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蘑菇怎么栽培,应该用什么材料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4-08-17 14:04:30
热度:

蘑菇怎么栽培,应该用什么材料热心网友:室内栽培蘑菇,要求一定的设施,如房屋、床架等。在种植过程中,培养料和土粒的搬运又大大增加了菇农的种植成本和大量人工,并且菇房由于年年种菇,房间

热心网友:室内栽培蘑菇,要求一定的设施,如房屋、床架等。在种植过程中,培养料和土粒的搬运又大大增加了菇农的种植成本和大量人工,并且菇房由于年年种菇,房间内杂菌、害虫的密度增大,消毒灭虫工作稍有疏忽,会造成蘑菇减产,质量降低。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土地的管理,要大规模发展食用菌,建设标准化的蘑菇房将会遇到较大困难。因此,将蘑菇种植由室内向室外发展成了今后大规模种植蘑菇的方向。 重庆沙坪坝区蘑菇生产基地的菇农,在专家的技术指导下,成功地在闲置的冬季稻田种植,其产量达到每平方米7~9千克,而且设施简单,成本低,病虫害少,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用工量。种植蘑菇后的菌渣,就地处理,又成为稻田的有机农家肥,创造了良好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

热心网友:双孢蘑菇栽培   双孢蘑菇栽培技术——小拱棚栽培法   双孢蘑菇色质白嫩,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菌类之一。其栽培原料丰富,技术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栽培双孢蘑菇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而当前栽培双孢蘑菇所用的菇房、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等设施造价较高。据调查,建100m2菇房约需2~3万元,200m2日光温室约需3000~4000元,200m2塑料大棚800~1000元,不便于在农村进行大面积推广。为进一步提高菇农经济效益,寻求一种更经济、实惠的栽培方法,结合我市特点,扶沟、西华等地设计推广了一种小拱棚栽培法,通过两年来的大面积实践,我们认为此法造价低(每600m2只需500~600元),产量高,效益好,深受菇农欢迎,值得大力推广,现介绍如下:   一、小拱棚建造   1.场地选择 大面积栽培双孢蘑菇时,建棚应选在交通便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利于冬季保温),排灌方便,场地开阔,通风良好的地方,且要远离鸡棚禽舍和垃圾场所,避免引发病虫害。   2.小拱棚的规格与建造 小拱棚宽2.5m,长40~60m,中间高1.5m。棚内纵向做成2个畦床,床面宽1m,中间留50cm作走道,下挖40cm深,挖出的土放在床上。两小拱棚中间留50cm作为走道或排水沟,用直径2~3cm的竹子或竹片作拱形骨架,间隔1m,中间和两侧分别纵向连接以加固棚架,恶劣天气严重的地区,中间可在走道两边各设高1.2m的立柱。拱架上覆厚薄膜,覆膜时应注意采用三块膜法,两侧底部各先覆1m宽的膜,下部埋入土中20cm,上面30cm和中间3.5m宽的膜呈覆瓦状压紧。通风时,可打开底部通风口通风和打开两块膜间缝隙通腰风。棚两端分别用三块薄膜封口,可分别打开上部、中部、下部薄膜进行通风。