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改革开放60年与生态变化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4-08-17 13:07:41
热度:

改革开放60年与生态变化热心网友:一、60年不懈探索和追求,找到了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以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为标志,逐步找

热心网友:一、60年不懈探索和追求,找到了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以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为标志,逐步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文明发展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几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始终把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放在重要战略位置。毛泽东同志发出了“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1950年5月16日,政务院发出《关于全国林业工作的指示》,指出当时林业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是“以普遍护林为主,严格禁止一切破坏森林的行为”。1963年5月27日国务院颁布了《森林保护条例》,共七章四十二条,这是建国以后我国制定的第一个有关森林保护工作的最全面的法规。 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进行改革开放的同时,带领全国人民开展了一场规模浩大的生态建设运动。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关怀下,恢复了林业部。同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我国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绵延4480千米的风沙线上,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这项被邓小平称为“绿色长城”的生态建设工程,开创了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六次会议通过了《森林法(试行)》,并决定3月12日为植树节。1981年,经邓小平同志倡导,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此,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亿万民众年年履行植树义务,持续开展了中国历史上乃至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植树造林运动。 1991年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出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再造祖国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进一步动员全国人民植树造林、保护森林。全国人大修订了《森林法》,颁布了世界上首部《防沙治沙法》,国务院批准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7年8月,又明确提出建设祖国秀美山川,把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2001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利用十几年的时间投资数千亿元,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着不懈努力和创新发展。200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林业的“三地位”,即“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决策。2009年6月22日至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中央林业工作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中央名义召开的林业工作会议,会议贯穿了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主线,突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任务,确立了新时期林业发展的“四地位”,即“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独特地位”。 二、60年不断耕耘和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林业辉煌成就 (一)林业生态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进一步建立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挥林业巨大的生态功能,是发展现代林业、构建林业三大体系的首要任务,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建国6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全面加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为维护中华民族生存根基和全球生态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森林资源明显增长 长期以来,我们坚持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有力促进了森林资源的恢复和发展,在全球森林资源减少的大背景下,我国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双增长”,初步形成了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增加到18.21%。森林面积达到26亿亩,比改革开放初期增加8亿亩,增长44%。活立木总蓄积量达到136.18亿立方米,比改革开放初期增加1/3。人工林保存面积发展到5300多万公顷,占世界人工林总面积的近1/3,居世界首位。全国累计参加义务植树115.2亿人次,植树538.5亿株。2000—2005年全球年均减少森林面积730万公顷,而我国年均增加405.8万公顷,我国人工林年均增量占全球的53.2%。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全球森林评估报告》指出:在全球森林资源继续减少的情况下,亚太地区森林面积出现了净增长,其中中国森林资源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其他地区的森林高采伐率。 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加快了林业生态建设步伐。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三北及长江等重点防护林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对生态状况脆弱、生态地位突出的重点地区进行集中治理,呈现出森林植被增加、局部生态改善的良好势头。三北工程:造林3.67亿亩,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一倍。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为了保护我国珍贵的天然林资源,在98、99年试点阶段投入114亿元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2000-2010年投入962亿元,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全面停止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大幅度调减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采伐量。自1998年工程试点和实施以来,11年间工程已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37.99万公顷、飞播造林303.94万公顷、新封山育林1115.32万公顷,工程区累计一次性安置职工59.57万人。目前,工程区已累计减少森林资源消耗4.26亿立方米,有效地保护了9930万公顷天然林,净增森林面积815.7万公顷,净增森林蓄积4.6亿立方米,工程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退耕还林工程:1998年我国遭受特大洪灾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大决策。