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关于西部的资料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4-08-17 13:12:23
热度:

关于西部的资料热心网友: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

热心网友: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亿人,占全国的28.8%。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22660亿元,占全国的16.8%。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一、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实现的重大部署,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富余的重要举措,是保障边疆巩固和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状况,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有利于培育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方针政策和重点任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探索西部大开发的新路子。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社会进步协调推进,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量力而行,有重点、有步骤地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坚持把西部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国家政策支持结合起来,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总的战略目标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努力建成一个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富裕的新西部。21世纪头10年,力争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有较大发展,重点地带开发步伐明显加快,科技教育和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明显加强,改革开放出现新局面,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西部地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发展科技教育,培育和用好各类人才;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 党的三代领导人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关注 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历史存在和过分扩大,是一个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支持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实现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早在五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中就强调,要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他讲道:“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70%在沿海,只有30%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 八十年代,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要顾全两个大局”的地区发展战略构想。“一个大局”是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即到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全国就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江泽民同志高度重视这个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问题,并多次就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问题发表重要讲话。1999年6月17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抓住世纪之交历史机遇,加快西部地区开发步伐”。 江泽民同志还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开发的总原则,即“把加快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同保持政治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结合起来,把西部发展同实现全国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在国家财力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通过转移支付,逐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在充分调动西部地区自身积极性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等投入开发,有目标、分阶段地推进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 1999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敲定对西部进行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会议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要从大局、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意义,要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随后,在12月份举行的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指出:“要像当年搞特区那样,加快西部地区大开发。” 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战略举措 建国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东部地区由于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有利的地理位置,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现代化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人们普遍过上了小康生活。西部地区由于受历史、自然和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与东部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十几年来,这种差距还呈拉大趋势。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加速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共同繁荣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保持全国社会稳定,将发挥重要作用。广大西部省区地处祖国边疆,是少数民族集中聚居的地方。多年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分化”和“西化”,利用西部民族和宗教问题搞颠覆和分裂活动。维护和保持民族地区的稳定,挫败国内外敌对势力分裂我国的阴谋,很关键的一条,就是不断加快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根本上巩固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宁的大好局面。 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技术和劳动力需要寻求新的生产领域、新的市场、新的发展空间。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发展水平较低,还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潜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通过发展特色经济,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有效地扩大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客观需要 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与其他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任务更为艰巨。加上千百年来频繁的战乱、自然灾害和各种人为的原因,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不断恶化,荒漠化年复一年地加剧,并有逐步向东推移的趋势。这不仅对西部地区,而且也给东部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不遏制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就没有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也就谈不上全国的现代化。 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适应世界范围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而深刻地进行,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我们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为了在新世纪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使我们发展得更快、更好,必须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充分发挥这些地区市场潜力大、自然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为加快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广阔的空间,为东部地区发展提供市场和能源、原材料支持,为东部地区的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西部地区开发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 2000年1月,国务院组成了以朱镕基总理任组长、温家宝副总理任副组长、国务院和中直19个相关部委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1月19日至22日,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在京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研究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 会议指出,新中国成立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接近小康水平,国家有能力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当前正在实施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可以用更多的财力直接支持西部开发。现在我国已基本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粮食出现了阶段性的供过于求,这是在生态脆弱地区,有计划、分步骤退耕还林(草),改善生态环境的大好时机。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程的加快,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西部地区也将像东部沿海地区一样更加开放。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集中力量抓好几件关系西部地区开发全局的重点工作: 第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从战略眼光出发,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投入,先行建设,适当超前。要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强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干线建设;加强电网、通信和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坚持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放在突出位置。要在做好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着力抓好一批重大骨干工程。 第二,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这是推进西部开发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要加大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力度,同时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由国家无偿向农民提供粮食和苗木,对陡坡耕地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先行试点、稳步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做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先搞好实施规划和试点示范。试点的规模要适当,不宜铺得太大,防止一哄而起。要加强政策引导,尊重群众意愿,不能搞强迫命令。 第三,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起点要高,不能搞重复建设。要抓住我国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时机,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从各地资源特点和自身优势出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强农业基础,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工业调整、改组和改造步伐;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 第四,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人才培养。要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军工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现有科技力量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要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在办好高等教育的同时,特别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要千方百计使用好现有人才,采取积极措施从国内外引进人才,大力培养各类人才。 