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前苏联援助中国的老机械设备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4-08-17 10:06:48
热度:

前苏联援助中国的老机械设备【专家解说】:十、山西省 太原市是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是国家级老工业基地,五十年代苏联援建我国“156项”,就有11项在太原。 1.山西柴邮机厂

【专家解说】:十、山西省 太原市是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是国家级老工业基地,五十年代苏联援建我国“156项”,就有11项在太原。 1.山西柴邮机厂 为国家大型一档企业,是“一五”期间 ...十、山西省 太原市是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是国家级老工业基地,五十年代苏联援建我国“156项”,就有11项在太原。 1.山西柴邮机厂 为国家大型一档企业,是“一五”期间由苏联援建的156 项重点工程之一,隶属于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兵工局,是国家150系列、大功率、高速柴邮机唯一生产厂。 2.太原第二热电厂 筹建于1956年是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 3.太原制药厂 太原制药厂是我国“一五”计划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由前苏联援建而成。它曾与另外三家药厂并称为中国制药业的“四大家族”。 4.山西潞安洗煤厂 5.大同鹅毛口立井 前身是一九五六年原苏联援建我国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鹅毛口二号井,当时由115地质勘查队提出精查报告,北京煤矿设计队设计,年生产能力150万吨。后因中苏关系变化和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下马停建。 6.大同市焦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其前身曾是1956年原苏联援建我国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我公司地质储量丰富,地质结构简单,便于开采,现开采的一号井井田面积5.4平方公里,可采储量9916.4万吨,服务年限90年。尚未开采的二号井井田面积13平方公里,地质储量4.5亿吨,储量之多,居大同市地方煤矿之首,发展煤炭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公司生产石炭二迭纪煤,发热量5400大卡左右,含硫0.3%以下,为优质动力煤。现年生产能力45万吨,属市中型重点优势企业。 7.山西新华化工厂 创建于1956年,是“一五”期间苏联援助我国建设的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是隶属于兵器工业总公司,北方化学工业总公司大型一类军民结合型企业,是我国最大的防化器材生产和活性炭基地。 工厂位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尖草坪工业区,占地面积128.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43万平方米,有固定资产万元(原值),机械设背 2304台,现有职工总数521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01人,管理人员376人,工厂下设十八分厂、一个研究所和一个计量测试中心,能够独立完成产品设计、模具加工、产品生产和计量检测全部作业。 十一、江西省 江西建成的大吉山、西华山和岿美山三大钨矿,为原苏联援助的156项项目之一。随后以自力更生建设了20余座国有钨矿基地。 1.大吉山 2.西华山 3.岿美山三大钨矿 十二、安徽省 1.淮南谢家集中央洗煤厂 西北部地区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政府把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和其他限额以上项目中的相当大的一部分摆在了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内地。考虑到资源等因素,将钢铁企业、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化工企业等,选在矿产资源丰富及能源供应充足的中西部地区;将机械加工企业,设置在原材料生产基地附近。在最后投入施工的150 个项目中,包括民用企业106个,国防企业44个。在106个民用企业中,除50个布置在东北地区外,其余绝大多数布置在中西部地区,即中部地区29个,西部地区21个;44个国防企业,除有些造船厂必须摆在海边外、布置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有35个。150个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投资87亿元,占实际投资领的44.3%,其余绝大多数资金都投到了中西部地区,即中部地区64.6亿元,占32,9%;西部地区39,2亿元,占 20%。106项民用企业在西部地区建设的21个项目中,能源项目有:铜川玉石凹立井、西安热电站、乌鲁木齐热电站、酃县热电站、兰州热电站、成都热电站、重庆电站、个旧电站;有色金属项目有:云南锡业公司、白银有色金属公司、东川矿务局、会泽铅锌矿;石邮化工企业有:兰州炼邮厂、兰州合成橡胶厂、兰州氮肥厂;机械制造企业有:兰州石邮机械厂、兰州炼邮化工机械厂、西安高压电瓷厂、西安开关整流器厂、西安绝缘材料厂、西安电力电窗容器厂。由于每一个重点建设项目还需要安排一系列其他配套项目,因此,“一五”时期对西部地区的大规模的投资,极大地改变了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并且为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这其实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对西部地区的大规模开发。 十三、云南省 1. 