棚外两侧站立玉米秸或高粱秸,中间盖麦秸遮荫。   二、栽培技术要点   1.生产季节的安排 小拱棚内气象因子变化比较快,很容易受外界气候条件影响,所以选择好栽培季节既能省工、省时,还能高产、稳产。根据周口市气候状况:堆料应在7月底~8月底,播种应在8月中旬~9月底,收菇在10~12月。此期气候比较适合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要求。同时,为了保证双孢蘑菇生长后期对温度的需求,栽培时应选择低温品种。   2.二次发酵法堆料 培养料是双孢蘑菇生长好坏的前提,选择好的配方,进行科学堆制,提高其转化率,是双孢蘑菇高产、稳产的基础。培养料的配方最好选择天然的粪草培养料配方:麦草或稻草1000kg,粪(鸡粪和猪粪)1000kg,过磷酸钙20~25kg,石膏粉15~20kg,生石灰20kg,尿素10kg,草木灰20kg。   (1)第1次发酵(前发酵) 先将麦秸淋湿或浸泡,使含水量达70%左右,粪肥要晒干,提前打碎、堆闷2~3天,并喷药杀虫。一般将料堆成长方形,宽1.8~2.0m,高1.5~1.8m,顶部为龟背形。先堆一层麦秸,厚20cm,再撒一层粪肥及辅料,以后一层麦秸一层粪肥及辅料,建堆至所需高度。从第3层起,视水分情况,边堆边加足水分,一般下层少加,上层多加。最上层用干麦秸或草帘盖好,遇雨天要盖上塑料薄膜,雨后揭掉,以利通风。建堆第6天,进行第1次翻堆,再过5天进行第2次翻堆,以后每3~4天翻堆1次,共4~5次。翻堆时一定要把上层、外层和底层的料翻到中间,把堆中间的翻到上层、外层和底层,每次翻堆时还要视料情况补足水分,以保证发酵的质量。   (2)二次发酵(后发酵) 为防止棚内存在病菌、虫卵,引发大量病虫害,进料前应先对棚内消毒1~2次。首先对棚内喷洒800倍的辛硫磷乳油杀死地下虫卵,然后按每20m2用0.5kg甲醛溶液薰蒸杀菌。方法是在棚内放煤火,每1kg甲醛加1kg水加热薰蒸,结束后打开通风口通风,无甲醛气味即可进料。第1次发酵后,将原料迅速移入棚内一个畦床上(应在一天内完成),利用这个季节的高温,再加上塑料棚的升温,使棚内温度迅速上升到50~55℃,保持此温度并维持3~5天,进行二次发酵。结束后,进行大通风换气降温,待温度降至28℃以下时,调节pH值及含水量至适宜,即可把原料在畦床上铺开,料厚20~25cm,待播。   3.播种及播后管理 播种,采用麦粒菌种。撒播方法为:每m2用2瓶菌种,把1/3菌种撒在培养料表面,然后用干净粪叉轻轻抖动,让菌种落入培养料中层,再把2/3的菌种撒在表面,把料面整平,适当压实,接着床面覆盖报纸或塑料膜。播种后要加强温湿度管理,促使快速发菌。可通过增加覆盖物、洒水、通风等措施,把料温控制在20~26℃,空气相对湿度60%~80%,pH值控制在7左右(可喷稀石灰水进行调节)。当菌丝吃料1/2时,应将料撬动一下以便通气,促进菌丝生长。20天后菌丝可基本长满培养料。   4.覆土及覆土后管理 覆土材料按下述配方进行:肥土4m3,加入0.5~1m3煤渣,过磷酸钙17kg,石膏17kg,发酵麦糠50kg,石灰15kg,加水适量。在覆土前3天把各种材料拌匀,用800倍敌敌畏边喷洒边堆放,用塑料薄膜覆盖24h,然后用石灰预湿,调节pH值为7.5~8。当菌丝长满料的2/3时及时选晴天覆土,用簸箕盛粗土在2%石灰水中浸泡一下,待土粒表面晾干后,以3cm厚度铺盖于料上。3~4天内用轻喷勤喷的办法调湿,5~7天后菌丝爬上粗土时覆细土厚1.5cm,2~3天用轻喷勤喷方法调湿,喷水后要及时大通风。保持温度22~25℃,空气相对湿度80%~85%。   5.出菇及出菇期管理 覆土后15~20天,应控制菌丝生长,促进原基形成。