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入玉门关”是什么意思出自何处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4-08-17 13:19:19
热度:
“生入玉门关”是什么意思出自何处【专家解说】: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
【专家解说】: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732-789),字幼公,今江苏金坛人。照《新唐书》的记载,戴叔伦有如下一些逸事:1、名师门下之高足。这方面的记述只有一句:“师事萧颖士为门人冠”。这里说出两个意思,一个是他师从萧颖士,再一个是他为萧弟子中佼佼者。这个萧颖士为玄宗时的文坛高士,此人开元年间及进士第,且对策第一,当时年仅19岁。后擢补为秘书正字,名气颇大,很多文士均出其门下。为人亦正直,不屈从奸相李林辅,以此辞官游历。戴叔伦是他的门下高徒,可以想见,无论在为人还是在为学上应该都是不错的,这是他后来为诗、为官都有名望的重要师从原因。当然,人有成就的充分条件不一定就是名师,而且往往很多的情形下名师连个必要条件也不是,比如上个世纪及其以前那些个自学成才的。但照今天的情形看,从师的条件如此好,怕是很少有人舍近求远去搞什么自学成才了。既如此,师的必要性乃至充分性就自然更加前所未有的显现出来。既从师又是高足弟子,自然应在科举上显露,《唐才子传》曾说他是唐德宗“贞元十六年陈权榜进士”,显然是搞错了。因为唐德宗贞元十六年乃公元800年,他的卒年早至贞元五年的789年,岂不是活见鬼了?照《唐才子传校笺》之考,虽中第的年月不可考,但及进士第的事是有的,“约在至德二载(七五七)至广德二年(七六四)之间”。这一说应有较大的可信度。2、勤勉为官有政绩。叔伦为官忠梗坦荡。《唐书》上记载他的如下一段故事,“刘晏管盐铁,表主运湖南。至公安,杨惠林反。驰客劫之曰:‘归我金币,可缓死’。叔伦曰:‘身可杀,财不可夺’。乃舍之。”是说他为盐铁官刘晏(曾任吏部尚书)部下的时候,曾被安排主管湖南地区的盐铁押运。结果在公安那个地方恰遇叛乱发生,那些人追上叔伦等,要其交钱换命。叔伦的态度是舍命不舍财,那些个反叛者无奈之下只好放了叔伦。这件事说明叔伦是位尽责尽职的优秀官员,但这只是用历史的眼光看。若用阶级斗争的眼光看,错了!反叛者多为受压者,受压者多为人民大众,面对人民大众的造反不为所动,必是死心塌地的效忠于皇帝老儿,---这戴叔伦着实可恨!另一件事可真的是实实在在的为百姓谋福利。说得是他任抚州刺史那阵子,每年的浇灌之季,百姓都为争水闹个不休。于是,叔伦为此制定“均水法,俗便利之;耕饷岁广,狱无系囚”。有了用水的章法,俗间的用水就有了便利;每年从农耕上的税饷来源就宽了,也就不会有人再因争水的殴斗被系于狱中了。正因有了这等的绩效,“其期年,诏书褒美,封谯县男,加金紫服”。看来封建朝廷也不是事事不讲理,为百姓做了好事,为国家做了贡献,也是照样的嘉奖、封爵,光彩照人!3、识人用人上有见地。这方面的例子是讲他在齐映、刘滋帐下时的事。当时由他分管驻军屯田事,他建议,“难未靖,要之者莫先于兵;其所籍者食,故金谷之司不轻易人”。认为国家动乱未除时,强兵是第一重要的;而强兵的基点是给养,所以军中管粮管兵器的职官不能轻易的调换。这个建议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对的,为什么?因为这样的官当时品级较小,州、县就有权任派,而众多的州县在选任调迁时都为私不为公。所以叔伦又提个建议,希望这类官员统一由中书省和门下省任调管理,不看资历、只看能力,如此,这类官员就会勤勉而杜弃懒惰。他的上司齐映特别重视他的看法和建议,由此提升他为容管经略使。对其任上的评价是:“绥徕夷落,威名流闻。其治清明仁恕,多方略,故所至使最”!由于辖内治理得稳妥,周边安定,到那里走访、探访、参观的自然也就多了。原来这种方式也是古时就有过的!4、喜诗、喜道受尊崇。喜诗自不待言,《唐才子传》只用两句话评他的喜诗:“工诗”、“诗兴悠远,每作惊人”。他的诗趣取向与他的为官经历有关,为官勤农重农,诗的内容也就以农为多;又因曾在经略使的任上,对军旅之事情谊独钟,所以也喜作边塞诗。