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洋界上炮声隆,人杰地灵唱大风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4-08-17 13:07:47
热度:
黄洋界上炮声隆,人杰地灵唱大风【专家解说】:1927年,大革命失败前夕的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电影《毛泽东在1925》,说的是那年春夏,主人公在韶山发动农民运动的故事。毛泽东
【专家解说】:1927年,大革命失败前夕的毛泽东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电影《毛泽东在1925》,说的是那年春夏,主人公在韶山发动农民运动的故事。
毛泽东是踩着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洪流回到家乡的。他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在革命阵营,也算得上是一个大官了。
韶山一带顿时掀起了红红火火的局面……毛泽东在韶山的举动,惊动了省城。反对国民革命,一心要抓革命党的湖南省省长赵恒惕,密派快兵赶赴韶山捉拿毛泽东。于是,在1925年8月28日那天,毛泽东趁着月色,扮作乡下郎中,被人用轿子抬出了韶山。
然而,电影的结尾,却是让毛泽东乘坐小船离开了韶山。韶山本不通船,创作者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处理呢?
这样的结尾,也许正是要突出毛泽东的诗情———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离开韶山的毛泽东来到了赵恒惕的眼皮底下———长沙。这首《沁园春·长沙》,就是在长沙旧地重游时写下的。
风物依旧的长沙,五载读书生活时的景致历历在目,可世势全然大变。过去的狂放和岁月的流逝,眼前的峥嵘和社会的生机,还有未来中国的寥廓和希望,都一古脑儿地涌上诗人的心头。
毛泽东在这首《沁园春·长沙》中,似乎为过去的书生意气,画上了一个句号。他告别了纯粹抒写个人情感的写作时代。从此,具体沉实的历史使命感构成了他的诗歌旋律。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离开长沙后,毛泽东来到了当时国民革命的大本营广州,和五四时期开一代诗风,高唱“要把月来吞了”的浪漫诗人郭沫若相遇了。郭沫若不久也投笔从戎,做了国民革命军北伐军总政治部的副主任。
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农民运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毛泽东受命担任中共中央农民委员会书记。
1927年1月,为了回答农民运动到底是“糟得很”还是“好得很”的争论,毛泽东回到湖南进行调查。他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深情地赞美说:农村中的大革命,“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
当时的中央领导成员瞿秋白看了这个报告,非常兴奋,为这个报告写了一篇序言,称赞毛泽东是“农民运动的王”。
这时候,在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洪流溅起的浪花里,一股腥风血雨的气息已经扑面而来。掌握枪杆子的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在上海向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毛泽东的家乡,近在咫尺的长沙,许克祥指挥部队步蒋介石后尘,发动了“马日事变”。
形势骤变的革命,波谲云诡的政治。
这就是1927年的春天,一个让毛泽东感受着阴沉和压抑的春天。他陷入沉思,禁不住像历代迁客骚人那样,缓缓登上了长江边上、蛇山丛中的黄鹤楼。
黄鹤楼头,鹤去人空;黄鹤楼下,江山依旧。江山依旧,却是山雨欲来。国民革命的成败命运,已经走到了一个历史的关口。
一种回天无力的苍凉、痛楚和悲怆,在毛泽东胸中浸漫着———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这首《菩萨蛮·黄鹤楼》,大概是毛泽东的政治诗中,写得最压抑和凝重的一首。
霹雳一声暴动
出路何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正是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一语惊天下。
八七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握惯笔杆子的手,从此抓起了枪。
那是1927年9月。这个穿布衫、留长发,身子显得特别颀长的书生,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指挥3路人马去攻打省城长沙。
按照毛泽东的要求,起义人员仿制苏联红军军旗式样,设计制作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红底象征革命,旗中央的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镰刀斧头代表工农群众,说明中国工农革命军不同于国民革命军,它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工农革命武装力量。
眼见自己策划的这一从未有过的壮景,怎能不激起毛泽东的诗情呢———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然而,几天时间,攻打长沙的3路人马相继受挫。下一步该何去何从,大家争论不休。
在浏阳文家市的里仁学校,毛泽东做出了一个影响中国革命道路的非凡决策。他说服大家,放弃进攻长沙的计划,退向湘赣山区,先做个“山大王”。接下来,34岁的毛泽东,率领一千多人马向山区转移。
谁都不会料到,这一去,便成就了一位天才的军事家。
这一去,也成就了一位卓越的马背诗人。
我自岿然不动
1965年5月,毛泽东登上了井冈山。他心里在想什么呢?是在寻找昨日的硝烟?是在唤回马背生涯的感觉?还是在构想新的战略征程?