温度控制在14~18℃,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左右,此时应重喷结菇水,每天2~3次,每次每m2喷0.8kg水为宜。夜间连喷2次,喷水后大通风。温度应控制在15~20℃,3~5天后子实体形成。待子实体长到黄豆大小时,再喷1次保质水。喷保质水采用轻喷勤喷的方法,保持覆土粒能捏扁、不粉碎、不粘手为准。子实体长到2~4cm时即可采收。采后停水1~2天进行清床补土,然后调湿,喷转潮水。为使子实体生长健壮、高产稳产、增强抗病性,在子实体生长期间要适当追肥,以蘑菇健壮素1号、2号为好。   三、效果与分析   采用小拱棚栽培双孢蘑菇,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生产的灵活性,使蘑菇提前上市,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菇农的经济效益。据调查:在我市用日光温室栽培双孢蘑菇,每m2成本大约为25~30元,产量为15~20kg,效益45~60元;用塑料大棚栽培双孢蘑菇,每m2成本大约为10~15元,产量为10~15kg,效益为30~45元;用小拱棚栽培双孢蘑菇,每m2成本大约为6~8元,产量为8~10kg,效益为24~30元。三种比较来看,以小拱棚栽培方法效益转化率最高。同时小拱棚的气象因子易于调节、技术简单、操作方便、省工省时,使双孢蘑菇生产更具实效性、普遍性。是一项适合于农户分散生产双孢蘑菇的栽培技术。   第五章:双孢蘑菇栽培  一、 概述  双孢蘑菇通称洋菇,或简称蘑菇。它属于伞菌目,伞菌科,蘑菇属。  世界上种植蘑菇最多的国家是美国、中国、法国、荷兰和英国  二、 生物学特性  1、蘑菇的形态   蘑菇是典型的伞状菌,其子实体伞形,由肉质的菌盖、菌褶、菌环、菌柄及根状菌索组成。整个子实体的表面呈洁白、光滑,菌褶着生在菌盖的反面,呈片状,初期呈淡粉红色,成熟时呈深咖啡色,在每片菌褶的两个侧着生许多担子及担孢子。  双孢蘑菇  2、生活史  双孢蘑菇的生活史是无锁状联合的次级同宗结合菌类的代表。子实层内原担孢子细胞两核合并-----核配------合子------合子分裂------形成4个核-------初生菌丝------质配------次生菌丝-------组织化-------三生菌丝-------子实体。   3、 子实体的形态发生及机制  (1) 子实体的分化与发育   菌丝从初生菌丝、次生菌丝及三生菌丝到菌丝生理成熟后,形成子实体。子实体是由双核菌丝所形成的。  4、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 营养  蘑菇是一种腐生菌,对氮源而言,硝态氮不能利用,。菌丝生长最适的C/N=17:1,子实体发育最适C/N=14:1。根据这一要求,原材料的C/N以33:1为宜。蘑菇需要的主要矿质元素有钙、磷、钾、硫等,N:P:K的比例以4:1.2:3较理想。   (2) 温度  温度是蘑菇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   A、 孢子散发的温度:18-20 ℃,温度超过27℃,即使子实体相当成熟,也不能散发孢子。  B、 孢子芽发温度:24℃左右,过高过低都会延迟孢子萌芽时间。  C、 菌丝生长的温度:温度范围为5-33℃,最适菌丝生长温度为24-25℃。  子实体生育的温度:在4-20℃下可生长,但以14-16℃最适宜。高于19℃子实体生长迅速,易开伞,品质差;低于12℃生长慢,菇大,品质好,但产量低;温度长期超过22℃,则菌蕾与幼菇会死亡。   (3) 水分  培养料的含水量保持65%左右,空气的相对湿度70%左右,当菌丝进入生殖生长阶段,空气的相对湿度要增加到85-90%。