也许是一生性纯重善的缘故,也许是晚岁疾病缠身的缘故,在他为官的最后时刻曾“上表请为道士”(《唐才子传》),没等到有什么结果他就辞世而去了。叔伦的当时,评其诗品人品均佳的传说绝非空穴来风,《唐书》曾有“德宗曾赋中和节诗,遣史者宠赐”的记载,若非这两方面均为皇帝看重,如何会有此种举动?5、性情温雅、待人以宽。性情上的事,《唐书》上没讲,都是《唐才子传》上叙说的:“赋性温雅,善举止,能清谈,无贤不肖,相接尽心”,这是说叔伦的个人修养非常之好,不躁、不俗、不骄、不狭,待人以宽容,交之以尽心。做到这个标准,实在是不易。但这只是书上说的罢了,十全十美的性格和修养是绝难见到或遇到的。其中还有一段据称是借其诗的内容而附会发挥出来的,讲的是叔伦早年的故事:“叔伦初以淮汴寇乱,鱼肉江上,携亲族避地来鄱阳,肆业勤苦,志乐清虚,闭门却扫,与处士张众甫、朱放素厚,范张之期,曾不虚月。”可惜这些个记载据后来的《校笺》解都是借题发挥的,多不可信。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戴叔纶传下来的那首题为《调笑令.边草》的词写得很有特色,且其中也有边塞兵情,故在此处先行介绍。原词为“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调笑令”是词牌名,也称“转应曲”。此词是从边塞之草说到边塞时光,那时光可能是快,也可能是长,要不然哪能够“草尽兵老”呢?或许有人说,到了秋天不就是草尽了吗?秋天是草尽,可兵之于秋怎见得老啊!所以,草尽兵老,悲时而已,悲边塞之凄凉,悲离人之久远。随后的雪晴和月明主要是从空间上讲。有雪晴、有月明,该是休闲、轻松、敞亮了吧?非也,再随后是跟踵而来的月下笳声,这笳声的愁思令人闻之而悲,且悲到了尽处。整首词的着意处是长戍边地的苦辛和愁思,是低调的。调笑令这种词,规范上是开首从实物、实景吟起,这是遣词上的一个基本原则。用韵则是仄平相间的三次转韵。掌握了这两个特点,调笑令的框架就算是确定下来了。至于成章后的词义如何,那是语言能力和逻辑能力方面的事,不是学作词法所能得到的。调笑令是个很有趣味的牌子,在我记忆中,古人里面写得好、上得口的也不过就是十数首。现代人也有写这个牌子的,有的也不错。比如《诗刊》2002的四期上半月号有一篇厉以宁的《调笑令.应考》(标题是我加的),读起来味道颇好。
现在接下来说戴叔纶的《塞上曲》。塞上曲共两首,为七言绝句。原诗录如下:(一)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二)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我看了一些辑诗的小册子,这两首诗少有被同选的,多是选了第二首。至于为什么,不妨将这两首统一说完后再做分析。(一)中提到了个娄敬。这娄敬是汉初时人。他最早一个劝说后来的高帝刘邦建都长安,占得地利之优,因此被赐以刘姓,且封为建信侯。后称之为刘敬。汉初那个时候匈奴兵强,他曾提出和亲之策,并迁徙原六国贵族后代及豪强大族十万余人充实关中(今东西横贯陕西、北经西安的渭河流域地区),以增实力。历史对其当时的这个举措是肯定的。但此诗对这个故事是持否定态度的。该诗先在上一联赞颂了武力靖边、匈奴归降的一剑横行之功,而后是讽刺汉高祖刘邦诈夸娄敬的和亲之策,卑下地将汉之公主嫁与匈奴王单于。搞清了这是一首和亲靖边的讽刺诗,也就弄清了为何屡屡被漏选。原来人们对边事的处置天然的存有尚武意识,也天然的鄙视和亲靖边,似乎那是一种掉大价的举动。(二)则较之(一)浅明了许多,只是里面也有一典故,就是“生入玉门关”。这“生入玉门关”原本是定远候班超的句子,是说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班超30年驻使西域,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老而思乡求返,本无可咎。但以戴叔纶之见,班超的爱国主义还是不够彻底---他不应提出“生入玉门关”,也无须提出 “生入玉门关”,安心报国是了。戴叔纶的爱国之切是好的,义无返顾也是好的,但放到班超这个实际例子上看,总觉得不是那么太近人情。知道了这个典故,全诗也就没啥费解的了。前一联讲的是汉家重兵接敌,对胡兵一骑都不会放过。而后就是方才说过的那个典故---不回玉门关了,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以宁。我以为,戴诗同前人述志慷慨的边塞诗风一体同出,大都是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言志向,至于时代特征的分析、判断及有关主张,则稍嫌抽象,倘如不将上诗注为唐中期的戴诗,而随便说成为别个时代的,也是很难提出疑问来的。
