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求江西60年变迁的文章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4-08-17 11:24:03
热度:

求江西60年变迁的文章【专家解说】:江西60年大变迁 1954年,洪都机械厂飞出新中国第一架飞机; 1958年,江西拖拉机厂驶出新中国第一辆轻便式拖拉机; 还有新中国第一架多用途民

【专家解说】:江西60年大变迁 1954年,洪都机械厂飞出新中国第一架飞机; 1958年,江西拖拉机厂驶出新中国第一辆轻便式拖拉机; 还有新中国第一架多用途民用飞机、第一辆军用摩托车、第一批海防导弹等都源自“江西第一”。 60年,有多少“江西第一”如里程碑,开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与新征程! 寻找江西第一名个体户、第一家私营作坊宛如大海捞针,但新中国第一个亿万富翁诞生在江西却毋庸置疑。1992年我国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张果喜星”,私营企业家的名字首次闪耀在太空; 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江西第一个交粮“状元”——南昌县南新乡农民熊本琪于1982年交粮5万公斤; 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推进,1992年江铃集团股票在深圳首发,赣企叩开虚拟经济的大门。 60年,有多少“江西第一”像宣言书,传递江西崛起的决心与力量! 在新能源领域,赛维LDK短短四年间成长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片生产企业;在光学行业,“凤凰光学”进入世界光学元器件行业前三强;在新材料领域,星火工业园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有机硅生产基地…… 共和国走过60年沧桑岁月,赣人在各行各业创造的“江西第一”如繁星浩瀚,不能尽数,照亮漫漫求索之路。 俗话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让我们一起在时代大潮中采撷几束激越的浪花,感知这60年激情岁月的辉煌,加载开拓进取的新动力。 新余:从江西第一座钢城到世界太阳能之城,其发展历程见证了江西工业从传统迈向现代,从追求量的扩张到兼顾质的提升的过程 【沧海一粟】新余因钢设市,可以说这座城市从诞生起就成为江西工业化的一面旗帜。 站在新钢的三期技改工地,八旬老人张棠科感慨万千,这位新钢原总工程师谈及新钢的发展,连说了几个“不可同日而语”。 建厂50年,单个高炉容积从255立方米扩大到2500立方米,翻了9倍,而人员却大幅减少。原来炼铁、炼钢、轧材都是人海战术,1959年时全厂有3万员工,大多围着500多立方米高炉转;如今高炉近万立方米,全厂2.8万职工中有一半在从事多种经营。 张棠科最欣赏的是余热发电、煤气发电、炉渣做建材等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他说:“绿色生产是我们冶金人追求的一种境界。” 引领着钢铁产业的“江西第一”,新余逐步形成了以钢铁工业为主,以电力、煤炭、机械、纺织、化工、建材为辅的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全省举足轻重的工业重地。钢铁一度占据新余市GDP总量的70%,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 然而,就是这种一钢独大的单一格局成为新余经济的致命缺陷——缺乏抗御市场风险能力。 2003年开始,“改造一批国有企业、引入一批高新企业、培育一批本土企业”,新余迈开大步,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型!至2008年,新钢以外的其他工业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61%,形成钢铁、新能源、新材料三足鼎立之势。 市委书记汪德和自豪地介绍,在国际金融危机寒流中,新余依旧创造了一串令人振奋的江西第一、世界第一。 赛维LDK公司产能达到1460兆瓦,居世界第一,是我国为数不多能在国际产业链中,拥有话语权和定价权的企业。 新钢公司已基本形成千万吨级的产能,去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列中国制造业500强第102位,是我国最大的船用板生产基地。 江锂公司自主研发的全湿法处理红土镍矿新工艺,是世界最先进的镍产品提纯技术…… 新余以裂变式发展书写着“江西制造”的新传奇。 从一家赛维到10余家光伏配套企业、下游企业跟进,一个全新的产业四年间无中生有,至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28亿元,吸纳近2万人就业。 新余,一座世界太阳能之城的崛起,让我们看到了高科技与资本运作创造的神话! 【大潮激荡】新中国成立之初,江西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全省近90%的劳动者从事一产,一二三产比重为68.6∶9.4∶22,产业结构极不合理。工业只有一些手工作坊,称得上“工厂”的有72家,称得上矿的不过10来个,人均工业产值仅20元。 就是在这种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江西人艰苦创业,开始农业大省工业化的艰难跋涉。 1993年,工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比重。 2003年,江西第一家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的企业问世,至今已有8家,其中江铜五年间又拿下主营业务收入过500亿的新佳绩。骨干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带动支柱产业扬优成势,提升江西工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 2006年,二产比重首次突破50%,达50.2%,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二三一”产业格局确立。 