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如何解决粮食和能源问题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4-08-17 13:40:34
热度:

如何解决粮食和能源问题热心网友:面对眼前的利益与长久的回报,我们似乎总是在两难之间摇摆。  在粮食与石油的问题上,如何破解发展与资源,需求与安全之间的矛盾,还需要人们用更长的时间寻

热心网友:面对眼前的利益与长久的回报,我们似乎总是在两难之间摇摆。

  在粮食与石油的问题上,如何破解发展与资源,需求与安全之间的矛盾,还需要人们用更长的时间寻找答案

  近来,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上书国家发改委,呼吁立即叫停国内的玉米制乙醇汽油项目。多年来始终争议不断的“玉米与汽油的故事”,在能源问题日渐突出之时,似乎又将推出新的版本。

  如何破解发展与资源,需求与安全之间矛盾?抛开种种各有道理但却利益纠结的争吵辩论,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粮食与石油的天平上,需要时间去寻找一个平衡。

  为什么是玉米

  多年前,当记者问美国汽车之父亨利·福特:“什么是汽车燃料的未来?”时,福特斩钉截铁地说:“是乙醇!”

  人们无法得知福特凭借什么而做出这番预言,但让汽车喝“酒”而不再喝油已经成为事实,而随着石油这种用之即逝的不可再生能源,导致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发展替代能源对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日益增大。

  据美国能源情报署预计,到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量将达到每天1.21亿桶,可这种每天1.2亿桶的激增需求,是绝对无法完全予以满足的。过去10年,全球每年大约消耗240亿桶石油,但全球每年新发现的石油平均不足100亿桶。其次,即便有这么多石油,成本因素也会使人望而却步。第三,不存在这样的基础设施:能够交付这么多石油而又不会导致价格飙升失控。事实上,全球已没有闲置的开采和炼油产能。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曾警告称,35至50年后,全球可能将会因为“可开采石油”枯竭而爆发“各种资源战”。

  于是,当今世界没有其他一个更引人注目的话题,能超过一个安全、可以承受、清洁的能源解决方案。而在各种替代能源中,以燃料乙醇为主的生物能源得到了世界各国极大的重视。

  作为一种生物转化的太阳能,燃料乙醇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是目前唯一进入市场、应用最广泛、具有较为成熟的技术、可替代石油燃料的大宗可再生生物能源。它能够立竿见影地大幅度节省石油的消耗。按照燃料乙醇和汽油1∶9的混配比例,每使用1020万吨经过混配的车用乙醇汽油,就相当于节省了102万吨汽油,而要提炼出这些汽油至少需要300万吨原油。

  目前,燃料乙醇发展规模在中国前面的两个国家中,巴西是用甘蔗生产燃料乙醇,美国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由于气候、土壤、生产效率等条件比较适合,两国的甘蔗和玉米产量都能够满足其燃料乙醇生产的原料需求。

  不仅粮食可以生产乙醇,某些纤维质类原料也可以生产乙醇。纤维质原料主要包括草、甘蔗、红薯等作物,还包括秸秆、农作物壳皮、树枝、落叶、林业边脚余料等。相较之下,由于制取成本相对较低和种植的普遍性,玉米成为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

  喂车还是养人

  美国与巴西的经验证明,玉米等制备乙醇能够在相当程度上缓解石油供需的紧张。这对于处在工业化进程日益深化,尤其是汽车工业一日千里的中国社会而言,不啻于一种可资借鉴的经验。

  然而,正所谓摁下葫芦起了瓢。人类所面临的各类危机不光只有能源一项。最基本的吃饭问题,从未得到过全面、彻底地解决。玉米制乙醇所代表的生物质能增加了前者的分量,却翘起了另一端的紧张危机。

  近年来,大量生产谷物乙醇已经引起世界玉米价格急剧上升,带动饲料价格上升,从而造成猪肉等食品和消费品价格上涨。联合国甚至提出了“生产玉米汽油将会和穷人争口粮”的观点——用1公顷土地生产的谷物可以养活10个穷人,而如果生产汽油只能养活1个穷人。

  在中国,为了推进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发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委2004年曾联合出台政策,在黑龙江省等省区推广玉米加工车用乙醇汽油的试点项目。后来,随着陈粮的减少,国家明确要求各地不得盲目发展玉米加工乙醇产能。

  而在此次石油委的“上书”行动中,列举了当前国内部分乙醇加工厂为了享受国家补贴及免税政策,大量抢购新上市的玉米制备车用汽油的状况。石油委表示,我国目前仍有1000万吨乙醇汽油制造产能,按每3吨玉米制1吨乙醇汽油的行业生产水平计算,每年需要3000万吨的玉米原料。玉米制油使得养殖业所需要的饲料玉米严重短缺,且价格大幅度上涨。而另一个事实是,今年上半年,我国净进口玉米7800万吨,首次从玉米净出口国变为玉米净进口国,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国内玉米价格相对海外来说偏高,仅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就同比上涨15.7%。

  “我们国家土地很少,人很多,粮食非常紧缺,我们不可能走美国与巴西的道路,所以我们的切入点在哪里?原则就是,不与人争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表示。

  在粮食与石油孰轻孰重的问题上,政府曾经作出了阶段性的抉择。但如今,问题又一次摆上了台面。

  无法回避的安全

  此次关于石油与玉米的争论,很大程度上源自于这个事实:为何是石油委来呼吁叫停玉米制乙醇汽油?表面合理的好意提醒背后,是否隐匿着自身无法明言的利益诉求?

  “叫停了这个项目之后,石油企业继续保持石油供应的垄断地位,是显见的事实。”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苏振华说,真正值得公平讨论的问题,是如何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看待玉米制乙醇汽油项目。在他看来,尽管玉米制乙醇汽油的未来应该尊重市场规律,但在资源供应日趋紧张已经成为困扰中国未来发展的大问题时,必须保障中国的石油安全,打破能源瓶颈。“目前如美国这种先发国家都在想办法寻找可再生资源来替代天然石油,玉米制乙醇汽油是目前主流的发展方向,叫停此类项目,将置中国的资源安全于何地?”

  对此,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会长郑必坚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表示,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必须克服三大方面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能源问题的挑战。

  对于现代社会而言,石油既是人们所有交通工具(不论是军队的,民用的,飞机,地上,海上)唯一的主要燃料。同时,它所提炼出的各类石化产品,尤其是塑料,也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石油像工业和经济发展的血液一般,而一旦这个基础无以为继,人类社会的发展将瞬间崩塌。

  由此可以预见,由于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可以增加石油的产量,世界60亿人口的石油消费也许最终都要依赖这几个国家的决定。能源与地缘政治学的关系将会变得越来越紧密。作为石油需求日益增长,而自身产油能力有限的大国,面对纷繁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周边复杂诡异的地区关系,中国都不得不在能源问题上做好准备。

 能源问题永远涉及到国家的战略发展,这一点毋庸置疑。面对不可再生的石油,可再生的玉米早已成为国际公认的能源替代品之一,中国也早有有识之士意识到这一点,而且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开始加紧部署,比如1986年国家计委批准立项,1993年项目开工建设的安徽省贝斯特轻工化学有限公司环氧乙烷项目等。

  但是令人不安的是,这么多年过去,由玉米提炼的乙醇在我国并未成为石油的B角,原因还是玉米紧缺。不可再生的石油不由人撑控,为什么在拥有960万平方的辽阔土地的中国,可再生的玉米还是紧缺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