《塞上曲》外,此处再另介绍几首文思均好的军旅诗。 第一类,是吟咏边塞忧苦的。选两首,先如《边城曲》:“人生莫作远行客,远行莫戍黄沙碛。黄沙碛下八月时,霜风裂肤百草衰。尘沙晴天迷道路,河水悠悠向东去。胡笳听彻双泪流,羁魂惨惨生边愁。原头猎火夜相向,马蹄蹴蹋层冰上。不似京华侠少年,清歌妙舞落花前。”这首十二句的七言诗是古风体的,每两句就换韵,这在中唐后的诗中不是很多的。不但两句一换韵,并且两句成个独立意思。第一联是说远行不要去驻戍黄沙碛---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次一联讲黄沙碛的八月霜风;第三联是说茫茫沙迷下惟有悠悠流水尚知东流;接下来的第四联是闻胡笳悲声催边愁,边愁落泪惨凄凄;第五联述夜火中的马踏寒冰---冷和冻;末一联是以对比性作讽刺---轻歌妙舞中的京华少年岂知边关之悲苦?都来知晓一下戍边的苦辛吧!要我看,就选题和抒意来说是要胜过《塞上曲》的,因为它言之有物。但形式上就逊色,读起来远比不上《塞上曲》那么响亮上口。再如《关山月》(二首),这是两首五言绝句:(1)“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还。清光无远近,乡泪半书间。”(2)“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胡笳在何处,半夜起边声。”前一首写边地秋风中的月下读书而至思乡,是叙诗中人的静中之思;后一首是深秋繁霜里的夜半号角起,是给读者的动中之思。一静一动,勾勒出边关的凄凉和险势。第二类,是慷慨从军的。如八韵十六句的《从军行》:“丈夫四方志,结发事远游。远游历燕蓟,独戍边城陬。西风垄水寒,明月关山悠。酬恩仗孤剑,十年弊貂裘。封侯属何人,蹉跎雪盈头。老马思故枥,穷鳞忆深流。弹铗动深慨,浩歌气横秋。报国期努力,功名良见收。”同样是戍边,这一首的着意之处不是苦和悲,而是豪与壮。看看,那诗中的少年从结发起怀志远游,从燕蓟之地到塞外,仗剑十年未得功名,虽是思乡情切仍是豪气弹铗,坚信忠心报国必获功名!是不是豪壮盖过了悲愁、胜过了悲愁?第三类是述说战争凄惨的,如 《过申州》:“万人曾战死,几处见休兵。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凉风吹古木,野火入残营。牢落千馀里,山空水复清。”这是一首五言律,从连年频战的景象说起,村落的恢复刚见头绪,那里的孩子还都小,古木下的凉风凄凄,战后的残火余烬散于军营,千里寥落,空山冷水,是一副多么悲凉的景象!第四类是病老述志的,先一首如《卧病》:“门掩青山卧,莓苔积雨深。病多知药性,客久见人心。众鸟趋林健,孤蝉抱叶吟。沧洲诗社散,无梦盍朋簪。”这是首五言律,首联是见景,四景一卧;颔联是生情,药性和人心都是凭时间品知出来的;颈联是孤寂,众鸟健飞,孤蝉悲吟,悲戚悠悠;尾联是念旧,诗社已散,朋友已去,心声述与谁听?人在卧病中,尤其是在衰老知岁残的病卧中,将会更多地萌生此种情怀。表面上看,是病卧后的伤悲;内里面看,是病中思健随众飞的意向流露,之所以悲吟是仰慕健飞,仰慕众飞仍是鹏意在胸。后一首如《酬崔法曹遗剑》,是首五绝,吟曰“临风脱佩剑,相劝静胡尘。自料无筋力,何由答故人。”一眼便可看出,此时的戴叔纶非病即老,已无筋力了麽。但从其享年58岁来看,不象是老无筋力,而是病无筋力。这位崔法曹的朋友送他一柄剑,他回酬人家一首诗,第一句是朋友解剑相送,第二句是朋友鼓舞他奋力靖边,第三、四句是接剑后的感受:虽有其志、体力不支,拿什么去满足朋友的这个心愿呢?病老中的戴叔纶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在朋友的殷殷期望前,仍然是壮心不已的。