一首题为《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词,表明了他的心迹———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从毛泽东成为马背诗人的第一天起,他的诗词,便成为了他领导的革命战争的真实记录。
1928年4月,一支以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和前敌委员会书记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在井冈山打出了自己的旗号,不久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朱德、毛泽东也被那些围剿他们的国民党军队诬称为“匪首”。毛泽东也自嘲地称自己做了“山大王”。
“山大王”在山里写的第一首诗,说的是1928年8月反击第二次“会剿”中的黄洋界保卫战———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其实,黄洋界保卫战,是一局险胜之棋。在山上开的庆祝晚会上,官兵们编演了一出京剧,就叫《毛泽东空山计》:
我正在黄洋界上观山景,忽听得山下人马乱纷纷。举目抬头来观定,原来是湘赣发来的兵……我是内无有埋伏外无有兵,你不要胡思乱想心不定。来来来,请上井冈山来谈谈革命……
前头捉了张辉瓒
1929年初,毛泽东和朱德率红军主力离开了井冈山,从此转战赣南、闽西,逐步开辟了一大片根据地。
1930年底,国民党军队集中10万兵力,以张辉瓒为前敌总指挥,开始对根据地分进合击。大敌当前,朱德、毛泽东还是用老办法:诱敌深入,一直把张辉瓒的部队引到了江西永丰县的龙冈。红军主力乘雾埋伏,歼敌先头部队一个师,活捉了张辉瓒———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这首《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还只有上阕,就已经写到把张辉瓒捉住了。不过,南京国民党政府很快就为这首词的下阕送来了素材。
1931年2月,国民党军队20万人马,布成300多公里的弧形阵线,严密包围,步步为营,向中央苏区推进,实在是来势汹汹。于是,下阕出来了———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横扫千军如卷席
1931年4月,国民党军队对根据地的第二次“围剿”打响了。他们采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紧缩包围”的战术,在江西吉安到福建的建宁长达400公里的战线上,由东往西,向苏区步步推进。
而当时朱德、毛泽东领导的3万红军,采用的还是调动敌兵打伏击的老办法。在江西吉安的东固一带,秘密埋伏了25天,出其不意地全歼敌人一个师。接着,由西向东横扫300多公里,16天中打了5个大胜仗,歼敌3万余人。
毛泽东的《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也写得痛快淋漓———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第二次“围剿”结束不到一个星期,蒋介石便开始筹划第三次“围剿”。这一回,他决心亲自出马了。1931年6月,蒋介石亲任总司令,率30万人马,采取“厚集兵力,分路围攻,长驱直入”的新战术,意在寻找红军主力决战。
3万红军主力四面受敌,可以回旋的余地仅方圆十几公里。毛泽东亲率主力从敌军结合部实行穿插,竟在蒋介石的眼皮底下突破重围,然后从后面打一个措手不及。毛泽东为这一战法取了一个兵书上无法找到的名字——“钻牛角尖”。
这一战,打得很险,也很精彩。
这时候,毛泽东在党内的地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开始受到党内“左”倾路线领导人的打击和排挤。
正是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造就了政治家毛泽东。
正是革命战争的严酷悲壮,造就了军事家毛泽东。
也正是战争生涯的惊涛骇浪,造就了诗人毛泽东
上一篇:新能源港股有那几只?
-
汽车的发动机有放炮声是怎么回事?2024-08-17
-
汽车的发动机有放炮声是怎么回事?2024-08-17
-
风的声音怎样描写的,还有炮声和书声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