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我国的10大煤种是什麽?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4-08-17 15:35:26
热度:

我国的10大煤种是什麽?专家解说:褐煤 长焰煤 不粘结煤 弱粘结煤 气煤 肥煤 焦煤 瘦煤 贫煤 无烟煤###专家解说:这都行###专家解说:煤类是煤经受变质作用的结果。植物遗

专家解说:褐煤 长焰煤 不粘结煤 弱粘结煤 气煤 肥煤 焦煤 瘦煤 贫煤 无烟煤

###

专家解说:

这都行

###

专家解说:煤类是煤经受变质作用的结果。植物遗体由堆积到变为煤,首先是经过生物、地球化学作用,低等植物形成腐泥,高等植物形成泥炭。已形成的泥炭和腐泥,由于地壳下沉等原因而被上覆沉积物掩埋时,在以温度和压力为主的物理化学作用下,泥炭经过成岩作用变为褐煤,褐煤经过变质作用再转为烟煤和无烟煤。由于煤对温度有较强的敏感性,因此当盖层逐渐增厚,温度和压力逐渐增大的情况下,煤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结构也逐渐发生变化。而且煤在较高温度下持续时间越长,煤的变质程度越高。这就是最常见的深成变质作用的基础。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叠加其他变质作用,使原来已经形成的煤类复杂化,于是,多种多样的煤类分布就出现了。我国各地质时代的煤具有上述这些明显的特点:晚古生代的煤以中、高变质煤为主,未见褐煤;中生代的煤以低、中变质煤为主,有少数褐煤;第三纪的煤则以褐煤为主,仅有少量低变质煤存在。反映了成煤时代愈老,经历的地质历史愈长,盖层愈厚,煤的变质程度愈高的趋势。在煤系与上覆地层连续沉积的某些煤田中,下部地质时代较老的煤,由于盖层厚度大,受热时间长,煤级就高;其上地质时代较新的煤,盖层相对较薄,受热时间较短,煤级也较低。例如,鲁西南地区,在类似沉积深度的同样条件下,晚石炭世的煤一般是肥煤,其上早二叠世的煤,一般是气煤。当上覆沉积物继续增大,地温升高后,早二叠世的煤也变成了肥煤。充分反映了煤级随成煤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温度升高而变高的基本关系。再如,山西省石炭纪-二叠纪煤的埋藏深度是北部浅,向南部逐渐加深。因此,煤的变质程度呈现出北部较低,向南部逐渐增高的变化规律。当然,这种情况决不是单一变质作用的结果。但它说明了深成变质作用起着主导作用,加上其他变质作用的介入,于是,我国便出现了复杂多样的煤类分布。这样的例子不少,不再一一列举。纵观我国煤类的地理分布就是在上述基础上形成的。自北而南,大致呈现出三个条带。天山—阴山以北地区,包括东北、内蒙古和新疆北部,以褐煤和低变质烟煤为主,中变质烟煤不多,高变质煤很少;天山—阴山以南、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以北地区,包括西北地区大部、华北地区、河南和华东北部,分布着各种变质程度的烟煤和无烟煤,只有少量褐煤;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以南地区,包括西南地区、中南地区大部和华东南部,以高变质煤为主,中变质烟煤和褐煤有分布,低变质烟煤很少。这一分布特征,为寻找工农业所需要的煤类指明了方向。各种煤类的具体分布是: 1. 褐煤集中分布在内蒙古东部、云南中西部和黑龙江东部地区,这3省(自治区)的褐煤保有储量占全国的96%。辽宁、河北、广西、山东、吉林、甘肃、四川、新疆等省(自治区)有少量分布,其余省(自治区)仅有零星赋存。2. 低变质烟煤(包括长焰煤、不粘煤和弱粘煤)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各省(自治区),这两地区低变质烟煤保有储量,占全国该煤类的97.5%,其次是东北地区占全国的1.6%,其余3地区仅有零星分布。从省(自治区)的赋存储量来看,最多的是陕西省,占全国的34.9%;第二是内蒙古,占全国的27.9%;第三是新疆,占全国的20.3%。截止1996年末,全国低变质烟煤保有储量为4 262亿t,名列前12位。3. 中变质烟煤(包括气、 肥、 焦、 瘦煤) 分布普遍、除上海、福建、海南、香港和台湾外,其余各省(市、自治区)都有赋存,但数量和质量相差比较悬殊。其中,保有储量小于1亿t的有北京、广东、西藏;保有储量在1~5亿t的有天津、湖北、广西、浙江;保有储量在5~10亿t的有江西、甘肃、湖南、吉林;保有储量在20~50亿t的有宁夏、云南、江苏、青海、四川、辽宁;保有储量在50~100亿t的有黑龙江、河北、新疆、河南、内蒙古、陕西;保有储量大于100亿t的有山西、安徽、山东和贵州。特别是山西省,不仅储量很丰富,而且质量好,品种齐全,气、肥、焦、瘦煤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我国炼焦用煤的主要基地。截止1996年末,该煤类共有保有储量2 549亿t,名列前10位。4. 高变质煤(包括无烟煤和贫煤) 广泛分布在我国中南、西南和华东南部地区,该煤类占该地区煤炭总储量的半数以上。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分别占到各该省的70%左右;广东占到80%以上;福建达到100%。北京也占到97.8%。由于这些省(市)的煤炭资源总量不多,虽然分布地域广大,但所占比重很少。因此,从资源数量来看,我国高变质煤主要分布在山西和贵州两省。山西又集中分布在晋东南地区,贵州集中分布在黔中一带。两省高变质煤储量占全国同煤类的75.3%。截止1996年末,全国高变质煤保有储量为1 728亿t,名列前10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