一些品种水分不足会导致子实体鳞片增多或出现菇柄空心现象。   (4)空气  蘑菇是好气性菌,最适蘑菇菌丝生长的CO2浓度在0.1-0.5%之间   (5)酸碱度  蘑菇菌丝在pH6.0-8.0之间都可生长,最适pH为6.8-7.5  (6)光线  蘑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过程,均不需要光线,黑暗的环境下形成子实体洁白,品质高   三、菇房的设置  1、菇房位置:最好是坐北朝南  2、床架排列  菇房和菇床要垂直排列,即东西走向的菇房,床架南北排列。  3、通风设备  四、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  菇色泽白,菇形圆整胖顶,柄短而粗,不易开伞,而且抗性要强。   2、 培养料的堆制技术  (1)培养料的种类  ① 秸秆② 畜禽粪肥  (2) 培养料在发酵前含氮量的计算方法  总氮量=原料含氮量×总干重  一般认为,前发酵后培养料含氮量最低要达到1.6%,最高含氮量不超过1.85%  (3) 培养料的配方  ① 猪、牛、羊粪(干重)57%,麦秸或稻草40%,石膏粉、石灰、过磷酸钙各1%。  ② 猪、牛、羊粪(干重)1000kg,麦秸或稻草2500kg,人粪尿500kg,碳酸钙50kg,过磷酸钙、硫酸铵各3kg,石膏粉50kg、尿素10kg。  ③ 猪、牛、羊粪(干重)3000kg,麦秸或稻草2000kg,石膏粉、石灰、过磷酸钙各75kg,饼肥250kg。  ④ 稻草6400kg,木屑2000kg,牛粪4800kg,尿素120kg,碳酸氢铵120kg,过磷酸钙120kg,石膏粉200kg、碳酸钙120kg,石灰360kg。(可供400m2)  ⑤ 稻草4750kg,干牛粪540kg,碳酸氢铵189kg,过磷酸钙142kg,石膏粉135kg、石灰135kg。(可供400m2)   (4) 培养料的堆制方法  ① 培养料的常规发酵技术  A、 堆料期:在种植前25~30天进行。南方地区可在9月中旬前后进行。  堆制方法:先将麦草、稻草预湿。干牛粪、猪粪等也需浇水拌和预湿半天。建堆时,先铺一层草,后铺一层粪肥,尿素、硫酸铵等化肥要在建堆时用完,迟用则料内会产生氨气。这样循环堆叠,堆顶呈龟背形,以粪肥封顶。   C、 覆盖材料:稻草或薄膜等。  D、 翻堆: 7天左右进行第一次翻堆,加入石膏、石灰、饼肥等,人粪尿也按比例加入一半。第二次翻堆时加入另一半人粪尿,同时加入复合肥。  翻堆时水分的调节,采用“一湿二润三看”的原则,料湿度的控制在65%左右为宜,pH7.5-8.0。② 培养料的后发酵技术  将前期发酵的培养料移入菇房进行一次短时间的高温发酵。其发酵方法:将料堆在床架上层成堆状,关闭门窗和所有通风口,通过蒸汽和炉火使温度快速上升到60℃以上保持5~6小时,温度降到25℃左右,维持4天后,将培养料翻格(即打开门窗进行大通风一次),把培养料中有毒的气体排除,然后摊开培养料即可播种。  优质培养料的标准:料呈红棕色,有韧性,无粪臭味。   (5) 培养料的厚度与用量  培养料的厚度与产量关系密切。料厚营养充足,产量高,质量好;料薄,虽然早采菇,但蘑菇产量低,质量差,易出小菇,皮薄,易开伞,不适于制罐头。  3、 菇房消毒  用甲醛、高锰酸钾熏蒸  4、 播种  (1) 播种前检查  要选用菌龄在60天左右,无病虫害污染且生活力强的菌种。培养料湿度要求在65%左右,料的pH值在7.5-8.0.。此外很重要的一点,要求料中无氨气。   (2)播种时期  各地必须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掌握在气温25℃左右,料温28℃以下时,选择适当的播种期。