自1999年工程试点以来已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906.18万公顷,配套荒山荒地造林1356.11万公顷,新封山育林161.20万公顷。累计粮食补助资金总计1412.95亿元,累计生活费兑现金额总计180.38亿元。截止2008年底,中央已累计投入退耕还林资金1900多亿元。2007年8月,国务院又决定在现行退耕还林政策补助期满后继续对退耕农户给予适当现金补助,并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工程实施以来,占国土面积82%的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个多百分点,有效地减轻了水土流失。三北及长防等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林业的第一个工程,这项工程涉及我国北方13个省区市的551个县(旗),规划造林3508.3万公顷,建设期为1978-2050年。经过30年建设,累计造林保存面积2374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增加到10.51%,森林蓄积量由7.2亿立方米增加到10亿立方米;黄土高原4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自1989年启动实施的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已完成营造林580万公顷,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万平方公里,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净增9.6个百分点,土壤侵蚀量由治理前的9.3亿吨降低到5.4亿吨,减少了42%;1991年启动实施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149.7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增加10.6个百分点,累计新建和改造基干林带9384公里,总长已达17800多公里,初步实现合拢;1996年启动实施的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完成营造林42.3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净增2.6个百分点,土壤侵蚀总量从每年2.2亿吨下降到0.4亿多吨。为吸取印度洋海啸的惨痛教训,2008年国务院又决定到2015年再投资99.84亿元,全面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森林资源总量的持续增长,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显著增加。科学研究表明,我国森林固碳能力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每公顷136.42吨增加到21世纪初的每公顷150.47吨。1980-2005年,我国通过持续不断地开展造林和森林经营,累计净吸收二氧化碳46.8亿吨,通过控制毁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3亿吨。2004年中国森林净吸收了约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同期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以上。2006年,来自中国、芬兰、苏格兰及美国等国的6位不同学科的国际著名专家共同对全球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进行了评估,一致认为:1999-2005年间,我国是世界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生态价值。 防沙治沙明显突破 我国是受土地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遏制土地沙化,我国坚持科学防治、综合防治、依法防治的方针,我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法,出台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治理等工程,沙化土地面积开始缩减,总体上实现了从“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从2002年开始全面实施,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省区市的75个县(旗),规划工程区总土地面积45.8万平方千米。截止目前,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达到740.06万公顷,其中林业建设工程489.36万公顷,草地治理184.96万公顷,小流域治理65.74万公顷。在林业建设工程中,人工造林266.92万公顷、飞播造林58.28万公顷、新封山育林164.16万公顷。2005年与2001年相比,工程区林草植被盖度平均提高10%-20.4%,向大气释尘量下降15.8%。2008年国家在荒漠生态系统治理方面强化了地方政府防沙治沙责任,沙区全面实施“三禁”制度,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沙化土地治理面积大于扩展面积。以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全国平原绿化工程累计完成造林710多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7.3%提高到15.8%,新营造农田防护林376.8万公顷,农田林网控制率由59.6%提高到74%,3356万公顷农田得到保护。经过沙区人民的不懈奋斗,我国土地沙化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3436平方千米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1283平方千米。陕西、宁夏、内蒙古等过去主要的风沙源,目前沙化危害已明显减轻,有的地方开始再现“塞上江南”、“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美好景象。2008年,国务院批复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年)》,启动了100个试点县治理工作。工程建设范围界定为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广东8省(区、市)的451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为105.45万平方公里,岩溶面积44.99万平方公里,其中石漠化面积12.9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2亿人。工程建设总目标到2015年,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新增林草植被面积942万公顷,植被覆盖度提高8.9个百分点;建设和改造坡耕地77万公顷,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2.8亿吨。“十一五”目标:到2010年,治理石漠化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占工程区石漠化总面积的23%,植被覆盖度提高3.6个百分点,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5588万吨。试点县要基本遏制石漠化扩展的趋势,生态环境要有所改善,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保护和恢复 我国湿地面积3848万公顷,居世界第四位、亚洲第一位,保存了全国96%的可利用淡水资源。建国以来,我国制定了抢救性保护自然湿地、制止随意侵占和破坏湿地等一系列政策,实施了湿地保护工程。2005年,国务院10个部门编制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规划投资90亿元,实施400多个项目。建立湿地公园80个,保护湿地面积18.7万公顷;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553处,4780万公顷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同时,突出加强了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湿地保护。2003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了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生态功能最重要的15.23万平方千米区域纳入保护范围。2005年,制定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规划投资75亿元,对河流、高原、湖泊、沼泽等类型的湿地进行重点保护,同时通过退耕还林、防沙治沙、草原恢复等措施,全面保护和恢复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增强水源涵养能力。