第五,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不能沿用传统的发展模式,必须研究适应新形势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特别是要采取一些重大政策措施,加快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要转变观念,面向市场,大力改善投资环境,采取多种形式更多地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城乡集体、个体、私营等多种所有制经济,积极发展城乡商品市场,逐步把企业培育成为西部开发的主体。 这次会议强调要加强对西部地区开发工作的领导,当前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所有的重要建设项目都要纳入规划,进行充分论证。推进西部大开发,既要有紧迫感,也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不能急于求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积极进取,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既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又要认真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不能乱集资、乱收费,增加企业和农民负担。要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保证西部开发扎扎实实地健康发展。 当前西部地区开发的工作重点 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2000年3月中旬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成立并开始工作。 西部开发办2000年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做好西部开发的总体规划。二是抓紧制定促进西部开发的政策措施。三是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多次指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加快开发西部地区要有新思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指出,要调整地区经济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必须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面向21世纪的大战略、大政策,一定要贯彻好、实施好。 一、西部大开发是面向21世纪的一项大战略、大政策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发展,逐步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各地区经济普遍繁荣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要求,亦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内在需要。 西部大开发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思想,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部署。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7—278页)对于什么时候、在什么基础上把支持与促进西部地区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提到日程上,邓小平同志也做了深入的思考,要求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同上,第373、374页)现在到了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我国东部地区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高,实力大大增强,同时东西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依然存在,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所以,目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有了条件,而且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党中央和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审时度势,把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国家经济布局指向和区域经济政策作出调整,是非常及时和正确的,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西部大开发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确分析当前形势,总揽全局,作出的面向21世纪的重大决策。1.适应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是我们这两年来取得的一条极为宝贵的经验,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在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分析与判断的基础上,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所作出的适时调整与部署。在市场供求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要保证下个世纪的长远发展,必须实行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发展方针。全国人口中近1/4居住在西部地区,只有加快西部的发展,提高西部民众的收入水平,使庞大的潜在需求变成现实的市场需求,才能为经济增长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2.西部大开发是实现国家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强有力的保证。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全国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只有东部地区的发展,而西部地区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的境况,将影响全国经济的发展,拖整个经济发展的后腿。3.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资源分布与要素秉赋各异,相互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北煤南运、西油南输、西电东送、西棉东调、南菜北运……,表明区际经济之间存在很高的关联度,加快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对基础原材料和动力的需要,使整个经济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4.西部大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西部地区居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江的上游,是国家生态屏障之所在。只有加快西部发展,使居于高山深谷者尽快从“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怪圈中走出,大江大河及其中、下游地区的安全,全国生态环境的改善才有保证。5.西部大开发是实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的重要保证。我国55个少数民族,大部分聚居于西部和陆地边境地区,加快西部经济发展,使愈来愈多的民族聚居地区和边境地区走上繁荣之路,是巩固、加强民族大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保持边境安宁与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基础。 二、西部大开发要依靠两个手段、三股合力 两个手段是指市场机制和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尤其是区域政策。 要素价格的变化和地区要素价格差异,是推动产业空间结构转换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20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沿海大城市的土地、环保、劳动力等要素成本攀升,不少传统产业、产品的优势正在或已经丧失,西部地区应该利用要素价格相对低廉的有利条件,在这些产业和产品上形成优势,赢得市场,站稳脚跟。传统理论在讲到产业空间转移时,往往解释为发达地区及大城市的工厂和设备向欠发达地区搬迁。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多的是通过优胜劣汰,一地区某产业逐渐失去优势和衰落,而在另一地区发展起来,形成优势。因此,西部地区不能坐等“转移”,而应打主动仗。方式不同,中西部的付出与收益都大相径庭。 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推进西部发展的积极效应,但单靠市场机制还解决不了东西发展的差距问题。这是因为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区位(处于国内运输网的末梢、国内大市场的边缘等)、历史基础和历史包袱(如“三线”建设时,工厂靠山进沟,社会负担沉重)等因素,使西部的市场主体和东部并非处于同等的起跑线。实践表明,区域发展差异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在一定时期内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扩大。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人才、资金、能源、原材料的流出造成欠发达地区缺少人力、物力、财力而降低发展速度的“极化效应”;二是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增强导致资金、技术、设备向外扩散而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扩散效应”。在经济起飞时,强大的“极化效应”和弱小的“扩散效应”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如果单凭市场力量的作用而不进行政府干预,结果势必造成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通过中央政府的政策投入和资金投入,使西部市场主体处于与东部大体相同的起跑线,非常重要。具体说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中央财政支持加快西部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是揭开西部大开发序幕的前提;二是支持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保护与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既是为了实现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亦是为了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的安宁。在上游地区为改善生态环境实行退耕还林(草)的过程中,国家和中下游地区应通过以粮代赈等方式予以补偿;三是保证西部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在义务教育、初级卫生保健等社会公共产品的享用上与东部地区大体持平;四是为某些国有企业还清历史旧账。60年代从备战出发在西部山沟里建了一些军工厂,现在产品要军转民,有的工厂要出沟进城,这几笔“旧账”让企业靠加强经营管理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消化不了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中有关“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和减轻企业社会负担”所提的各项政策,有必要更多地向西部倾斜。 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目标的实现,还有赖于三股合力的共同作用。一是进一步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加大中央政府对西部地区政策与资金投入的力度。二是广泛推进东部和西部之间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技术协作,加大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推动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跨区域的资产重组。三是加快西部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探寻适应国内外大市场新态势、适合西部区情的发展战略与对策。前两者是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启动与推动力,后者则是关键与根本。只有通过后者,来自外部的种种支援和帮扶,才能转化为自身的“造血”功能,形成自组织、自发展的机制,成为推动西部发展永不衰竭的内在动力。 加快西部改革开放步伐包括加快西部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的形成与壮大;加快西部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的调整,使国有资本集中布局于优势产业,实行有进有退,以退求进;加快西部商品与要素市场体系的发育、市场规则的完善和市场秩序的建立;加快西部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能转换,由过去按行业隶属原则管理所属企业,转向按属地原则,面向多种所有制、多种经济成分的所有市场主体,履行社会经济管理职能,通过制度安排与政策诱导,构建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活环境,使来自各个国家、国内各地区、各种所有制的投资者,在西部投资能取得合理回报,真正做到政府搭台,市场主体 。