华南地区可有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   (3)播种方法与播种量  ① 穴播法② 条播法③ 撒播法④ 混播法⑤ 播种量  5、 发菌管理技术  (1) 关门发菌法  播种后3天菌种块的菌丝已搭上料层,到第7天菇床的菌丝基本封面时,菇房的通风可以逐渐加大,以排除菇房内的不良气体和增加新鲜空气,中午关闭门窗,加强保湿。   (2)开门发菌法  播种后开窗,让室外湿润的新鲜空气进入菇房,以增加菇房内料面的湿度及空气中的氧含量,有利于发菌,同时也有利于菌丝向床底伸展。  (3)及时消灭病虫害  在料层发酵期间,常发生霉菌、鬼伞等杂菌及螨类、菌蛆及弹尾虫等害虫,及时检查,力争在覆土前消灭病虫害。   6、 覆土及调水  (1) 覆土的作用  1覆土能改变培养料中CO2的浓度,使蘑菇的菌丝从营养生长转入到生殖生长期,形成子实体,并保持培养料的水分不散失,有利于子实体的发育肥大;其次,覆土层中含有许多有益的微生物能促进子实体的形成;第三,覆土层对子实体有支撑作用,能调节培养料的温、湿度的急剧变化,保护料层中菌丝的生长发育,并有机械刺激作用,能促进子实体形成。   (2)覆土的选择  覆土的性质影响到出菇的迟早与产量的高低。要选毛细孔多,有机质含量高,团粒结构好,持水量大,且含有一定营养成分的土壤作覆土材料,以利于于蘑菇菌丝穿透泥层生长。覆土pH为7.5~8.0。   (3) 覆土的厚度  用泥碳土作覆土,以6cm厚产量高,而3cm厚产量低   (4)覆土时期和方法  一般是播种后20天左右  (5)覆土层的喷水  覆土后应进行覆土层的喷水,  7、 出菇期间的管理  (1)温度的管理  从覆土至出菇约20天左右,温度应控制在30℃以内,菌丝生长最适合温度22-24℃,子实体发育阶段,温度应下降到24℃,最适合温度为14-16℃。  (2)水分管理  一般料中含水量保持60~65%。空气湿度,菌丝体生长阶段控制在70~80%,子实体形成阶段为90~95%左右。  (3)菇房的通气  菌丝、子实体及培养料在蘑菇生长过程中产生CO2及有毒气体,应及时通风排气,引进新鲜空气。当CO2超过0.5%,子实体形成受阻。   (4)挑根补土  及时挑除遗留在床面上的老根和老菇,并重新补平。  (5)追肥  在第二批菇采完之后,等小菇蕾长到黄豆大小时进行追肥   8、 病虫害防治  (1)常见病害及防治  双孢蘑菇常见病害有褐斑病、褐腐病、软腐病、菇脚粗糙病、猝倒病等,其防治方法是料要进行二次发酵,覆土要严格消毒,加强通风,发现病菇应立即拔除埋掉。  (2)常见虫害及防治  常见虫害螨类、菇蝇、菇蚊、线虫等,对菇房、床架、培养料和覆土严格消毒,喷洒洁净水,菇房门窗安装纱网,以防成虫进入产卵。对于菇蝇、菇蚊应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发现螨类可用烧香的骨头进行诱杀。   (3)常见杂菌及防治  常见的杂菌有胡桃肉状杂菌、绿霉、白色石膏霉、鬼伞等,应予剔除、销毁,撒上石灰粉,补上新菌种或新料,加强通风,以利于出菇及生长发育。  (4)常见生理性病害及防治  常见生理病害有地雷菇、薄皮菇、死菇、畸形菇等,覆土应适中,加强菇房通风,降低温度,控制用水,追施肥料,出菇期间严禁用药。   9、 采收  当蘑菇子实体的菇盖直径长到1.8-4cm尚未开伞时即可采收。采收前三批菇采用旋转法,即用拇指、食指、中指捏住菌盖,轻轻旋转采下,对于丛生菇应用小刀小心割下,以避免影响周围菇的生长。采收后,及时用锋利的小刀削根,刀口与菇根垂直、平整。三批菇后的采收可采用拔菇法,同时带出一部分老根,采收后削根.

