹筒、响蔑和地芦杆、吹叶子。哈尼人还喜欢用本民族语言编唱各类喜怒哀乐和婚丧娶嫁的曲调。现有保存完好的彝文手抄书23册,内容包括天文、地理、故事、医药、祭祀;瑶族文字使用汉字读瑶音,字形是在汉文上多一笔或少一画,主要用于记录经书或歌词,现存一部分手抄本;各民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有原始宗教、佛教和基督教。   旅游资源   江城县是云南惟一与两个国家接壤的县。“一眼望三国”的区位条件和内环三江的水文地理特点,为江城县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三国交界的十层大山、李仙江畔的亚热带雨林、狮子岩大山的奇峰异石、曲水乡的万亩胶园、牛洛河的万亩茶园、中老边境的7号界碑、整董镇的傣家竹楼,可使旅游者饱览边疆的壮丽山河与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边境旅游,从江城县水路可通越南的莱州(省)、河内,陆路可达老挝的丰沙里(省)、万象。   社会事业   全县已建立县、乡、村科技服务网络,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仅2000年就培训830期36324人次。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32%。“九五”期间共投入教育经费7787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到2000年末,有完中1所,初中6所,职中1所,小学73所,幼儿园3所,共有教职工1171人,中小学在校学生1923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6%。实现了普及六年义务教育,力争在2002年完成普级九年义务教育。1988年以来,举办县级运动会39次,乡(镇)及各类学校运动会874次。2000年参加体育锻炼的经常性人口达2万余人,占总人口的20%。2镇6乡建立了文化站10个,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88%、90%。共有各类医疗防疫机构26个,医务技术人员304名,病床235张,县人民医院达到国家“二级乙等医院”标准。20年人口出生率16.83‰,人口自然增长率10.1‰   城镇建设   县城勐烈镇延伸了勐烈东路,改造了勐烈西路和勐烈老街,新建了回归路、民族街、滨河路,改造和延长安街了联谊路,修建了世纪广场、足球场、滨河花园。完成了变电站的搬迁和水厂水处理及城区污水排放工程。县城面积扩大到2.5平方公里,街道增加到10条,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得到显著改善。农村6个乡、镇(康平乡、宝藏乡、嘉禾乡、国庆乡、曲水乡、整董镇)都建成了“文明路”,总长7200米,面积5万余平方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