热心网友: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面积占全国71%、人口超过3.6亿的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为缩小区域差距,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999年,中央提出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003年以来,国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重点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实施了一些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政策措施,同时,国家投向西部地区的资金明显增加。 据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介绍,5年来,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开工建设56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6600多亿元。中央财政各项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累计安排西部地区约12000亿元,中央预算内建设资金和长期建设国债资金累计安排西部地区近3000亿元,有力地支持了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03年至2006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6438元增加到10960元,占全国平均水平的比重提高了1.5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8%。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59亿元,年均增长20.1%。 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覆盖西部地区80%的农村中小学。从2006年开始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惠及5200多万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生,平均每个小学生年减负140元至180元、初中生年减负180元至230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截至去年9月,西部地区1077个县(市、区)中有976个参加试点,西部地区农民参合率达84.9%。内蒙古、西藏、云南、贵州、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9省(区、市)已经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的目标。 为改善西部地区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国家财政资金支持一大批农村中小水利设施、人畜饮水、通县油路、农网改造、沼气到户、生态移民等工程,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 “送电到乡”工程基本解决了西部地区无电乡镇的通电问题。“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基本解决西部地区5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农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问题。重庆、宁夏、内蒙古、广西、新疆、陕西、贵州7省(区、市)基本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电话。 事关西部大开发全局的一批重大工程相继完工。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西气东输工程于2004年12月30日全线实现商业供气,川气东送工程全线开工建设;四川紫坪铺、宁夏沙坡头、广西百色、内蒙古尼尔基等一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相继建成投产。 2003年至2007年,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安排建设任务26467.1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8117.1万亩,配套荒山荒地造林16350万亩、封山育林2000万亩。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几年来,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2个百分点,钱粮补助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了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退牧还草工程累计实施安排5.19亿亩,促进了草场休养生息、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和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展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开始启动。 按照中央节能减排的要求,西部地区陆续实施了一批环境治理工程。三峡库区国土整治及水污染治理、江河源头生态保护、中心城市污染治理等环保工程顺利实施,并开始见到成效。重庆(三峡库区)、贵阳等城市,青海柴达木等园区以及金川集团等一批企业的循环经济试点正在积极推进。 西部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和交流呈现出领域不断拓宽、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成效不断显现的新特点。2005年以来,东部到西部地区投资的企业新增10多万家,投资额超过7000亿元,是2000年至2004年5年来的总和。 西部地区认真组织并利用各类大型投资贸易洽谈活动,积极扩大与东中部地区的经贸合作交流,同时带动外商扩大直接投资规模。西洽会、西博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会议已经成为东西互动合作和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平台。 5年来,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100亿美元,特别是去年前10个月,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长71.5%,仅在四川省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就达到129家。 近年来,我国还通过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西部重点区域率先发展:重庆和成都获批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试验统筹城乡重大改革措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开放开发,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初步确立;关中—天水经济区积极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发展状况喜人。 参考资料:大开发促进大发展——西部大开发新成就巡礼

热心网友:一 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动因 世纪之交的1999年,党中央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五年多来,西部大开发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术界及政府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作用等方面对此做出了回答,明确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认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总揽全局,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决策。 对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动因问题,我们想做几点补充说明。 第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正如公开资料所显示,西部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改革开放至今,沿海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西部地区也在加速发展。然而,由于西部的特殊条件,东西部的差距仍在扩大。东西部经济差距不仅在经济上制约了东南沿海的发展,而且诱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动荡不安。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西部国有企业的大量破产、兼并,国有企业职工大量下岗,成为中国社会最突出的问题。群体聚集事件时有发生,不解决这个问题已经不行了。另一方面,西部巨额的社会需要与因购买力极低而导致的极有限的市场需求不匹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东南地区产品的内销。因此,不论是为了东部的再发展,还是为了缩小差距使西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都必须进行西部大开发。 第二,社会原因。中国的改革开放富了东南地区,在西部资源、能源、劳动力廉价供应的基础上,东部地区先富了起来。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和西部一直在补贴东部的发展,就是让穷人补贴富人,当然是富人越富,穷人越穷(林毅夫,2004)。“穷则思变”,一方面西部的社会秩序开始不稳定,另一方面西部人大批涌入东部,给东部的社会稳定也带来一定的影响。于是在经济差异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文明的极大差异。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的制造者基本出于西部或其他穷困区,而富裕的东部不断涌现出贪官污吏,东西社会文明差距不断拉大,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但文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物质条件的基础上,“仓廪实则知礼节”,所以必须让西部贫困落后地区富起来。 第三,环境原因。众所周知,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洪涝灾害、沙尘暴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重大制约因素,尤其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遭受着更为严重的危害。经研究,人们发现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西部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而恶化的原因在于过度开发。过度开发的原因一是因为穷,二是因为科技不发达。西部老百姓只有通过对自然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大规模的初级开发来获取利益,既没有能力没有技术也没有意识去改善已受破坏的环境问题。当洪水、沙尘暴时不时袭击首都北京、武汉等中国的重要城市时,国家意识到必须尽快解决环境问题。西部地区无力自行解决,只有中央政府来解决。就环境问题而言,西部大开发的确是一项大战略。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总的战略目标就是,“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显著地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努力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的新的西部地区”。“山川秀美”一词被广泛运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大规模推进,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这个问题。 第四,全国的协调发展和政策的延续性。20世纪80年代,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以后,邓小平针对中国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就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一个大局,就是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时期,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这个“一定时期”究竟指什么时期?邓小平同志认为在世纪之交。我们认为,“一定时期”有两层含义:一是东部地区已经实现了“先富起来”的目标,这个目标在20世纪末可以说是实现了;二是东西差距拉大到这种程度,西部后富地区已经无力再支持东部地区的发展,而且已经严重影响到先富地区的继续发展,这个条件基本也具备了,到了西部地区开始“后富”的时候了。1999年6月9日,江泽民同志就提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1999年9月22日,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999年11月15日至17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着重指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可以看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一方面是中国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中央新一代集体对以往正确决策的坚持和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伟大意义是不容置疑的,之所以要实施这项百年战略工程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对这项伟大战略的历史意义,西部人的体会尤为深切。在此我们不再重复那些众所周知的文字了,简单地做以上几点说明。 二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五年的成就回顾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从1999年6月19日江泽民同志在西安向全国发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号召开始的,到2004年6月19日为五周年。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真正实施是从2000年开始,到2004年12月为五年时间。1999年处于战略的宣传和酝酿期,国家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和规划尚未正式出台。2004年就有许多关于西部大开发五周年回顾的文章、纪念活动。国家也召开了西部大开发五周年座谈会,充分肯定了五年来的成绩,并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温家宝同志就西部大开发的成绩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总结: “经济增长速度加快。2000~2004年,西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分别增长8.5%、8.8%、10.0%、11.3%和12%,高于前些年的增长速度。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开始起步,财政收入逐年增长,经济效益逐步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五年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陆续新开工60个重大建设工程,投资总规模约8500亿元。交通干线、水利枢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通信网络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油路到县、送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人畜饮水、沼气利用、节水灌溉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显著加强。西部退耕还林7350多万亩,荒山荒地造林9570多万亩,退牧还草1.9亿亩。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峡库区国土整治及水污染治理、江河源头生态保护等重点工程全面展开,取得明显成效。 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科技体制创新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增强。科研基地和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建设取得初步成果。重点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学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得到加强,7000多所中小学危房得到改造。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国家支持建设260所贫困县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取得进展。干部交流和人才培训工作逐步展开。 西部大开发促进了其他地区的发展。西部地区重点工程建设所需的设备、技术等,很多来自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有效地扩大了这些地区的市场空间,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就业岗位。