湖坊:从江西第一个亿元乡到中国乡镇综合实力500强,成为无数农民变身市民、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一个缩影 【沧海一粟】如今,城里人争着当农民的,已并不稀罕。原因在于城乡差别的缩小。 有“江西首富乡镇”之称的南昌市湖坊镇,当农民可比当年因招工、参军转为市民的人实惠多了,征地拆迁有可观补偿不说,还有高品质的还建房,村级集体收入每年按人头分红,年纪大了还可以领取养老金。 “这样的情况要放在改革开放之前,简直是天方夜谭。”顺外村党支部书记魏云龙说。56岁的老魏记得小时候,家里以种菜为生,因为商品短缺,菜农上交完国家计划任务也只能吃些菜皮、菜帮等边角料。“小时候一盼过年过节,那时才有鱼有肉吃;二盼跳出农门,做城里人。” 而魏云龙从华东地质学院毕业时,顺外村办企业已小有名气,米粉店、自行车修理店、理发店、食品店等家家生意红火,村民收入比城市职工还高。魏云龙心甘情愿地放弃国家分配进城机会,成为解放以后村里的首位农民大学生。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在这个改革开放闯新路的摇篮,26岁的魏云龙挑头创办了全村第24家企业。“当时我们生产的‘顺风’牌老婆月饼、汽水等供不应求。” 1992年,顺外村村级总收入突破亿元大关,成为全省首个亿元村。 而到2000年,以鄱阳湖大酒店起家的进顺村夺去了全省“首富村”桂冠。 湖坊镇党委书记张晓华介绍,1986年,湖坊乡成为江西第一个总收入过亿元的乡镇;2002年,成为江西第一个上缴税收超亿元的乡镇。多年的领跑历史就是湖坊镇工业化、城镇化的历程。 昔日的菜地已变成钢筋水泥的“丛林”,御景城、东方塞纳、隆鑫广场等现代化住宅小区,与农民公寓错落有致;麦德龙、沃尔玛等“洋”巨头,与香江家具建材大市场、昌东汽配大市场等“土”商贾比邻而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这里汇聚,2008年湖坊镇又成为全省首个地方财政收入突破亿元的乡镇,被评为中国乡镇综合实力500强和最具投资潜力500强。 “江西第一镇”在小康路上迅跑。 【大潮激荡】解放之初,全省城镇人口不足10%,城市建设白手起家。1955年,南昌建成八一大道,拉开城市框架,成为全省人民的骄傲,入列全国著名的“三条半马路”之一。 改革开放后,城镇化进程加快。2008年,全省城镇人口比例达41.36%,是解放初的4倍以上;城市(含县城)建成区用地由解放初的不足200平方公里,提高到近1600平方公里,扩大了近8倍。 统筹城乡发展,快速崛起的小城镇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化服务的重要平台。2008年,全省建制镇677个(不含县城关镇)、集镇633个,较改革开放前增加10倍以上,建制镇(集镇)人口663.27万人,占村镇总人口的17.8%。涌现出了第一个国家级园林城镇——萍乡市安源镇、第一个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进贤县李渡镇等一批典范。 瑞金:从江西第一个国道起点到对接海西经济区的第一腹地,基础设施的改观给老区人民带来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经济发展的全面提速 【沧海一粟】谈到红都瑞金的变化,市招商局干部刘志龙说:“现在出去招商说话底气足了,因为交通状况的改善让客商的投资成本大大节约。” 长期以来,瑞金有毗邻福建的区位,却无优势可言。 刘志龙记得年青时外出求学、出差,到南昌、福州、广州等周边省会城市颠簸一天后,中途还得住一晚,虽有206、319、323三条国道,其中323的起点还在瑞金,但因为路况很差,“摇篮路”、“永修路”让人望而却步。 现在瑞金有厦蓉、济广(在建)两条高速穿境而过;2005年10月通车的赣龙铁路又要另行新建复线,9月底即将开工;鹰汕铁路也在紧张设计中,而这两条新建的铁路设计时速均在200公里/小时,届时瑞金纳入福州、厦门、广州、南昌的4小时经济圈内。 刘志龙说,原来到瑞金投资的外商基本是福建来的,近两年,广东客商也逐渐多起来了。今年投产的宝元鞋业就是从广东东莞转移来的台资企业,目前上千名员工正在满负荷生产。企业负责人说:“考虑到瑞金的区位优势,我们准备再征几百亩地扩建厂房。” 路好走了,接待条件上档次了,红色旅游一年比一年红火。去年达到111.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46亿元。今年暑期,瑞金红天马旅行社一天最高接团18个共万余人。据市旅游局负责人介绍,目前,赣龙铁路通车后的首趟专列正在紧张运作中,上海一家大旅行社决定开行上海至瑞金的国庆旅游专列——共和国寻根之旅。 硬件改善给老百姓带来的是生产生活方式的真切变化。云石山乡帮坑村委会门前的路被誉为“长征第一路”,当年红军就是踩着这条羊肠小道开始长征。解放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村里只有山间小路,农民养的猪要抬到集市去卖,种田的化肥、农药要背进去,生产方式只能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如今,路通财源来。村民赖九发在云万三级公路旁种植了200亩果树,办了一个百头规模的养猪场。丰收的季节,脐橙一车车拉往香港、澳门,生猪则一批批出栏,卖到广东、福建。大市场、大流通催生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农业的兴起。 【大潮激荡】解放之初,全省16万余平方公里土地上能勉强通汽车的公路只有647公里。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较解放初翻了190倍。 1996年1月28日江西境内第一条高速公路——南昌至九江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后,全省每年都有高速公路开通。 1996年9月1日,首条纵贯我省南北的铁路大动脉——京九铁路通车,与之后实施电气化改造的百年干线浙赣铁路,构成纵横全省“十”字形铁路网。 2004年,江西出省主通道和省会至各设区市公路全部实现高速化。 2007年,江西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2000公里,至2012年,将突破4000公里。 铁路运营里程在2012年也将跨越4000公里。 航空旅客吞吐量十年间翻了5倍多,目前南昌已有通达30余个城市的航线网络。 实现崛起新跨越,江西大鹏展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