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中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特色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4-08-17 12:04:45
热度:

中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特色【专家解说】:公共政策的实质是对社会利益的权利分配,只有在参与机制和决策机制实现良性互动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公共政策的选择过程和选择结果代表公共利益,

【专家解说】:公共政策的实质是对社会利益的权利分配,只有在参与机制和决策机制实现良性互动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公共政策的选择过程和选择结果代表公共利益,从而保证对社会资源进行公正、合理的分配。中国转型期多元化的社会利益结构,要求在公共政策制定中,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治参与机制,保证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更加明晰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关键词] 利益结构;公共政策;参与机制;制度化 一、公共政策制定中参与机制的重要作用 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给传统政治体制带来了压力,从而也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成熟的公共政策制定体系,必须具备较强的适应和包容能力,能够及时接受并同化新的参与主体,并在制度化的框架内接受他们合理的价值观念和权利要求。因此,如何健全和完善公共政策的参与机制,直接关系到科学的公共政策制定体系能否顺利建立。 1.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是民主制度的重要体现 民主制度是公共政策公共性的保障,其中政治参与是一个重要体现,民主制度的实质就是对公民政治参与活动的保护、疏导和规范。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和米歇尔?哈蒙认为:公共性是指在民主政治过程中,个人和团体不断互动形成的利益格局。它强调政策过程的互动性是维持与获取公共利益的必要条件。所谓政治参与,是“旨在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的普通公民的活动”[1],即普通公民通过合法的政治渠道来表达政治意愿,影响政府决策,从而实现特定政治经济利益要求的政治行为与过程。权力是一种稀缺资源,谁拥有权力,谁就处于支配他人的主动地位。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主体,本身具有权力扩张的欲望。公共权力在行使过程中,如果缺少了公民的参与,容易导致权力垄断,造成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控制政府利益扩张不能依靠政府自身的道德约束和良心发现,公众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对政府政策行为的监督。因此,伴随着民主制度化而日益完善的政治参与制度正成为公共政策公共性的强有力的保障。 政治参与影响着社会公平。根据民主理论,“参与代表着确定目标及对所有社会问题选择手段的过程”[2]。社会目标通过参与来确定,必然会最大限度地分配社会的利益,以符合公民的需要和愿望。“较高水平的政治参与常常导致国民产品更平等的分配。”[3]政治参与程度的高低与效能的优劣已成为现代社会衡量一个国家民主化水平的尺度。正如英国学者戴维?赫尔德所言:“当公民享有一系列允许他们要求民主参与并把民主参与视为一种权利的时候,民主才是名符其实的民主。”[4]可见,对于政策系统而言,有自主性公众参与保证的公共政策过程,至少在程序上更多地符合民主,在结果上更多地符合民意。政治参与可以稳妥地矫正政府的行动与公民的意愿和选择之间的矛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