同时,西部地区还输出大量能源、原材料等资源,保证了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些都有力地支持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温家宝:《开拓创新 扎实工作 不断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2005年2月5日《人民日报》第二版。 西部大开发五年来取得的成就,使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西部地区人民看到了西部发展的希望和前景,进一步增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确定的重点任务和采取的政策措施是符合实际的。 但这些成就中有哪些是真正由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所带来的?或者说西部大开发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西部发展?这是一个很难衡量的问题。因为即使没有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各省市区的政府和百姓也在努力工作,力图取得发展,每年也有经济增长。我们认为,战略政策带来的具体的改善和增长即使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来,但不是最主要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最主要的功绩,应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营造了浓厚的发展氛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五年来,通过中央和地方各项支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以及大面积的宣传,在西部、全国乃至全球营造了一种开发态势。政府对西部开发的高度关注和各方面的支持、企业和老百姓对西部开发所寄予的希望、各地投资者在西部寻找商机的热情、学术界对西部开发的深入研究……均向社会透露出“西部要开发”的信息。这种信息非常重要,它改变着政府官员、老百姓和各类投资者的观念,引导资源、资金、人才、信息等逐步向西部地区流动,同时也鼓舞着西部的人民。自古以来做万事均是气势先行,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一个人的发展一样,如果缺乏热情、信念和志向,即使外部条件再丰厚,成事也很困难。因此我们认为西部大开发五年来最大的功绩是激发起了人们开发西部的热情,给予了西部人民新的希望。 第二,为西部地区大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西部开发的前五年属于战略实施的起步阶段,我们不可能指望在五年时间里就明显看见这项世纪工程的成效。一个地区的发展,首先要具备发展所需的基本条件,如果这些条件满足了,发展才有了可能。根据经济学原理,发展的条件无非是资源、资金、环境、技术和人才。当年,改革开放给予了东部地区大量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沿海交通的便利及基础设施建设给其提供了最基本的环境条件,价格管制条件下西部地区为其提供了大量廉价的能源和资源,技术引进,“孔雀东南飞”给其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改革开放政策给开发者创造了信心和勇气。在诸多条件下,东部人先富了起来。那么西部地区要发展,同样需要这些条件。国家财政支持及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逐渐奠定了西部大发展的资金条件,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职能转变、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等,都在为西部地区今后的大发展创造着条件。目前,我们不能说大发展的条件已经完全具备了,但至少在逐渐积累着各种基础,比起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前的1999年,无论从哪一方面说,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都有了很大的长进,这些长进就表现在那些统计数字里,正如众人所总结的那样,取得了重要进展。 第三,西部大开发战略五大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西部的面貌。尽管前文说西部大开发的前五年主要是为大发展创造条件,但通过五大工程及各项发展措施的推进,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了西部地区的面貌。这五年来,西部12个省市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基本上都超过了历史水平,并且连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通过生态环境工程的实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让人能够切身感受到的变化:西部地区老百姓的收入有所提高,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企业的发展状况也比较良好。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道路、通信设施、城市环境,乡村邮路、通电、电视电话等,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改善。五年累计,西部地区陆续开工建设60项重点工程,新增公路通车里程9.1万公里,新建铁路铺轨4066.5公里,建成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22个,县际公路工程总里程达4.6万公里,102万贫困人口实行了生态移民,解决了969个无电乡通电问题,7000多所中小学危房得到改造,东部企业到西部地区投资规模超过3000亿元。这些成绩为西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西部大开发五年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新矛盾 所谓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就是指那些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前没有、战略实施以来才出现的情况、问题和矛盾。当然,西部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许多以往的旧问题、旧矛盾依然存在,比如外商投资总量小、缺乏支柱产业、东西部差距大、投资环境差、效率不高、人才流失严重、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产业结构不合理、信息化城市化工业化程度低、科技转化率小、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等,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前就存在这些问题,虽然通过战略实施,在有些方面有所改进,但并未完全改善,而在某些方面没有改进甚至有所加剧。这些都是经济学家一直在研究的问题。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探讨这些问题和矛盾如何去解决。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怀疑与反怀疑。党中央和国务院确定西部大开发是一项百年工程、伟大的战略,既然是战略,就不是可以朝令夕改的,尽管如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仍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个别经济学家从经济学研究的角度,认为投资于西部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按照经济学原理,显然同等资金投入东部的效率和效益都要比投入到西部高得多,因此对西部大开发持怀疑态度或保留意见。其实这是一个没有必要再讨论的问题,也不是一个短期的经济学问题,国家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原因及其意义在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持怀疑态度的人只能说是没有充分理解党中央的战略意图。 还有人怀疑今后国家会放松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力度。这种担心和怀疑也是可以释怀的。首先,国家从一开始对西部大开发的态度和立场就是坚定不移的,成立了西部开发办公室,2000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00〕33号),2001年制定了《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制定了《西部开发总体规划》,对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意义、支持力度等做了明确表示。这说明国家是从战略高度上来看待西部大开发的,绝非是“政绩工程”。2003年9月8日,温家宝总理在新一届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指出,要坚定地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向前进。会议要求,要切实加强对西部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对重大政策措施的调查研究。保持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调整和完善有关政策措施。中央如此,西部各省市区也均在制定切实加快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可以说,步子一直没有停下。在2005年3月5日的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依然强调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力度不会降低。这充分说明,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并未改变,西部的人们没有必要担心什么。 2004年,温家宝总理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东北一下子“变成”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后的内地经济“第四增长极”。部分专家学者及政府公务员等对东北振兴的热情瞬间高涨,甚至个别学者在公开场合提出:西部大开发是一种不经济的行为。加之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在短期内不明显,于是乎“国家现在淡化西部大开发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东风压倒了西部大开发的西风”、“中央政策变化太快了”之类的议论在老百姓中流传开来,给人们带来许多不解。 东北老工业基地因体制等种种原因出现困难,确实急需改革重振,但这并未动摇西部大开发这项世纪战略和百年工程。首先,国家提出的是“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一个“等”字表明除东北外西部地区的老工业基地同样存在振兴的问题。一句话,凡“老工业基地”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其次,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西部大开发并未被轻视,说它们是“两个轮子”,是从东西部经济互动发展的角度而言,当初江泽民同志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时,其中就包含着东部不是坐等西部发展,而是同时互动发展。再次,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其中一个极重要的原因正是老工业基地太多,体制等弊端重重,所以,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振兴西部老工业基地”。2001年魏杰教授等专家就指出,西部老工业不是放弃的问题,而是需要改造升级。最后,无论是东北振兴,还是西部大开发,都是国家从长远大局出发,对相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后进并不影响先进,先进带动后进,这正是党和国家“三步走”战略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 第二,一段时间,一些人曾经产生过这样的误解:“西部大开发就是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具体讲就是退耕还林还草。”诚然,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任务,但不是全部。西部的生态环境确需改善,而且应当加紧改善。但西部大开发的整体目标是包括修复生态在内的西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西部人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在于发展西部经济,从而形成全国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局面。生态环境虽然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但只是西部开发的一部分,而非全部,甚至只是西部大开发的序幕而已。 第三,“老调新弹”——输血与造血的争论。如前所述,有人认为东部地区的资金回报率远高于西部地区,因此,西部大开发是一种不经济的行为。这种说法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正确的,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与东部无法相比,投资回报率较低是可想而知的,所以也很难吸引资金,这正如常说的“穷的越穷、富的越富”。国家正是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从全国发展大局出发,才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资金、优惠政策等来提高西部地区的投资回报率,尽管从纯经济学角度来看是一种不经济的行为,但这种“不经济”的行为能够带来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讲,西部大开发又是一种经济行为。西部大开发在其初始阶段主要是政府行为而不是民间行为,这是因为西部地区自身固然必须提升“造血”功能,但造血功能如何去提升?它也是有很多条件的,其中在初期还是需要大量输血的。一个穷人再有能力,但没有资金,他就不可能有创业的机会。“输血”其实就是在创造西部地区能够自身“造血”的基本条件,这个过程是必须的。 第四,环境成本转移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化,国内外的部分企业可能会利用东西部经济实力上的落差,将部分环境污染大、能耗高的产业引入西部,从而加重西部的生态环境恶化。东西部地区传统的发展模式正在上演“环境成本转移”的一幕(彭海珍、任荣明,2004)。西部大开发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西部大开放,以西部丰富的资源、能源和廉价劳动力优势及政策优惠吸引东部及国外企业投资,在这个过程中,根据有关法规或发展规划,在相对发达的东部或国外无法立项或发展已经饱和的一些项目,纷纷到西部地区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这与西部落后的经济基础不能为更高级的产业项目提供基本条件也有一定关系。要发展,就要开放引资,但相对容易引进的却是产业链上的低层次项目,环境成本大、能耗高,这是需要解决的新矛盾。绿色GDP概念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解决这种矛盾的思路,也就是说,在西部立项,必须充分考虑环境成本,发展绿色经济即开发与环境治理必须同时并举。这样一来,对原计划投资于西部的企业来说无疑增加了成本和难度,会部分抵消其对西部地区的投资热情。我们认为,环境成本必须考虑,因而在其他优惠政策上或投资软环境上就应当加重分量,以补偿投资西部的企业应付出的环境成本。这样既防止了环境成本的西移,又保护了投入西部资金的积极性。 第五,和谐社会命题的提出。