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如何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民居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4-08-17 15:30:29
热度:

如何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民居热心网友:“传统民居”是指那些乡村的、非官方的、民间的、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的、以居住类型为主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它是我国建筑大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

热心网友:“传统民居”是指那些乡村的、非官方的、民间的、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的、以居住类型为主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它是我国建筑大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有的建筑形式,其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因素影响的综合反映。 一、中国传统民居的概 ⒈ 类型 中国民居有许多种。刘敦桢先生在<<中国住宅概说>>一书中按平面形式把民居分为九种,其中横长方形住宅是民居的基本形式,中间为明间,左右对称,以三间最普遍。四合院住宅在我国分布很广,北京最为典型。窑洞式穴居(见图)分布在我国少雨的黄土高原地区。有单独的沿崖窑洞、土坯或砖石的拱式土窑洞, 以及天井地坑院落式窑洞,还有少数民族种类繁多的民居式。 ⒉ 民族文化、传统 中国民居所表现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各异的特点,显示了许多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各地民居明显的差异是由于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地方材料和传统的构造技术与方法的不同、环境的不同、防御要求带来的特点经济条件的差别、宗教因素对建筑形式的影响等等,在中国民居中可以看到多民族的特征,蒙古包以及藏族、朝鲜族、维吾尔族、西南少数民族和福建、广东的客家民居……等等,都强烈地表现出各民族的传统风格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也影响住宅的平面形式空间安排和方位。 只要是物质条件与社会方位改变了,它原有的那些含义就不复存在了,但适合后人生活需要的传统形式却被继承下来。 ⒊ 布局 中国传统民居有着:明确的流线,完整的格局,明显的主体建筑,建筑组合体和渐进的层次。 ①明确的流线好似画在人们心间的一副导游画,自然而然地引导人们到要去的地方。例如北京这样的历史名城,城市分为几个主要区域,如东四牌楼,西四牌楼,东单和西单,每个区又有大街、中街、小街,街道再通过胡同小巷,胡同中才是住家门户,有明确的流线层次。 ②格局是组织建筑群体构图的关系,中国民居的三合院、四合院形式正是以庭院为公共中心的向内的家庭组合体,建筑的组成有严谨方整的格局。单看建筑之间的关系,是围绕纵横轴线形成前后左右对称的布局;单看庭院空间,也自成完整的格局;单看建筑群之间的相互连接的檐廊、转角回廊、院墙与垂花门等,也是自成格局的。因此一座完整的民居不论规模大小都组成严谨清晰的格局。 ③主体建筑在城市中控制着道路网和其他从属建筑,居民都希望自己居住的街坊有个明显的标志。把一组建筑或一座建筑中的一部分作为主体处理时,就形成了村镇、建筑群或家庭住宅中的核心部分。例如中国传统村镇中的佛塔、庙宇或戏台,住宅中的起居室或堂屋。要精心选择建筑组合中、人们生活或活动的中心部分作为主体建筑,把它布置在最重要的轴线部分,安排高大的房顶,显眼的外行体量。例如在西藏民居中,把经常放在房顶上;在河北民居中,正房和堂屋在全组院落中体量中最大;在福建土楼中,正房堂屋的部位有显眼的层层下跌式重檐房顶,主体建筑是非常明确突出的。 ④中国传统民居不仅注重组合体自身的布局变化,更注重街、坊、院落相互之间的划分与联系,成组成区地布置具有社会生活内容的建筑社区组合。这些组合可以表现出组织邻里生活社会化的思想。在低密度地区,建筑组合可以用小型房子以回廊、小路、小桥、花架、围墙等互相联结组成。再高密度地区,单幢建筑本身应作为组合体对待。即使是一幢小型住宅,宅地内部关系也可以认为是一个多种房间的相互关系的组合体。 ⑤建筑的安排要其使用的公共性的程度,形成一个有层次的布局,按人们的亲疏关系布置宅院。在住宅中需要这种由公共性逐渐过渡到私人性的渐进的层次布局。如果不考虑渐进的层次,把许多房间混杂地罗列再一起,就不能反映社会与家庭生活中的交往关系。因此在规划布置一幢宅院时要创造一个这样的渐进层次,从入口公共性的部分引进至半公共性的部分,最后达到最私人性质的部分。 二、 中国民居的现状 中国传统建筑体系以住房为主,其类型都以此为基本形式,中国传统建筑在封建礼制的影响下,建筑为木结构,都是以院落为单元。当今建筑材料的迅猛发展,城市建筑的创作生动体现出这一点。传统建筑材料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各种各样的结构框架材料,都影响到了远离城市的乡村,在新建的农宅中已很少见到传统形式的住房,能见到的只是些“古宅”。这些年,由于建筑业的发展,农村与城市的联系也极为密切城市的建筑发展改变了多年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风格,取而代之的是砖混结构的“方盒子”组合成的“新宅”,这样的民居失去了建筑的精神和文化性。 一个地方的建筑与当地的自然,社会文化等因素的矛盾运动本身所需要并产生了这个区域所特有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人们常说地区主义建筑的发展应该是以传统民居为基础的,因此传统民居是地方主义建筑的“根”。新的农村住宅以“方盒子”为主流、形式单一、呆板,这正是历史虚无主义存在的结果,这些虽然符合当今建筑的步伐,但是在文化方面并无创新,相反它抹杀了传统的民族文化。徐敬直指出“有着流畅曲线和塑性美的古代造型将是应用新材料,新构造的中国未来建筑创作的基础。”中国传统民居在高度发达的建筑技术的冲击下,已渐渐被遗忘。