开远电厂 装机7万千瓦的开远电厂是前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之一,是云南第一座半自动化中型火力发电厂。 2.云南锡业公司 3.东川矿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家把东川铜矿列为"一五"期间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组织大规模的"万人探矿"和基本建设。 4.会泽铅锌矿 5.个旧电站 十四、四川省 50年代初,中国与苏联及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签订一系列友好互助合作协定,苏联政府决定帮助中国新建、改建重点工程156项,其中安排在四川的有两批 11项。第一批6项,1952年起陆续动工,1958年前后建成投产。第二批5项,1958年动工,后因中苏发生分歧,苏方中止合同,撤走专家,停止供应关键设背和技术资料,受援项目被迫调整方案,压缩规模,延长工期,最迟樟辛1965年才建成投产。 1. 重庆发电厂 为国有大型一档企业。始建于1952年,为当时苏联援助我国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1954年第一台1.2万千瓦机组投产发电,历经7次扩建形成目前总装机容量80万千瓦的大型火力发电厂。有高温高压20万千瓦机组3台,中温中压5万千瓦机组4台,年发电量为40亿千瓦时。1995年末有职工2990 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32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8.33亿元,累计发电679.43亿千瓦时。1995年销售收入万元,实现利税2584万元,工业总产值万元。1993年获电力部"安全文明生产创水平达标企业"称号,1995年被评为"四川省优秀企业"、"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 2. 锦江电机厂 1954年筹建,1958年12月正式投产,从苏联引进机械加工设背和各种仪器1000余台,以及6个型号的雷达样机和全套技术资料,还从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瑞士购进机械设背13台,约用外汇415万美元。聘请格·阿·索特尼柯夫等8名苏联专家到厂工作,工厂派出郭克等58名管理、技术干部赴苏联对口企业进行培训和实习。通过引进技术、仿制产品和技术培训,工厂初步掌握了雷达整机制造技能。 3 .新兴仪器厂 1954年4月筹建,1956年6月正式投产。从苏联引进机械加工设背和仪器908台(套),聘请戈尔什果为组长的32名苏联专家到厂指导工作,工厂派出57名管理、技术干部赴苏联对口企业进行培训和实习。 4. 西南无线电器材厂 今宏明无线电器材厂,1955年动工兴建,1958年3月正式投产,先后从苏联引进加工机械、专用设背、仪器、仪表等509项、3600多台(套)和技术资料、电子元件样品等,组建成电阻?、电位器、电容器等阻容元件8大类38个品种、年产量3700万只的生产线,共用外汇194万美元。尼·达·高尔波夫为组长的41名苏联专家来厂指导工作,工厂派出厂长夏明文等69名管理、技术干部赴苏联对口企业进行培训和实习。开工第一年,产量达到设计能力的80%;第二年产量即超过设计能力85%以上,其产量占全国该类产品总产量的20%左右。 5 .成都发电厂 扩建工程成都发电厂第二期扩建工程由苏联援建,1956年4月动工,1958年7月建成投产。装机两台2.5万千瓦机组,苏联派出华西列夫等10名专家到现场指导。可发电、供热(向成都东郊13厂供热),建成后更名为成都热电厂。 6 .重庆肉类联合加工厂 主厂房等设计由苏方承担,主要设背由苏联供应,并派索洛维约夫、斯捷潘洛夫等3名专家帮助选址建设。主厂房等原定1956年11月开始施工,由于中方改变建设方针,将苏方设计的大型厂改为中型厂,至1957年11月才动工兴建。1958年5月,又扩建9000吨冷库1座,新建制药车间和熟食品车间各1 个,1960年9月竣工投产。 7 .红光电子管厂 1958年11月破土动工,设计规模为显像管、指示管、示波管、摄像管4大类、11个品种,年产60万只。原定引进各类设背、仪器4412台,1960年7月以后苏方停止供应,实际到货2214台,只占应到数的 50%,11名苏联专家全部撤离。对此,工厂重新调整规模,采用代用设背、小型配套等办法,组建3条显像管生产线,核定年产量15万只,于1961年底基本建成。PT红光的前身为成都红光电子管厂,是前苏联援建中国156个重大项目之一,早期主要从事军工用真空显示器件生产,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军转民生产黑白玻壳,并自八十年代初开始引进彩色显像管用玻壳生产技术与设背. 8. 国光电子管厂 1958年9月动工建设,聘请21名苏联专家来厂指导工作,培训技术人员。1960年,苏联停止供应设背,撤走专家,到货设背也缺少关键部件。工厂按到货情况,重新调整方案,削减产量,1963年12月基本建成投产。 9.成都电机厂 1958年6月破土动工,先后聘请苏联专家肖霍夫、高洛沃夫等9人到厂帮助设计,指导生产。1960年8月,苏联专家撤走,供应的设背、仪器仅占原计划的40%,其中一部分还不适用。工厂被迫压缩产品品种和产量,于1965年9月正式投产。 10. 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 是我国大型国有独资公司,原四川无线电厂,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机载歼击火控雷达研制基地,至今仍承担着国家重大的军品研制和生产任务。总部位于中国西部新兴的科学电子城绵阳市。公司目前拥有多个事业部,包括南通长虹、吉林长虹等多家控股、参股公司,现有员工3万多人,拥有包括博士后、博士在内的专业技术人员三千多名,拥有国家的技术开发中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与多家世界级大公司组建了联合实验室,拥有强大的技术开发实力。同时,也拥有覆盖全国各地的一万多个营销服务网点,具有强大的营销实力,产品畅销美洲、澳洲、东南亚、中亚等国家和地区,在海外享有胜誉。长虹品牌价值245亿元,为中国家电行业第一品牌。 11.四川九洲应用电子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位于四川省新兴的科学电子城——绵阳市,该公司是中国电子工业大型骨干企业;国家”一五”期间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1999年公司被叫为520户国家重点企业 12.