###

热心网友:1、场地的选择和控制。场址的选择必须远离普通作物大田、化工厂、医院、垃圾场、养殖场等污染地带,以及矿山、煤场、陶瓷等粉尘地带,并在近2年内没有使用过农药。确定有机蘑菇的栽培地块后,栽培品种、生产数量(产量)等均需严格控制,并在销售时按照实际产量使用有机食品标志。   2、原料的采购。首先是菌种,不得使用转基因菌种。其次,原材料要求,一是使用经过有机认证的原料,如经过有机认证后的小麦,其秸秆可用于有机蘑菇栽培,并需注明认证号;二是使用原生态原料,如原始森林中的树木枝干加工后的木屑等。再次,材料辅料类,如塑料菌袋等应使用符合有机食品要求的材料。   3、基料的配方和处理。一般可使用城镇符合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自备水井时应请相关部门进行检测,不得使用普通地下水、水库水等。配料应根据栽培品种科学设计配方,不得任意添加化学肥料、化学药物等。   4、发菌的管理与操作。发菌场所的处理,可采用漂白粉等进行喷洒消毒,菌袋离开地面,层架式培养。培养室应采取防虫网、黑光灯等防治害虫。其他操作可按常规进行。   5、出菇管理与整理。出菇棚的消毒可参考发菌室,并可在地面撒施石灰粉;菇棚内根据栽培品种及栽培模式等需要进行整理,彻底清理卫生并通风后,使用5-15%石灰上清液喷洒墙面、地面,适当通风;保湿用水应符合饮用水标准;不得使用任何违禁药物、激素等;采收时应戴乳胶手套,事先将工具、容器等用酒精或石灰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小批量采收时,应将手用肥皂洗净后方可进行操作;采收后,集中于加工车间进行整理,去掉菌柄基部携带的基料残渣,进行分级、装箱;低温库内彻底清理卫生并通风后,使用10%石灰水溶液喷洒墙面、地面,自然干燥后,可将产品进行临时储存。   6、运输的要求。一般鲜菇运输可采用保温车、周转箱方式,车厢内不得有油污、农药或其他化学品污染,不得与其他非有机食品共用一车。

###

热心网友:

如何种植蘑菇:

现在由于食用菌种植的经济效益较好,从事生产的农户越来越多。究竟怎样才能种植好食用菌,记者采访了有关农业专家。 食用菌是知识密集和劳动密集相结合的产业,是三分栽培七分管理,要用科学的态度来指导发展食用菌,没有成熟、过硬的技术,想达到理想的经济效益肯定不行。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食用菌的经济效益,降低市场风险,一是选择营养价值高、无霉烂的原料作为栽培食用菌的营养料。二是适时栽培。如果夏季栽培秋冬季品种肯定不行,冬季栽培夏季品种同样不行,迟栽也不行。三是选择优质、高产的菌种。俗话说“好种出好苗”,没有好的菌种就达不到好的产量。四是提高产品质量。做到适时采摘。食用菌生长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后期大量的孢子已经分生、老化,重量和品质都会下降。据了解,市场上最常见的平菇,大部分采收都在后期,同时有些从事食用菌销售的商贩还加些水,但消费者对此不清楚,买回去后烹饪,出现大量的水,一点鲜味也没有,逐渐地消费者对这种产品就不再购买。还要注意增加室内通风和湿度,创造适合食用菌生长的环境。 发展一个产品要了解和掌握其市场信息,不能凭空想象。要了解市场上哪一种品种今年会走俏,哪一种品种适合在当地销售,投入有多大、产生的效益如何、技术能不能接受等。靠“自产自销”的思路来发展食用菌是不行的,可以考虑找一家有实力、技术过硬、信誉度好、可靠的单位与其联手或签约合同,生产出来的产品由单位来销售。必须采取公司加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方式来发展食用菌,由公司提供技术、新品种和市场,通过基地来生产,跟销售方签订合同,带动农民一家一户生产,才能把食用菌生产风险降到最低 如何用牛粪种植蘑菇,及如何发酵,及如何选种子? 答:双孢蘑菇牛粪、锯末堆料发酵制种