和谐社会命题的提出是西部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人们来说,最主要的是经济发展,人们的思路基本上是在经济发展层面上的,这五年来的任务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工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任何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初期,必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从而导致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从另一方面讲,只有经济发展了,西部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了,发展精神文明及社会文化事业才比较容易推进。在落后地区率先提倡文明,就得靠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对国家对社会的高度理解和宽容,这一点恐怕只有少数人能做到。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中国要走一条新的现代化道路,即“四位一体”的发展道路,把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社会和谐这四个问题融为一体,在这样的层面上来构建中国现代化的格局。这是中国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个大局。 从现实来看,西部社会和谐的状况到底如何?连续在西部暴发的几个重大事件,比如重庆万沟区数千人的聚集事件、“10·27”大规模群众聚集事件、陕西铜川陈家山的166位矿工兄弟遇难事件等等。这些连续暴发的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西部社会的不和谐问题,反映了在经济高增长过程当中,西部地区社会的失序和社会的失衡。和谐社会在西部到底怎么构架?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问题。我们认为,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应当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原则,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兼顾社会各阶层的正当权益。逐渐建立起和谐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不能顾了一头放了一头:既不能为了经济发展放弃社会的和谐,也不能放慢发展的脚步。 第六,对国家政策支持的正确应用问题。好政策应当得到正确的理解和充分的应用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都制定了许多有利于西部的政策、规定,客观地讲,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促进了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仍有好多政策未得到正确合理地运用,包括国家的资金支持,也有未正确使用的情况。一些地方政府、企业和官员,面对大批财政投入不知所措,仅仅按照现有的所谓制度或办法予以分割;面对中央全新的西部开发政策,而不知如何使用政策,让政策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对此,一方面需要提高人们对政策的理解、运用力,另一方面要强化人们对财政投入的科学使用。我们认为,中央应加强对政策的全程系统研究,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政策评估体系,对每一项政策从建立到最后结果进行审查,各级地方政府也应当加大如何利用政策的研究与实践,并不断提高地方政府的管理水平,提高官员经济管理的素质,使用好财政支持。 四 西部大开发五年来的经验与反思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五年来,积累了不少发展经验,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第一,西部地区要发展,必须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东部地方开发一样,没有政策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实践证明,西部大开发前五年主要是政策推动效应比较明显,如果没有诸多的特殊政策,也就无所谓“西部大开发”了。第二,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民间流传一句“要想富,先修路”的至理名言,也表明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西部大开发五年来明显的成绩,就是认准了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这个道理。第三,政府职能必须转变。好政策需要好的服务,投资商、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西部地方政府迅速转变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政府真正承担起市场经济中的服务者和宏观管理者的角色,这五年来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应当归功于西部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及地方官员素质的逐步提高。第四,实施生态环境工程,创建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这不仅仅在硬环境上改善了投资环境,也避免了西部地区继续以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有利于创建可持续发展机制。第五,重视“三农”问题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经验之一。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一直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及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障碍,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及关注弱势群体的政策,且得到了较为有效的实施,使长期以来的“三农”问题得到缓解,为农业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工业和城市发展创造了条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企业、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实施等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具体经验,这些经验将在本书以下相关章节分别做介绍,在此不再多讲。 五年来,西部地区所发生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成绩是比较大的,但毕竟是战略实施的第一个五年,尚属初期,许多老问题和老困难依旧存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贫困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西部地区的贫困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表现如下: 首先,西部贫困化表现为相对贫困化。相对贫困化的表现是西部存在多重二元经济结构:第一重是东西部落差的二元结构,西部自身的发展与进步是毋庸置疑的。但与东部经济发展的水平与速度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呈剪刀差,剪刀口愈张愈大,这是典型的相对贫困化的表现。第二重是西部各省区自己的中心城市与边远的贫困地区之间的落差,第三重是各城市内部的高收入人群与贫困人口之间的差距及西部乡村人口中的两极分化问题。 其次,西部贫困化的另一种表现是西部各省区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城市贫困人口群体和乡村贫困地区,这是绝对贫困化表现。 再次,关于农村贫困化问题,呈现得更为复杂

热心网友:【青藏铁路概况】 建设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之初做出的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青藏两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9:00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长814公里,1979年建成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格尔木至拉萨段,自青海省格尔木市起,沿青藏铁路南行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142公里,其中新建1110公里,格尔木至南山口既有线改造32公里。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着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 青藏铁路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当年完成投资11.8亿元,格尔木至南山口段既有线改造完成,实现了首战告捷。2002年完成投资53.2亿元。6月29日开始铺轨,年底顺利到达昆仑山。青藏铁路建设的全面攻坚年年度计划完成投资56亿元。青藏铁路总投资逾三百三十亿元人民币;全线路共完成路基土石方七千八百五十三万立方米,桥梁六百七十五座、近十六万延长米;涵洞二千零五十座、三万七千六百六十二横延米;隧道七座、九千零七十四延长米。 与此同时,青藏铁路在冻土攻关、卫生保障、环境保护、质量保证等方面也卓有成效,屡创佳绩。 青藏铁路七月一日投入试运行,届时可望成为沿线基本实现“无人化”管理的世界一流高原铁路。 经过青藏铁路全体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青藏铁路全线所有站线、辅助线轨道已铺设完毕。至此,青藏铁路全线所有轨道铺设全部完成。 青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沿线常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空气中的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一半。铁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为960公里,其中翻越唐古拉山最高点海拔达到5072米。 青藏铁路的开通将进一步加快西藏、青海两省区的经济发展,“出国容易进藏难”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铁路运输将大大降低进出藏客运和货运成本且提高其安全性。[编辑本段]【“天路”通车将使“世界屋脊”不再遥远】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试运行2006年7月1日全面启动。 青藏铁路开通后,75%的进出藏物资将由铁路承担,从而改变以往公路运输运距长、运费高、损耗大的缺点。 被誉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以其海拔高,空气稀薄,含氧量少,紫外线强烈,常年积雪,气候复杂而著称于世。美国现代火车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经过4年的艰苦奋战,在攻克许多罕见的科技难题之后,青藏铁路已于2005年全线贯通。由于跨越了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这条铁路也被人们称作“天路”。 青藏铁路公司计划开通豪华旅游专列,途经青海湖、昆仑山、可可西里、三江源、藏北草原、布达拉宫等世界著名的景区景点。 为帮助游客应对可能发生的高原反应,列车内将备有专门的供氧设备。建成后的青藏铁路还将使用红外线监控系统,在高原地段做到无人值守,保持全天候通车。还将启动垃圾集纳系统和垃圾收集专列,将沿途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运到拉萨或格尔木进行处理。 以青海省西宁市为起点、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青藏铁路,全长近2000公里。开通后的列车在一般路段的速度将达到每小时120公里,从格尔木至拉萨的乘车时间不会超过12小时。[编辑本段]【青藏铁路的“之最”】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由于面临脆弱的生态、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和狂风扰乱工作等几个世界性难题,在建设过程中创造出了许许多多国内外“第一”。[编辑本段]世界海拔最高,冻土、高海拔段里程最长 青藏铁路起自青海省西宁市,终抵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18公里,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个标志性工程。格拉段北起青海省西部柴达木盆地内的新兴工业城市格尔木,青藏铁路线路图途经纳赤台、昆仑山、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北部高原上的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一路向南到达拉萨。它穿越550多公里的多年冻土地段,全线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最高路轨横跨海拔高程达5072米的唐古拉山垭口。这条钢铁大动脉总投资262.1亿元,计划2006年铺通,2007年7月1日全线建成通车。 巍巍群峰,绵绵雪域,茫茫戈壁……古老而神秘的青藏高原千百年来沉寂落寞。这里虽然地大物博、美丽富饶,但过去由于受经济、社会、自然等条件限制,交通闭塞,物流不畅,高原人只能长期固守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直至1949年,整个西藏仅有1公里多便道可以行驶汽车,水上交通工具只是溜索桥、牛皮船和独木舟。 为促进高原地区经济发展,早在20世纪50年代,党和国家就着力研究解决进藏铁路建设问题。在经过1958年动工修建、1960年停工缓建、1974年挥师复建之后,1984年,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建成通车。 世界上再也没有哪一条铁路能如此给人以震撼和激动,在“除了月亮之外最神秘的地方”——青藏高原上,一条举世瞩目的钢铁巨龙正蜿蜒前行,它突破生命禁区,穿越戈壁昆仑,飞架裂谷天堑……它以无可争议的事实告诉世人:它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编辑本段]世界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 风火山隧道位于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上,全长1338米,轨面海拔标高4905米,全部位于永久性高原冻土层内,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横跨冻土区最长的高原永风火山隧道久冻土隧道,有“世界第一高隧”之称。 来到风火山隧道,首先被隧道口前那巨幅对联所吸引:“乘白云抚蓝天搏击雪域缚苍龙,踏清风邀明月洞穿世界最高隧”。风火山地区气候环境极为恶劣,年平均气温零下7摄氏度,最低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左右,严寒、缺氧。 来自陕西咸阳的中铁二十局300多名建设者,参加了打通风火山隧道的攻坚战。为解决高原缺氧问题,他们建起了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制氧站,在隧道施工中,对洞内进行弥漫式供氧,使洞内氧含量提高,从根本上解决了高原施工缺氧的难题。同时,中铁二十局还给每个职工宿舍都配备了吸氧装备,并提供抗缺氧药物,保证每个职工都能吸上足够的氧气。由于采取了科学的措施,在青藏铁路建设全线,虽然这里施工条件最恶劣,职工高原病发病率却是全线最低。 2001年10月18日,风火山隧道打响第一炮,产生的弃碴令人触目惊心。这些弃碴含土量约为15%至20%,隧道地质结构主要为含土冰层,饱冰冻土、原始冰川、裂隙冰、砂岩、泥岩及泥沙互层。风火山隧道被列为青藏铁路全线重点工程之首,誉为“天字第一号工程”。 为了确保了施工质量,中铁二十局投资5200多万元,购置了国内一流的隧道施工设备,在洞内实现了有轨运输,建起了高压蒸汽锅炉、暖风机站和洞内保温、降温系统,解决了洞内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等一系列难题,2002年10月19日,风火山隧道—这条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经过建设者们整整一年的奋战,终于顺利贯通。