民居在城市古代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可以成为城市直接的景观资源,因而在许多城市中特别是历史名城中,城市规划都包含着历史街区和古建筑保护的专项规划。但90年代的大发展中,各城市中的所谓“点-线-面”的保护模式都已破坏,只有一些列入文物保护的作为城市孤岛被保留下来了,而且越来越多是以“新”的民居逐渐改变了传统民居,破坏了传统遗留下来的质朴的,融于自然的建筑风格,这一现象正体现了传统文化对民居影响作用的忽略问题。 建筑应当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人们的意识观念想适应,人类发展的灵魂是文化,而建筑本身又是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方面体现,它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地方性建筑风格。 传统民居的精神和文化应当被继承和发展,也应赋予传统民居以生气,使之富有生命力,是其成为真正安全舒适,适应环境及使用方便的各类建筑空间环境,建筑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继承、创造、延续的产物,我们在建筑创作上应该借鉴民族的传统文化,吸取外来的精华。 三、中国传统民居内部空间形态的更新 ⒈ 范围及意义 保留现存民居中最有特色的部分,并根据新的要求对其余部分实行不同程度的变更(从设备和材料的更新到空间的重新组织),本文中把包含上述内容的建筑活动称为改建。改建是通过对民居内部形态的更新实现民居与建筑文化延续性的主要途径。现在,随着越来越多改建后的老建筑的投入使用,人们逐渐意识到了改建后的重大意义。首先,由于改建是在充分利用原有建筑和设施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一般来说比新建同等规模的建筑要节省资金;其次是建设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第三点,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适当的改建,可以赋予传统民居以新的生机与活力,使之更好地为现代生活服务。 ⒉ 项目的实施程序 改建不同于新建,其可供建筑师随意发挥的余地比较小。原有建筑的结构、风格、周围环境等都是对它的制约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改建比新建难度更大。要求保证一个改建项目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一个正确的实施程序。一般来说需经历可行性研究,改建设计、施工、总结与反馈四个阶段。 ① 可行性研究阶段 a、可行性研究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改造项目实施的成败。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依据规划设计需求来规定那些民居来规定存留,也应制定一些相应法规来管理。可见对于传统民居改建应该慎重,而对于一般民居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通过对待改建的民居所在区域的调查研究,以最终可能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大小来决定改建后建筑的性质和内容。 c、在原有建筑形式和新用途之间建立良好的匹配关系,是可行性研究的关键。“功能产生形式。但是一旦功能消失了,应如何对待形式呢?是否可以使其伴随着新的功能而继续存在?”答案是肯定的,但只有在充分考察原有民居的各个组成部分,发掘其空间的各种潜在可能性,才能最终实现对原有民居的合理利用。“只有当新的功能与原有形式之间有着良好的匹配关系时,改建工程才能算是成功的”。 d、确认是否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改建设计前,对原有民居必须进行详尽的技术性调查,如考察每个细部和节点,测定现存结构体系的坚固程度等,这样才能几充分发挥原有民居的潜力,又避免改建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 ② 改建设计阶段 改建设计与新设计所不同的是,在设计前建筑师手中必须拥有一套完整的原有民居的平立剖图纸。有些无图纸的建筑,此时须依据实物进行测绘。在改建设计中,建筑师必须和个专业的工程师通力紧密协作,在充分尊重原有建筑的前提下,协调好原有建筑空间与新的功能要求之间的关系。 ③ 施工阶段 与新建项目不同的是改建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要求建筑师及配套专业更频繁地出现在施工现场,以便随时商议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若一时疏忽,对原有的传统造成了某些损害,其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④ 终结与反馈 对待一个改建项目,必要的经验总结与使用信息反馈会给建筑师今后的工作带来很大方便,其内容主要包括总结改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了解使用中的问题,考察其投入使用后所产生的综合效应等。 四、中国传统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的更新 传统民居外部空间形态的更新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通过扩建来更新和完善传统民居的外部空间形态;二是住宅类模式;三是现代绿色建筑体系对传统民居的充实与提高 1、扩建设计与民居形态的更新 扩建是指在原有民居的基础上或在原有民居关系密切的空间范围内,对原有建筑功能进行补充或扩展的新建部分。传统民居扩建部分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扩建部分本身的功能和使有要求,还要处理好扩建部分与原传统民居的外部及内部空间形态的联系与过渡,从而保持该传统民居的延续性。 2、住宅类设计模式 传统民居不是每一种形式都值得我们去延续和再现,必须从众多的传统民居形式中,找出地域特色的范式来,范式与形式不同,形式多而繁杂,范式具有典型意义。通过去粗取精,提炼范式中有形的和无形的某些要素,在住宅设计的创新中得以再现,从而研制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住宅类设计模式 住宅类设计模式的存在意义在于使传统的居住模式,能适应新时代的居住生活,它的作用不仅丰富了当前颇为雷同的居住模式。