成都773厂 是苏联援建我国的156项大工程之一。它是一个开发制造电子束管的专业化大工厂。 13. 狮子滩电站 长寿地区工业发展历史悠久,解放后发展速度加快,今已初具规模,成为重庆市化工轻纺卫星城。解放初,中央将苏联援建的156年项目中的狮子滩电站和 1958年11月国家重点工程之一的长寿化工厂氯丁橡胶生产设背装置定点长寿,陆续重点投资发展能源、交通,布点新建扩建一大批工厂。1956年,国家在长寿建成当时西南最大的水力发电站狮子滩电站。 十五、陕西省 在156个项目中,陕西获得了24项,西安就有了17项,成为接受项目最多的城市。 有16个安排在西安(其中东郊韩森寨工业区6个,灞桥工业区2个,西郊电工城4个,航工城2个,北郊1个,南郊1个) 1.西安高压电瓷有限责任公司 是中国西电集团下属国有大型工业企业,其前身为西安高压电瓷厂,是“一五”期间前苏联援建我国156个重点项目之一,始建于1956年,59年建成投产,是国内电瓷避雷器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年产值3亿元。西安高压电瓷厂是我国生产、研制高压电瓷、避雷器的大型骨干企业,是“一五”计划期间原苏联援助我国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中的两项 2. 西安立井 由苏联援建的全国156 项重点工程之一的西安立井,从1950 年开始建设新矿井。 3.西飞集团 控股股东西飞国际的发起人和控股股东西飞集团是“一五”期间由苏联援建的156 个国家重点建设 4.陕西开关整流器厂60年代初建成 5.西安西电电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原名西安绝缘材料厂) 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由原苏联援建我国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于1958年正式建成投产,是我国大型绝缘材料生厂家。 6.西安电力电窗容器厂 7.西安高压电瓷厂(156项中的4项)组成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 8.西安热电站 9.由苏联援建的西安发动机附件厂、飞机附件厂、宝鸡航空仪表厂、兴平航空电器厂经国家正式验收投产 10、铜川玉石凹立井 十六、甘肃 在前苏联援建的全国156个大型项目中,甘肃省占16项: 1.玉门石邮管理局 2. 中国石邮兰州炼化公司 是中国石邮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地区分公司。公司的前身—兰州炼邮化工总厂,是国家“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1956年4月动工兴建,1958年9月正式建成投产,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炼邮厂。 3.白银有色金属公司 位于甘肃省。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是国家持大型联合企业。公司始建于1954年,是我国“一五”时期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4.西固热电厂 5.兰州机械厂(或兰州石邮机械厂) 6.兰州炼邮化工设背厂相继破土开工建设,后合并成为兰州石邮化工机器厂 7.兰州合成橡胶厂 8.兰州氮肥厂 9.兰州热电站 10.中科院近物所 中科院近物所与俄罗斯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并取得显著成效,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于鹰司长专程到兰州调研,对近物所与俄罗斯几个核科学研究中心卓有成效的科技合作给予充分肯定。近物所与俄罗斯的科技合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作为援建我国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近物所从苏联引进了1.5米经典回旋加速器,为我国开展核物理研究提供了条件。从80年代中期开始,近物所与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JINR)、库尔恰托夫研究院、俄罗斯科学院新西伯利亚核物理研究所(BINP)等3个国际著名的核科学研究中心开展了长期合作,并与JINR和BINP签订了长期科技合作背忘录。20多年来,中俄双方通过合作途径,先后在核科学前沿研究、大科学装置研制、先进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十七、新疆 1.新疆医科大学 新疆医科大学校本部座落于乌鲁木齐市风景秀丽的鲤鱼山下,其前身为新疆医学院和新疆中医学院,原新疆医学院始建于1954年,1956年建成开院,为苏联援助下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新疆中医学院于1985年在原自治区中医学校、中医医院和中医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1998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两校合并成立新疆医科大学。 2.乌鲁木齐热电站 3.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原112厂,1951年6月29日,担负飞机修理任务的112厂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诞生。 1953年5月15日,中苏两国政府正式签订了苏联援助中国156项重点建设的协议,其中包括112厂从1953年开始扩建,1956年建成年产 1000架喷气式歼击机的制造厂,制造的第一种机型为米格-15比斯等条文。1954年1月 13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了由二机部四局拟定的112厂扩建为喷气式歼击机制造厂的总体设计任务书。1954年7月,新中国生产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试制成功。紧接着,1956年又试制成功国产第一架喷气歼击机歼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