[编辑本段]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 海拔4648米的昆仑山隧道洞口六月飞雪,一天四季,高寒缺氧,氧气含量只有内地平原地区的一半,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0多摄氏度。昆仑山隧道 奋战在这里的青藏铁路建设者们,冒着青藏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修筑这条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在冻土区进行隧道施工比在平原地区施工难度大得多。每到夏季,隧道内部温度上升,有时达7摄氏度左右,在这样的温度下冻土容易融化,洞内时有冰渣掉下来,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为了防止和减小冻土病害对隧道稳固性能的影响,在昆仑山隧道施工中采取了比平原地区多一倍的工序。在平原地区隧道施工只需在锚喷支护后,外加一层混凝土即可,但在冻土地区隧道施工,还需要设两道防水层和一道保温板,起到防水保温作用,最后再衬砌一道混凝土。这就相当于给隧道穿上了防水保暖衣,有效地解决了冻土隧道施工难题。 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中铁五局四公司规定四小时轮班作业制度,每天向隧道内的工人提供足量氧气,并定期检查隧道内的空气质量。在昆仑山隧道口,一条黄色的通风管道犹如一条缎带横贯隧道,这条缎带将隧道外的新鲜空气源源不断输入隧道内,确保了隧道施工的氧气含量。他们还将急救中心设在隧道口,并在工地建立了一座高压氧仓,员工宿舍也配备了氧气瓶。同时,每季度对职工体检一次,如发现身体不适者,立即送到格尔木治疗。 昆仑山隧道于2002年9月25日贯通。 这凝固了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呀![编辑本段]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 唐古拉车站 唐古拉车站位于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垭口多年冻土区,占地面积约7.7万平方米,设计为三股道。唐古拉车站主要适应列车会让的需要。车站由中铁十八局下属的第六项目部承建。根据这个车站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地质特点,工程设计中采用了片石通风路基。这种设计可以使冻土温度保持相对稳定,以减少对冻土的扰动,达到有效保护冻土的目的。 唐古拉车站于2004年8月建成,成为千里青藏线上的一大景点。[编辑本段]亚洲最大的高原铁路铺架基地 南山口铺架基地从青藏铁路格拉段的起点格尔木市向南行进约30余公里,就来到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高原铺架基地—地处海拔3050米的青藏铁路南山口铺架基地。 青藏铁路南山口铺架基地规模之大、技术含量之高,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都居首位。在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之初,这里还是黄沙漫舞、人迹罕至、一片凄凉。自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开工建设的号角吹响以来,中铁一局500多名职工在这片不毛之地上抗缺氧、顶风沙、风餐露宿,打响了人与自然的搏击战和铁路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攻坚战,克服重重难关,扬起了青藏铁路起步的“龙头”大旗。 铺架基地从2002年3月开始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钉联生产线从2002年4月开始试生产。郭秀春说,南山口铺架基地承担着青藏铁路南山口至安多段的路轨铺架任务。青藏铁路所经线路横亘“世界屋脊”,由于高寒、缺氧、低压,加之坡度大、温差大、风沙多、雷电多等不利因素,给施工和运输带来巨大困难。当前,国内生产的铺轨机、架桥机和内燃机车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上功率下降近一半,一般最大坡度适应能力为千分之十二,且因缺氧,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废气,造成环境污染。而青藏铁路设计最大坡度为千分之二十,恶劣的气候条件和特殊的地理环境成为铁路铺架的一只“拦路虎”。为此,中铁一局调集了具有丰富铺架经验的专家,对国产铺轨架桥机械和内燃机车进行改造,提出了研制补氧增压设备,改造机械、机车车辆设备,预防严寒、风沙、雷电等一系列具体解决方案和措施。经改造后的铺轨架桥机和内燃机车,在千分之二十二的坡道上作业,动力性能良好,设备运转正常,环境污染极小。这项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高原铺架技术上的空白,从而为青藏铁路铺架提供了设备保障。 从青藏铁路开始铺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中铁一局以平均日铺轨3000米、日架桥3.5孔的速度,不间断地将钢铁大道向拉萨方向推进。他们创造了最高日铺轨6575米、日架桥6.5孔的记录,这一速度与平原地区铺架速度基本相当,并确保了安全与质量。[编辑本段]世界最长“代路”桥,高原冻土上最长铁路桥 清水河特大桥位于海拔4500多米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全长11.7公里,是青藏铁路线上最长的“以桥代路”特大桥,也是整个青藏铁路格拉段建设的重点控制工程。清水河特大桥 清水河特大铁路桥如同一条美丽的“彩虹”,飞架在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这里可可西里高寒缺氧,植被稀少,生态脆弱。同时这里处于高原多年冻土地段,冻土厚度达20多米,且含冰量高,这给修建青藏铁路增加了不少难度。为了解决高原冻土区施工难题和保护好自然保护区,青藏铁路勘察设计的专家们采取了“以桥代路”的措施。 清水河地区季节性温差明显,夏季最高温度达38摄氏度,冬季最低温度达零下40摄氏度,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冻土区就会出现热融湖塘、暗河、冻涨球等现象。除了在地表能看到的热融湖塘外,到了夏季,气温升高,冻土融化,还会在地下20米至30米之间形成暗河;而到了冬季,热融湖塘和暗河由于气温的急剧下降,会形成突出地表的冻涨球。如果处理不好冻土问题,修筑的铁路将会变成高低不平的搓板路,留下运营隐患。由于恶劣的气候条件,个别桥墩因天寒出现了龟纹,为了保证桥墩的质量,中铁十二局指挥部已经炸毁了三座这样的桥墩。 在巨龙般逶迤而去的大桥下,各桥墩间的1300多个桥孔可供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自由迁徙。现在,铁路路轨已从这座大桥上顺利铺架通过。在神秘而美丽的可可西里无人区,清水河铁路桥已经成了一道迷人的风景线。[编辑本段]青藏铁路第一高桥——三岔河大桥 从昆仑山北缘的纳赤台上行15公里,一座雄伟的大桥拔地而起,像巨人的双臂托起飞驰而来的列车。这座大桥就是青藏铁路沿线最高的大桥—三岔河大桥。三岔河三岔河大桥及落成纪念碑大桥全长690.19米,桥面距谷底54.1米,是青藏铁路全线最高的铁路桥。它共有20个桥墩,其中17个是圆形薄壁空心墩,墩身顶部壁最薄处仅有30厘米。 三岔河大桥地处海拔3800多米的高山峡谷中。这里冲积地层形成的峡谷,犹如利斧将一座高山从中劈开,三岔河大桥的两端就悬架在地势陡峻的山崖之上。 中铁十四局三公司承担了三岔河大桥的施工任务。类似规模大桥的施工,在内地正常工期需要两年。但这座桥是青藏铁路格拉段的重点控制工程,承担着为前方铺轨架梁运输物资的任务,因此大桥建设的控制工期只给了一年时间。为了保证按进完工,他们只好抓紧时间,就是寒冷的冬季也必须施工。一二月份,当地气温最低到零下30多摄氏度,桥墩混凝土浇筑首先要解决保温难题。他们经过反复实验,采用了模板内通蒸汽保温,模板外生火炉,外罩棉被、篷布的方法,硬是在冰天地中创造了一个相对温暖的小环境。 经过建设者的顽强拼搏,三岔河大桥用1年时间如期竣工。[编辑本段]长江源头第一铁路桥——长江源特大桥 站在“长江源”环保纪念碑前遥望沱沱河,只见一根根桥墩静静地伫立在河水之中。清澈的水流绕过桥墩向下游流去。这里便是是长江源头的第一座大桥—长江源长江源特大桥特大桥所在地。 长江源特大桥全长1389.6米,共有42孔,跨过约1300米的宽阔河床。桥址所在的沱沱河流域是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腹部的大河融区,兼有冻土及融区的双重特性,给施工带来了一定困难。从2001年11月24日开工以来,长江源特大桥的施工进展十分顺利,主体工程比工程要求的日期提早了300多天完工。全桥钻孔桩都经过了无损检测,合格率达到了100%。 在长江源头施工,最令人关注的是环保问题。中铁三局采取了各种措施,保护这里的环境不被污染。钻孔桩施工中产生的泥浆,都要进行二次沉淀处理,严禁将未沉淀的泥浆直接排入河中,沉淀池析出的水,用于路基施工和便道洒水。而其它废料、废渣之类也都要集中弃置到施工废弃的取土坑里,加以平整。至于爱护当地植被、不惊扰野生动物等,更是职工们人人遵循的准则。[编辑本段]环保投入最多的铁路建设项目 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着脆弱的生态、高寒缺氧的环境和多年冻土的地质构造等三大世界铁路建设难题。为了保护高原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珍稀的野生动物,青藏铁路仅环保投入就达20多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8%,是目前我国政府环保投入最多的铁路建设项目,并在全国工程建设中首次引进环保监理,首次与地方环保部门签订环境保护责任书;首次为野生动物开辟迁徙通道,位于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清水河特大桥,就是青藏铁路专门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迁徙而建设的。[编辑本段]民工待遇最高的铁路项目之一 为了战胜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保障铁路建设者的生命健康。铁道部、卫生部在我国工程建设史上第一次联合下文,对医疗卫生保障专门作出详细规定,并投入近2亿元,在全线建立医疗卫生保障点。如今,青藏铁路沿线的所有重点施工段,基本配有高压氧仓等先进设备,有效地解决了建设者缺氧困难。青藏铁路也是民工待遇最高的铁路工程项目之一,铁路部门投巨资对民工管理实行三统一:“统一生活、统一居住、统一饮食”;第一次规定民工日最低工资,对民工实行免费医疗保障。[编辑本段]中国乃至世界最大冻土研究基地 为了攻克冻土难题,自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铁道部高度重视青藏铁路冻土攻关难题,先后安排了上亿元科研经费用于冻土研究,并组织多家科研院校的专家,对青藏铁路五大冻土工程实验段展开科研攻关,获得了大量科研数据和科研成果。青藏铁路冻土攻关借鉴了青藏公路、青藏输油管道、兰西拉光缆等大型工程的冻土施工经验,并探讨和借鉴了俄罗斯、加拿大和北欧等国的冻土研究成果。目前,我国科学家采取了以桥代路、片石通风路基、通风管路基、碎石和片石护坡、热棒、保温板、综合防排水体系等措施,冻土攻关取得重大进展,青藏铁路的冻土研究基地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冻土研究基地。 青藏铁路在关注建设者的生命健康方面也创造出了许多新纪录。铁道部、卫生部在中国工程建设史上第一次联合下文,对医疗卫生保障专门做出详细而具体的规定。青藏铁路在国内工程建设中首次投入近2亿元巨资,在全线建立三级医疗卫生保障点。 除此之外,青藏铁路建设的过程还创造了不少其他的纪录,比如,用4辆巨型平板卡车把国家调拨给西藏的第一批4台内燃机车整体运上高原的这一创举创造的西藏公路运输史上的多项纪录,海拔4700米的安多铺架基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铺架基地。[编辑本段]【高原生态未受明显影响】 在生态环保方面,青藏铁路建设全程监控:在全国工程建设中首次引进环保监理;首次与地方环保部门签订环境保护责任书;在铁路建设史上首次提出“创质量环保双优”的目标;首次大面积移植草皮;第一次为野生动物开辟迁徙通道…… 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使青藏铁路建设用于工程环保方面的投资预计达20多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8%。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总指挥长卢春房说,环保投资和所占比例如此之大,在国内建设史上尚属首次。 当青藏铁路修到家门口时,那曲县古露镇党委书记阿旺有些担心:这里是藏北羌塘草原上水草最丰美的地区,修建铁路会不会破坏草原?可铁路建设者在古露湿地建火车站时,投资110多万元,成功移植并建设了8万多平方米人造湿地。阿旺放心了:“虽然修铁路占用了一些草场,但是这里的绿色却没有减少。” 青藏高原是巨川大河的发源地,也是世界山地生物物种的重要起源中心,生态环境原始、独特而脆弱。国家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铁道部在铁路开工前,组成联合专家组对沿线生态环保工作深入调研,制定了具体的环保措施,并专项预算10多亿元用于生态环保工程。 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党委副书记才凡说,为解决“生态脆弱”这一难题,铁路在设计时就注意尽量减少对生态的影响。在自然保护区内,铁路线路遵循“能绕避就绕避”的原则进行规划。施工场地、便道、砂石料场都经过反复踏勘,尽量避免破坏植被。对植被难以生长的地段,施工时采用逐段移植;对自然条件稍好的地段,则进行人工培植草皮。参建单位与青藏两省区环保部门都签订了环保责任书,主动接受监督检查,全线还实行了环保监理制度。 青藏铁路经过可可西里和羌塘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保护野生动物,铁路沿线修建了25处野生动物迁徙通道。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的电子监测证实,大批藏羚羊通过铁路沿线的野生动物通道自由迁徙。环保总局等部门的调查表明,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沿线冻土、植被、湿地环境、自然景观、江河水质等,得到了有效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未受明显影响。[编辑本段]【创造无一例高原病死亡的奇迹】 青藏铁路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占全线85%左右,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大部分地区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的50%-60%。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紫外线强,自然疫源多,被称为人类生存极限的“禁区”。如何在严酷的高原环境下确保建设者生命安全,也是一项世界性难题。 总指挥部党委副书记才凡说,为解决这一难题,参建单位坚持“以人为本,卫生保障先行”,建立健全了三级医疗保障机构。铁路沿线共设立医疗机构115个,配备医务人员600多名,职工生病在半小时内即可得到有效治疗。同时,对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安排职工到低海拔地区轮休。 在海拔4600多米的昆仑山隧道施工时,施工人员背着5公斤重的氧气瓶,边吸氧边工作,在近一年的施工中,共消耗5公斤瓶装氧气12万瓶。中铁十七局在工地宿舍内安装供氧管道,只要打开阀门,随时可以吸氧。在海拔4905米的风火山隧道施工中,中铁二十局建成大型制氧站,将氧气输向施工隧道,使洞内氧气含量达到80%左右,相当于使工地海拔下降了1000多米。据了解,青藏铁路沿线共建立了17座制氧站,配置了25个高压氧舱,数万名职工每人每天平均吸氧不低于2小时。 在强有力的医疗保障体系下,青藏铁路开工以来,累计接诊病人45.3万多人次,治疗脑水肿427例,肺水肿841例,无一例死亡,创造了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编辑本段]【世界冻土工程的博物馆】 冻土在冻结状态下体积膨胀,到夏季则冻土融化体积缩小。在这两种现象的反复作用下,道路或房屋的基底就会出现破裂或者塌陷。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日照强烈、地质构造运动频繁,其多年冻土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举世无双。[编辑本段]【青藏铁路列车线路】 青藏铁路已经在全国各地开通了7条前往圣城拉萨的线路,目前有广州到拉萨、上海到拉萨、北京到拉萨、兰州到拉萨、西宁到拉萨、成都到拉萨、重庆到拉萨。青藏铁路途径的城市有:北京、广州、长沙、武昌、郑州、石家庄、上海、无锡、南京、蚌埠、徐州、西安、成都、广元、宝鸡、重庆、广安、达州、宝鸡、兰州、西宁、德令哈、格尔木、沱沱河、安多、那曲、当雄共计27个城镇。列车车型主要以空调特快为主,直达车次有:T264(T265)、T164(T165)、T22(T23)、T222(T223)、T27、N917、K917到达拉萨终点站。 总的来说,青藏铁路是中国的骄傲!