有了上述戴的生平、诗评,现在可以透析一下戴的思想、性格了。一是勤职为民。这在他的那些个生平记述上是有据可察的,最突出的是制定均水法,使用水有节度,民安而无争,保证了民生安定和税赋给供。所以勤政和爱民,应该是为官的基本出发点,这个出发点不是以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来决定弃留,而是以社会发展的程度来决定弃留。只要还有着官和民的区别,只要还有着国家这个机器存在,社会中就一定存在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区别,管理者就不能丢弃勤政和爱民这两个要务。他的另一件事就是忠于职守,在一次押运盐铁中被盗寇逼住,威胁他留钱就得舍命,结果是戴叔纶楞是舍命不舍财,搞得盗寇们没办法,只得放而弃之。由此也可左证出其性格上的直率和耿介。假设用个逻辑推理的方式来叙述,便有:非直率耿介者才为奸佞;直率耿介者必为忠臣。当然,忠臣唯忠而已,并非就是能臣。但在为臣易奸的情形下,能现出忠的也就十分不易了。二是思边忧国。这方面从他的那些个军旅诗作中便能够反映出来。虽有很多诗篇是描述边地苦辛、征人思乡和家人思念戍边亲人的,但靖边卫国、慷慨赴戎仍是他军旅诗章的主旋律,就是他写的那首艺术性和思想性并佳的边草,也深蕴着忧国忧边的思情。其实,这里面也有他的性格,就是那种不屈不挠,不以疾病废豪情的奋进搏击精神。三是宽厚温雅。这一条说的纯是性格、性情上的事。这方面所能得知的情况,只能是正史和《唐才子传》的记述。也就是曾从中提炼出的“不躁、不俗、不骄、不狭”这八个字。虽然没有实例作为佐证,但从他的其它为人处事方式来分析推断,应该是可以站住脚的。这样好的修养恐怕有几个原因,其一呢,他不是个纯粹的武夫,假使如杨素、严武那般,怕是没什么不骄不躁可说。其二呢,他又不是个纯粹的文人,若象李白、杜甫那样纯以文学为业,需要洒脱不羁的癫狂和放肆来激发兴致,那也就一定要骄一骄、躁一躁了。其三呢,恐怕要归之于良好的师从教育。有的人没老师,自学成才,才思喷涌而无际,这是受到了解放的恩惠。但不是每个人都在大撒把的状态下都有创造性和创造力,否则就不必从师了。正是多数人要通过从师的方式获取知识和强化修养,所以从师式的教育就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大大节约了后来人汲取知识和成熟自己的时间,提高了成长成熟的效率。这个历史上成功、成熟了的经验直到今天仍是有效的,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家庭居多的情形下,更不能忽视这种传统的教育形式。
以诗作全篇结:为诗重义仕尤廉,岂可皆非旧日官?上下分歧从禹始,家国互溺久绵延。无期官场知诗句,切望民生屡改观。拟比叔伦陈旧事,俦之不远众即欢!
上一篇:汽车点火系统的接线规律有哪些
-
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从(?)吹向(?)的夏季风2024-08-17
-
春风再渡玉门关是什么意思2024-08-17
-
剑侠情缘2里玉门关战场到底要杀多少个校尉和都尉才出先锋?2024-08-17
-
玉门关,打一句5言唐诗2024-08-17
-
王昭君的故事:昭君去时,是否经过玉门关。2024-08-17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中的“青海”指的是什么地方?2024-08-17
-
公交游雅丹地质公园、玉门关2024-08-17
-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2024-08-17
-
春风不度玉门关是谁的诗2024-08-17
-
毛泽东头像徽章后面写有春风已到玉门关!会值钱吗?2024-08-17
-
黄鹤楼和玉门关在哪?2024-08-17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名胜古迹2024-08-17
-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上一句 作者 朝代2024-08-17
-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的问题(请往下看)2024-08-17
-
玉门关在今那里2024-08-17