传统的双孢菇制种技术成本高,成功率偏低,菌丝不易长到瓶底,水分不易控制,菌种易老化2000年夏季,我们采用了牛粪、锯末堆料发酵技术进行双孢菇制种,制母种的成功率达99.9%,制原种的成功率达98.1%.制栽培种的成功率93.2%。制种方法如下: 牛粪、锯末的发酵 选未变质的锯末,过筛后在阳光下暴晒2~3天。晒时要摊匀、晒透。然后贮存备用。将牛粪晒干、打碎后备用。另外,备足碳酸氢铵、磷酸二氢钾、生石灰、轻质碳酸钙等辅料。将牛粪、锯末,按体积比1:1的比例混合。同时,加入牛粪和锯末总重量0.3%的碳酸氢铵、2%的磷酸二氢钾、约2%的生石灰(生石灰的加入量,根据其质量而定,要求混合均匀后,pH值为7.5~8)、2%的轻质碳酸钙。混合均匀后加水,使水分含量达68%~70%。然后建高1米、宽1.2米,长度不限的料堆。建好堆后插入温度计。当温度上升到75℃左右时进行第一次翻堆(时间约为10 天)。每次翻堆前,给料堆表面喷少量的石灰水,在发酵过程中,若发现料堆的中下部有变黑的趋势,可用木棍适当打孔通气。一般翻堆4~5次,时间间隔为10、9、8、7天。若时间来不及,可翻堆3次。发酵完后晒干备用, 发酵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处理办法:(1)料堆不升温或升温缓慢。锯末发酵不如秸秆升温快,若发现升温较慢,可适当加入碳酸氢铵,调节碳氮比,促其升温。若温度能升到60℃以上,则不必调节。(2)料堆中下部变成黑褐色,有异味。这种现象是由缺氧引起的,原因是料堆堆得过大或过实,应抓紧翻堆,翻堆后打孔通气。 配制培养基 将麦粒煮透后,加入麦粒体积1/4左右的锯末发酵料,然后加人生石灰,将pH值调至7.5~8。按干麦粒的重量,加人1%~2%的轻质碳酸钙,拌匀后装瓶。锯末料必须细碎,不能有大块,防止因块内干心而导致灭菌不彻底装瓶时要将料充分混合。装瓶时瓶子要放正,不能过度倾斜。否则,装瓶后麦粒偏向一侧,锯末偏向一侧,装料后接入菌种。

###

热心网友:

 沼气的沼渣、沼液是随着在农村特别是城郊农村推广“四位一体”,即“温室、沼气、厕所及猪圈、太阳能暖房”一体化能源生态家园的建造,农村能源的综合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与环境密切相关的一种混合物。一、现实意义沼液及沼渣总称为沼肥,是生物质经沼气池厌氧发酵的产物。经测定沼液沼渣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钠、钙等营养元素外,沼渣中还含有有机质、腐质酸等,此外,二者还含有微量元素和17种氨基酸以及多种微生物和酶类,对促进作物等的新陈代谢及防治某些病虫害有明显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它们常用于浸种、施肥、防虫、栽培等,因此,以沼气为… 沼气的沼渣、沼液是随着在农村特别是城郊农村推广“四位一体”,即“温室、沼气、厕所及猪圈、太阳能暖房”一体化能源生态家园的建造,农村能源的综合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与环境密切相关的一种混合物。一、现实意义沼液及沼渣总称为沼肥,是生物质经沼气池厌氧发酵的产物。经测定沼液沼渣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钠、钙等营养元素外,沼渣中还含有有机质、腐质酸等,此外,二者还含有微量元素和17种氨基酸以及多种微生物和酶类,对促进作物等的新陈代谢及防治某些病虫害有明显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它们常用于浸种、施肥、防虫、栽培等,因此,以沼气为…

###

热心网友:请问,重庆哪里有卖培养蘑菇的材料?急急急

###

热心网友:用什么根种蘑菇柑好

###

热心网友:塑料瓶、培养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