热心网友:冻土是一种对温度极为敏感的土体介质。冬季,冻土在负温状态下就像冰块,随温度的降低体积发生剧烈膨胀,顶推上层的路基、路面。而在夏季,冻土随着温度升高而融化,体积缩小后使路基发生沉降,这种周期性变化往往很容易导致路基和路面塌陷、下沉、变形、破裂。 青藏铁路创造九大世界之最; 来源: 华人名片网收藏此页 2006-6-27 14:26:00 世界之最1: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全线总里程达1142公里 在青藏铁路沙盘上,代表高原铁路的红色线条在沙盘中曲折延伸。 青藏铁路是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由西宁至格尔木段和格尔木至拉萨段合成,全长1956公里。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穿越戈壁荒漠、沼泽湿地和雪山草原,全线总里程达1142公里。 从青藏铁路起点格尔木市南山口车站前行,雪山巍峨,河流纵横,草原茫茫,湖泊遍布。有着“亚洲脊柱”、“龙脉之祖”之称的昆仑山高大雄伟, 平均海拔5500米 至6000米,这里被人称作“道教第一山”,也是昆仑 文化的发祥地、昆仑神话的摇篮。翻越昆仑山,就进入中国最大的“无人区”——可可西里,这里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素有“高原动物王国”之美誉,藏羚羊、 野牦牛、藏野驴、雪豹等珍稀野生动物给亘古荒原带来了无限生机。 雪域铁脉跨过长江源头沱沱河,穿越世界铁路最高点唐古拉山,进入藏北地区和当雄大草原,途经水雾氤氲的羊八井地热带,最后到达神圣“日光城”拉萨。 历经4年艰难挺进,2005年10月15日,青藏铁路最后一排钢轨稳稳地安放在拉萨河畔,标志着这条雪域长龙实现全线贯通。 青藏铁路格拉段标高全部在海拔3000米以上,其中海拔高度4000米的地段有965公里。当年国家领导人在青藏铁路开工典礼上曾经感慨:修建青藏铁路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和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 世界之最2: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 铁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达960公里 经过长达5年的艰苦奋战,10万名筑路大军在“世界屋脊”抒写了壮丽诗篇,建成了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达960公里,最高点为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垭口,被誉为“离天最近的铁路”。 青藏高原施工区一年四季高寒缺氧,气候复杂多变,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45摄氏度,每年有115天到160天刮六级以上大风,最大积雪厚度超过40毫米,平均氧气含量还不到内地的60%,这里一半以上的区域为不适合人居住的“生命禁区”。 缺氧带来的高原反应严重威胁着人的生命健康,也影响着这个区域的大型施工机械的质量与效能。面对严峻考验和极端困难,广大铁路建设者以“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要求更高”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挑战生命极限,挥洒万丈豪情,在雪域高原上创造出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最高、最年轻的高原,有“世界第三极”之称。青藏高原地处亚洲大陆,在我国境内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海拔大多在3500米以上,包括西藏、青海的全部,四川西部,新疆南部及甘肃、云南的一部分。 工人们在青藏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处工作(2005年6月6日摄)。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铁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达960公里。 世界之最3:穿越冻土里程最长 穿越连续冻土里程达550公里 这是青藏铁路穿越的昆仑山冻土地段(6月18日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铁路穿越多年连续冻土里程达550公里。 青藏铁路:冻土攻关就像治病 CT皮试一个不少 青藏铁路堪称“世界冻土工程博物馆” 青藏铁路穿越550公里冻土区 青藏铁路冻土监测系统月底启动 如果说"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只是笼统地用长度的衡量给青藏铁路戴了顶世界之最的帽子的话,那么,这第二项世界之最也许更为实在,因为青藏铁路穿越多年连续冻土里程达550公里,攻克了世界铁路筑路史上困扰人类多时的冻土难题。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穿越冻土区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铁路穿越多年连续冻土区里程达550公里。 冻土,是一种特殊的土类,由于冻土中含有冰,因而它是一种对温度极为敏感且性质不稳定的土体。冻土层冻结时体积增大,形成冻胀现象。冻土层融化时,形成融沉现象。冻土中含冰量越大,冻胀、融沉现象越严重。严重冻胀、融沉病害,可能导致工程结构变形,使铁路线路失去平顺性,影响列车正常行驶。在冻土上修铁路,其难度可想而知。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中低纬度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多年冻土分布区,多年冻土面积占中国多年冻土面积的70%。与高纬度冻土相比,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具有温度高、厚度薄和敏感性强的特点。青藏铁路穿越的正是多年冻土最发育的地区。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铁路科研部门就组织科技力量在青藏高原冻土区开展科研攻关,经过40余年的试验和研究,积累了大量冻土观测数据,取得了许多宝贵成果。青藏铁路格拉段开工后,铁道部高度重视冻土问题,组织有关专家在冻土理论研究、现场试验、勘察设计和科学施工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在冻土理论与冻土工程实践的结合上取得重大突破。 青藏铁路是世界冻土区工程建设领域第一次大规模地、全面地综合应用多种工程措施解决冻土问题的典范。这些全新的解决思路和工程科技创新,标志着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工程实践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世界之最4:创高原铁路最高时速 冻土地段时速将达到100公里 一列货车在唐古拉山下的冻土地段行驶(6月14日摄)。 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后,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时速将达到100公里,这是目前火车在世界高原冻土铁路上的最高时速。 建成后的青藏铁路冻土地段时速将达到100公里,非冻土地段达到120公里,这是目前火车在世界高原冻土铁路上的最高时速。 全世界在多年冻土区修筑铁路已有百年以上历史,但已建成的多年冻土区铁路病害率很高,行车时速只有60至70公里。据介绍,20世纪70年代建成的俄罗斯贝阿铁路,1994年调查的线路病害率为27.5%。运营近百年的西伯利亚铁路,1996年调查的线路病害率为45%。我国东北森林铁路多年冻土地段线路病害率也较高,病害地段列车必须慢行通过,使铁路运输效率受到很大影响。而青藏线专用列车将来能够以100至120公里的时速在青藏铁路上一路狂奔。青藏铁路开工之前,多年冻土与高寒缺氧、生态脆弱成为铁路建设者面临的三大世界性筑路难题。为了破解困扰世界高原铁路建设领域的冻土问题,我国铁路科研部门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组织科技力量在青藏高原海拔4800多米的风火山一带,建立了冻土科研基地——风火山观测站。40余年来,科研人员在雪山下的冻土试验段坚持观察、记录气象和冻土变化,为青藏铁路建设积累了1200多万个宝贵数据。 2006年3月1日,青藏铁路开行货物列车进行工程运营试验;5月1日,青藏铁路格拉段开行不载旅客的旅客列车。通过试验,客、货列车运行效果良好。 据了解,即将行驶在青藏铁路上的客车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60公里,车体采用耐候钢焊接结构。 世界之最5、6:最高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 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 风火山隧道海拔5010米 风火山隧道位于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上,全长1338米,轨面海拔标高4905米,全部位于永久性高原冻土层内,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横跨冻土区最长的高原永久冻土隧道,有"世界第一高隧"之称。青藏铁路开工前,西方媒体预言:青藏铁路根本过不了风火山,因为风火山地下全是长年冻土,冰厚达150多米。加上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对参建者的身体健康构成较大威胁。在风火山隧道施工中,施工人员相继攻克了浅埋冻土隧道进洞、冰岩光爆、含土冰层热融控制与喷护等20多项世界性高原冻土施工方面的重大科研难题。2002年10月19日,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胜利贯通。 2002年记者走进风火山隧道施工现场,在隧道外曾看到铁路建设者写下的一副对联:“乘白云抚蓝天搏击雪域缚苍龙,踏清风邀明月洞穿世界最高隧”,表现了建设者的壮志凌云,豪情满怀,令人肃然起敬。 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 昆仑山隧道全长1686米 在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口附近,坐落着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全长1686米的昆仑山隧道。 昆仑山高大雄伟,横贯亚洲中部,被称为"亚洲脊柱""龙脉之祖"。昆仑6月飞雪,盛夏时节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昆仑山隧道地处高原多年冻土区,地质结构复杂,自然条件严酷,隧道穿越多条断裂带,进口处有厚层地下冰,出口处为乱石堆积体,中间有裂隙水、地下水、融冻泥流等,被称为高原地质的“万花筒”。 据了解,当初在修建昆仑山隧道的时候,由于缺氧,施工人员背着5公斤重的氧气瓶,边吸氧边工作,一年光氧气就能消耗12万瓶。 经过一年艰苦施工,2002年9月26日,昆仑山隧道顺利贯通。 世界之最7:海拔最高的火车站 唐古拉车站海拔达5068米 海拔5068米的世界最高火车站――唐古拉车站(6月11日摄)。 