传统民居模式,推陈出新的结果,为住宅设计增加了新品类,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现存民居是我国的丰厚的文化财富,它的衰危与消失,将是一笔不可估量的损失,住宅的类型设计模式的出现,给民居保护与更新以启迪,给民居在新时代下开拓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住宅类设计模式的发展空间也有一定的容量和范围,并非是和当前大规模建筑的单元式住宅一样,大面积推广。对于在存量较大的旧住宅群中,类住宅设计方式的采用可以很容易达成新与旧的对话,保持原居住环境的完整与统一。在旧区改造中,如果能保持原有的社区,使原住宅对新环境认同,保持原有的交往行为,住宅的类设计模式,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传统民居模式,常受地域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限定,而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属性,住宅类设计模式,易于表达住宅地域特征,而这种类设计模式也最易体现建筑师们追求的人文主义精神。 就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而言,继承地方建筑的传统文脉是住宅设计创新的一条有效途径,这是从过去到现在的持续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民居都是这种发展前景,有的悄然退出历史舞台,有的幸存至今或成为文物,或继承为人们提供一个“勉强”空间。因此,在继承优秀建筑文化传统时还必须了解和研究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使幸存的“勉强”空间得到根本的改善,使历史的文脉在“类设计”中得以持续发展。 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UIA第20届建筑师大会的学术主题是“21世纪的建筑”,在“建筑与文化”议题中提到:建筑设计一方面要涉及世界优秀建筑文化,但同时要看到世界文化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另一面,与此同时更需要重视发掘、继承和发扬地区文化。由此可见,住宅类设计模式是传统民居的持续发展、走向未来的有效途径。 3、现代绿色建筑体系对传统民居的充实与提高 传统民居有很多在创造绿色建筑的方法与技术上的成功之处。但另一方面,由于受客观条件所限(如经济、观念、科技水平等),同时也存在着大量问题。如窑洞夏季多潮湿,通风不好;北方民居多以烧煤取暖,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民居居住条件大多不尽人意。 所谓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如空调技术)应用于建筑,一般都有耗能大、污染环境的特点。当今社会、时代在前进,生产方式在改变,科技的发展也远非过去所能比的,这为完善民居的“绿色”形态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我们应利有这一优势,挖掘传统民居的“绿色”本质,使传统民居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注入新的“血液”,对传统民居进行充实与提高,使其产生新的生命力。 结合现代技术,使传统民居中的自然空调技术与手法更加发扬光大,节约空调能耗。生土建筑(如窑洞)充分利用了地下土壤热容量大而恒温的性能。我们应在此基础上研究土壤蓄能(地冷、地热能)的利用技术(埋管技术、地道风利用技术)。传统民居中很多绿化方法,防止夏季过热,调节小气候,达到了自然空调的效果。我们可考虑利用生物技术,使立体绿化(底层庭院、各层平台、屋顶种植、温室、墙面)技术结合自然条件和气候特征更加完善,容易实现。传统民居中的穿堂风、内天井,四合院等空间布局处理手法,自动调节室内气候,应注意加以借鉴。 太阳能、风能、土壤蓄能、生活废弃物焚化物、沼气能的利用技术,可以改变传统能源消耗结构,减少对环境污染。太阳能可转化为热能(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灶、太阳能热水器),还可转化为电能的实用技术。 对传统民居中的诸如火炕、火墙的能源循环利用和建筑节能构造等技术、设备应加以消化与提高。 现代除湿防潮技术,可改善传统民居的居住条件。 新型建筑围护结构、新型多功能建筑节能材料也可考虑应用于传统民居,并借鉴传统民居就地取材的经验,大力发展天然无害的“绿色”装饰材料。 当然,完善与提高也包括建筑的布局、平面、空间设计。 人的思维与观念经历一定时期,易形成定势,抱着旧有的东西不放,造成对新事物难以接受。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加强“绿色”思想的宣传,提倡节能,保护自然,是大家形成一种共识。 梁思成先生早年提出传统建筑创作要“中而不古,新而不洋”,既就是为了追求和反映时代特征,又不洋化,也不抄袭和照搬传统建筑的新建筑风格,而是从西方高技术中吸取有利于我国传统建筑发展的经验技术,为我国传统特色服务。在这一思想文脉中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理解提高到一个新境界,我们应当据此把握时机,打破传统的束缚,探索新的空间,发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优势,保持文化内涵,走出传统建筑创新的正确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荆其敏.中国传统民居百题.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刘晓黎.历史性地段建筑形态的保存.建筑师,1994,(4) 3、Su Cindiih.Chinese Architecture, Past and Contemporary. Hong Kong: Sin Poh Amalgamated, 1964 4、李泽厚, 美的历程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5 5、戴念慈,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建筑学报,1990,(3):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