截止目前,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553处、国家湿地公园38处、国际重要湿地36处,49%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经过多年的努力,全社会保护湿地的意识明显增强,保护行动得到落实,科研监测等基础工作得到强化,管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我国政府先后获得“献给地球的礼物”特别奖、“全球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杰出成就奖”、“湿地保护科学奖”、“自然保护杰出领导奖”等国际荣誉。 物种保护明显加强 建国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野生动植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就发布了《关于稀有生物保护办法》,规定禁止猎捕大熊猫等稀有动物。1956年,原林业部颁布了《狩猎管理办法(草案)》,加强对狩猎工作的管理,还相继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并于2001年实施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建立林业自然保护区2006处,面积1.2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2.7%,有效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大熊猫、朱鹮、扬子鳄、兰科植物等濒危物种种群得到恢复发展。 (二)林业产业体系进一步发展壮大 建设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林业产业在曲折中发展、在开拓中前进、在调整中完善,从小变大、由弱渐强,取得了显著成绩。 林业产业结构渐趋合理 建国初期,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对木材的迫切需要,国家有计划地开发国有林区和南方集体林区,在国有林区先后建立了135个国有林业局,在南方集体林区建立了158个产材县。党和政府极为重视木材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木材年产量不断增长,森林采运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产业面向市场,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单一格局并不断得到调整,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建国60年来,累计为社会提供木材60多亿立方米,其中累计提供商品材27.23亿立方米;竹材680570万根;锯材74982.78万立方米。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的人造板、松香等产品的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60年来共为社会提供人造板60819.66万立方米,松香1791.14万吨,栲胶103.59万吨,紫胶5.85万吨。近几年来,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递增,近1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1%,2008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为1.44万亿元。以林木种植、经济林培育、竹藤花卉、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木材采运、木竹加工、人造板制造、林产化工、林机制造、木浆造纸、森林旅游等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林业新兴产业方兴未艾 近年来,在木材、人造板、松香、家具、经济林等传统产业继续巩固的同时,竹藤花卉、森林旅游、森林食品、森林药材等非木质产业迅速增长,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等一批新兴产业方兴未艾。经济林总面积达2800多万公顷,比改革前增加了1.8倍,产品年总产量突破1亿吨,经济林产品种植与采集年总产值达到3069亿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花卉生产快速发展,面积不断扩大,产值稳步增长,2008年年末实有花卉种植面积53.64万公顷,具有一定规模的花卉市场3千多个,花卉企业3万多个,花卉从业人员370万人,花卉业实现年产值超过400亿元。1976—2003年,全国竹林面积年均增加5.64万公顷,竹产品增加到100多个系列,数千个种类,加工利用水平逐步提高。目前,全国竹产业年总产值达660亿元,出口创汇11亿美元,成为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之一。我国特有的木本粮油树种发展面积达1067万公顷,木本粮油改善人民生活对膳食结构变化的需求,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增加出口创汇。林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发展迅速,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它不仅弘扬和传播了生态知识,还促进了农民脱贫致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8年,旅游人次6.4亿,旅游收入690亿元,直接带动的其他产业产值超过1022亿元。林业生物质能源起步良好,我国现有灌木林、林业剩余物、抚育间伐物、苗圃修枝等资源,每年约有林业生物质能源木质燃料为3亿吨左右,折合标准煤约2亿吨。此外,我国种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植物有154种,木本油料林总面积超过400万公顷,果实产量在500万吨以上,具有开发生物液体燃料的广阔前景。我国林产品贸易量不断增长,主要包括原木、锯材、人造板(以胶合板为主)、纸浆、废纸、纸和纸板。出口林产品多为制成品或半制成品,主要包括木制家具、各类木制品、胶合板、纸和纸制品及松香。2008年,我国林产品国际贸易总额突破700亿美元,已跃升为世界林产品生产贸易大国。 (三)生态文化理念不断增强 建国以来,在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生态文化,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明显加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在全社会开始形成。 生态教育成为全民教育的重要内容 2004年,国家林业局发布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意见》。坚持每年开展“关注森林”、“保护母亲河”和“爱鸟周”等行动,在植树节、国际湿地日、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等重要生态纪念日,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中央电视台开办“人与自然”、“绿色时空”、“绿野寻踪”等专题节目,创办了《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林业》、《森林与人类》、《国土绿化》、《生态文化》等重要文化载体。树立了林业英雄马永顺、治沙女杰牛玉琴和治沙英雄石光银、王有德等先进模范人物,坚持用榜样的力量推动生态建设。 生态文化内涵不断丰富 开展了林业与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林业与国家安全、节能减排等重大生态课题研究,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出版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论林业与生态建设、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与林业科普知识等大量文化图书。举办了绿化、花卉、森林旅游等专类博览会,生态文化节,绿色财富论坛,以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等各种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生态文化内涵。 生态文化基础建设得到加强 建设了一批森林博物馆、森林标本馆、森林公园、城市园林等生态文化设施,保护了一批旅游风景林、古树名木和革命纪念林,为人们了解森林、认识生态、探索自然、陶冶情操提供了场所和条件。通过生态文化设施的建设和联系,普及了生态和林业知识,增强了国民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了国民的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了爱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