青藏铁路:决战唐古拉回眸(图) 青藏铁路唐古拉车站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海拔5068米,距离拉萨约600公里。唐古拉车站属于客货两用综合车站,是青藏铁路全线海拔最高处的中间站,同时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唐古拉山又称当拉山,蒙古语意为“雄鹰飞不过的高山”,与喀喇昆仑山脉相接。这里空气极其稀薄,气候恶劣,空气含氧量仅为内地平原的一半,连绵的雪山展示着“生命禁区”的苍茫和神秘。置身于此,你能够强烈地感受到这里离天很近,尤其是在晚上,满天的星星大而明亮,几乎伸手可及。 唐古拉山车站突出藏民族建筑特色,站房内设置有陈列室,主要用于介绍青藏高原风光及多年冻土相关知识,车站站台立有标记“世界铁路海拔最高点5072米”(铁路过唐古拉山垭口的最高点)的石碑。基本站台设置观光台及雨棚,供游人欣赏雪域风光,拍摄“世界屋脊”的独特景致。 唐古拉车站站房建筑面积为384.2平方米。为了方便旅客在唐古拉车站能观赏或拍摄唐古拉山主峰的雄姿,铁道部门在原来站房设计的基础上,精心选择车站位置,最终选择在能望见唐古拉山主峰的最佳处建设站台,并修建了纪念碑和雕塑,是青藏铁路全线最佳景点之一。唐古拉车站投入运营后将采用电能、太阳能、风能为主的环保型能源来取暖。车站的废弃物收集后将集中处理。 唐古拉车站:云端看“天路”“绝地”铸丰碑 世界海拔最高火车站唐古拉车站综合楼主体竣工 世界之最8 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 青藏铁路第一长桥达11.7公里 在中国最大"无人区"--海拔4600多米的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地带,一条美丽的"彩虹桥"飞架于昆仑雪山下,这就是全长11.7公里的号称青藏铁路第一长桥的清水河特大桥,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可可西里高寒缺氧,植被稀少,生态脆弱。同时这里处于高原多年冻土地段,冻土厚度达20多米。为了解决高原冻土区施工难题和保护好自然保护区,青藏铁路勘察设计的专家们采取了"以桥代路"的措施。"以桥代路"解决了高原冻土地带路基稳定的问题,同时,大桥各桥墩间的1300多个桥孔还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提供了自由迁徙的通道。 这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全长11.7公里的青藏铁路清水河特大桥。 世界之最9 最高的铁路铺架基地 青藏铁路安多铺架基地海拔4704米 在西藏那曲地区安多县北部,有一处占地8000多平方米、海拔4704米的青藏铁路铺架基地--安多铺架基地,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铺架基地。西藏境内530多公里铁路所需的全部轨排和预制桥梁,都由安多铺架基地负责生产。铺架基地在铁路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主要负责各种铺架材料的储备,用钢轨和枕木生产出轨排,预制桥梁,以及机车等大型设备的整修准备。安多铺架基地气候非常恶劣,空气含氧量仅有内地平原地区的一半。就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基地工人依然创造了单日铺架8.1公里的高原铺架纪录,单班生产轨排最多曾达到110排,即2.75公里,这在国内铁路轨排单班生产中也是罕见的。

热心网友: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面积占全国71%、人口超过3.6亿的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为缩小区域差距,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999年,中央提出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003年以来,国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重点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实施了一些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政策措施,同时,国家投向西部地区的资金明显增加。 据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介绍,5年来,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开工建设56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6600多亿元。中央财政各项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累计安排西部地区约12000亿元,中央预算内建设资金和长期建设国债资金累计安排西部地区近3000亿元,有力地支持了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03年至2006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6438元增加到10960元,占全国平均水平的比重提高了1.5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8%。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59亿元,年均增长20.1%。 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覆盖西部地区80%的农村中小学。从2006年开始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惠及5200多万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生,平均每个小学生年减负140元至180元、初中生年减负180元至230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截至去年9月,西部地区1077个县(市、区)中有976个参加试点,西部地区农民参合率达84.9%。内蒙古、西藏、云南、贵州、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9省(区、市)已经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的目标。 为改善西部地区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国家财政资金支持一大批农村中小水利设施、人畜饮水、通县油路、农网改造、沼气到户、生态移民等工程,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 “送电到乡”工程基本解决了西部地区无电乡镇的通电问题。“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基本解决西部地区5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农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问题。重庆、宁夏、内蒙古、广西、新疆、陕西、贵州7省(区、市)基本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电话。 事关西部大开发全局的一批重大工程相继完工。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西气东输工程于2004年12月30日全线实现商业供气,川气东送工程全线开工建设;四川紫坪铺、宁夏沙坡头、广西百色、内蒙古尼尔基等一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相继建成投产。 2003年至2007年,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安排建设任务26467.1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8117.1万亩,配套荒山荒地造林16350万亩、封山育林2000万亩。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几年来,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2个百分点,钱粮补助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了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退牧还草工程累计实施安排5.19亿亩,促进了草场休养生息、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和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展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开始启动。 按照中央节能减排的要求,西部地区陆续实施了一批环境治理工程。三峡库区国土整治及水污染治理、江河源头生态保护、中心城市污染治理等环保工程顺利实施,并开始见到成效。重庆(三峡库区)、贵阳等城市,青海柴达木等园区以及金川集团等一批企业的循环经济试点正在积极推进。 西部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和交流呈现出领域不断拓宽、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成效不断显现的新特点。2005年以来,东部到西部地区投资的企业新增10多万家,投资额超过7000亿元,是2000年至2004年5年来的总和。 西部地区认真组织并利用各类大型投资贸易洽谈活动,积极扩大与东中部地区的经贸合作交流,同时带动外商扩大直接投资规模。西洽会、西博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会议已经成为东西互动合作和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平台。 5年来,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100亿美元,特别是去年前10个月,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长71.5%,仅在四川省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就达到129家。 近年来,我国还通过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西部重点区域率先发展:重庆和成都获批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试验统筹城乡重大改革措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开放开发,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初步确立;关中—天水经济区积极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发展状况喜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